• 新创
    HackerRank近日获得七百五十万美元投资 [caption id="attachment_8176" align="alignnone" width="720"] Tech Hiring Matchmaker HackerRank Draws $7.5M From Global HR Firm[/caption] HackerRank近日获得七百五十万美元投资 程序员招聘竞赛平台HackerRank近日宣布从日本人力资源巨头Recruit获得七百五十万美元投资。HackerRank让应聘者在线完成真实项目的编程挑战,从而来为企业筛选出能力优秀、符合招聘需求的技术人员。HackerRank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Vivek Ravisankar表示, Recruit成为股东将有助于HackerRank扩展在亚太地区的业务。Recruit可以成为HackerRank在亚太地区企业和应聘者的入口。 去年11月有报道国内有一家Hackerrank 的平台: HackerRank模式的中国尝试者:oxcoder让程序猿在线完成项目挑战来帮企业做招聘笔试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4383 原文来自: http://www.xconomy.com/san-francisco/2015/07/14/tech-hiring-matchmaker-hackerrank-draws-7-5m-from-global-hr-firm/ HackerRank, which hosts online competitions that help programmers flaunt their skills to potential employers like Amazon and Quora, said today it has landed a $7.5 million investment from the funding arm of Japan-based human resources giant Recruit. The new alliance with Recruit will help Palo Alto, CA-based HackerRank scale up its business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CEO and co-founder Vivek Ravisankar says. Recruit could be HackerRank’s gateway to both employers and job candidates in that part of the world, he says. HackerRank counts as customers more than a thousand employers such as Walmart, Bloomberg, and Morgan Stanley, which pay for access to programmers who score high in HackerRank’s online coding challenges, Ravisankar says. All have made at least one hire facilitated by HackerRank, he says. Recruit itself is not a client—yet. “I think we’ll get them soon,” Ravisankar (pictured above) says. Ravisankar and his co-founder Harishankaran Karunanidhi, who started the company in 2012, want to change the way tech workers and employers find each other. Under traditional staff search processes, tech applicants send their resumes into the “black hole” of company hiring departments, while recruiters spend hours sifting through resumes to find good prospects, Ravisankar says. Employers may then spend weeks doing interviews to try to gauge the applicants’ actual technical abilities. HackerRank’s competitions are designed to speed up that process, and open opportunities to people regardless of their gender, race, location, or the prestige of their university degrees. Hackers can log in to the site to improve their skills, compete in challenges, and gain rankings across a range of specific areas such as algorithms, machine learning, and streamlining code. For employers looking to hire skilled new tech team members, it’s kind of like consulting a Moneyball analysis of programmers, Ravisankar says. “They’re getting to talk to high-quality candidates from the start,” Ravisankar says. HackerRank has screened more than a million developers over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he says. More than 150,000 active programmers used the site over the past month. In addition to the chance of getting a job offer, hackers can win cash prizes or tech toys such as GoPro cameras, drones, and laptops by performing well in the contests. HackerRank has built a reputation as “the go-to community for tech talent analysis,” HR Technology Fund president Chihiro Ueda said in a statement about the Recruit fund’s investment in the startup. “As the demand for technology talent continues to outstrip supply, HackerRank offers an efficient way for HR professionals to evaluate talent beyond traditional means.’’ The Recruit fund’s investment brings HackerRank’s total fundraising to $17 million. The company’s earlier financial backing came from Y Combinator, Khosla Ventures, and Battery Ventures, among other investors. Ravisankar says HackerRank’s competitors include companies such as San Francisco-based recruiting software company Gild. Gild compiles profiles of working professionals from dozens of sites, and helps employers find those who best match their needs. HackerRank’s clients include small to medium-sized businesses as well as larger enterprises, Ravisankar says. The company charges fees of $5,000 to $10,000 a year, per user, depending on the extra features clients want to add. These include CodePair, a skills-testing tool employers can use during the interview process. HackerRank also enables companies to set up their own hacker challenges on their websites’ career landing pages. Ravisankar says he expects HackerRank’s revenues to reach “the double-digit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in the next three to four months. The company may double its current staff size of 120 within a year, he says. HackerRank is one of a growing number of online forums where programmers can demonstrate their computer science skills, outside the academic credentialing system of degrees from accredi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example, Utah-based online learning company Pluralsight offers skills tests through its divisionSmarterer, and hackers can showcase their work on tech projects throughGitHub. HackerRank is also making inroads into the academic system. Professors at 74 colleges are using HackerRank’s challenge infrastructure at no charge to set programming tasks for their students, rather than posting the assignments via e-mail, downloading each student’s work, and computing the rankings themselves. Once the classroom service becomes better known, HackerRank will market it as a product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avisankar says. But HackerRank will remain an avenue of opportunity for people who have never earned a degree, says Ravisankar. The company’s core mission is to create a meritocratic route to tech employment, he says. Fees will never be charged to hackers entering one of the company’s coding contests, he says. “They will never pay,” Ravisankar says. “It will always be free forever.”
    新创
    2015年07月19日
  • 新创
    猎公社获得音乐人胡海泉天使投资~ 7月15日,猎公社(http://www.liegongshe.com/)召开上线发布会,发布首家基于信用机制的人力服务交易平台。目前,猎公社已经完成了天使轮融资,知名音乐人胡海泉以投资人兼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其中。   据悉,猎公社的创始人许懿琦,从事猎头行业十多年,经历了猎头从一个人人艳羡的金领行业,逐渐沦落到当前的低端批发。行业规范缺失、猎头各自为战、以及互联网行业高高祭起的“去猎头化”大旗,让她毅然关掉了经营良好的猎头公司。她认为,“人力资源这行需要一个行业规范者和保护者。”   据了解,猎公社首先打破了传统招聘平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的惯例,确定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定位。   “我们在做的,是为平台交易各方提供安全、透明、全流程覆盖的技术平台和服务,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建立并管理交易各方的信用体系,为高效交易提供健康的环境。”许懿琦介绍到。   围绕着这个原则,猎公社推出了几大核心功能:   极速退款:猎公社平台会建立双向评价体系和信用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的的综合信用积分算法,整合资质、资金、行为、结果等多维度信息;通过积累信用资产,帮助猎头建立行业品牌;   众筹打怪:组队打怪分宝物,多劳多得;参与方共赢共创,急速招聘实现互联网十倍效率提升;资源重新配置,从被动服务到主动专注;   免费ATS管理系统:PS模式思想融入ATS系统设计;交易的规范、透明和效率;企业多供应商高效管理系统;大数据支持成单率提升;   互联网金融+:独立第三方支付拍照;实现100%先行垫付;针对中小企业灵活的资金管理服务;   免费优质资源提供:只做裁判和服务者;0平台交易费平台;千万级共享众筹简历库永久免费;   o2o增值服务:无锡service center服务;手机app端实现与候选人的精准社交;行业薪酬数据分析与报告;高端人才测评支持与背景调查服务。      
    新创
    2015年07月16日
  • 新创
    职业帮:专为HR打造的职业社区 来源:猎云网 (文/王冬果)   职业帮是一款垂直于HR(人力资源)的社区型APP,旨在搭建一个供HR分享、交流和成长的职业社区。涵盖各行各业招聘求职信息、HR业内最新活动信息、HR求助吐槽以及HR之间的交流联络。据了解,产品已于6月12日在ios和android双平台上线。APP2.0版本将于七月中旬上线,强化HR内部招聘和活动发布。   据了解,市场上尚没有专门针对HR的职业社交APP,但是存在针对程序员的社区产品,例如程序员客栈,为程序员提供外包、求职、人脉、创业支持等服务的平台。于此,职业帮的差异化就体现了出来。 职业帮联合创始人陈少钦告诉记者,HR在中国大概有300万,HR产业年产值超过1500亿,服务于HR的产业链完整且复杂, HR用户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他们的线上线下参与意识强,是较为活跃的人群。但是HR之间缺乏交流,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交流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便是HR用户的痛点。   职业帮以HR的社区交流为切入点,构建 HR职位发布平台和HR活动发布平台,帮助HR拓展人脉、发现职业发展机会、发现线下交流活动。产品针对的目标用户有两类:   1)纯粹的HR人群 2)众多HR服务机构,包括管理咨询、企业培训、招聘猎头、信息服务、人事代理、劳务外包。   具体到产品的商业模式,陈少钦说,目前,面向HR行业的互联网应用多采用C2C模式,少数为B2B模式,且产值不高。职业帮以HR为B2B企业服务的突破口,聚焦于2200万中小型企业的HR服务。   其次,市场中绝大多数的HR行业互联网应用都偏向工具属性,不但难以形成技术壁垒,也难以围绕HR的特点而开展服务。职业帮对HR用户的服务则围绕其特点展开,以此保持较高的用户粘性,通过把握HR人群的高价值而形成壁垒。这并非工具属性所能替代,而且可以拓展更高产值的HR行业O2O平台。   据了解,职业帮创始团队曾在HR领域工作多年。创始人兼CEO王志刚,有15年HR咨询培训经验,曾担任外资HR咨询公司高管。联合创始人兼运作总监陈少钦,曾担任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HR。用户运营总监李定波,有10年以上HR从业经验。   陈少钦告诉记者,职业帮将致力于成为HR领域的第一社交平台,在其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国企业培训领域的去中介化O2O第一平台,计划在年底推出。   融资方面,陈少钦表示,天使轮融资正在进行中。  
    新创
    2015年07月08日
  • 新创
    Worktile 的原班人马推出团队协同工具“纷云”,工作沟通绕开微信? 毫无疑问,微信正在无微不至地入侵我们的人生。本来,它是一个朋友之间交流的沟通工具,因为太过流行逐渐统治了不少人和团队的工作沟通。说实话,微信除了“即时”之外,并不是一个好的团队通讯工具,在我看来它甚至连邮件都不如。   很多人都在寻找那个在工作沟通中替代微信的产品。昨天下午诞生的新团队即时通讯工具“纷云”(Lesschat,以下简称纷云),是人们期待的答案么?   纷云的开发者正是在团队协同工具 Worktile 的原班人马,后者团队在中小型企业级云服务市场中颇有知名度。为什么又做了一个团队沟通工具?QQ 和微信还不够吗?Worktile 创始人兼 CEO 王涛透露,在自己的微信上,同事和好友、公司群和总群、每天关注的有效信息和总信息数——三者的比例都在不断降低,达到百分之甚至千分之个位数的水平。本质上,QQ 和微信是社交工具,不是沟通效率工具。   尽管Worktile团队没有提及,也在对外宣传时主动避开同为沟通效率工具的 Slack,但对 Slack 有了解和使用经验的人,恐怕绝不会对纷云陌生。 纷云采用了以“#”号抬头的“频道”、“私聊”和“群组”,共三个聊天版块的设定,和 Slack 如出一辙。其中,频道是完全公开的,一旦创建可以被所有团队成员看到,成员可以根据规则自由加入或申请加入;私聊就是私聊;群组则是隐私的群聊,只有参与者可见。这套聊天功能三重奏,覆盖了团队沟通当中绝大多数的场景:吹水、团队公共事务或非严格的公开讨论,可以使用频道;严格限定参与人员的的范围性讨论可以使用群组,而一对一的私下沟通,无论严格还是不严格,只要不希望其他人知道,都应该使用私聊。   第三方接口服务是纷云和其他团队沟通工具相比的一个亮点,举一个客服人员的例子:中小团队人员紧张,客服往往要兼顾微博、微信公众号、官网反馈邮箱、客服聊天、应用商城下载页面等多个渠道。纷云可以帮客服人员把不同平台的反馈信息集中起来,通过接口推送到频道中,呈现为一条消息——回复这条消息就可以自动转发到对应的社交平台上,极大地简化了客服人员的工序,降低了切换场景耗费的时间和经历。   目前,支持的第三方服务中,客服和产品经理需要的有微博、微信、Worktile、印象笔记、应用商城等,开发人员则会需要有 GitHub、BugHD 等,也有周伯通、竞鹿等服务HR人士。当微信后台收到了留言,还是在 GitHub 上有人提交了新的代码,抑或招聘网站上有新的应聘者,纷云都可以将这些数据收集到一起转换成一条可交互的聊天信息。 王涛透露,产品刚刚推出正式版,目前支持 76 个服务,比已经上线一年的 Slack 少 4 个,团队计划在今年底聚合超过 200 个 SaaS 服务。接入纷云的实现方式也很容易,按照王涛的描述,“只需几行代码”——尽管我们都知道,程序员所谓的几行代码恐怕并没那么简单。   根据公开的数据,Worktile 目前已经拥有超过 10 万个注册团队,在国内所有企业云服务当中网站排名(Alexa)第一。在 Worktile 产品获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纷云的推出给 Worktile 团队丰富了产品队列。   目前国内企业级 SaaS 服务市场上,沟通工具的竞争也已经初现端倪。在 Worktile 之前,另一家初创公司 Teambition 就已经推出了一个类 Slack 产品“简聊”。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也推出了一个面向各型企业的内部沟通工具“钉钉”,依托云计算资源主打和互联网语音电话强大的整合功能。这个产品来自阿里失败的社交尝试——前“来往”团队。此前腾讯方面也曾传出消息,正在试制一个“企业版微信”形态的产品。   不过,在互相竞争之前,这些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级沟通产品最需要挑战的,恐怕是那些从远古的OA时代留存下来,早已过时的“老家伙”们。   在聊天形式的纯沟通工具这个产品类目里,大家依然无法忘怀刚一问世就爆红的Slack。Slack刚推出的时候高喊“杀死电子邮件”的口号,基于国外比较流行的IRC聊天室产品,首创了我们目前所见的这种流行的[(频道+私聊+群组)x多接口]/即时通讯的产品形态,今年2月宣布获得了超过50万名企业用户。背后的公司Tiny Speck目前已经完成了7轮3.4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1亿美元。目前来看,这种模式还将流行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国内外公司的共同推动下,相信不少采用微信或QQ的企业沟通将被Slack模式取代。   来源:pingwest
    新创
    2015年07月07日
  • 新创
    应聘宝:专注解决大学生求职问题 来源:猎云网(文/杨斯惠)   应聘宝是一款针对新人求职时遇到面试经验不足、求职技巧缺乏、专业知识遗漏等问题,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软件,Android版上线于今年3月、5月iOS版上线。   “应聘宝创办的想法来自我自身的求职过程,去年毕业的时候,找工作过程非常辛苦,即使在当地算是名校毕业生,但是一样压力很大。对于求职本身、自我能力、社会需要,完全处于迷茫的状态,只能跟风看大家在干啥,然后盲目的尝试。我们想提供一款产品在毕业的时候帮助身边的大学生,少一些迷茫。” 应聘宝创始人徐嘉南对记者说。   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在求职时面临许多问题,多数人通过百度或各大论坛解决疑惑。求职的迷茫和缺少准备导致第一份工作满意度低,毕业一年内跳槽率高。应聘宝通过指导用户选择合适的工作从而解决职位满意率低,跳槽率高这一企业痛点。   目前,应聘宝有“刷真题”、“约导师”、“学技巧”、“查宣讲”四大主要功能版块,具体用处如下:   1、刷真题:支持9大类别50种岗位细分,用户可以在这里看到应聘时的笔面试真题,并与其他用户共同讨论。同时,应聘宝帮助建立用户的能力体系,引导用户做更好的准备。   2、约导师:对于很多没有人脉,或单纯靠机器无法解决困惑的同学,应聘宝邀请了已经在工作的学长学姐入驻平台,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答疑。包括简历修改、模拟面试、职业发展规划等。   3、学技巧:这部分由特约专栏作家原创或网络转载职场经验、求职技巧、自我提升等相关的文章来帮助用户提升。   4、查宣讲:汇集了全国6大城市近百所高校的校园宣讲信息,供用户查询。 招聘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招聘的各个环节目前都有玩家:招聘信息获取、简历制作、性格测评等。颇具O2O形态的互联网招聘公司,大都集中垂直领域信息类招聘平台和猎头类招聘平台类两方面。前者专注于行业内的专业人才招聘,而后者则定位于中高端招聘市场。应聘宝避开市场竞争激励的招聘环节,从应聘切入,属于招聘辅助领域。“我们没有直接做招聘,和招聘网站不是竞争关系,是伙伴关系”。徐嘉南说。   对于产品的发展,徐嘉南告诉记者,首先会做好现有的功能模块,内容质量,增加岗位覆盖面,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则是基于长期战略和愿景开展相应的业务功能扩展,内容从互联网行业最终拓展到全行业。在商业模式上,无论是流量变现还是人力资源服务都具有想象空间。   目前,应聘宝团队共有6人,都有相关职位的经验,大都毕业3年以内,非常年轻。“正因为我们年轻,才能非常深刻的理解用户,贴近用户,因为我们本身也是产品的用户。” 徐嘉南说。   据悉,应聘宝于去年12月获得种子投资,天使轮融资已正式启动,计划融资200-300万元人民币。
    新创
    2015年07月03日
  • 新创
    未来可能杀死 LinkedIn 的 6 个 App 作者:杨琳桦、吴戈        本来来源:硅发布微信号Guifabucom 我有个朋友有专门“收集和研究各细分领域正有什么新进入者,以及它们可能颠覆谁”的嗜好。最近,他做了一张图,标题是:未来可能杀死 LinkedIn 的 6 个 App。 注意:这些 App 大部分还处于非常早期阶段,据 CrunchBase 数据,部分还未披露融资,或根本还未有种子资金进入。 有意思。虽然招聘行业本质上是一个资源积累型行业,要把这门生意做大,最终必然涉及该平台掌握多少企业和用户端数据,以及有多强的技术能将两者进行快速和最优化匹配,但没有第一步,就没有第二步,而这 6 个 App 在第一步即如何切入问题上,都显示出了一定方向性/未来性。 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是怎么玩的。 第一种模型 粗犷点分,可以将 Blonk、Jobr、Coffee 和 Switch 都归于这一类型,它的切入点更倾向/侧重找工作的人,即 Employee。而这一模型又以 Blonk 为最极端代表,它的煽情概念竟然是:可以与招聘企业的 CEO 聊天。想想看:一个公司的 CEO 该多忙,但我们竟然可以和他聊天。 我把 Blonk 功能结构走了一遍,产品逻辑大概是:首先用户进入,即可以选择用 LinkedIn 账号登陆,这也意味平台方能迅速掌握你的职业简历,然后,用户进入 “Tinder” 模式。 Tinder 是个位于洛杉矶的初创公司,其创新之举是能让男女双方用非常简便的方式进行社交选择:把页面左滑表示不喜欢,右滑表示喜欢,而只有当双方相互喜欢, 才可以聊天。Blonk 把 Tinder 的极精简功能应用到了职业领域。 据 Blonk 自己透露,创业和投资大师 Peter Thiel 的一个面试问题启发了他们。Peter 经常问来面试的人:“什么是别人都不认可但你自己很相信的事?”Blonk 团队说,他们喜欢这个问题,并由此开启让应聘者和 CEO 直接文本对话的应用。 目前已有 100 多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 Blonk 上滑来滑去,并直接导致一个叫 Johnathan Osacky 的软件工程师被初创公司 Slice 雇佣。我也用了下这个软件,Blonk 匹配给我的第一个公司是 Lyft,他们在招社区经理。 当然,用过后很快会发现:不是所有企业你都可以和 CEO 聊天,尤其是像 Lyft、Adobe 这样规模偏大企业。比如 Adobe,你对话的仍是 HR 的人“Recruiting Engineer”。Blonk 目前融资情况不明。 Coffee 和 Switch 同样投资不明。以下是 Jobr 拿钱情况,它在成立 5 个月后拿了 200 万美金的种子资金。   第二种模型 第二种模型则以 Poacht 为代表,这是一个明显侧重企业主即 Employer 模型,除用户端同样直接连接 Linkedin Profile 外,用户一进入,还被要求填写系列问卷调查,包括: Quit 目前工作,你有多认真?多少薪水能让你离开本职工作?此外,用户还被要求对 Included Benefits、Compensation、Career Advancement、Flexible Schedule 等选项进行选择。 这些功能设计都显示更侧重从雇主角度思考问题。然后,用户才到浏览初创企业的招聘页面,但此时,你可以直观看到你与对方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比如,我随便选了个叫 Thoughtwork 的公司,点击“喜欢”后,该公司招聘页面突然变成评分图,而评估匹配度的五大指标是:Skill、Employment evel、Education、Success potential 和 Historical 等。 很显然,对“工程师”这样的职位,我在“技能”上是狠不吻合的,所以它处于我五大评分中的最低分之一。   Poacht 对自己描述是:帮助雇主挑选那些正受雇于其他公司的最好和最有资格的候选人。它已完成种子投资,在成立半年后拿了 4 万美金。 第三种模型 第三个模型就是 Weave 了。从产品功能看,它更侧重基于地理位置的职业社交,如作为 C 端用户,同样基于 Linkedin Profile 进入,接着又是 Tinder 模式开启,左滑表示待考虑,右滑则表示愿与其匹配。 但你所能筛选的人物前提,都是 Weave 基于“地理位置”和“职业情况”帮你匹配。刚才我随便点了个人,真可怕,马上出来这么个对话,除以下第一个问题,这位同志紧跟着又问了第二个问题:“So what trends are you most interested in these days?”   和记者一样好奇的人士,他的职业描述是:投资银行。   总结: 1)所有这些招聘 App 都基于一个背景,即近几年初创企业越来越多。如果仔细看 Linkedin 定位,它服务的其实主要还是中大型企业客户,且定价较高。这使一些刚成立的初创企业无处寻找合适人才,新型招聘 App 将解决这个问题。 2)他们都采用 Tinder 模式。 3)他们都基于/链接 Linkedin Profile,以迅速掌握用户职业履历数据,并利用核心算法进行匹配。 4)很多人虽然在职,但仍有寻找更好工作的意愿,在线市场缺乏这样一个平台,Linkedin 当年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崛起,但它的移动版实在太难用了。基于移动的 App,即使你不在电脑边,初创公司和用户间也能随地、即时和不紧迫地沟通,虽然招聘行业聊天模式到底是否行得通还有待验证,但对初创公司/年轻一代或许是有可能 Work 的,聘用一个人前,先各维度了解一个人;以及年轻一代越来越高频率的跳槽。 5)移动的垂直细分特点:这是不是个赚钱的行业?比如像零售,正发生的是整个行业大规模裁员,科技领域则是高利润行业,我们看到的这六个 App 基本重点聚焦在科技人才招聘。 6)与此同时,整个招聘业的商业模式恐怕是更难做了,比如像以前 51Job 还能通过出售广告位收费,但这些移动 App 都属轻模式,商业模式基本都应该是按效果付费,即实际达成结果,才能获得收入分成。 最后,昨天测试 Weave,微信上突然传来一声大喊:“Lynn!你是否加入 Weave 了,我看到你了!”原来我微信上一位朋友是 Weave 早期个人天使,希望我们很快会带来硅谷在线招聘领域行业内人士观点。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未经作者授权,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不得对作品实施转载。
    新创
    2014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