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工作的未来:未来10年的10大关键趋势 工作的未来,隐藏在不确定性的笼罩,一连串的动态变化和数字飞跃之后,似乎常常是神秘的。我们所知道的工作已经并且正在继续改变和重新定义,这一事实不是辩论。但这些变化对现代工作场所意味着什么呢?从现在起十年后他们会有什么意义?组织是否真正为将来十年影响工作 - 工作场所三合会的十大趋势做好准备?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线性进展和快速的闪电变化,但趋势的上升和下降有一些相当令人愉快的周期性。虽然现在工作的未来可能看起来很模糊,但它确保知道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许多工作方面,曾经仅仅是预测......或科幻小说!如果劳动世界集体有能力适应,发展和奋斗,那么它现在也可以这样做。 什么是工作的未来? 工作的未来是一个无处不在的辩论和讨论话题,并非没有理由。要问“我们走向何方?”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以变革为中心的环境中。 德勤的2019年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如下所示,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洞察力,可以了解未来十年需要注意的趋势。 资料来源:德勤2019年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 该报告基于对119个国家的10,000名参与者的纵向调查,基于当今专业人士分配价值和他们的感受,并将成为未来几年内最大的机遇和挑战。通过这些全球认知设定背景,让我们深入探讨未来十年需要注意的工作趋势的十大关键未来。 Future of Work: 10 Key Trends for the Next 10 Years 什么是工作的未来?未来10年的10大关键趋势 工作的未来将源于当前的工作环境 - 变革需求的合并,对速度的渴望以及对增强体验的需求。以下是组织应该准备的十大关键趋势。 1.学会学习,忘却和重新学习 改变预先假定适应。随着更大的环境和更小的移动部件经历数字和技术的构造转变,全球专业人士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准备趋势并不奇怪。 Saba Software的组织人才和领导力发展负责人Hawley Kane说:“我们认为学习与绩效的关系是L&D的一个时刻。以下是它的关键所在:对于绩效高的组织而言,学习并非结果 - 这是推动绩效的行为。“霍利补充说,学习和绩效管理不仅仅是共存 - 它们彼此依赖。为了提供能够提升绩效的学习经验,人才领导者需要通过与个人,团队和相关业务目标相一致的学习,使员工能够推动自己的发展。 海德Abelli,高级副总裁,在内容产品管理的SkillSoft认为一个巨大的趋势提防组织学习是“迫切性越来越认识到解决劳动力,使其在数字议程执行的准备空白。随着新角色的引入,过时角色的消除,关键角色责任范围的扩大以及管理层的消除,人才准备的挑战是巨大的。“ 学习与任何组织的运作密不可分,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组织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2.推动员工体验 我们生活在经验中。用户界面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也扩展到了工作场所。然而,在工作中,员工的经验并不仅限于技术界面 - 员工从候选资格阶段到员工离职或退休时与组织的每次互动。 “在所有业务转型的关键时刻,有人,而不是技术,” 塔塔汽车的前CHRO Gajendra Chandel说。为了能够在任何层面上实现任何变革,组织需要牢记他们为员工提供的体验,以及变革能够并将为员工带来的相关性。他们还需要制定策略,使人们能够做有意义的工作(为他们和业务)。工作中的文化以及如何管理多样性变得更加重要,重点转移到个人身上。 随着技术铺平道路,组织需要适应员工所需的体验。人才管理和人员指标的所有方面都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业务目标,还需要提供有吸引力的员工体验的目标。 3.人才流动v / s停滞和自满 埃施朗集团对人才流动的定义是“在组织内部移动人员的做法,希望通过员工的新角色和职责获得新技能并使其更加敏锐”。在目前的人才竞争中,参与是保持合适员工的关键。为了长期参与员工,需要有一种能够解决职业停滞和角色不动的文化。允许员工在系统内移动,找到他们的利基,有机会转换并找到一个新的利基来重新发明他们的技能组合是帮助员工成长和留住他们的好方法。在拥有不断增加的替代劳动力的生态系统中尤其如此。 员工现在根据其提供的工作灵活性水平选择工作。因此,人才流动将迅速成为工作决策的重要参数,从而提高员工敬业度和员工敬业度。“这是一种没有停止迹象的趋势。38%的招聘经理预测他们的员工将在未来十年内主要远程工作,“ Upwork人力资源和人才创新高级副总裁Zoe Harte 说 。允许远程工作可以是向当前和未来员工传达组织开放性的有效方式,以将个人的偏好和增长需求纳入工作角色。 4.领导力的演变 随着工作,工人和工作场所的变化,领导者和领导风格也需要发展。随着基于年龄的资历的减少,在建立员工敬业度中建立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工作场所的代际转变占多数。重新设计的管理结构和敏捷的普遍文化,这种组织需要和想要的领导者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千禧年的繁荣,而是由于上述所有因素的混合。 GLEAC的创始人Sallyann Della Casa指出,工作场所“需要以员工为中心,不再适合所有人的特定尺寸。许多劳动力现在都是虚拟的,在家工作是办公室的正常日子,团队根据没有固定角色或头衔的项目进行组装和拆卸,而是根据项目需求匹配能力。“因此需要的领导者能够处理这样的劳动力,建立有效的关系,每天创造一个成功的战略。在一个逐渐依赖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和更新的世界中,更加以人为本的领导技能将成为更重要的优先事项。技术。 5.更快,更好,更简单的人力资源技术 随着AI和ML进入核心和辅助HR功能,未来需要更好的集成。联合创始人Prithvi Shergill共同创建明天表示,“今天有60%到70%的组织表示他们使用人工智能来提高估值。”他补充说,“能够采用技术并不总是意味着心态转变或不情愿但是而是一个预算和权威问题。“ 随着人力资源技术成为组织需要采用和有效适应的趋势,企业思维模式和预算规划都需要支持最顺利的转型。这也适用于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本管理(HCM)工具和套件。 Sallyann说,“今天的HCM必须具有预测性,能够解释并与数据建立联系,简单的即插即用和以能力为中心。通过预测,它应该有一个与学习和开发系统对话的员工参与机器人(因为最棘手的参与度之一是有人认为他们正在学习的程度),并且当任何一个人发生混乱时发出警告信号。 HCM系统还应该允许简单的即插即用功能。这就是人力资源技术的未来需要引领组织的地方 - 走向简单,聪明和有吸引力的工作。 6.创造力,协作和沟通 工作的未来要求组织投资创建一种创造力蓬勃发展的文化,促进协作并鼓励沟通。目前以身作则的趋势要求这种文化转变是由高层管理人员的有效参与自上而下推动的。协作不仅指团队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还指企业领导者和人力资源负责人之间的合作。 Asia Select,In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ngelbert Camasura指出,人力资源在使人工智能革命和数字化转型双重成功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他说,“首席执行官需要采取更大胆的立场,成为真正的商业领袖,而不是服务提供高管,甚至只是业务合作伙伴。”因此,业务转型的责任不仅需要与人力资源合作,还需要人力资源共同领导。 。 作为人工智能革命的一部分,是一个积极的决定,并坚持下去。Englebert还谈到了数据如何被视为一种挑战,而不是一种有利的工具。因此,企业需要转变并专注于资源 - 思维模式 - 数据三角形,以获得近期革命带来的好处。 7.从健康到工作中的幸福 Virgin Pulse的总裁兼首席医疗官Rajiv Kumar博士指出,组织接受员工健康的三个最重要原因是: 员工期望并要求他们的工作地点提供这种福利。千禧一代占我们今天劳动力的最大份额,根据一家公司表明它关心他们,选择他们的工作地点。表明护理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提供全面的健康计划。 自下而上的福利计划是促进劳动力协作和凝聚力的重要工具,从而形成强大,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 如果正确实施,福利计划可以为组织节省大量医疗费用,减少缺勤率和出勤率,甚至减少员工流失。 精神和情绪健康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正在获得越来越大的牵引力,并非没有理由。借助支持AI的工具来更好地监控和指导员工的健康,创建更健康,更快乐的员工队伍的趋势是积极指导组织决策。 8.“Superjobs”的崛起 Deoitte ,人力资源转型领导伙伴Anand Shankar将“超级职业”称为我们协作转型的自然结果。组织需要开始为明天的技能要求做准备,并确保他们的员工随时准备迎接挑战。创建一个熟练和敏捷的人才管道取决于能够与最新技术协作的技术熟练的员工队伍。随着人工智能加强工作,人类角色也需要加强。组织需要重新审视正在完成的工作的交易方面的影响,甚至需要帮助制定战略决策。 因此,随着工作岗位演变为超级工作,为技能发展创造了背景,基本流程和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也可以预见到一些调整。这种趋势与学习和开发过程中更广泛的更新是分开的,因为这与我们所知的作业,任务和角色的修改有关。 9.数据宝藏 今天,我们的数据世界定义了我们是谁,我们所采用的每一种数字体验都基于并调整到我们的数据身份。甚至像Twitter这样的公司也使用算法来对我们的性别做出精确的假设,例如仅仅基于我们在平台上的活动。所有这一切,只是为了体验一个更个性化的世界 - 更多我们。 这些创新对工作 - 工作场所生态系统有何影响?员工还从工作的各个方面寻求个性化的互动。正如Avrio研究所创始人兼总裁Shawn DuBravac所说,我们寻找的是“不再是物联网(IoT)而是互联网(IoM)”的沉浸式体验。“信息界面正在改变我们与技术的互动方式,”肖恩补充说。当我们从数字化环境转变为数据化环境时,组织需要能够跟上这些丰富的数据,以避免信息稀缺。 这就是近期未来企业需要智能挖掘以深入挖掘现成的按需信息池,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创造更快乐的工作场所并带来更大的商业成功。 10.赢得多样性 随着数据分析和支持AI的工具努力创建尽可能无偏见的决策,关于多样性的成熟对话似乎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趋势。今天,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认识到需要适当的多元化教育而不仅仅是敏感化。通过这种方式,对话已从拥有多样性和包容性(DI)计划的清单转变为更有意义且可行的计划,这些计划实际上可以带来改变。 多元化咨询公司White Men As Full Diversity Partners(WMFDP)首席执行官Bill Proudman 表示: “ 工作场所的不公平导致缺乏消费者忠诚度,而包容性文化可以产生更强大的客户群。” 对招聘采取DI立场是最初的努力之一,尽管将布朗尼积分作为雇主品牌。无论动机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需要的开始之旅,并且希望只能加快步伐,直到多样性成为任何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Infor HCM科学应用副总裁Jill Strange 警告说,“虽然候选人评估不是一个新概念,但使用AI来帮助加快招聘流程仍处于初期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继续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来帮助他们克服无意识的偏见,人力资源领导人在整个招聘过程中与人工智能合作至关重要,而不是依靠它来解决制度偏见,“ 尽管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次交谈,但由于陈规定型,偏见和行使偏见都是在我们身上具有进化根深蒂底的所有思想和行为模式,因此这种过程一直存在多样性。也就是说,这种趋势肯定在上升,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推动,未来十年可能希望随着新的人口构成开始合作,这种势头有所增强。   虽然这些是我们看到在未来十年中影响工作场所的关键趋势,但工作世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宏观世界,即使是最微小的变化,也会导致巨大的差异和随后的趋势波。然而,组织需要问自己的是,他们是否乐于追赶或准备领导变革。   以上由AI翻译完成,仅供参考 原文来源:Prarthana Ghosh https://www.hrtechnologist.com/articles/digital-transformation/future-of-work-ten-key-trends/
    观点
    2019年08月25日
  • 观点
    2019年美国的HRTech风险投资资金将创纪录的达到50亿美元,将是近年来最大的年份 风险投资资金狂热人力资源技术创纪录的步伐  预计投资将达到50亿美元,这是人力资源技术投资的最大年份。但是真的会改变什么吗?   如果你还没有成立自己的超级成功的人力资源技术公司,现在还为时不晚。 风险资本家对人力资源技术公司的热爱有望打破记录,因为他们向承诺改变人力资源格局的企业家发放了数百万美元。根据LaRocque LLC的HRWins,风险投资公司在2019年第一季度向HR技术公司投资了17.41亿美元,在第二季度投资了14.48亿美元。 据LaRocque称,仅第一季度“显着超过了2018年的任何一个季度,比我们2017年全年追踪的数额多6.77亿美元”。而专注于未来工作的早期风险投资公司Acadian Ventures的创始人兼普通合伙人Jason Corsello预测,2019年人力资源技术交易将达到50亿美元。 对这个领域的持续投资兴趣是有道理的。尽管风险投资多年来投资于有前途的人力资源技术公司,但目前的供应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当失业率如此之低时,我们如何才能招募出优秀的候选人? 尽管我们很酷的新互动招聘页面,YouTube招聘渠道和自动电子邮件回复工具,为什么我们的候选人体验仍然落后? 我可以雇用自由职业者而不是全职员工,我在哪里可以找到他们? 当我们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技能时,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培养整个劳动力? Deloitte Consulting LLP首席分析师David Mallon表示,这些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风险投资公司渴望支持那些声称拥有答案的企业家,特别是因为市场强劲。“公司已经为正确的解决方案预留了健康的预算,风险投资人员认为有钱可以花钱。” TA和培训带头  TA and Training Lead the Pack 今年投资最多的是TA,“人才收购是当今组织的一个大问题,”Corsello说。 仅在今年,作为蓝领工人社交媒体招聘平台的Jobcase获得了1亿美元的资金; 芝加哥的技术招聘和媒体平台获得2200万美元; 和人工智能对话招聘平台AllyO获得了4500万美元。 目前的消费热潮至少伴随着人力资源技术投资的五年。2015年,融资和交易活动创下新高,公司在383笔交易中达到24亿美元。这与2013年和2014年类似的高投资率相似。   今年,提供寻找和管理工作人员的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也获得了很多关注,因为“没有人知道如何管理整个员工队伍”,Corsello说。他指出Jobble,Sense和Instawork--所有在过去几个月里都能获得健康风险投资协议的招聘平台。“这是一个巨大的兴趣领域。” 技术开发也是一个热门领域,因为公司试图为“工作的未来”做准备。2019年最大的交易是Coursera,这是一个提供学位和证书的在线学习平台,4月份获得1.03亿美元的价值,推动其价值超过1美元十亿。Mallon表示,其他学习和发展公司正在吸引注意力和投资,尽管这个领域的创新性较低。“在技术赶上之前,我们仍然需要在思考如何发展人才方面进行哲学转变。” 这并没有阻止风险投资公司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尽管很多这些交易仍然让投资者在这个问题上投入资金来看看是什么。Mallon指出过去对提供MOOC的公司的投资 -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 以及微学习格式。“这不是因为它们像学习工具一样有效,”他说。这是关于尝试新的解决方案。 甚至最大的交易也不应被视为该技术具有破坏性的证据。德勤咨询有限责任公司Bersin的人力资源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副总裁克里斯哈弗里拉说:“许多公司仍然只是在解决这些问题。” 无论是大批量招聘平台还是大块内容培训应用程序,这些工具都可以解决问题,但它们并没有重塑工作流程 - “至少现在还没有,”她说。 Mallon相信创新将在人才获取方面比在学习和发展方面更快,他希望风险投资继续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 Corsello补充说,虽然并非所有这些风险投资都能获得回报,但人力资源领导者不应该害怕尝试。他建议将20%的预算用于试点新的解决方案。“你可以在相对较低的风险水平下测试软件,找出适合你的软件。” 人力资源技术迫切需要创新,这正在推动风险资本家向这个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像Acadian Ventures和Andreessen Horowitz这样的纯风险投资公司并不是唯一进行这些交易的公司。许多企业软件公司,包括Salesforce,Cornerstone OnDemand,Workday和Randstad,正在进入风险投资游戏,投资数百万美元用于有前途的初创企业以支持创新。 “大多数人都将其用作对冲策略,”Corsello说。虽然这些仍然是风险投资交易而非收购,但公司可能会投资两到三家具有类似解决方案的初创企业,以了解他们最终可能想要收购哪些。他说,这是构建或购买创新模式的第三种选择。“他们正在采取'投资,观察并获得后期'的方法。” 虽然一些企业家可能不愿意从软件公司那里获得投资,但将其视为早期收购,这可能是一种好处。Corsello指出Workday最近对人才收购公司Beamery的投资,该公司产生了很多关于收购前身的猜测。“有些公司不希望与单一供应商保持一致,但这笔交易让Beamery更多地接触了Workday的客户,”他说。 这些交易对于寻求新创新以解决其人才获取,培训和员工敬业度问题的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所有这些兴趣都表明有很多创新正在发生,”Corsello说。“人力资源高管应该关注。”   以上由AI翻译完成,仅供参考 作者:Sarah Fister Gale 原文来源:https://www.workforce.com/2019/08/15/venture-capital-funding-frenzy-over-hr-technology-on-record-pace/
    观点
    2019年08月25日
  • 观点
    你具备了迎接2025年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了吗? 我最近在与一个非常大的区域组织的最高级人力资源领导人进行了对话,当问他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让他夜不能寐的回答是,“一件事:构建未来人力资源组织的受信任的顾问业务。” 人力资源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运动揭示了一个新的现实,即未来的人力资源领导者正越来越多地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新的困境——迫切需要让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成为一种战略参与者,并迅速提升其竞争力。为了做到这一点,CHRO们必须回顾他们自己的公司,并评估他们进入战略领导网络的道路上的障碍,从他们的人力资源组织从能力的角度为这段旅程做好准备的程度(或不做好准备)开始。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源主管在为人力资源制定更广泛的计划之前,必须填补能力差距。 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可以从提高他们在5个领域的技能开始——其中一些领域对人力资源来说完全是未知领域——这些领域是未来在该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并可能在5年后得到广泛应用。它们包括商业战略、人力资源技术、人员洞察力,当然还有人。( Business Strategy, HR Technology, and People insights and, of course Humans.) 1. 商业头脑和金融头脑 这将仍然是未来所有人力资源技能中最热门的。众所周知,人力资源专业人士需要了解并为企业的愿景、使命和财务成功做出贡献。除了知道如何阅读损益表,人力资源主管还必须了解企业的战略方向,以及公司所处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这样他们就能够预测和准备工作中的变化。只有这样,CHROs才能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本,并使人力资源战略与公司的战略和目标保持一致。 2. 科技和人员分析 优秀的公司已经开始应用人员分析来预测和评估从员工保留到招聘策略的方方面面。员工使用chatbot找出很多生病或离开天剩余和AI让应聘者回答面试问题,完整的评估,并跟踪他们的工作应用程序的状态只是例子如何拥抱技术和人力资源在这些组织未来证明自己的见解。 随着越来越多的Z一代加入千禧一代的行列,人们希望能在网上获得各种各样的员工体验,以适应年轻员工更喜欢的数字客户体验,而只有人力资源部门将负责管理这些工作。 因此,CHRO需要考虑在其团队中构建更强的预测分析能力。 3.人 技术将解放HR,让他们可以专注于数字化转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这将需要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学习(或加强)某些技能,如设计思维、同理心、辅导技能和人际领导技能。未来最优秀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是教练,他们帮助指导每个人的个人职业生涯,并指导管理者成为更好的人的领导者。随着对优秀人才的激烈竞争,成功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也需要给人才一个来公司工作的理由。因此,创造欣欣向荣的工作环境,让员工享受工作,而不去想其他地方,是他们必须掌握的另一项技能。 4. 劳动力计划 欢迎来到劳动力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临时和零工就业、工作自动化、重新培训那些工作受到自动化影响的人,都是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开始思考的新挑战。未来的劳动力计划将需要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采用突破性的、积极主动的方法来检查整个员工生命周期,并确定如何最好地招聘、增长、部署、优化和留住员工,同时考虑到上述所有挑战。 5. 市场营销 采用市场营销技术将使人力资源部门在人才管理方面做得更好。招聘营销现在已经存在,并且是在人才获取过程的早期阶段进行的。然而,考虑到人口统计数据以及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性,能够推销雇主品牌、现代福利计划和公司价值观,以吸引现代员工——无论是未来还是现在——成为一项需要学习的关键技能。此外,深入理解EX、CX和UX之间的联系是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检查哪些能力使营销能够引领他们自己的成功转型之旅并在人力资源中采用这些能力的另一个方面。 所有迹象都表明,未来5年的人力资源状况将大不相同。 就人力资源专业而言,我同意一些人的观点,他们认为HR可能会是最受欢迎的转型职业之一。 而且,要实现所有这些抱负,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将需要更大、更广泛的思考者,他们必须具备商业头脑、技术头脑和足够的灵活性,以应对一个日益敏捷和迅速变化的工作世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你还在等什么?   作者:HANADI EL SAYYED 原文地址:http://www.tlnt.com/will-you-have-the-right-skills-for-hr-in-2025/  
    观点
    2019年08月23日
  • 观点
    补贴用户 10 亿,Boss直聘是怎样做招聘平台的增长、留存和平台生态 今年 7 月,Boss 直聘启动了“百万 BOSS 拾亿计划”:该活动针对平台新注册企业的第一决策人,注册后 30 天内通过职务认证可获得价值上千元的平台商业产品,帮助用户精准触达优质求职者,提升 Boss 的招聘效率。 活动启动后第一周,有超过 5000 家企业注册。参加本次活动公司主要是中小企业的决策人。它们和大公司比,缺少品牌效应和发声渠道。 据了解,目前 Boss 直聘的注册用户在 6000 万以上,日活在数百万的量级。根据七麦数据的统计显示,近两年来 Boss 直聘在 iOS 应用商店商务榜(免费)保持在前五名,从 2019 年以来,更是和钉钉一起交替占领该榜第一的宝座。在商务榜(付费)排名中,Boss 直聘几乎在第一的位置保持了半年。 oss 直聘是行业内较早开启直聊模式招聘的公司。但能够让平台持续快速发展的深层动力,更多来自于精细化运营。另一方面,作为以 B 端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招聘平台,单靠“烧钱”换取增长是一定走不通的,补贴背后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 B 端的付费认可。 基于此,36 氪专访了 Boss 直聘相关负责人,复盘了平台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       做双边市场的拉新,Boss 直聘是如何制定用户增长的策略? ·       对用户,尤其是付费的 B 端招聘者,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在平台上留存? ·       如何平衡商业化和平台生态? 补贴方式拉新的前提是产品能够做到用户留存 Boss 直聘虽然有 To C 的属性,但是本质上还是一项企业服务,必须要在自身商业模式得到验证后,才能进行规模增长。本次的 10 亿补贴计划,是基于 Boss 直聘对平台上 B 端企业的了解,并建立在商业闭环基础上的。 第一,“直聊”的招聘模式对长尾用户更具吸引力。据 Boss 直聘的统计,在平台上招人的很多企业是中小型公司,由于品牌知名度低、人才预算有限等问题,这些企业面临招聘困境更加严峻。对求职者来说,中小企业绝对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更愿意看大公司的机会。 Boss 直聘在招聘效果上的优势是让中小企业长期选择该平台的一大原因。直聊模式能够让业务部门的直属领导或公司负责人来进行招聘沟通,一方面表达了对人才尊重和诚意,另一方面更容易说清楚具体工作内容,最终提升了企业的招聘效率。 第二,用户对提升效率产品有明确的付费意愿,并且会进行自传播。Boss 直聘根据以往平台内中小企业的运营经验得出:企业负责人在使用过相关商业产品后,留存和复购有明显的提升。并且,通过 Boss 直聘的用户调研,发现这类企业也有很强的自传播属性。 Boss 直聘 CEO 赵鹏告诉 36氪:“老板们很精明,平台很难直接用钱来买到他,或者买到他的分享。但是老板之间,愿意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这符合他们的社交心理。” 用户做到自增长时,广告的效应才能凸现 除了商业化产品补贴,Boss 直聘也举办了“马桶招聘节”,并投放了 2018 年央视的世界杯广告,实现了较快的用户增长。 2019 年春节前,Boss 直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营销活动,总共投入数千万。全面的覆盖和轮播无疑刺激了准备来年换工作的人。节后首日,Boss 直聘单日新增用户创下历史新高,较 2018 年同期增长 3 倍,单日活跃用户也较去年同期增长 4 倍。 对这样出色的投放 ROI 效果,Boss 直聘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平台已经积累了不错的口碑,能够做到自增长。在此基础上,2019 年春节的投放才会有叠加效应,在招聘旺季影响更多用户主动使用。同时,由于有之前用户基数的积累,自传播裂变速度会越来越大。反之,如果平台在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力都不够强大的情况下打广告,只会是“昙花一现”的结果,广告的性价比会非常低。 产品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对 C 端和 B 端的运营逐步精细化 提升用户体验是平台留住用户的重要指标,Boss 直聘通过在产品功能上的优化和更加精细的用户运营,在 C 端和 B 端做出了更多的差异化。 在 C 端,求职者的使用行为往往是类似的,直聊模式也逐渐成为各大招聘平台的标配。差异化在于对用户更精准的职位推荐。在用户画像方面,除了静态的个人基本信息、简历、意向薪资等,Boss 直聘也会根据动态用户的使用行为,如:最近来访的频次、点击的偏好、沟通过的职位等,来判断求职者目前换工作的意向,并推荐面试机会。 而在 B 端,各个招聘平台的差异性会更明显。大部分的招聘网站,主要服务对象还是 HR。对这些以招聘为主要工作职责的人来说,往往是在 PC 端完成固定的招聘流程。但 Boss 直聘上七成以上都是非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者,这些人使用招聘软件的一般是在碎片化的时间,且在移动端。因此,在产品的功能设计上尽量去保证非职业招聘者体验,是 Boss 直聘留住用户的关键。 除了更早的布局移动端外,Boss 直聘在招聘者端做了细致打磨。一方面,平台会根据招聘者的使用习惯,为企业推荐其偏好的人才。比如:某些公司对学校或者有大厂经验的人有偏好,这时 Boss 直聘会推荐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通过算法,即使不同企业招聘同样薪资、同样岗位的人选,也会是“千人千面”的结果。 另一方面,平台会根据招聘者日常的工作习惯,进行产品优化。例如将 Boss 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的 Boss 更乐于主动向匹配给他的求职者发起聊天;而被动型 Boss 则不太擅长开启聊天,平台为被动型 Boss 准备了一些可以直接用的常用对话,让他们可以用此破冰。 便捷的招聘体验和健康的平台生态是创收的前提 目前,大部分招聘平台的商业模式都是向企业端收费。真正能够打动企业付费指标,是该平台的用户体验和招聘效率 。 对非职业招聘者来说,尤其看重自身在招聘上的时间效率。因此,他们对能够节约时间的产品有很强的付费意愿。Boss 提供了解决这类痛点的产品,如“牛人直通卡”和“牛人炸弹”,能够让老板批量化的发现并触达“牛人”,同时进行诚意满满的邀请,提升 Boss 的招聘效率。 不过,过于短视的商业化产品会影响求职者的体验,最终伤害到平台的变现能力。Boss 直聘对发布职位和触达牛人的规则做了管控。对于大量招聘推销、理财等职位的企业,Boss 直聘会谨慎甚至不发布该类型的职位。 此外,Boss 直聘还在求职者权益上进行大力的投入。在保证平台上账号的清洁度的同时,为求职者在与企业出现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作者:地中海蓝 原文链接:http://36kr.com/p/5231505
    观点
    2019年08月20日
  • 观点
    GE Digital的全球人才管理和组织发展Leader谈:GE如何用数字化转变人才管理方式 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不仅取决于组织如何利用技术,还取决于组织如何处理人才管理。这是我们在探索人力资源和员工在数字化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时所发现的。 最近,我采访了GE Digital的全球人才管理和组织发展领导者Megan Bickle,了解GE Digital如何重建其人才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其数字业务带来强大的成果。 GE Digital背后的业务驱动因素如何改变其人才管理方法? 创造一种新的人才管理方法的主要动力是通用电气建立了一个数字卓越中心(COE)。从传统的工业组织(航空、医疗、可再生能源、运输、石油和天然气)到工业领域的数字公司,我们很快意识到,在硅谷建立一个软件COE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招聘和雇用-而且是大规模的。传统上,通用电气在外部雇佣约20%的员工,并在其他80%的时间内晋升。有了COE软件,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模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就不得不在外部快速雇佣80%的员工。我们没有明确的方法来识别我们的劳动力所拥有的数字技能,并且能够根据我们所需要的来量化这些技能。 GE Digital改变其人才管理方法背后的业务驱动因素是什么? 创建新的人才管理方法的主要动力是GE建立了数字卓越中心(COE)。从传统的工业组织(航空,医疗保健,可再生能源,运输,石油和天然气)转移到工业领域的数字公司,我们很快意识到在硅谷建立一个软件COE需要一种新的招聘和招聘方法 - 规模。传统上,GE在外部雇用大约20%的员工,并在80%的时间内从其他员工中进行推广。通过软件COE,我们改变了传统模式,不得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从外部快速雇用80%的员工。我们没有明确的方法来辨别我们的员工所拥有的数字技能,并能够根据我们的需要量化这些技能。 GE Digital寻求改变人才管理的哪些方面? 我们采用综合方法设计人才管理理念。我们想要从我们采购和采访人才的方式,到帮助人们理解他们的角色期望,以及通过提供职业发展的可见性来培养人才等方面实现无缝联系。我们希望拥有与技能相关的学习资源,使员工能够轻松访问并了解哪些课程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所需的技能。我们如何看待通用电气人才的旧模式不能满足我们招聘需求的快速规模,也无法真正衡量影响力。 GE Digital从其对人才的新方法中实现了什么结果? 从改变我们的人才管理方法,我们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数据丰富的洞察力,使我们能够在规划未来需求时更具战略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我们的人才管理方法着眼于人才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并将它们完全连接起来。从招聘和招聘,到职业发展和晋升,再到学习计划 - 我们全面考虑人才管理,然后使用分析来衡量进展,并告知我们需要关注的领域。例如,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已经将我们的人口作为我们关键的OKR(目标和关键结果)的一部分,并且我们每季度报告我们如何对抗目标。  通过围绕技能的共同和一致的语言,我们能够清晰地阐明我们正在招募的内容,以及我们希望为内部开发和数字学习活动强调的技能。 我们在人才管理理念方面所做的工作是GE Digital独有的。其余的GE业务部门保持着标准的人才理念,而不是由分析强烈推动的理念。我们最近向GE的CHRO做了一个演讲,他对我们如何接近,量化和衡量人才所带来的成果印象深刻。 不要让“数字”这个词分散人才和人才管理在组织转型计划成功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作者:Elissa Tucker 原文链接:https://www.apqc.org/blog/how-ge-digital-changed-its-approach-talent-management 以上由AI翻译,仅供参考。
    观点
    2019年08月19日
  • 观点
    推荐:孙正义谈下一个30年将发生什么,未来会怎么样 在7月16日举办的G2非凡论坛上,软银集团创办人孙正义对自己过去的投资做出了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以下为孙正义演讲全文:   对于今后30年来讲,我认为现在是个很关键的时刻,尤其是在各位的人生当中。而且现在是一整个概念的转变,我们要包容这个概念的转变。 我想先给大家看两张照片,这是美国纽约的第五大道,左边那张是1900年的,你看到一辆汽车,和九十九匹马车;而右边的,同样的地方,13年后,你看到的是九十九辆车,和一匹马车。 发现了吗,仅仅过了13年,街道上,车辆取代了马匹,这就是一个概念的转变,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时期,就是一个伟大的概念转变时期。 这种伟大的概念转变,不是每年都发生的。而是一百年才会发生的转变。 那再看我们现在,2000年纽约的第五大道上还是一番车水马龙的情景,但到了2035年会发生什么? 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会取代过去的汽车,占领我们的街道。人工智能(AI),会取代人力,就像当初汽车取代马车一样。这就是一个,百年才会发生的转变。 好,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历史。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一个过程,伟大的改变也是一个过程。但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发生呢?因为他们,因为这些企业家,他们带领了工业革命,因为企业家的精神造就了工业革命。所以改变世界只需要几个人,他们都是英雄,当时的英雄。 亨利福特的量产汽车工厂,将大量汽车带入我们生活,但汽车要大量使用,需要大量石油,于是洛克菲勒的企业供应了石油,这两个人的结合,才会有汽车产业的雏形。 爱迪生的电力企业,让电走入千家万户,这世界没有电,还能运转吗?所以一个人的热情,足以改变世界。 J.P摩根,这人就更重要了,他为所有的企业提供大量的投资和贷款,正因为有了他的资金支持,大量推动革命的企业,才得以继续发展。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在1960年全世界最重要的公司: 第一名,汽车 第二名,石油 第三名,汽车 第四名,电力能源 第五名,钢铝 接下来的也都是石油公司 换句话说,1960年全世界最大的公司基本上是两类:汽车和能源。在那个年代,你投资这两类公司,你就投资了未来。 当年美国64%的人是农民;在日本,90%的人是农民;而现在,美国的农民是2%,所以工作的定义也随着工业革命为之改变了。当年很多人对于工作的定义,就是好好种地当农民,而现在98%的人,对于工作的定义,是工业和服务业,农业已经被改变掉了。 改变是持续进行的,而人类继工业革命后的下一步革命,毫无疑问的,是信息革命。 再来看下一张图,这是全球网络的流量,底下是年份,从最早的1995年到2018年,网络的流量,增加了100万倍。 我们再来看另一条蓝色的线。蓝色的线,表现的是23年来全球互联网公司的市场价值(市值),我们可以看到蓝色线和红色线,高度重合。网络的流量和网络公司的市值,完全成正比的等同暴增。 这足以证明,过去这二三十年来,互联网是最大的投资趋势和发展方向。 各位,做投资必须要宏观看待问题,赚钱不难,赚钱真的不难,只要你有宏观概念。我告诉大家,我投资的公司,每年的净利润,是44%,而且还在不断成长,我更看重宏观,我只是个简单的人物,有一个简单的想法,这就是我简单的想法:投资宏观。 这张图,是1994年市值前十大的公司。 而今天,2019年市值前十大的公司微软、亚马逊、苹果、谷歌、脸书、阿里巴巴、腾讯,全都是网络公司。全世界市值前十大的公司里,有七家是网络公司。 30年前,投资网络就行了,哪有那么复杂,你太复杂的话,反而赚不到钱。做事情简单化,去了解那个追根究底的原理。所以各位,不要太复杂。 那下一个蓝海在那里?未来30年,或者说30年后,世界排名前十大的公司都有哪些?各位不用想的太复杂。 30年后,世界市值排名前十大的公司里,一定有大量的AI公司,就像今天,排名前十大的公司里,有7家是网络公司一样,未来,是AI的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未来。 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腾讯,这些正在不断朝AI发展的网络公司,30年后还会不会有他们的身影? 人工智能(AI)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革命,AI革命,将比过去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全都要来的更大更广泛。处理器的运算能力、记忆体的储存能力、互联网的传输能力,在这30年来,都成长了100万倍。 30年来,成长的幅度是这样,那再过30年呢?再过30年,再成长一百万倍。也就是说再过30年,AI将比现在再聪明一百万倍。但我们人类30年后,会比现在聪明100万倍吗?显然不可能嘛。 但是30年后的人工智能,就会比现在的人工智能,聪明100万倍,你别不信,电脑会超过人脑,AI智慧会超过人类的智慧。 上面这张图,人类正常的智商(IQ),都在100左右,罕见的天才爱因斯坦190,达芬奇205。那么请问,未来AI的智商,会是多少呢? 30年后,AI的智商将会是10000!你们有谁听过哪个人的智商是10000的?人不可能,但是“人工智能”可能。 一万智商的AI,再天才的人都没法比,当然人类与AI最大的差别不在智商,而在情感与创造。情感与创造是智商再高的AI都无法做到的。 但未来在很多方面,AI都将比你,比我,都做得更好,或者说好得多,这是必然发生的。而且AI最强的能力,其实是预测。将AI用在预测领域,前景非常好。很多AI预测的领域,都比人类好,尤其是精准预测。AI就是未来的精准预测水晶球。 接着我们再来看机器人的成长,这些机器人不止是数量会成长,他们里面的AI也会随之大幅成长。而机器人并不一定就长得像个“机器人”,有时候一个盒子,一个智能音箱,也能发展一个“机器人”,来为人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未来你去麦当劳,都将是机器人点餐,麦当劳里不会有人,而且这些机器人都是高度智慧的,他们会对你进行,进行我上面说的,精准预测。 当你走进这家店时,他就知道你的“大数据”,他就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你是要咖啡还是热巧克力? 或者你刚打完篮球,走进麦当劳,AI会直接给你冰冻饮料,当然还有另一种更棒的情况是,当你坐进无人驾驶车里时,只要说一声去麦当劳。随后AI会帮你处理好一切,当你的车停在麦当劳窗口时,你的东西就已经送到了。 AI,并不是单个的个体,他是一个结合大数据的万物互联的整体系统。所以我可以很大胆的告诉大家,2040年之后,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的人口数量。台湾有2300万人对不对?台湾人不算多,但如果你们台湾有更多聪明的机器人,来帮助你们生产产品,你们台湾人就不必做工厂那些工人工作,你们只要做设计就好了,生产工作交给机器人来做。 如果你们机器人使用效率够高,参与设计的人数够多,就能够在一定的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台湾需要AI来帮助你们,需要超级智慧来帮助你们。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趋势。 接下来另一个趋势,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未来世界,一切的东西都是IOT,都是彼此相互连通,相互关联的,这样让处理的效率更高,更快速。但要达成这样的高效率生活,需要多少晶片来帮助你?需要多聪明的AI来帮助你? 未来不止是你和物品的沟通,物品和物品间也会相互沟通,是的,物品间的相互沟通也会在物联网的时代成为很普遍的事。 物联网的市场,到了2035年,规模将比现在大1亿倍,那么你说,什么是未来? 未来在这里,数轴代表价值,横轴代表时间,底部的黄色,代表农业,其价值与时间的比例一目了然。灰色代表工业,紫色代表互联网,也就是我们正处的时代,而未来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属于蓝色的,是属于AI的。 各位,如果你是投资人的话,无论你手上是有十万,一百万,还是一亿,十亿,你要投资什么呢?你要投资未来。很简单的概念,一点也不复杂。 如果你投资一家公司,两家公司,你可能投资对了,也可能投资错了,但你投资的是趋势的话,你一定会赢的。投资趋势,比投资公司更重要。 你或许会觉得我孙正义比其他人厉害,但并不是,我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投资趋势。 所以我的软银公司,现在在干什么呢?主要做三件事: 1.主攻人工智能(AI) 2.投资独角兽公司 3.创造协同价值 当年我创建了软银,来投资马云的阿里巴巴,投资了雅虎,我是有获利,但我也犯了很多错。我没有投资亚马逊,这是我的错啊,我一个很大的错。 我曾经和杰夫贝佐斯,一对一,面对面的谈过,我出价一亿美元收购亚马逊30%的股份,但杰夫坚持1.3亿,就因为这3000万美元,我们没谈拢,我错过了亚马逊。 今天亚马逊的市值是8700亿美元,30%的股份就是2600亿,我因为3000万美元,而错过了2600亿美元。我没有投资他,我犯了一个大错,但投资趋势,永远不会错。所以我准备了1000亿美元,作为一个愿景基金,一个未来基金,去投资趋势,投资未来。 目前软银已投资的企业,其中也不乏中国企业:作业帮、瓜子、字节跳动、滴滴等。软银希望带给世界的,是AI的革命,而他们,就是引领AI革命的伟大企业家,他们正在改变世界。 就如同上个世纪改变世界的企业家们一样,一场新的革命即将到来。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高效,车祸大幅降低。未来的世界,AI帮助我们解决疾病问题,AI机器人参与的救援与救护行动,AI同样也可以做到陪伴与照护老人,AI所提供的安全食物,让食物生产变得更安全,更可追溯,AI所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快乐,智能算法将会知道你更喜欢哪种快乐。AI不是要和人类竞争,AI是要帮助人类让生活变得更好更安全。 这个就是未来的世界,软银,也致力于打造这样一个世界。 那么朋友们,知道未来该重点关注的方向在哪了吗? 排版 | 曹艳艳 审校 | 吴恙  主编 | 叶正新   原文链接地址: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2268916473/873ceaf901900i68a   作 者:孙正义 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来 源:微观系列(ID:weiguanx)
    观点
    2019年08月18日
  • 观点
    【大师谈】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谈:人力资源的“新常态” Dave Ulrich是一名大学教授,作家,演讲家,管理教练和管理顾问。Ulrich是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的商业教授,也是人力资源咨询公司RBL Group的联合创始人。 他帮助创建了评价的数据库,用于评估战略,组织能力,人力资源实践,人力资源能力以及客户和投资者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以下是Dave采访的摘录。 您是否认为组织在适应数字中断方面做得更好?或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变革不是一个新话题,组织总是不得不“改变或死亡”。过去十年的数字化中断已经成为快速变革的新动力。我认为组织应对这种中断的能力将是正常分布:20%,平均60%; 20%不太好。只有调整是20%不太可能最终失败,所以这是一个移动的分布。 人力资源如何在变革时为业务带来新的价值? 我们认为人力资源通过提供三个要素(人才,组织和领导力)为公司提供独特的价值。人才意味着:我们是否拥有在合适的地方拥有合适技能的合适人才,并有正确的承诺感和对市场的贡献?组织意味着:我们是否拥有在市场上获胜的正确文化(或更广泛的能力)?领导意味着:我们是否拥有合适的个人领导者和领导能力,以赢得市场。人力资源不仅仅是人才,也是组织人才,领导力和组织将适用于任何不断变化的业务条件(颠覆性技术,全球化)或业务战略(客户亲密度,产品创新)。 您如何设想人力资源和人才的未来? 对于过去20年来许多总经理和人力资源专业人才而言,人才一直是一个主要的议程,如果没有经过考验,正如“人才争夺战”中所描述的那样。这种人才重点导致了组织如何将人们带入的无数创新。组织,通过组织移动它们,并将它们作为表1中的摘要适当地移出组织。 自动化会对工作产生什么影响? 任何基于信息的活动都可以通过技术推进。技术提供有关个人选择的见解,指导组织扩大和定制他们的服务,并促进快速的社会变革。简而言之,技术就是访问数字信息以做出决策。模拟手表讲述时间; 数字手表是我用来访问日常任务的指数信息的智能机器。 自动化将改变工作,因为它允许访问转变决策的信息。 零工经济的崛起对未来的工作意味着什么? 我们已经看到,25%到35%的工作可以通过某种形式的合同,特遣队或演员来完成。这意味着公司必须跨越边界创建自己的文化,而不仅仅是全职员工。劳动力规划必须包括对全职和兼职人才或员工的访问。而且,除了人力规划之外,还可以通过技术完成工作,因此重点将是通过技术完成某些工作的工作量计划。 您认为所有利益相关方应该共同努力来管理重新培训和提高技能并减轻失业和人才短缺吗? 或者当然需要提高技能。提升技能的责任来自政府政策和支持,以转向知识经济,从转向服务的公司,从致力于其成员的劳工团体,但大多数来自个人必须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 你在书中说'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无关。人力资源开始和结束于业务。人力资源如何成为商业伙伴? 我们在业务合作伙伴模型中确定了13个支点。   以上由AI翻译完成,仅供参考。 作者:Mastufa Ahmed 原文来自:https://www.peoplemattersglobal.com/article/futureofwork/dave-ulrich-on-the-new-normal-for-hr-22043#.XSCiOE4g1X4.twitter
    观点
    2019年08月18日
  • 观点
    Workday一个月内跌掉近100亿美元市值,发生了什么? Workday 在过去的一个月市值跌去了将近100亿,如果按照一个月前的最高点226美元/股来对照,市值510亿美元,截止今天是420亿美元。按照昨天最低点的股价410亿美元。跌去了近100亿美元的市值。 发生了什么?很多人不禁要问? 我们来看下这行业前两位的对比情况: ADP今年涨幅27.16% 股价165美元,市值达到716.3亿美元,最高点市值746亿美元。 Workday 今年年初至今涨幅是16.48%,股价185.99美元,市值420亿美元,最高点市值520亿美元 我们来看下workday目前的数据情况: 对于workday 的收入构成可以看如下: 订阅服务占据大头23.86亿美元,占比84.54% 其中美国收入占到77.01%,依旧是绝对大头。 最后我们来看下历年来的收入表格以及增幅。 2015年7.88亿美元,2016年11.57亿美元,2017年15.74亿美元,2018年21.43亿美元,2019年28.22亿美元。整体增幅都在30%以上。 关于workday的介绍大家已经了解了非常多,在这个月美东时间29号会发布2020年度的第二季度财报。从预测中看,大家已经感觉到增长的压力。 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极大的影响了workday的营收增长速度。 管理层谈到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收入8.251以美元,同比增加了33.4%,其中订阅收入达到7.01亿美元增长34.3%。同时预计第二季度收入8.7亿美元至8.72亿美元,其中订阅收入增长约32%,达到7.46亿美元至7.48亿美元。年度总收入调整到35.45亿美元到35.6亿美元。 而市场预测第二季度应该继续保持一个高的增长,如果不能够达到8.91亿美元,则意味着作为成长型企业的增长严重放缓,一旦放缓,相关匹配的高溢价将被挤出。这也是目前股价狂跌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且这个增长放缓的速度可能比想的还要大。 以下来自分析师的分析与大家分享: Workday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核心竞争力上构筑了较高的壁垒。 具体的而言 (1)公司主要专注于大中型客户,客户毛留存率超过95%,2017年平均客单价为85万美元,高客单价和高留存率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资金; (2)基于HCM+财务管理延伸产品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以HCM和财务管理为核心产品,不断延伸产品线,不断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 (3)善用资本市场,高研发投入+战略收购加快产品更新速度。公司2012年登陆资本市场前已是风投市场明星企业,强大的融资能力为研发投入和并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公司产品研发费率和费用远超同行,2018年研发费用为12.12亿美元,研发费率在30%上,高额的研发投入及12次战略收购,缩短了产品的更新和完善周期。 除此外公司拥有(1)云基因优势:Workday创始之初便定位于SaaS领域,其战略具备连贯性,不存在调整磨合和消耗,云先发优势助公司进入线)创始人优势:创始人深耕HR领域多年,行业经验丰富,优秀的市场经验和定位能力帮助Workday在初始阶段摆脱巨头夹击,找准市场需求,并实现后续市场布局的顺利进行。   未来客户+产品两维度强化核心竞争力,发展策略值得借鉴从发展策略来看,未来客户及产品仍然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客户方面(1)继续推进战略收购计划,全方位强化实力,(2)继续保持高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市场方面(1)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市场规模 ;(2)维持大中型市场优势,积极开拓中小型企业市场。
    观点
    2019年08月16日
  • 观点
    塑造工作未来的五个维度 德勤(Deloitte)定义的未来工作是 “The growing adop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workplace,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workforce to include both on- and off-balance-sheet talent.” 我们定义了工作的未来,因为许多变革力量影响着一个组织的三个紧密相连的层面:工作(内容)、员工(人员)和工作场所(场所) 本质上,工作的未来是由当前的社会经济变化所创造和影响的,并受到新工作世界的力量和趋势的影响。 塑造工作未来的五个维度 有两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作的未来。首先是在工作场所和工作任务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增强功能。第二个维度是国际劳工局在其工作未来文献评论中确定的五个维度。这些方面是: 1.创造就业 2.就业质量 3.社会保护 4.工资和收入不平等 5.社会对话和劳资关系 就业机会的未来是指创造就业机会、破坏就业机会或未来劳动力的组成。许多人越来越担心,任务自动化的速度快于创造就业机会的速度,以及由于自动化而出现的新部门。 “当现有的工作岗位被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操作的其他系统所取代时,就业岗位的下降速度可能会快于全球劳动力。” 麦肯锡(McKinsey)估计,自动化可以取代目前由人类从事的45%的活动,但只有5%的工作可以完全由技术实现自动化。人们相信,在未来,工人将花更多的时间在机器无法胜任的活动上,例如管理人员、应用专门知识和与他人交流。人类将花费更少的时间在可预测的体力活动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上,这两个领域的机器已经超过了人类的性能。所需的技能和能力也将发生变化,需要更多的社会和情感技能以及更先进的认知能力,如逻辑推理和创造力。人们还认为,随着工业布局从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自动化可能会破坏全球劳动力格局。随着发达国家利用机器人的增加,加上需要尖端技能的新的创新生产技术,将降低劳动力成本。 相反,工作质量的未来涉及未来的工作条件或社会保护制度的可持续性等问题。零工经济的增长导致自营职业、特遣队和中介工人的增加.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增长到40%的美国工人。据认为,随着这种从传统就业类型的转变,什么是就业的定义可能变得模糊不清,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法律不确定性。虽然特遣队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与工作保障大幅度减少有关,但它允许高度的灵活性,使工人能够控制其工作生活平衡,而雇主则能够从工人的灵活性和更大的成本节约中获得经济上的好处。人们相信,零工经济的增长将让位于改进的工作模式,从而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然而,临时就业往往与较低的工资、较少的培训和减少的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长期而言,这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个人有责任不断提高技能和发展自己。 将以前有保障的工作外包给从事小型和不稳定工作的个体,预计会在广泛的基础上降低劳动力标准。今后的工作很可能以项目为基础,更替率很高,从而使特遣队或机构工作人员获得社会保护和工作保障的机会减少。在零工经济中,数字工人被认为是自营职业者,他们被要求提供全额的社会保障缴款,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并使他们相对于传统的雇员相对更糟,他们也受到社会政策的保护,如最低工资,这又一次是为正式雇员保留的。 关于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讨论既关注工资和收入的平均增长,也关注它们今后在家庭中的分布情况。人们越来越担心,属于最低收入阶层的家庭可能最不准备适应新的工作世界,从而造成日益扩大的不平等的恶性循环。人们还认为,随着对高技能工人需求的增加,工资不平等现象将进一步恶化。 最后,社会对话和劳资关系的未来是指在未来几年里,有组织的工人制度将如何在这种推动变革的情况下演变。 工作的未来如何影响人力资源和我们今天的工作方式? 在思考工作的未来时,有很多事情要考虑,其中之一就是人工智能和增强对劳动力的影响。据信,人工智能的增长将使60%的职业拥有至少三分之一的自动化工作活动。正如我们前面讨论过的,零工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短期合同或自由职业者的盛行,而不是历史上的永久角色规范。随着Uber和Deliveroo等公司的迅速扩张,我们看到了新的工作模式的出现。这些新的工作模式由于引入了灵活工作等服务而得到了这种增长。员工们正在寻找更多的灵活性,以真正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随着支持这些模型的新工作模型和技术的兴起,组织正在采用一种更加敏捷的工作方式,在满足业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为员工提供他们所需的灵活性。 与多代员工一起工作需要领导们接受新的工作方式。因此,采取一种使员工能够不断学习和提高技能的方法,不仅是未来工作的副产品,而且是领导者在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时应考虑的问题,以确保他们留住顶尖人才。 工作的未来不仅是创造新的工作方式,或如何产生新的工作场所,甚至是人工智能如何取代现有的工作。这也是关于我们如何能够丰富新的人的能力,并将他们融入劳动力队伍,同时为未来创建更可持续的组织。人们越来越关注员工的经验,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企业正在寻找新的方法来衡量员工的敬业程度和情绪。这些创新有可能对雇员的留用产生重大影响。 当我们思考工作的未来时,我们应该努力找出我们如何为教育创造一个更有价值的环境,倡导不断学习我们的劳动力。技术的兴起让我们能够在我们想要的时候学习,在我们想要的任何设备上学习,理解我们如何在需要的时候将学习建立在一个组织文化中是关键。 最终,当你想到人力资源在未来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它实际上是为了使我们的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变化,同时嵌入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和需要,并支持他们的上升期和再技能。在支持员工的同时,他们必须开始指导领导者培养一种领导风格,让他们两人都能克服未来工作中出现的挑战,同时接受支持员工的需要,培养必要的技能,以确保团队和组织的成功。 作者:Manpreet Randhawa 来源链接:https://www.myhrfuture.com/blog/2019/4/11/how-is-the-future-of-work-shaping-the-labour-market 以上为AI翻译,仅供参考。
    观点
    2019年08月14日
  • 观点
    公司全方位追踪员工行为,这种做法合理吗? 据称,数据分析可以减少职场偏见,提升效率。但事实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 编者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追踪设备。近年来,还专门有一些项目通过这些可穿戴追踪设备生成的数据,来分析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表现。如果公司的老板让你每天24小时都穿戴这款设备,从而让他进一步地了解你的工作表现,你会同意吗?这篇文章原标题是A New Study Suggests Employers Track Your Every Move to ‘Improve Productivity’,作者Angela Lashbrook在文中就介绍了几个类似的项目,以及不同群体对这些项目的看法和意见。 如果你对老板提出加薪要求,老板反过来告诉你,你必须每天24小时都穿戴一款特制的可穿戴设备,你会有什么反应? 这种做法在未来并不是不可能。在奥巴马执政时期,就曾出现过大量职场健康研究项目,这些项目目前覆盖了超过五千万职场员工。在这些项目里,通常都会借助于健身追踪装置或其它设备来评估员工身体的健康状况,而相关的数据,在很多案例中都会影响个人保险的费率。 而最近的一项全新研究,更有可能继续向前拥抱这个美好新时代:通过日夜不断的数据监视而汇总的各种不相关数据点,比如你查看手机的频率或者周末外出的频率,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这项研究也获得了美国国家情报总监(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DNI)办公室的部分资金支持,研究人员主要来自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基于地理位置的追踪信号发射基站、可穿戴设备以及手机应用,“区分高效和低效的员工”。其设计和目的和另外两个名叫mPerf和MOSAIC的研究项目类似。这两个项目的主题都是去研究人工智能是如何帮助员工(以及他们的雇主的)。但专家警告称,就这种追踪而言,仍然存在许多顾虑。 “这项研究会关注的内容有:调查对象的睡眠时间有多少,他们的心率表现如何,他们日常体育锻炼有多少。”隐私和安全非营利机构美国民主和科学中心(Center for Democracy and Technology,CDT)政策分析师娜塔莎·杜阿尔特(Natasha Duarte)说,“要看一个员工是否相对年轻和健康,这些就是主要指标……那如果调查对象身患残疾呢?如果参考他们的体育活动数据来评估其工作表现的话,那就太歧视人了。” 在这项研究中,一共有554名研究对象。其中,320名男性,234名女性。这些研究对象来自各行各业,但主要集中于科技和资讯行业。他们会定期填写职场评估问卷,问卷题目包括是非题,比如“你今天是否对组织展示出了忠诚的工作态度?”或者打分题,比如“你在多大程度上完整地完成了你的工作?”“你在多大程度上确保各项任务都恰当地完成了?”然后,研究人员会根据他们的回答内容,确认他们是否是高效工作还是低效工作。 同时,研究人员也都为这些研究对象装配了各种不同的追踪装置。每个人都会佩戴一块防水佳明(Garmin)腕表,他们的智能手机还都安装了一个名叫PhoneAgent的追踪应用,同时还会分配四个信号发射基站给他们:一个放置在钱包中,一个放置在钥匙链上,一个放置在家中,一个放置在办公室里。 这些装置可以记录研究对象的睡眠习惯、离开工作台面的频率、夜间或周末从家中外出的频率、解锁手机的频率、完成了多少体育运动以及睡眠质量等等。 研究人员随后会收集从各种装置上获得的数据,从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行业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对象是否担任管理职务,对结果的影响都非常大。比如,非管理职务的高效员工在周末上班的时间更多(很意外的发现),他们在平时工作日的晚上也很少去其它地方。咨询行业的高效员工周末都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而科技行业的高效员工则在平时工作日很少参加锻炼。 达特茅斯学院管理学教授皮诺·奥迪亚(Pino Audia)称,根据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工作日很少去其它地方的高效员工往往都有固定的日常安排,即便是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这些行为习惯可以让他们保持积极和足智多谋的态度。“如果你总是被干扰的话,那你的工作表现就可能会受到影响。”奥迪亚说。 此外,研究人员还希望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消除员工调查环节中的歧视和不公平。现有的工作评估方式“不仅老旧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科学教授安德鲁·坎贝尔(Andrew Campbell)称。他说,他们希望了解如何利用这些移动感应数据来预测可以反映高效表现的有关模式。同时,他们还希望,在十年之内,员工可以通过结合这些数据的反馈,来回顾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表现。 就员工表现评估而言,传统的方式也的确存在一定的缺陷。据斯坦福大学VMware女性领导创新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称,在回答开放式问题时,比如“员工是如何达到期望值的?”“该员工最突出的技能是什么?”,管理人员通常会依赖刻板看法和偏见,而不是结合数据来评估。 男性通常都会收到与其技术性技能有关的具体反馈,而女性则通常收到的是一般性评论和反馈,比如“你是很棒的沟通者!”具体反馈可以为员工提供进步的方向,同时指明他们的优势特点,而没有收到类似反馈的,则更像是被忽略的一个群体。 奥迪亚称,这项研究可以“在短期内让企业不再依赖或减少对这些调查的依赖。相反,我们可以更多地依赖于员工行为的有关客观指标。企业应该如何在对待员工、补偿以及晋升等方面不受性别、种族和国籍的限制而表现出更大的公平性?……我们研究中利用的一些科技,就会朝着这些目标而不断奋斗。” 当然,针对这项研究,也存在一些针对偏见的顾虑声音。除了杜阿尔特提到的偏见问题,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也都是男性,如果利用这些白领男性的数据去预测或评估不属于这类群体的人的工作表现,那他们就可能会在和其工作表现无关的因素方面受到不平等对待。 “如果你把针对20多岁男性的研究数据应用在女性身上,或者是超过30岁以上的群体身上,或者是残疾人身上,那可能就站不住脚了。”斯坦福大学互联网和社会中心消费者隐私负研究负责人贞·金(Jen King)表示,“那这些数据本质上就存在偏见。” 比如,如果某人因心理疾病而引发焦虑的,从而增加心率或影响睡眠质量。此外,根据研究发现,高效员工下班以后很少去其它地方。但一个中学学生的母亲可能在下班后需要带孩子去上辅导班,可能会频繁地离开家,如果用这些数据来评估他们,则同样是不公平的。 当然,如果用这些装置去追踪和记录员工活动以及生物统计信息,特别是下班后的这些信息,还会存在侵犯隐私的问题。 在美国境内,目前针对员工隐私保护的法律条款并不多。因此,“要求”员工长时间受这些设备监控,可能并不会触犯法律,而且这篇文章所提到的员工健康项目早就已经落地了。针对这些项目,不仅没有人指出它们可能违法了,而且还受到了奥巴马执政期间推行的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的极力鼓励。 “这种事不应该发生,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的法律边界并不清晰。”杜阿尔特说。她还说,即便员工同意参与这些项目,但这些追踪项目仍然存在道德风险问题,会让人觉得他们是有人施压被迫像“好员工”一样而参与其中的。 金还提出另一种说法,雇主很可能还会利用这些追踪数据去跟踪员工。“试想一下,一个可能对年轻女下属有爱慕之心的猥琐主管,如果随时可以了解下属的实时位置,并根据这些数据尾随下属,那就太可怕了!”她说。 但这项研究的发起人称,其研究仍然处于早期阶段,如果这些装置真的要应用到职场当中,起码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坎贝尔称,他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数据的确存在普遍的问题。 “但至于你提出的问题,我会把它当作针对任何机器学习或者基于数据的算法创建的一般性批评。比如,如果数据没有包含某个群体的话,那算法则会完全地忽略他们。”坎贝尔说,“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目前还没有想到很好的解决方案。” 然而,研究这个宏观主题的,也不仅仅只有这个大项目。比如,前文提到的同样受政府机构资助的mPerf项目,和这个项目一样,他们也在研究职场表现和移动感应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用不了多少年后,高中生要想进入大学,都不需要参加SAT考试或ACT考试,这并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mPerf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丹尼斯·万斯(Deniz Ones)在某新闻发布稿中提到,“学生们需要在手机上下载某些应用软件,同时连接其可穿戴设备,并允许各个大学在某几个月范围内从他们身上收集各种数据。” 此外,还有前文提到的MOSAIC项目。这些项目中,也会追踪情报部门成员的有关数据,从而去评估他们的工作表现,尽管有人指出称,情报部门的员工接受这种数据监控,本来就算作其工作的一部分。 所以,如果真的想进一步改进员工评估,是否有其他不涉及隐私侵犯追踪的方式呢? 据斯坦福VMware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称,管理人员应该在数月之前提前约定某些特定的员工表现评估要求。随后,可以将员工的具体表现与这些要求对比评估,从而消除评估环境中的偏见问题。 此外,管理人员还应该进一步控制一般性或者模糊性赞扬,比如“她是很棒的沟通者”。与之相反,他们应该参考既定的员工表现指标,公平公正地评估他们在沟通方面的具体表现。 当然,针对雇主应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员工高效工作,有关进一步的研究也非常有必要。然而,除了达特茅斯学院的项目和mPerf项目中可能会涉及隐私侵犯的本质,与科技相关的全新的特别是被忽略的偏见问题仍然会显现。人们可能会针对他人的看法产生不同意见,但大体上人们还是相信这些系统的客观公正,只不过,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译者:井岛俊一 作者Angela Lashbrook 原文地址:https://onezero.medium.com/a-new-study-suggests-employers-track-your-every-move-to-improve-productivity-1b2e5baf6ea7
    观点
    2019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