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正面怼Skype,亚马逊推出视频会议工具Chime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  编译:peko 最近,视频电话会议系统市场迎来了一个新面孔——Amazon Web Services。 这家公共云提供商在本周一宣布启动Amazon Chime项目。这项新服务是为了和WebEx、Skype for Business以及GoToMeeting竞争而设计的。 AWS发布的这项服务可搭载Windows、MacOS、iOS和Android这些应用程序使用。虽然Chime的基础设施在美国,但AWS企业应用程序的副总裁Gene Farrell表示全世界都可以使用该服务。 Chime具有一个有趣的特点:任何参加会议的人员都会陈列在一个可见的名单上,并且显示出是否有人处在可能干扰会议的嘈杂背景音中。如此一来,就算会议没有主持人,任何与会者都能够选择静音他们和其他人继续开会,不用忍受狗吠或者打字的噪音了。被静音的人将会被告知自己的麦克风已被封锁。当然,他们可以自行选择取消静音。 此外,如果用户因为某些原因无法使用该服务程序,也可以通过常用的电话号码发起一个Chime电话会议。Farrell表示,未来AWS还计划增加通过传统的电话网络来定人呼叫的功能。 Chime是AWS应用程序投资组合的一部分,目的是帮助企业员工完成工作。这组服务原先是公司的WorkSpaces云虚拟桌面的一个产品,现在涵盖了AWS的WorkDocs办公套件、WorkMail电子邮件服务以及QuickSight商业智能服务。 这项服务将设定3种价格。基本用户可以享受一对一的语音和视频通话以及群聊功能。在此基础上每月多支付2.5美元的用户,可以享受SAML和Active Directory为身份管理系统额外提供的屏幕共享和集成功能。 Pro的价格是每人15美元/月。除了上述的一切功能外,还可将参与会议的人数上限扩充到100。其他两种价格的用户也能加入Pro用户设立的会议,因此公司可以混合搭配套餐以将Chime的成本降到最低。 Amazon对Pro功能提供了30天的免费试用。到期后,用户可以选择继续使用基础功能或增加付费来享受更高级的功能。Farrell表示,Chime可以减少公司高达70%的统一通信费用。目前市面上许多公司的室内会议系统都是Polycom和Crestron等公司旗下的,这些设备也可与Chime进行集成。 为了扩大市场,AWS正在与Level 3 Communications和Vonage合作。Level 3将把Chime推销给自己的客户,而Vonage将会与其小型业务合作,这两项计划都会在今年的第二季度里出现。 Amazon已经在少量客户间内测过Chime了,其中包括时装零售商Brooks Brothers,这家成立于1818年的公司已经把Chime普及给90%的员工使用。
    硅谷
    2017年02月17日
  • 硅谷
    Facebook上线求职功能,社交巨头开始涉足职场领域,LinkedIn要小心了 作为拥有17亿用户的全球最大社交网络,Facebook日前推出了招聘求职功能,这不仅将方便广大企业通过Facebook招募人才,也将对LinkedIn等对手,产生冲击。 据《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在业内长期猜测之后,Facebook的招聘功能日前已经正式上线服务。该网站同时给企业和求职者都推出了功能板块。 Facebook负责广告业务和商务平台的副总裁Andrew Bosworth对媒体表示,中小企业在寻找人才方面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尤其是小时工和临时工),Facebook招聘功能将主要服务这些企业,这也是对手LinkedIn在招聘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 这位高管介绍,一些企业已经在Facebook公开招聘岗位,并且和求职者进行沟通。Facebook将会让整个的招聘和求职过程更加简单。 从本周开始,美国和加拿大的公司将能够在Facebook发布岗位,未来将会扩大到更多国家。 在看到满意的岗位后,Facebook用户只需要点击“现在申请”按钮。网站将会从用户注册资料中自动提取一些信息,完成填表,用户在提交申请表格之前也能够自行编辑审核。 一旦提交了申请表格,网站将会在企业和求职者之间,通过Messenger聊天工具建立一个对话,以便未来保持沟通。 Facebook自然也不会放弃任何的创收机会。在职位搜索功能中,企业可以购买广告位推广招聘启事。另外,如果用户关注了某家企业,则也会在动态信息流中收到该公司的招聘信息。 上述高管介绍说,从去年开始,Facebook就已经在芝加哥等少数城市进行招聘功能的试验。而在去年底,媒体披露Facebook正在开发招聘功能,将会涉足这一全新的领域。 社交网络招聘将是Facebook亟待挖掘的一个“金矿”。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正在社交网络上寻找人才。根据专业机构在2015年的调查,84%的企业已经使用社交工具招募人才,9%的企业计划这样做。 不过客观而言,在社交网络招聘领域,Facebook落后于面向白领的平台LinkedIn。LinkedIn主打企业和商业特色,提供了完备的招聘功能,招聘也成为LinkedIn重要的收入来源。 调查显示,96%的企业在通过社交网络招募人才时,首选LinkedIn。不过三分之二的企业也开始使用Facebook展开招聘活动(即使并未推出专门的工具)。另外,半数的企业也会在Twitter展开招聘。 Facebook虽然在全球拥有十几亿用户,覆盖面极广。但是《今日美国报》也指出,Facebook开展招聘业务存在一个难点:即民众一般不愿意把职业生活和业余的社交活动混杂在一起。对大多数人而,Facebook是一个认识新朋友、和老朋友保持联络的地方,而不是从事商业活动。 众所周知的是,如今的人力资源部门早已经学会用各种社交网络调查求职者的背景信息。除了提交的简历之外,企业可以通过Facebook的个人资料了解求职者更充分的兴趣爱好、性格、历史活动等情况。 人力资源经理的民调显示,有一半的招聘工作人员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了不利情况,导致他们做出了拒绝招聘某人的决定。 Facebook永久保留数据的习惯,也让年轻人不适应。因此,Snapchat为代表的阅后即焚社交工具逐渐风靡,用户无需再担心发送的不恰当内容影响日后找工作。(综合/晨曦) 来源:腾讯科技讯
    硅谷
    2017年02月16日
  • 硅谷
    帮助企业防范违规事件,SaaS 类公司 Convercent 获得 1000 万美元 C 轮融资 企业道德和合规问题,通常会给许多雄心勃勃的公司带来不少挑战,比如一站式企业云 HR 管理工具初创公司 Zenefits 在变成独角兽之后,却因为创始人管理不力处于倒闭的边缘;还有 P2P 模式鼻祖,互联网金融科技初创公司 Lending Club 市值从 50 亿美元暴跌到 10 亿美元也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创始人也黯然辞职。 不过,企业级“软件即服务(SaaS)” 初创公司 Convercent 希望帮助企业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2 月 10 日,该公司宣布获得了一笔 1000 万美元 C 轮融资,领投方是 Sapphire Ventures 和 Tola Capital Fund 两家风投,每家投资了 500 万美元。据悉,Convercent 公司计划利用这笔最新投资加大产品销售和市场营销力度。 Convercent 公司成立于 2012 年,总部位于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目前全职员工数量刚刚不到 100 人。2013 年,该公司募集到了两笔投资,分别为 1020 万美元 A 轮融资和 1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之后在 2015 年获得了 1052 万美元风险投资和 500 万美元债权融资;去年六月,又募集了 1100 万美元 C 轮融资;截至目前,该公司的融资总金额已经达到了 5172 万美元。 Convercent 公司提供的软件可以帮助企业更加主动地防范合规性事件发生,而不是被动地在事件发生之后再去弥补,做到防范于未然。举个例子,员工可以通过电话热线、电子邮件、移动 App 应用或其他线上渠道匿名汇报内部合规问题。此外,Convercent 公司还有一个独立的信息披露工具,允许企业及时管理、更新信息披露,确保企业关系透明度,符合商业惯例。 和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相比,Convercent 公司的优势在于,除了对企业内部负面行为(比如业务欺诈或性骚扰)进行规范之外,还会通过整合商务智能、社交网络和员工个人数据信息,构建满足政府和监管机构要求的合规政策。不仅如此,企业合规部门还能在 Convercent 智能平台和移动 App 上直接追踪内部问题,比如种族歧视、办公室政治、安全风险等等。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Patrick Quinlan 表示: 在如今的企业环境里,道德和合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如果你关注过富国银行(Wells Fargo)、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这三家企业,会发现他们都存在一些特殊的道德和合规问题,不仅导致了领导层下台,而且像大众企业,还遭遇了数十亿美元的重罚。 目前,Convercent 公司旗下已经拥有了大约 500 家企业客户,包括 Airbnb、领英(LinkedIn)、Petco、时代华纳等。据 Quinlan 透露,Convercent 公司客户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希望构建成熟合规项目的大型企业;另一种则是希望对企业现行合规策略迅速做出改变的公司。 此外,据 Quinlan 透露,该公司目前主要竞争对手包括 NAVEX Global 和 MetricStream 两家公司。 本文来自翻译:venturebeat.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63606.html
    硅谷
    2017年02月13日
  • 硅谷
    SaaStr Annual 2017现场速递:AI正在吃掉软件!!! 来源:公众号“环信即时通信”   作者:刘俊彦 硅谷著名的投资人马克·安德森曾经说过一句话“软件正在吃掉世界”。北京时间2月9日在美国SaaStr Annual 2017大会现场,红点合伙人Tomasz Tunguz做了一场关于AI正在变成SaaS的基础平台的主题演讲。我们深刻的感到,下一场革命已经到来,AI正在吃掉软件! Tomasz首先简单介绍了他看到的在工作流,保险,建筑,医疗,农业,交通这6个行业的AI投资案例和AI所产生的价值。当然,以Tomasz一向的干货风格,他很快进入在座的SaaS企业最关心的问题:SaaS企业的AI怎么做?投资人会投什么样的AI企业?   1.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私有数据来源: 所谓私有数据,就不是你随便可以从百度下载到的数据或者从微博上爬下来的数据,而一定是只有你才能获取的独特数据。 关于怎样获得私有数据来源,这对很多初创企业都是一个难事。Tomasz有2个建议: a. 创建自己的工作流工具。比如你可以先去做一个CRM软件,当大家都在用你的软件的时候,你就有了数据。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慢,你要有耐心。 B.找到那些全球500强企业。告诉他们,这是你们现在面对的问题,你们自己搞不定,我们可以用AI帮你们搞定。得到500强企业的授权后,你就能接触到大量的数据。 2.这个企业一定是做end-to-end的应用的,而不是做AI平台的。 一定不要告诉我,你要做一个通用的AI平台。很明显,和巨头公司是无法在这个层面竞争的。 对创业企业来说,你要回答的问题是,你在巨头的平台上做工作,你能在这个平台上增加什么额外的价值,可以带来什么额外的竞争优势? 3.要有基于AI的很强的go-to-market的策略。 光有AI不行,还要想好怎么推向市场。 4.一定要有特定领域的行业专家 光有AI科学家和AI工程师是不行的,还要有领域知识和领域经验,要把这些领域知识翻译成AI。 5.如果有AI算法优势那就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有自己的NLP引擎的公司比完全用公用的NLP引擎的公司可能要更值钱的原因 最后,AI创业公司向VC介绍自己时,最好的AI公司是那些可以不用提机器学习,不用提深度学习,不用提任何AI的公司。你听明白了吗? AI正在吃掉软件,也正在深刻的影响着SaaS客服行业,在客服领域AI正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一股颠覆性的力量从而被整个行业寄予厚望。随着全媒体客服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多点接触,同时用户体验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导致客服咨询量暴增,企业有限的客服人力资源与日益增加的客服请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用有限的客服资源服务不断增长的海量客服请求需要一个颠覆型的技术来解决。相比人工客服,AI客服机器人将提供极大的效率优势。Gartner报告指出智能客服机器人(VCA-virtual customer assistance)的使用正处于临界点。大幅改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聊天为中心的移动渠道与客户互动的应用,以及客户对机器人技术的接受程度,这些因素使得人们对VCA的兴趣越來越大。从被动的被人类编程出来的可以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内容库中找到问题答案的虚拟助手,到主动的有时候是机器学习得到的VCA的转变,其考察个人的特征并代表他们行动。虚拟助手正在经历从被动的被人类编程出来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内容库中找到问题答案到主动的通过机器学习能够理解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并且随之采取灵活应对行为的转变。
    硅谷
    2017年02月10日
  • 硅谷
    云服务供应商Stratoscale收购了数据库服务公司Tesora Stratoscale是一家为企业数据中心提供AWS(Amazon Web Service)兼容环境的初创企业。这家公司在2月6日收购了一家DBaaS(Database-as-a-Service,数据库即服务)公司Tesora,用于加强其混合云产品。 Tesora成立于2010年,其创立宗旨是从根本上简化数据库的配置和管理。为此,Tesora与OpenStack Trove社区合作,创建了一个开放的数据库作为服务平台。构建在OpenStack上的DBaaS开放平台提供安全兼容、执行和修复等功能,帮助用户在云或者数据中心上提供数据库服务。通过使用Tesora,OpenStack管理员可以计算和存储,为其用户提供MySQL和其他领先数据库(例如MongoDB、Redis、Cassandra、DataStax Enterprise、Couchbase、MariaDB、Oracle、Percona、PostgresSQL和DB2 Express等)的自助管理数据库服务。 而Stratoscale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云基础架构公司,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数据中心部署AWS兼容区域。其关键产品Symphony基于OpenStack构建,允许企业在自己的数据中心设置AWS区域,以便他们可以轻松地在私有云和公有云服务器之间移动工作负载或扩展容器,而无需迁移到不同的服务商。 长期以来,Tesora将其数据库作为一项服务,在一个重要的方面比AWS数据库产品要更好:由于其OpenStack基础,它可以再公有云或私有云中轻松运行。然而,Stratoscale发布了Symphony3,这款新一代云基础架构软件的AWS区域已经能够实现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自由迁移,取代了Tesora在这方面的优势。 收购Tesora之后,Stratoscale计划使用它来扩展现有的托管数据库支持,其中包括AWS关系数据库服务和AWS NoSQL数据库DynamoDB。而Tesora将为其支持的数据库提供Stratoscale的自助配置功能。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techcrunch.com
    硅谷
    2017年02月07日
  • 硅谷
    Seal研发了一款“合同分析”的搜索软件,Google微软等巨头都在使用 成立于2010年的Seal Software在人们的雷达下悄然成长,在6年时间里它默不作声地获取了一个个巨头客户,包括Google、Microsoft、Deloitte、PayPal、Salesforce和惠普等大公司。有人称Seal Software是“最让人兴奋”的年轻技术创业公司之一,因为它研发了一款名为“合同分析”的新类别的软件,这在企业服务里是非常新鲜的领域。 Seal Software是合同搜索、提取和分析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它使世界各地的公司有效管理他们的合同组合,当需要时能够知道他们的合同在何处,更重要的是,Seal Software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收益机会,降低风险和费用。 Seal创建了一个中心位置来存储所有公司的合同,然后使用机器学习和AI来搜索、理解甚至是解释法人,这些信息和数据通过可视化功能呈现,用户能够以非常直观和动态的方式从Seal平台准确地查看和分析大量合同数据。 Seal的合同分析软件能够帮助企业满足不断变化的新的法规要求。长期以来授权变更的企业或组织必须手动审查法律法规以使其行为合规,期间会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成本。而Seal可以自动化发现和分析合同审查,节省高达80%的时间,这在企业或组织面临严格的合规截止日期并且必须审查数十万个合同后做出战略决策时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Seal的产品还能保护客户免受供应商(例如软件供应商)偷谈合同里面的一些恶劣条款。比如说在软件行业,有些公司的“最惠国待遇”能给客户最好的价格,这是销售人员在做交易时经常承诺的东西,但它通常隐匿在合同的价格规定中,人们很难察觉。而Seal的产品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发生,Seal Software的CEO Ulf Zetterberg表示,Seal有一个客户曾经阻止一个大软件供应商在收购后通过在原始合同中定位“偏好国家”条款来提高价格。 Seal通过订阅的方式来销售其软件,并基于存储和搜索合同数量来收取费用。因为切入点独特,Seal的产品能够满足大多公司的需求,即便是Google这样拥有自主搜索产品和AI技术的公司依然使用它来存储、跟踪和搜索所有合同。Zetterberg表示,目前公司有125个客户,每个客户每年都加倍花费资金在Seal产品上,现在平均每个客户每年花费25万-35万美元。目前Seal总共获得了1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www.businessinsider.com
    硅谷
    2017年02月06日
  • 硅谷
    在美国,SaaS 行业热度减退,但仍有发展空间 编者按:2016 年,SaaS 行业呈井喷之势,中国的很多公司都开始炒作SaaS 概念。然而,在美国 SaaS 行业却经过了热浪,进入了本文作者 Hiten Shah 认为,SaaS 行业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2014年,Mixpanel 在其 B 轮融资路演中阐述了未来两年内的公司扩建计划: 将销售人员数量增长三倍,并逐渐加快配送速度 通过销售支持将销售预备时间缩短30-50% 每6-9个月使职员人数增加一倍 在市场方面双管齐下,扩大流量领先优势的同时降低行动成本 。(长期) 他们以这个计划筹集了6500万美元。 Mixpanel 年初开始时有五个销售代表,目标是年底增加到33个销售代表。如果Mixpanel能够持续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它将在2016年会有100位销售人员。与此相反,在2016年初公司反而裁员了18人 ,而且大部分都是销售人员,他们并是唯一这样做的。不久之后,他们的同行,增长势头迅猛的SaaS创业公司Optimizely也进行了裁员。 减少成本和紧缩预算是部分原因,但这也反映出 SaaS 的大趋势。 Optimizely的首席执行官Dan Siroker在Quora提到:  这是我们在2015年8月承诺的路线,在没有额外的风险资本的情况下引领我们走上了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的路径。2016年3月,我们最终清楚地看到,我们在业务的某些部分投资过多了,为此我们解雇了10%的员工。 在SaaS的最后一波浪潮中, HubSpot和New Relic这样的公司分享了它们快速增长的三步走策略: 1) 在市场还没有太多的竞争的时候尽快入局。 2) 使用风险资本归建内部销售团队,投资占据市场份额。 3) 扩大产品并收购其他公司,填补战略中的全部漏洞。 今天,这种模式不适用于像Mixpanel和Optimizely这样的创业公司了。坦率地说,过去从事SaaS行业很轻松,现在可没有这么轻松了。 SaaS达到峰值了吗? 2016年,风险资本对SaaS的投资高达七十亿美元,而2010年时只有十五亿美元。通过使用亚马逊提供的Web服务,创业公司能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来开发软件,而不需要自己拥有物理服务器。如今有许多工具可供使用,SaaS的兴起意味着企业可以迅速驱动分布并成长。 这导致了高度竞争的现象。关注度是一种稀缺资源,SaaS的产品必须更加精细以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吸引客户付款,并留住他们。 许多人经过逻辑思考所得出的结论是,当前的市场已经非常接近所谓的“有效市场”,所以利润空间变小了: 流失率变高了,因为转换成本变低了,客户更容易离开。 客户终身价值所剩无几,因为产品之间的差异更小了,这意味着客户更有可能去选择最便宜的产品。 客户购置成本提高了,因为大量的工具使营销、销售更高效,加剧了竞争。 几个月前我在推特上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Hiten Shah    ✔@hnshah 即需即用软件还没有达到峰值。我们正处于即需即用软件商品化的起点。开发与市场高度契合的拳头产品的门槛变高了。 忘记那些反对者吧。SaaS不会死亡,它正在改变。想要生存的公司也必须图变。 SaaS的下一波浪潮 最流行的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程序,比如Facebook,Snapchat和Instagram都是对用户免费的,同时也不妨碍它们赚钱。SaaS产品也正面临类似的趋势。 您仍然可以通过SaaS取得成功,但是与过去相比,多了一些约束。 要想赢得关注,你需要一个更好,更快,更便宜的产品。想要让他人保持关注,你需要通过不断向客户证明价值来建立自己的品牌。 如果你想构建SaaS,很好!你有很多选择——他们与上一代SaaS不尽相同。让我们大致了解一下。 1.构建SaaS软件 许多SaaS公司已经开始向其他技术公司出售他们的产品。这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因为已经有很多SaaS公司专门为其他SaaS公司提供服务。一个解决方案是为尚未拥有大量软件的专营市场构建软件。就像HubSpot和New Relic一样,你可以通过尽快加入市场获得关注。 ATI是一家理疗公司,在美国各地有600家不同的诊所。它同时也是一家软件公司。它的营销网站是这样的: 您能马上看到如下内容: 申请预约(自助注册服务) 附赠筛检(免费试用) 客户服务团队(客户服务) 业务解决方案(或企业计划) ATI使用软件提高理疗业务效率,更容易抓住小企业主的专营市场。客户可以在线预约,寻找医生,甚至调整健康保险政策。现在,公司运转良好,因为它在一个服务不充分的专营市场运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将日趋激烈,ATI将必须进步才能生存。 2.关于现有竞争者 在拥有大量类似产品的饱和市场中,事实上不可能通过积极的营销策略、100人销售团队和风险资本来击败竞争对手。现有的竞争者已经在市场扎根,拥有一体化产品和大量功能集成。想要加入竞争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 关键是找到撬动市场的杠杆,用它来把注意力从抢夺竞争对手那里抢来。免费推广软件通常是赢得关注的最佳营销方案。虽然有偿取得和内容营销能通过教育客户提供价值,免费工具能通过帮助客户工作提供直接价值。 Clearbit是一家通过API帮助客户生成并丰富的消费线索的公司, 通过赠送免费工具,为自己的付费API功能进行宣传。包括: 一个免费的公司徽标API和公司自动完成API,旨在帮助开发人员改善产品 一个谷歌表格插件 ,帮助用户直接使用自己电子表格丰富消费线索 一个名为 Clearbit Connect的Gmail扩展 ,用于丰富Gmail联系人 Matt Sornson,Clearbit的客户收购流程负责人,在这篇文章中写道 :   “制造一个及其有用、有价值的工具,让人们每天都离不开它,然后再通过免费赠送进行推广,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营销了。这能产生一个疯狂的品牌知名度,能使您的公司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源数据提供商。” Clearbit的免费产品是如此的好,以至于Rapportive(Clearbit的竞争对手,被出售后已经停产)的创始人都十分赞赏。 通过全力推广自己的产品,Clearbit获取了超过10万条入内线索——这些线索可不是“哪些人订阅了时事通讯”这样信息有限的线索,而是说明了哪些人确实对免费工具有使用需求,而且更有可能愿意购买付费产品的宝贵线索。 3.创新的业务模式 我们经常将SaaS与标准的30天免费试用整合为长期订阅。但这种模式可能是一种粗糙的盈利形式,因为它迫使潜在的客户做出支付决定,即使客户不一定获得想要的产品。客户越来越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因为人们不想单纯因为使用软件就付费。 消费者产品通过定位用户体验中用户收获价值的特定时刻来获利。B2B即需即用软件产品,Dotloop ,采取了这种更具针对性,以价值为中心盈利方式。 Dotloop 是依靠网络的房地产行业 SaaS。Dotloop 中的每个房地产交易都在一个“循环”中进行组织。“循环”是一个在线工作区,经纪人、房地产代理、客户和服务提供商可以协作共享和签署文档,组织任务并相互通信。用户可以在循环中添加别人,就像在Facebook上添加朋友一样。 图:Dotloop中的循环示例 虽然Dotloop为高级服务提供按月订阅计划,但免费用户可以使用与付费用户相同的核心功能。更多用户最终加入这一网络,从而在整个网络中创造更高的交易量。这又反过来,鼓励了用户在Dotloop上花更多的时间。 在网络上有大量活动用户后,Dotloop可以开始关注盈利了。它可能会削减单笔交易,甚至向房地产服务提供商销售广告空间,这使它看起来更像Facebook,而不是传统的SaaS公司。 一切都是SaaS 在今时今日创办一家即需即用软件公司比历史上的任一时刻都更加困难。仅仅擅长一个或两个领域的业务是全然不够的。你必须擅长所有领域的业务。 在每一个执行领域,你必须以不同的方式对未来进行思考: 产品与工程: 你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保持人们的关注,以保持他们继续使用你的产品。你必须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比如机器学习,观察它们能如何适用于你的业务。你必须了解竞争,因为如果别的公司掌握了更强大的产品和更精准的定位,你的客户就会流失。 销售: 如今,依靠内部销售是可能成功的,但依靠一个100人的销售团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你针对中小企业和中端市场的企业提供服务的情况下。企业是与众不同的事物。要通过提高销售效率,而不是增加更多销售人员来扩展销售团队。 营销: 现在,通过营销进行分配比以前更加容易,这一定程度上是内容营销等渠道的功劳。营销人员的挑战在于,如何以高频率产生高质量的内容,以维持信噪比不下降。 更多的竞争并不意味着即需即用软件已经没有发展空间; 这意味着我们在这一空间中遇到了拐点。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我们将看到更多不同类型的即需即用软件涌现,从市场网络公司到完全基于API的产品等等,不一而足。在未来十年中大获全胜的公司看起来不会像Salesforce或是HubSpot一样,甚至可能看起来完全不像即需即用软件公司。   翻译来自:虫洞翻翻   译者ID:锎-252 本文来自翻译:hitenism.com
    硅谷
    2017年02月04日
  • 硅谷
    帮助应聘者匹配待遇最好的公司,Comparably 获得 725 万美元融资 近日,人力资源科技初创公司 Comparably 宣布获得了一笔 725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领投方是知名风投 Greycroft Partners,多家投资机构参投。最新投资将用于进一步研发人力资源服务工具,更高效地监测就业市场动向,并且挖掘更多企业的招聘信息。 Comparably 公司在去年由业内几家初创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创立,包括社交性文档分享网站 Docstoc 联合创始人 Jason Nazar、企业社会化网络服务平台 Yammer 联合创始人 George Ishii、前 Docstoc 首席运营官/现金融科技初创公司 DebtMarket 联合创始人 Mike Sheridan、以及众筹及社交融资科技初创公司 InvestedIn 联合创始人 Yadid Ramot。 该公司的创业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希望提升招聘透明度,帮助求职者更准确地了解应聘单位的工资待遇和企业文化等情况。Nazar 表示: 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求职者找到更好的工作,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应聘者清楚、透明地了解企业的薪资状况和公司文化。 事实上,工资和福利待遇是求职圈内最不透明的信息之一,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所得的工资是否与付出的劳动成正比。而 Comparably 公司则打破了这种传统“围墙”,他们允许任何一家企业的员工匿名上传自己的福利待遇信息,包括工资范围、工作时长、企业规模、以及所在城市,等等。这样,其他求职者用户登录其平台之后,就能对所在行业的同行薪资福利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应聘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虽然 Comparably 公司成立还不到两年时间,但是已经开发了很多全新的服务功能,比如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能够获得多少股权、企业的平均薪资水平、以及高薪获得自己梦想的工作,等等。此外,该公司也为企业提供服务,让公司高管层了解行业薪酬水平,帮助他们确保优秀人才不会跳槽、或被竞争对手挖走。 不过,Comparably 公司也有不少竞争对手,包括LinkedIn、Glassdoor 和其他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不过他们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科技行业,而且已经有超过 1500 家公司正在使用其企业端工具,包括亚马逊、戴尔、华纳兄弟、Netflix、Intuit、Twitter、Uber、Adobe、ADP、Snap 和 Tinder。 Comparably 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8 月,公司总部位于加州圣塔莫尼卡。2016 年3 月,该公司曾获得了一笔 650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截止目前的融资总金额约为 1400 万美元。 本文来自翻译:venturebeat.com
    硅谷
    2017年02月03日
  • 硅谷
    Zenefits发布最新产品 Zenefits HR One 原文来自官方博客: For most of our customers, their dream job is building a business or helping people grow their careers. Unfortunately, paperwork and compliance obligations can turn into a full-time job (and one that’s a lot less fun). That’s why Zenefits was created — so that you can automate the hard stuff and get back to what you love. Today, we’re excited to launch HR One, our latest innovations to help people like you focus on your dream. But first, let’s take a look at where we were just three months ago. Before HR One, There Was Z2 At Zenefits, our mission is to make entrepreneurship easier. That’s why we launched the first true all-in-one HR platform with Z2. Z2 was a labor of love. We launched a new and improved HR platform, creating an app store experience that includes integrations from top platform partners  like Google, Slack, and eShares. We also revamped our benefits shopping experience and released Zenefits Payroll in Florida, California, Texas, and Washington. The result of it all? A more comprehensive HR platform. We’re humbled by the positive feedback and industry recognition we’ve received since Z2. Our products have won nine awards in just three months. But we weren’t ready to relax just yet after Z2. What can we say? We like to keep busy. Here’s a closer look at what we’ve been working on and what we announced today with HR One: Easing Compliance Pains Small businesses spend over $83,000 in regulatory costs during their first year of business, and $12,000 each year thereafter, according to a 2017 survey by the National Small Business Association. That’s a lot of money. It’s also the reason why we launched the Compliance Assistant App. What we love about the Compliance Assistant – the industry’s first and only integrated compliance app: It tracks and manages federal compliance deadlines for benefits, payroll, taxes, and basic HR. It simplifies compliance for you so you can focus on your business. It enables you to create custom deadlines and sync with your internal calendars (like Outlook and Gmail), as well as see the status of any compliance obligations you might have with employees. The goal? To help take the burden of compliance off your shoulders. And based off this customer feedback, we think we’re on the right track: “Before Zenefits, I was concerned about compliance landmines and that we would miss critical steps in the onboarding and offboarding process. With Zenefits, I’m confident we’re on top of all the requirements. I also feel like I save a lot of time and avoid costly penalties,” said Tim Cailloux, Treasurer, Chattahoochee Hills Charter School. “I’m excited about Zenefits’ new Compliance Assistant app as it will help us stay ahead of the ever changing requirements in the coming year.” Getting Organized HR can get messy. From new-hire paperwork to handbooks and agreements, there are a lot of documents associated with each employee. Zenefits automatically collects these important documents, and with the Documents App, all critical documents are now centralized in one place – making it extremely easy to view and manage. Some cool features: The app automatically stores documents collected in Zenefits workflows (hiring, promotion, termination, etc.), creating a single document repository of all employees HR administrators can quickly see the collected and missing documents for each employee, making it easy to track progress and fill in the gaps. Administrators can also add new document categories and request documents from employees directly through Zenefits. New Kids on the Block Our partner-integrations were so well-received during our Z2 launch that we decided to bring on a few more! We’re excited to announce 10 new partners, for a total of 27 total platform integrations, and over 50 others in development. We’re thrilled to welcome our newest partners to the Zenefits family: 401(k): 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 Co-Pilot Powered by PAi Productivity Tools: Box, Asana, Hive Commuter Benefits: Lyft Connector Applications: Zapier, Workato Travel Planning: NexTravel Employee Engagement: Giftedd Custom Integrations: The API now allows customers to build private integrations with internal systems like POS and CRM systems. Expanding Our Payroll Footprint In 2017, we plan to make a big mark on payroll. Our goal is to offer Zenefits Payroll in 30 states by July and nationwide by the end of the year. To kick things off, Zenefits Payroll will be accepting customers in five additional states starting March 1st: New York, New Jersey, Connecticut, Colorado and Arizona. These five new states are in addition to what we already have available in California, Washington, Texas and Florida. Want to see what our customers say about Zenefits Payroll? Take a look. Updated Mobile Features With more than 20 percent of employees accessing Zenefits via their mobile phones, we decided to update our award-winning iPhone and Android mobile apps with some new features, including: Employee access to HR documents Ability to easily submit time sheets New inbox for notifications on HR-related action items Simplified Pricing Plans We also introduced a new simplified pricing model, which bundles the majority of our apps into four competitively priced packages, including a free plan with basic HR and benefits administration. We also remain committed to supportin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nationwide and value the amazing contribution that nonprofits bring to their communities. As a result, Zenefits will offer a 25 percent discount to the hundreds of nonprofits already on the platform. What’s Next?   It’s been an amazing few months. We’re excited about our latest products and partners – and we hope you are, too.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our new releases? Join our webinar for an exclusive look into Zenefits’ latest innovations and see how they can work for you. Sign up here.
    硅谷
    2017年02月02日
  • 硅谷
    实时评估员工绩效, Reflektive 获得 2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鸡年春节到来,想必大家在节前都拿到年终奖了吧。不过对于很多公司来说,每年最让人头疼的一项工作就是年度绩效评估。不过现在,来自旧金山的 Reflektive 公司希望利用一个轻量级的实时员工绩效反馈系统,优化过去令人力资源部门痛苦不堪的绩效考核流程。该系统可以整合到员工的日常工作流程之中,不仅避免了遗漏员工重要工作,造成评估考核不客观,更重要的是,它省去了很多繁琐的人工评估操作,提高了绩效考评效率。2015 年,该公司曾募集到 36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领投方是硅谷知名风投 Andreessen Horowitz;2016 年 5 月,他们又获得了 Lightspeed Venture Parnters 风投领投的 1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昨天(1 月 26 日),该公司宣布再次获得了 Lightspeed Venture Parnters 领投的 2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Andreessen Horowitz 参投了本轮融资。 Reflektive 公司目前的客户所涉及行业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企业级云通讯服务公司 Twilio、电子支付公司 Braintree、亚洲最大的本地职业技能共享服务平台 Thumbtack、 个人信用查询服务初创公司 CreditKarma、云主机服务提供商 Digital Ocean、在线教育服务平台 Udacity、 以及超融合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Nutanix。 事实上,一年前 Reflektive 公司只有大约 70 家企业客户,但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大约 200 家企业客户,增长率达到了185%。能够获得这样的增长,也证明了他们的产品能够很好地解决企业客户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他们吸引投资人的主要原因。Reflektive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ajeev Behera 还特别提到,本轮融资其实吸引了很多外部投资人,但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和 Lightspeed 风投投资人 Nakul Mandan 合作。 Mandan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在领英和 Glassdoor 的时代,企业管理层其实无法全面了解下属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更不可能给人力资源流程施加压力,因为人力资源本身就带有较多的行政色彩,与个性化的企业人才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冲突。不过,Reflektive 团队已经构建了一个出色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彼此获得实时反馈,互相成长,确保能始终和公司使命保持一致。从 Reflektive 公司的快速增长、以及大客户名单中,已经充分说明了他们的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企业主的需要。 当然,Reflektive 公司这一行业领域里也有不少竞争对手,比如 BetterWorks、ZingHR、以及 Synergita 等,他们都能帮助企业客观评价员工绩效,继而更好地保留优秀员工。 据悉,该公司计划利用这笔最新融资开发更多新产品,并继续专注于提供员工反馈和沟通服务。 本文来自翻译:www.prnewswire.com 更新下:Reflektive2018年2月15日宣布完成了C轮,该轮由TPG Growth领导,TPG Growth是另类资产公司TPG的全球中间市场和成长股权平台。现有投资者Andreessen Horowitz和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也参与了该轮融资。  
    硅谷
    2017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