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CEO和COO在HR Reporting方面的10个主要期望 因为作者长期专注于帮助HR利用他们的人力资源数据提供更好的业务成果,阐述了作者认为CEO和COO在人力资源数据报告方面的10个关键期望。 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对人力资源报告的10个期望值 了解脉搏--对公司组织和员工健康状况的顶线指标(人员不足、人员过剩、参与度、周转率等)要有信心和可信度。 了解你的东西--虽然HR的运营指标(关于:薪资、招聘、薪酬与福利等)必须作为HR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进行量化、跟踪和优化--但不要指望其他人总是感兴趣,除非他们在特定时间受到影响。HR只需要在做好这些基本工作的同时,做到可信、可信赖。 要公正--从不偏不倚的事实开始,发掘优势和机会两个领域。然后转入了解重要话题的背景或潜在条件。 有证据--专注于阐明或揭穿CEO所面临的业务问题(包括战略和运营)中的人的方面,如人才管道、生产力、人员流动、薪酬等。 实事求是--确定切实可行的、可负担的、以投资回报率为导向的方案,以打造优秀的团队,提高生产力,执行业务计划。 保护公司风险--利用人力资源数据了解并降低基于人的风险(如未达到招聘目标的影响、准确预测招聘需求等)。 真正的合作伙伴--不要只是发现问题,要先发制人,合作制定解决方案,并衡量影响和进展。 在相关的地方要有洞察力--不要对那些与战略或运营无关的事情提供洞察力--要深入研究并提供可信的、以数据为驱动的故事情节,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点上都是重要的。 优化员工终身价值--利用您的数据做出更明智的招聘决策,并留住关键绩效人员。了解您的最佳招聘来源在哪里,如何以最佳方式让他们达到预期的生产力,谁创造了差异化的价值,以及如何以最佳方式长期保留他们。 识别创造价值的机会--使用人力资源数据来降低风险,削减成本,并加速和直接促进公司的P&L。   Know The Pulse - be confident and credible with the topline company metrics on organizational and employee health (understaffed, overstaffed, engaged, turning over, etc). Know Your Stuff - while HR operational metrics (re: payroll, recruitment, comp & bens, etc.) must be quantified, tracked and optimized as part of HR’s day-to-day - don’t expect others to be always interested unless they are impacted at a given time. HR just needs to be credible and trusted in getting these basics right. Be Impartial - start with unbiased facts and uncover both areas of strength and opportunity. Then move into understanding context or underlying conditions in topics that matter. Have Proof - focus on articulating or debunking the people side of business issues (both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that the CEO is facing such as talent pipeline, productivity, turnover, compensation, etc. Be Practical - identify practical, affordable and ROI-driven programs to build great teams, drive productivity and execute the business plan. Protect Company Risk - use HR data to understand and mitigate people-based risk (like the impact of not hitting hiring targets, accurately forecasting hiring needs, etc.). Truly Partner - don’t just identify problems, be preemptive, collaborate on working on solutions and measure impact and progress. Be Insightful Where Relevant - don’t provide insight into things which aren’t of strategic or operational relevance - drill down and deliver credible, data-driven storylines in the things which matter at any given point in time. Optimize Employee Lifetime Value - use your data to make smarter hiring decisions and  retain key performers. Understand where your best sources of hires are, how to best onboard them to expected productivity, who creates differentiated value and how to best retain them for the long-run. Identify Value Creating Opportunities - use HR data to reduce risk, trim costs, and to accelerate & directly contribute to company P&L.
    资讯
    2020年07月11日
  • 资讯
    【收购】企业协作平台Slack收购人员目录应用Rimeto 以下来自官网消息: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Rimeto已经被Slack(纽约证券交易所:WORK)收购。 我们在近四年前创立了Rimeto,通过重塑企业目录来帮助人们在工作中进行协作。如果人们彼此不了解,就无法有效地合作;而传统的由姓名、头衔和联系信息组成的 "目录",在当今快节奏、跨职能、越来越远的工作场所中,并不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背景。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能力找到并了解自己的同事,以及组织中的团队和项目。在Rimeto中,每个人都有一个能全面、真实地代表自己工作的档案--这是一个深刻的、自动生成的关于他们的经验、所属机构、技能、关注领域等的画像。 和Rimeto一样,Slack改变了组织的协作方式。加入Slack是一个特殊的机会,通过更大的覆盖面、更多的资源以及Slack令人印象深刻的全球团队的支持,加速Rimeto的使命和影响力。作为Slack的一部分,我们将努力确保Slack成为人们找到并了解与他们合作的人的地方--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外部。 我们很自豪,许多著名的组织已经将Rimeto部署到他们的全球员工队伍中。对于我们的客户:我们深深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将继续为您提供您所珍视的良好体验。而且我们很高兴能够为使用Slack的75万家企业带来新的功能,其中包括65家财富100强企业。我们期待着在未来几个月内分享我们的产品路线图。 没有我们才华横溢的团队,就没有Rimeto。感谢你们的激情、创造力和对客户的痴迷。 我们也感谢我们的投资人,他们一直是我们卓越的合作伙伴,尤其是Rick Lewis(U.S. Venture Partners)、Grady Burnett(Bow Capital)、Ray Dalio和Floodgate的团队。 最后,我们最深切地感谢我们的家人、朋友和顾问,他们在这段旅程中一直支持我们。 这是我的荣幸,我们的目标是在Slack的下一个篇章中让你们感到骄傲。 预计此次收购不会对Slack的运营结果或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该交易将在2021年1月31日结束的全年中实现。
    资讯
    2020年07月08日
  • 资讯
    【收购】电子签名公司DocuSign以3800万美元收购Liveoak Technologies用于在线公证 与此同时,DocuSign宣布了一款名为DocuSign Notary的新产品,它将允许公证与eSignature一起在线进行,从而减轻公证要求。随着我们对这场新冠肺炎的深入,像DocuSign这样允许工作流程完全数字化的公司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这款新产品将在夏季晚些时候上市。 考虑到两家公司已经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这笔交易是有意义的。Liveoak将实时视频、协作工具和身份验证结合在一起,使各方能够获得公证批准,就像您坐在公证人面前的办公桌前一样。 通常,您可能会收到需要您签名的文档。如果没有电子签名,您将需要打印它、签署文档、扫描它并将其退回。如果它需要公证人,你需要在公证人面前签字,这需要亲自去看。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DocuSign在此次收购中提供的在线工作流程来简化。 这就像是完美的COVID-19收购,使手动过程数字化,使人们在可能有危险的时候不必进行面对面的交易。 Liveoak Technologies成立于2014年,是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创业场景的一部分。该公司在其作为私人公司的发展中融资了略低于2800万美元的资金。根据Pitchbook的数据,该公司最近融资了800万美元,融资后估值为3,040万美元。考虑到DocuSign为这家初创公司支付的金额,它似乎已经买到了便宜货。 这笔收购是日益盛行的收购趋势的一部分,在这些趋势中,较大的上市企业公司正在挑选处于早期阶段的初创公司,在某些情况下,价格相对低廉。最近的收购包括苹果收购Fleetsmith和ServiceNow上个月收购Sweagle。 这不是最近Docusign第一次收购,看DocuSign 花费1.88亿美元完成对人工智能公司Seal软件的收购 来自TechCrunch
    资讯
    2020年07月08日
  • 资讯
    【美国】劳动力管理SaaS平台Papaya Global收购HRIS平台Mensch打造全球顶尖平台 据媒体7月7日消息,全球薪资和劳动力管理的领先平台Papaya Global宣布收购HRIS平台Mensch的知识产权。 此次收购加强了Papaya的端到端全球劳动力管理服务--从招聘和入职到薪资处理和跨境支付,并增加了新的工具来管理和参与全球团队。 "我们正在迈出下一步,以打造世界上最好的全球薪酬和劳动力管理平台,"Papaya全球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Eynat Guez说。"当我们研究了Mensch在HRIS中构建的内容时,我们看到他们与我们一样,对为客户构建薪资产品充满热情。对我们来说,将Mensch IP整合到我们的平台的决定是快速而简单的。这是一个完美的匹配。" Papaya平台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用于管理所有类型的工人(雇员、EoR、PEO和承包商),被全球各种规模的公司使用,从快速增长的初创企业到财富500强企业。 Papaya成立于四年前,其愿景是改变全球薪资和管理,首先是通过创建工具来自动化无法维持的人工薪资工作流程,现在则转向人力资本管理、员工参与和数据流。 "当我们审视今天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市场时,我们看到Workday和SuccessFactors这样的企业级产品,以及许多中小企业工具,但没有一个是为全球员工打造的。"Eynat说。"构建全球工具需要一个非常灵活和适应性强的系统--这就像同时处理40种不同语言的数据,但保持一个标准的翻译,这样数据就可以管理了。" "在Papaya,我们为不同地方的劳动法、不同的福利计划以及对数据隐私和安全的需求的复杂性提供解决方案。这是我们所有产品的商标。"她说。"成立于2016年的Mensch开发了一个独特的HRIS平台。将他们的技术合并到Papaya的平台上,将使我们的客户能够无缝地管理他们所有的员工。我们也很高兴将Mensch的一些员工加入到Papaya不断壮大的全球团队中。" Papaya的收购公告是在6月份发布了两款新产品--全球股权管理和承包商管理之后发布的。"我们很自豪能够成为全球劳动力管理领域的领导者,并帮助世界上最好的公司改善他们管理员工的方式。"Eynat说。 关于Papaya Global Papaya Global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支持100多个国家的所有类型的全球工人(工资、EoR和承包商)。这个自动化的、基于云的SaaS平台提供了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从入职到持续管理和跨境支付。 该平台可与所有现有的劳动力管理工具集成,提供实时商业智能,并消除错误。它将所有员工信息收集到一个地方,创建一个高度可见的系统来跟踪工资支出。该平台确保符合GDPR和SOC标准,以保持最高标准的安全性。 Papaya成立于2016年,其技术已被德勤、Gartner和Visa认定为全球薪资、支付和劳动力管理领域的颠覆性技术。Papaya平台被Checkmarx、Wix、Fiverr、CyberArk、Github、丰田等具有全球意识的公司所利用。Papaya从Insight Partners、Bessemer Ventures Partners和其他投资者那里筹集了5000万美元。
    资讯
    2020年07月07日
  • 资讯
    【创新】2020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品牌评选正式启动!创新决定未来—HRTech领域顶级品牌奖项 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品牌评选 HRTechChina Innovative Brands 2020年7月,由HRTechChina发起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品牌评选活动正式启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疫情之下,数字化进程被加快,与之而来的快速适应客户需求变化成为机构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塑造适应未来的HRTech创新品牌成为必须!我们也欣喜得看到在中国市场中的优秀的HRTech机构已经加速进化与创新! 2020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品牌评选重点关注这些优秀HRTech机构在多方面创新为品牌注入新的和概念!比如品牌为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运营创新、市场创新、设计创新、管理创新、绿色品牌、渠道创新等,同时对于品牌广泛的数字化的现状,使得我们利用HRTech专门数字化的品牌检测模型平台(LRP+)。 你知道吗?98%的HR购买者表示,在做出购买HR产品或服务的决定时,公司的品牌声誉“非常重要”或“有些重要”,只有2%的人说“不重要” — HRMI研究显示 未来,一定是综合实力的比拼,品牌的力量能够为客户带来更高的溢价和品质保证。我们诚挚邀请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市场的优秀机构参加本次创新品牌的评选! 评选流程: 评选提名-(初审通过)品牌测评--(测评通过)网络投票--入围评选--8.14上海揭晓榜单,颁奖典礼! 提名截止:8月1日 投票截止:8月5日 榜单揭晓颁奖:8月14日 资格要求: 中国市场有完整的法人实体,且运营不小于2年 核心品牌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针对机构品牌而非产品品牌,综合机构需业务事业部主品牌) 过去1年中无任何负面新闻及行政处罚等(包括管理团队) 评审方式: 品牌测评 30%、大众投票 30%、LRP+平台(品牌检测评价系统)和评审会 40% 为什么参加评选? 创新是对HR科技至高评价 获得品牌测评机会和对自己在市场中的品牌检测 获奖年度内使用创新品牌的专属徽章,增加客户美誉度 参与评选本身对品牌的多次曝光和传播 品牌创新故事案例收录 获得HRTechChina推广机会 ·创新品牌评选每半年进行一次审查,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评选。 如何参与评选: 第一步:点击下面链接提名 http://hrnext.cn/yeRMl3   提名通过评审(3-5个工作日),将进行品牌测评工作(预计20分钟),品牌测评结束通过,进入大众投票阶段。 联系我们: 关于评选:科科  微信:HRTechina 市场商务:Annie  微信:18621292818 邮件地址:hi@hrtechchina.com
    资讯
    2020年07月07日
  • 资讯
    易路完成华兴新经济基金超2亿元C3轮融资,6大平台融通人力资源科技生态 2020年7月6日,易路人力资源科技(以下简称易路)宣布完成超过2亿元的C3轮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独家投资,指数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这也是易路在今年1月刚宣布完成C2轮融资后再一次获得顶级投资机构的关注,截止目前累计C轮融资总额已经超过6亿人民币。作为人力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公司,易路在2020年突发的疫情之下,连续半年获得2次C轮投资,这在人力资源行业融资事件中目前也是唯一一家。 本轮投资方华兴新经济基金是华兴资本集团旗下专注新经济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基金创始合伙人包凡表示:“华兴新经济基金长期看好科技与企业服务赛道,SaaS是我们持续加码的投资重点。在当前的经济大背景,尤其是疫情影响下,人力成本控制和组织绩效管理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其中薪酬是人力资源各模块中标准化程度高、支出比重尤其大的环节。我们充分认可易路管理团队在薪酬领域的专业能力,也相信易路未来会进一步扩大其领先优势,成为中国人力资源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上海易路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作为亚太地区领先的一站式人力资源软件及服务供应商,专注为中大型企业提供以复杂薪酬管理为核心的一站式人力资源云平台。 继2019年7月完成C1轮融资后,2020 年 1 月又完成 C2 轮融资,成为2020年首家人力资源领域获投企业,历史领投方分别有高瓴资本、SIG 、钟鼎资本等。在疫情期间,易路不仅帮助大量的企业渡过了2月最难算薪月,同时帮助企业用人部门实时了解全国各地相关政策:延迟复工、社保费用减免、工资发放等和多个劳动相关的热点事件。易路也持续洞察市场变化,从2020年上半年看,收入减少的企业会更加聚焦人力成本,精细化的薪酬管理和用工模式显著成为刚需焦点。 当天,易路也在融资发布的同时对外发布了六大新产品平台:包含为企业打造柔性组织的新一代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帮助经营者优化决策的全面人力成本管理平台;面向企业销售组织动态激励的佣金激励管理平台;面向大型集团组织应对个税改革挑战的个税统一管理平台;面向新兴行业提供薪酬战略咨询规划平台;专注员工体验和全面薪酬福利的薪社税福一体化平台。 同时围绕疫情后企业对人力资本的管理也发生了重构和精细化要求,易路以科技平台赋能人力资源生态圈,共同向企业提供了更复合的人力资源专业服务选择:包括薪酬社保外包、个税申报外包、人事服务外包、灵活用工、弹性福利、税务咨询、劳动法务咨询等。易路寄望围绕这六大产品平台融通人力资源科技生态,为企业人力资源提供更丰富的专业管理体验。 此前,易路在2020年1月完成C2轮融资时表示,之后将通过对人力资源其他环节的核心服务的投资,例如招聘、培训、绩效、组织发展等多个模块和服务,整合人力资源服务生态,为企业HR提供薪酬管理和多服务商无缝协同方案。 随后,在2020年3月17日,易路也携手常春藤资本完成了对新一代移动学习平台职行力的投资,职行力与易路的牵手就为了从多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综合人效,这次合作也是从资本和战略2个层面进行深度的产品对接和融合,为客户提供更完整的人力资本能效解决方案。 易路CEO王天扬表示:“本轮融资完成后,将继续加大人力资源科技产业及相关服务链上下游的投入,疫情之下,整个人力资源科技行业也处在一次危与机并存的重要窗口期,很多企业面临着资金压力和业务模式的巨变,但其产品和服务具有相当的商业价值,并且和易路的业务体系可以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我们希望和这些公司一起打造更融合的人力资源产品生态,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完整的服务体验。” 华兴新经济基金管理合伙人杜永波表示:“SaaS领域是我们基金当下的投资重点之一,其中HR SaaS是我们筛选出的重要细分子赛道。在国外,同一赛道上已经产生出了Workday等几家百亿美金市值级的公司,我们相信国内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尤其是薪酬SaaS在当下的市场机会不容小觑。从软件需求的角度出发,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和企业在薪酬税务等方面的各种政策或做法也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成熟的薪酬计算软件来做为支撑。从薪酬社保服务的角度出发,目前市场高度分散,信息化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也亟需通过技术赋能来提升整体的服务效率。易路成立以来凭借领先的薪酬计算软件切入市场,业已获得了上千家中大型行业头部企业的认可,成为了行业标杆。易路的管理团队在软件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充分利用当前国产化替代的趋势,有望成为国内在HR软件和服务领域最顶尖的公司。” 作为易路连续三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指数资本创始合伙人王建华表示:“在陪伴易路成长的过程中,指数资本深刻感受到易路的薪酬管理优势在人力资源SaaS领域里具有明显的特色,产品研发壁垒较高,能在人力资源数据化管理及效率提升方面为客户带来巨大价值,有点类似国外 ADP + Workday的产品结合体。同时,通过薪酬模块切入,延展为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服务路径也深受客户认可。基于此,易路在多轮融资进程中持续受到知名机构的关注和认可,期待易路能成为人力资源科技领域的创新型领导者。”
    资讯
    2020年07月06日
  • 资讯
    劳动力运营解决方案平台趣活(QH)拟7月登陆纳斯达克,拟融资近3000万美元,百度是其最大机构股东 美团、饿了么、KFC等的人力资源服务商趣活科技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7月在纳斯达克上市,预计发行价9-11美元。预计发行260万ADS,最高融资近3000万美元,如果加上超额配售最多3415.5万美元。 趣活成立于2012年,根据F&S的报告,以2019年月平均活跃员工数量衡量,趣活是中国最大的劳动力运营解决方案平台。公司为电子商务领域的消费服务企业提供端到端的运营解决方案,覆盖行业包括外卖即时配送、网约车、家政保洁和共享单车运维。 趣活招股书显示,趣活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3.9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487亿元增长12.6%;2020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16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4640万元收窄53.5%。但趣活科技一直未能实现盈利。2017~2019年间,趣活净亏损分别为1397万元、4429万元、1345万元。 趣活科技谈到他们的优势主要有: • 领先的技术⽀持的劳动⼒运营解决⽅案平台,抓住了市场机会; • 端到端运营解决⽅案,可提⾼客户满意度和业务增长; • 专有技术基础架构可提⾼运营效率和扩展; • 与蓝筹⾏业客户的根深蒂固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 为⼯⼈巩固⾃⼰的平台提供有价值的价值主张; • 强⼤的⽹络效应创造强⼤的竞争优势; • 富有远见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拥有良好的往绩。 同时他们的策略和战略实现业绩增长: • 巩固我们的市场领导地位 • 增加市场渗透率和扩展; • 投资技术并增强数据洞察⼒; • 提⾼⼯⼈对我们平台的忠诚度; • 寻求战略联盟,投资和收购 他们的风险主要有: • 我们有限的运营历史和不断发展的业务组合使我们难以评估我们的业务和前景; • 如果我们⽆法在按需⾷品交付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或者⽆法进⼀步实现解决⽅案产品的多样化,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运营结果和前景可能会受到重⼤不利影响; • 我们⾼度的客户集中度使我们⾯临主要客户⾯临的所有风险,并可能使我们遭受收⼊的重⼤波动或下降; • 如果我们⽆法维持与现有⾏业客户的关系或吸引新客户,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运营结果和前景可能会受到重⼤不利影响; • 如果我们⽆法在平台上吸引,挽留和管理员⼯,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运营结果和前景可能会受到重⼤不利影响; • 如果将平台上的⼯作⼈员归为我们的雇员或派遣雇员⽽不是独⽴承包商,则可能会产⽣不利的法律,税收和其他后果; • 根据我们与⾏业客户达成的协议,我们可能对违反合同承担责任; • 我们可能⽆法有效竞争。如果我们失去了现有市场上的竞争对⼿的市场份额,或者如果我们未能成功扩展到新市场,我们的业务和前景可能会受到重⼤不利影响; • 我们过去曾遭受净亏损,我们可能⽆法实现或维持盈利能⼒; • 由于我们因与某些业务线相关⽽产⽣⼤量成本,因此,如果这些业务线下对我们解决⽅案的需求未如我们预期的那样迅速增长,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不利影响。 招股说明书披露详细的业绩信息,其中美团和饿了么等组成的即时配送外卖服务占据其收入的几乎全部。收入方面,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趣活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5亿元、14.7亿元和20.6亿元。从收入构成来看,大部分趣活的收入来自外卖即时配送业务,在2017年至2019年的收入占比分别达到100.0%、98.0%和98.6%,所以看出来,其他的家政、司机、共享单车维护等业务并没有产生太多业绩。也许出于新业务培养期,但是单车维护业务应该不会是一个朝阳。家政业务市场很大,但是竞争者更多!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趣活已在26个省份设立分支机构,月均活跃劳动力数超过4万人。据了解,目前趣活主要涉及4个领域:外卖即时配送、网约车司机管理、保洁家政以及共享单车运维。其招股书提到,平台会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将劳动者培养为能满足行业特定要求的服务人员。 同时披露软银中国会购买200万美元ADS,百度是其最大的机构投资方,持有12.24%的股份。 特别注意趣活科技着重强调还推出了面向劳动者和企业客户的技术平台Quhuo +,以有效简化业务流程、管理员工以及快速扩张业务,也谈到这个是他们区别其他竞争对手的一个核心因素。 想查看更多的信息,请点击二维码获取 中文版招股说明书(270多页,AI翻译)
    资讯
    2020年07月05日
  • 资讯
    灵活用工服务平台趣活(QH)计划赴美上市 主营业务低毛利问题待解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李昆昆/李正豪/北京报道 今年新冠疫情让不少企业和工厂停工裁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两个月时间就有50万工人从工厂出走,转而做起了外卖送餐员。实际上,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群体的背后,早已形成一条劳务派遣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上还有公司做到了不小的规模。 比如,美团、饿了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趣活科技近日更新了招股书,计划赴美IPO,发行270万股ADS,发行区间为9美元到11美元,以中间价计算,此次将募集2700万美元。股票代码为“QH”,预计7月10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国内一家投资机构的分析师高鹤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在没有疫情之前,工厂工人就开始向自由职业转型,这与滴滴、美团、盒马鲜生产生的自由职业吸纳有关,只不过今年疫情加速了灵活用工方式的发展趋势。 专业培训被看重 “送外卖比在工厂上班挣得多,现在对其他工作已不感兴趣。”近日,一位外卖小哥王森(化名)告诉记者,以前他就在工厂上班。 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外卖骑手就业报告》中指出,截至2019年年末,仅在美团外卖就业的骑手就高达398.7万人,其中20~30岁的年轻人占比最多,达58.8%;在这些骑手中,30%收入在3000~5000元,29.2%在5000~8000元。 某外卖平台内部人员告诉记者,在骑手招聘方面,其所在的平台有一些长期合作的人力资源公司。 以趣活为例,该公司已经建立起一个规模化、标准化的劳动者团队,帮助美团、饿了么等合作平台完成配送服务,外卖平台向其支付服务费。而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的实际劳动关系归属于趣活。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趣活已在26个省份设立分支机构,月均活跃劳动力数超过4万人。据了解,目前趣活主要涉及4个领域:外卖即时配送、网约车司机管理、保洁家政以及共享单车运维。其招股书提到,平台会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将劳动者培养为能满足行业特定要求的服务人员。 盛大资本投资经理吴令升告诉记者,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灵活用工能够很好满足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细分市场差异很明显,应该区分观察灵活用工这个领域,是劳动派遣性质的还是有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或者平台背书,串联整个招聘、培训、管理以及后续各项服务的模式。如果是劳动派遣性质,特别是服务性质的劳动派遣,纯粹是因疫情导致企业招工难或者人手不够,这是低附加值的模式,这种模式前景在于正规化的整合。” 吴令升坦言,自己更看好有专业机构服务,提供一系列高附加值服务的发展模式。“目前灵活用工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外卖员、快递员等蓝领阶层,绝大多数蓝领的职业前景比较容易看到头,受限于学历和岗位性质,很难有更好的发展。未来,灵活用工面对的主要是‘95后’‘00后’群体,他们的人群特性和‘70后’‘80后’有较大差别,他们更关注内心的体验。因此只有做好用工保障体系,给他们提供向上发展空间,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职场、生活、社会关系的服务型平台才会有更好的市场前景,才能走得更远。” 高鹤表示:“现在工厂也在搞人工智能化,工厂的工人早晚要出来,因为他们竞争不过机器。去年国家花费1000多亿元用于职业再培训,就跟这个趋势有关系,以后需要的是技能型工人。” 如何提高毛利率 在目前的灵活用工行业,如何盈利是一些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 趣活招股书显示,趣活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3.9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487亿元增长12.6%;2020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16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4640万元收窄53.5%。 放到更长的时间维度,比如2017~2019年,趣活的营收则分别达到6.55亿元、14.74亿元、20.56亿元,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8年较2017年增长125.04%、2019年较2018年增长39.48%。但趣活科技一直未能实现盈利。2017~2019年间,趣活净亏损分别为1397万元、4429万元、1345万元。 数据显示,在趣活2019年20.6亿元营收中,即时餐饮配送业务营收占比高达98.6%。从这一角度来讲,趣活的业务几乎可以与外卖骑手运营管理画上了等号。其他场景比如共享自行车维护、汽车租赁服务、家政清洁服务贡献营收则微乎其微。简而言之,趣活营收渠道极为单一,严重依赖外卖业务。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2017~2019年间,趣活的毛利润分别达到0.286亿元、1.166亿元、1.623亿元,对应的毛利率为4.4%、7.9%、7.9%,三年平均毛利率仅为6.7%。也就是说,截至目前趣活的赚钱能力较差。 趣活方面表示,毛利率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人力成本较高,以主营业务餐饮配送服务为例,2019年支付给骑手和管理人员的服务费占比达到84.5%。其中,仅向骑手支付的配送费用就高达16.4亿元,占总成本的79.8%。截至2019年12月31日,趣活平台上的劳动者数量突破4万人,其中3.99万人为外卖骑手。 在用工成本方面,趣活主要承担外卖骑手的雇佣费用、社会保障费用、培训管理费用以及相关的租金费用等。这部分费用很难压缩,趣活要提高毛率只能依赖于继续提高运营效率或是上涨向客户收取的服务费。 关于未来盈利问题,截至发稿前趣活官方并未给予回复。不过,在趣活的管理层看来,趣活为客户提供劳动力服务,需要承担外卖员等用人成本,但是由于Quhuo+平台的可复制性,趣活能通过提升效率、扩大规模、增加场景等方式,有效削减单位用人成本、系统开发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赢得显著的规模效应。未来随着服务场景增加以及用人规模扩大,公司能持续创造商业价值。 趣活在招股书中提到,未来预计会从两个方面提高毛利率。首先是下沉策略、规模经济。趣活未来计划将业务从一二线,下沉到低线城市。这样不仅会拥有更多进入新城市的机会,还会降低人工成本,这将是该公司提高毛利率的手段之一。第二,资源复用驱动毛利增长。通过劳动力复用可削减单一服务场景下的劳动力成本。 吴令升认为,趣活人力成本高昂,毛利率很一般,而且人力成本很难再被压缩。的确平台的黏性挺好,但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如果还是以目前的模式发展,空间不大。 “目前服务业的招聘方与求职方都比较分散,招聘方数量较多,但单个商家用工需求量较少,人群转换行业频率高,求职者可在不同行业间流动。在此情况下,新的灵活用工模式需要能够实现高效的信息对接,提供真实、及时、精准的工作机会,并有规模化、标准化、可信任的服务,满足大批量的需求,才能改变现有产业链。”上述人士表示。    
    资讯
    2020年07月03日
  • 资讯
    微软将帮助全球2500万人获得COVID-19经济所需的新数字技能 微软公司周二宣布了一项新的全球技能计划,旨在年底前为全球2500万人带来更多的数字技能。 这一宣布是为了应对COVID-19大流行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扩大数字技能的使用范围是加速经济复苏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对于那些受失业打击最严重的人群。 微软官方博客上详细介绍了这一举措,包括立即采取措施,帮助那些希望重新掌握技能和追求需求工作的人,并汇集了公司的每一个部分,结合LinkedIn、GitHub和微软的现有和新资源。这包括 ·使用数据来确定需求的工作和填补这些工作所需的技能。 ·免费获取学习路径和内容,帮助人们培养这些职位所需的技能。 ·低成本的认证和免费的求职工具,帮助开发这些技能的人寻找新的工作。 这是一项全面的技术举措,将以数据和数字技术为基础。它以LinkedIn经济图表中的工作和技能数据为起点。它提供了对LinkedIn Learning、Microsoft Learn和GitHub学习实验室内容的免费访问,并将这些内容与微软认证和LinkedIn求职工具结合起来。这些资源都可以在中央位置 opportunity.linkedin.com进行访问,并将以四种语言广泛在线提供。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 此外,微软还将以2000万美元的现金拨款作为支持,帮助全球的非营利组织协助最需要的人。其中四分之一,即500万美元,将以现金形式提供给由美国有色人种社区领导并为其服务的社区非营利组织。该公司还承诺向世界各地的政府提供更强大的数据和分析--包括来自LinkedIn经济图谱的数据--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当地的经济需求。 微软将利用自己的声音倡导公共政策创新,以推进变化了的经济中所需要的技能机会。 微软还宣布,它正在Microsoft Teams中创建一个新的学习应用程序,旨在帮助雇主在人们重返工作岗位和经济增加工作岗位时,对新员工和现有员工进行技能和提高技能。 "COVID-19既造成了公共卫生危机,也造成了经济危机,随着世界的复苏,我们需要确保没有人掉队。"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说。"今天,我们将汇集微软包括LinkedIn和GitHub在内的资源,重塑人们学习和应用新技能的方式--帮助2500万因COVID-19而面临失业的人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当前经济衰退的最大冲击是由那些最没有能力负担的人承担的,"微软总裁Brad Smith说。"有色人种和女性的失业率正在飙升,还有年轻工人、残疾人和受正规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我们的目标是将最好的技术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更强大的合作关系相结合,帮助人们发展获得新工作所需的技能。" "为全球劳动力中的每一位成员创造机会是我们在LinkedIn所做的一切的动力,"LinkedIn首席执行官Ryan Roslansky说。"作为微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有独特的能力帮助世界各地的求职者--特别是那些在COVID-19危机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获得技能并找到他们应得的工作。我们很自豪能够带来关于未来工作和技能的正确数据,创造正确的学习路径,帮助2500万求职者找到下一个机会。我们将在opportunity.linkedin.com上提供这一切。" 可以在Microsoft microsite news.microsoft.com/skills上找到更多信息  。 微软(Nasdaq“ MSFT” @microsoft)在智能云和智能边缘时代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它的使命是赋予地球上的每个人和每个组织以更大的力量。 来源:微软公司 HRTechChina为您呈现
    资讯
    2020年07月01日
  • 资讯
    访谈:人力资本分析如何支持默克在中国的发展 根据最近的研究,从现在到2027年,人力资本分析市场将以平均每年14.2%的速度增长,价值达62.9亿美元。 据预测,这一增长大部分来自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拥有全球60%的人口,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40年,亚太地区的GDP将超过全球GDP的50%。正如我之前在这里写过的,分析人力资本在该地区也在崛起,LinkedIn的《人力资源中的分析崛起》亚太地区报告发现,在截至2018年的五年里,该地区人力资源中的专业分析人员增加了70%,中国是目前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而在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人力资本分析正呈指数级增长。 除了印度,中国是我收到关于人力资本分析的最多信件的国家--既有希望提高能力的公司,也有寻求了解这一新兴领域的专业人士。 在Insight222的人力资本分析项目中,许多与我们合作的公司都在中国有持续的业务和团队资源。 其中一家公司是默克公司,我最近采访了在上海工作的Sherry,了解了人力资本分析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以及她和默克人力数据分析与战略人力规划规划团队在中国开展的一些工作。   1)感谢您抽出时间和我交流,Sherry。请您解释和分析一下为什么人力资源数字化和人力数据分析在中国发展如此迅速? 谢谢David,很高兴与您交谈。中国快速增长的原因可以从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和内部企业资源禀赋两方面来解释。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放缓,投资资本回报率降低,人力资本成本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关注企业管理效率。这为人力资本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对于中国IT巨头来说,数据某种程度上就像他们发展离不开的 "血液"--数据分析一直是他们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也正在成为新的 “生产资料"。同时,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对个人数据获取的限制较少,这进一步促进了数据业务的发展。   2)中国的人力资源数字化和人力资本分析有哪些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大多数中国企业的领导者仍然认为人力数字化/资本分析是一种额外的成本,而不是业务的组成部分。当面临业务挑战时,相比于分析优化当前的FTE成本结构,重新分配有限的资源,企业更多选择是雇佣更多的员工解决问题。 此外,人力资源本身的重新定位也很关键。从我以往的咨询经验来看,我发现在很多企业中,事务性工作占到了HR整体工作的70%以上。只有在更贴近业务的HR运营模式下,HR被定义为战略角色时(当然,需要更强大SSC的支持),才有可能做出改变,构建数字化能力从而影响业务。 在中国的领先IT企业中,我们看到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被应用到人力分析中。为了精准提升生产力,头部企业针对特定的业务场景,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追踪和分析。这些分析一般不由人力资源部门主导,而是由业务领导在数据科学家的支持下进行。到目前为止,全面的人员数据基础架构、人力数据分析平台,人力资源分析能力赋能,在中国企业中还没有广泛地建立起来。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的企业,或多或少还处于提升传统人力资源功能模块的阶段。   3)默克集团的人力资本分析和战略劳动力规划团队是如何设置以服务中国市场的? 该团队属于全球创新人力部,德国、中国、新加坡和美国等默克业务战略中心设置有岗位,团队集中管理,同时非常敏捷。我在中国,领导默克全球人力资本分析赋能解决方案,同时支持其他全球人力资本分析和战略人力规划解决方案,并交付默克中国的相关项目。在这样的组织架构下,我与我们先进的人力资本分析产品进行无缝互动,同时根据中国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4)能否提供一两个由默克集团团队在中国交付的人力资本分析项目案例? 作为默克集团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已经成为最复杂的市场之一,有高增长的目标,有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有新的创新上市模式,也有默克集团内部的业务和成本管控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利AI技术帮助管理团队快速敏捷地做出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全球人力资本分析和战略人力规划团队与中国业务和人力资源负责人紧密合作,分析关键的业务痛点,决定从主动优化资源和更好的人才决策入手。 我们构建了一个名为M.I.A(My Intelligence Analytics)的分析工具,并嵌入了AI和机器学习算法(见下图)。第一次结合了人力数据和业务数据,为业务领导带来了对销售团队能力、投资回报率以及流失关键驱动因素的定制化和可操作性的洞察,帮助他们优化各销售区域的资源再配置,更好地管理人员流失,并切实落实中国未来的组织设计。 M.I.A业务相关人士Steve Vermant(生命科学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表示。 "M.I.A新的人力资本分析技术已经开始在很多方面帮助我们。有了这个工具,我和我的销售领导团队现在可以花更少的时间收集数据,有更多的时间分析未来的趋势,推动可持续发展。此外,它还精准地锁定了各地区、各业务的销售资源配置痛点。我相信,MIA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我们如何通过用AI增强人类智能,切实发展我们的领导力和创新能力。"   全球人力资本分析与战略劳动力规划团队正在进行其他一些针对中国的项目。其中一个例子是离职风险预测(见下图)在这个项目中,人工智能嵌入式算法帮助管理者: 1)预测员工的流失可能性,以及识别员工离职的关键驱动因素; 2)识别与12个月内离职的新员工高度相关的关键背景因素。这个模型可以帮助管理者对有可能离职的潜在在职人员进行提前干预,也可以在招聘阶段筛选出被认为有可能很快离职的候选人。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默克中国的企业领导者开始通过将人力数据分析融入工作环境来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同时,我们也在中国人力数据分析能力建设上进行投资。在BMC(Boosting Merck China)的战略框架下,人力资本战略已经成为优先考虑的业务举措之一。从制定人员战略到人才寻源和发展、全面回报,以及处理疫情的相关课题,人力资本数据分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取得的一些成绩包括 角色转换--随着默克人力资源部新的运营模式的实施,部分人力资源事务性工作被转移到全球服务中心,使中国人力资源部的角色定位更加以战略和业务为导向,从而使得数据分析可以产生更大的业务影响。 技术投入--默克在2016年引入了Visier工具,整理了大量的人力资本数据,并已在默克全球范围内部署。这加速了中国同事对人力资本分析的接触,从简单的仪表盘和描述性分析到更进一步的预测性分析都有接触和了解。 能力提升--为同事提供精选的自我驱动的分析思维课程,并在中国为业务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提供多场人力资本分析/战略人力规划赋能研讨会。 文化建设--由领导者发起一种让数据价值最大化的“面向未来”的创新文化。我很高兴默克为中国数字化转型和未来工作做出努力和贡献。 默克中国人力资源负责人Diane Zhu表示:“ "作为人力资源战略2022征程的一部分,我们正在不断发展成为与业务职能部门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建立新的内部人力资源能力,理所当然地说,增强型人力数据分析和战略性人力规划是这些'待开发'能力的核心。在中国这样一个战略市场,顶尖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吸引和留住,懂得规划未来能力需求、预测和量化人才项目效果的企业,将在行业中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   5)您认为人力资本分析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机会是什么? 鉴于人们对竞争力、效率、数字化转型和数据可及性的日益关注,人力资本分析在中国加速发展的机会很多。我设想中国的大型企业将率先实现数字化。除了速赢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嵌入式分析,企业还应该思考如何让组织和员工为未来的工作方式做好准备,以及人力数据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分析平台是可以看到的机会。当然为了实现所有这些--为企业领导者和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力资本分析能力赋能也相当关键。第二波机会将在行业主导者打标杆后,大量追随者进行数字化转型而到来。 因此,为了帮助企业实现目标,中国人力数据分析生态系统也将受益。我认为学术机构、咨询公司、初创企业、人力资本分析社区和其他组织等各种参与者都有巨大机会。随着人力数据分析业务的指数级增长,在所有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努力下,我相信中国企业的管理成熟度将被推动到另一个层次,中国的领导者将具备未来环境所需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要求。这些趋势为提高中国人力资本分析业务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谢谢大家!感谢Sherry分享她对人力资本分析在中国发展的见解和专业知识,并提供了默克在中国开展工作的案例。   关于作者 Sherry Xie是默克集团的人力数据分析赋能全球负责人,常驻上海,负责推动HR和业务领导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转变和人力数据分析能力建设。Sherry最近致力于将产品化和定制化理念嵌入能力建设的研究,帮助员工和团队成长和发展。 David Green是一位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尊敬的作家、演讲家、会议主席和执行顾问,他的研究领域包括人力数据分析、数据驱动的人力资源和未来工作。作为Insight222的执行董事,他帮助全球组织通过智能的使用人力资本数据和分析创造更多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在加入Insight222并担任TrustSphere的董事会顾问之前,David是IBM Watson Talent的人力资本分析解决方案全球总监。因此David Green在帮助企业开始并加速其人力资本分析之旅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他还在myHRfuture上主持数字人力资源领导者播客。
    资讯
    2020年0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