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Josh Bersin谈:如何创建人才密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谈谈一个新概念--人才密度。当我思考这个概念时,我认为它代表了管理中更重要的话题之一。因此,我希望你和我一样觉得它很有趣。
首先,人才密度的概念很简单,它是由 Netflix 首创的。
人才密度是指公司拥有的技能、能力和业绩的质量和密度。
因此,如果你的公司 100%都是高绩效人才,那么你的人才密度就非常高。如果你的公司只有 20% 的高绩效人才,那么你的人才密度就不高。这很容易理解,但很难实施,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如何定义绩效、如何选聘人才、如何决定谁会得到晋升、如何决定谁会参与哪个项目以及如何分配薪酬。
因此,在解释人才密度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大多数公司的基本信念。大多数企业都认为,他们的绩效是呈正态分布或钟形曲线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统计模型会被应用到组织中,但它几乎成了一项标准政策。(学术界已经证明它是错误的,我将在下文中解释)。
利用钟形曲线,我们可以确定 "平均值 "或平均绩效,然后将绩效分为五个等级。1 号是向右两个标准差,5 号是向左两个标准差。
在第一级工作的人可以获得大幅加薪,在第二级工作的人可以获得中等加薪,在第三级工作的人可以获得平均加薪,在第四级工作的人可以获得低于平均水平的加薪,而在第五级工作的人可能需要离开。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政治因素,但通常就是这样。
正如我在《钟形曲线的神话》一书中所描述的,这些绩效和薪酬策略已经沿用了几十年。由于统计数据限制了 "1 "的数量和价值,这些策略在规模上造成了以平庸为中心的组织。如果你的绩效是 1,而你得到的是 2,你就会辞职。如果你的业务水平是 3 级,你很可能会被淘汰。你明白我的意思。由于公司大部分员工都被评为 2 级或 3 级,因此大多数经理都处于中间水平。
俗话说,A 级经理雇佣 A 级员工,B 级经理雇佣 C 级员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不断调整,我们的组织几乎注定只能处于中等水平。
我并不是说每家公司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但如果你看一下大型组织的员工人均生产率,几乎总是低于小型组织。为什么呢?因为随着组织的发展,人才密度会下降。(以 Netflix 为例,其每名员工创造的收入接近 300 万美元,是谷歌的两倍,迪士尼的 10 倍。他们是唯一盈利的流媒体公司,员工人数不到 2 万,市值 2400 亿美元)。
传统模式在工业时代还算不错,那时我们人才过剩,工作定义明确,大多数员工都以 "生产了多少小部件 "来衡量。在那个时代,我们可以把 "表现差的人 "换成 "表现好的人",因为就业市场上有很多人。
我们不再生活在那个世界里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失业率低于 4%,关键技能持续短缺,劳动力日益短缺。而由于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均收入或价值已经飙升,几乎比 30 年前高出一个数量级。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考虑绩效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人员较少的公司可以超越那些规模过大的公司。看看 Salesforce、谷歌、苹果这些本质上都是创意公司的公司,是如何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放缓创新能力的。看看规模很小的 OpenAI 是如何超越谷歌和微软的。
如今,大多数企业都是通过创新、上市时间、客户亲密度或知识产权来实现超越的,而不是通过规模或 "更努力的工作"。
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大量招聘员工的情况下,我们如何保持高水平的人才密度?在这方面,Netflix 写了一本书,让我来给你讲讲。
首先,招聘过程应注重人才密度,而不是人满为患。我们招聘的不是 "填补空缺 "的人,而是对整个团队有增值或倍增作用的人。我们要招聘的是能够挑战现状,带来新想法、新技能和新理念,超越 "工作 "定义的人。例如,Netflix 重视勇气、创新、无私、包容和团队合作。这些都不是关于 "做好本职工作 "的表述。
Netflix 的想法是,每一次递增式招聘都应该让公司里的其他人和团队里的其他人都能做出更高水平的业绩。现在,这对缺乏安全感的经理人来说是个威胁,因为大多数经理人都不愿意雇佣可能夺走自己饭碗的人。但这就是我们遇到这个问题的原因。
其次,我们需要围绕帕累托分布(也称为幂律)而不是正态分布来管理或创建某种类型的绩效管理流程。在帕累托分布或幂律中,我们有一小部分人创造了超常的绩效水平,你可以称之为 80/20 法则或 90/10 法则。(20%的人做了 80% 的工作)
研究表明,公司和许多人群都是这样工作的,这是有道理的。想想运动员,少数超级运动员比同龄人强 2-3。音乐、科学和娱乐界也是如此。销售和许多商业领域也是如此。
Ernest O'Boyle Jr.和 Herman Aguinis 在 2011 年和 2012 年进行的研究(共 198 个样本中的 633263 名研究人员、艺人、政治家和运动员)发现,这些群体中有 94% 的人的表现不符合正态分布。相反,这些群体属于所谓的 "幂律 "分布。
在人类的每一个群体中,都有少数人拥有上帝赋予的天赋,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他们似乎天生就比其他人优秀得多。
比尔-盖茨曾对公司的人说,他认为有三个工程师成就了微软公司。我在许多其他公司也听到过这种说法,一个软件工程师和合适的角色可以完成其他 10 个人的工作。
现在,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会陷入帕累托分布的某一层次。在你职业生涯的某个特定时间点,你可能处于 80% 的水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你的学习和成长,随着你发现自己天生擅长的事情,你最终会处于 20% 的水平。但在一个特定的公司里,这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这就是 Netflix 的做法--不断提高人才密度。
这对绩效管理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为了照顾到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必须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招聘,避免钟形曲线,并为高绩效者提供高薪。不是比其他人多一点,而是多得多。体育和娱乐界如此,商业界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你看看谷歌、微软等公司,这些公司中有些人的收入是同行的两到三倍。只要这些决定是根据业绩做出的,人们就会接受。
显然,如果赚大钱的人是最好的政客、最帅的人或最受欢迎的人,那就行不通了。
这就引出了第三点: 在 Netflix 文化中,有大量的授权、360 度反馈、坦诚和诚实。你可能读过 Netflix 的文化宣言:人们需要诚实、讲真话、相互反馈,并注重判断力、勇气和责任感。Netflix 最近才增加了职位级别:他们多年来一直没有职位级别。
给人反馈是一项挑战,因为这让人不舒服。因此,这必须从高层开始,而且必须以发展、诚实的方式进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应该相互威胁或诋毁,但我们都需要知道,在项目结束或会议结束时,有人可以告诉我们 "这里有什么好的地方,这里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机构之一,美国军队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这个过程。如果你在军队里搞砸了什么事,你可以保证有人会告诉你,你会得到一些帮助,确保你不会再犯。在公司里,我们没有生死关头,但我们肯定可以利用这种纪律。
人才密度的第四个要素是领导力和目标设定。阻碍高绩效公司发展的真正原因之一是个人目标过多,项目和责任各自为政,人们看不到全局。
如果你的目标设定和绩效管理过程完全基于个人绩效,那么你的公司就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这不仅不利于团队合作,而且公司中确实没有一件事是任何人可以单独完成的。因此,我们的绩效管理研究不断表明,人们应该为自己和团队的成就获得奖励。(以下是研究解释)。
为什么现在人才密度很重要?让我来谈谈几个原因。
首先,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低失业率时期,因此每次招聘都将充满挑战。而且,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公司将能够以更小的团队进行运作。还有比这更好的时机来考虑如何 "裁员",让公司发挥最佳效能吗?
其次,人工智能带来的转型需要公司具备很大的灵活性和学习敏捷性。您需要一个高度集中、步调一致的团队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虽然人工智能将帮助每家公司不断进步,但您快速利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将转化为竞争优势(回想一下网络、数字和电子商务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我坚信,人工智能应用最巧妙的公司将颠覆竞争对手)。我仍然对 Whole Food 的手部识别结账流程感到惊讶: 我可以预见,自助式咖啡、杂货以及其他零售和酒店服务业将会出现)。
第三,后工业时代的商业世界将开始贬低庞大、笨重的组织。许多大公司只需要很多人,但正如西南航空公司很久以前教导我们的那样,小团队才会有好业绩。因此,如果你不能把公司分解成高绩效的小团队,你的人才密度就会受到影响。
当苹果公司价值 100 亿美元的汽车被写入书中时,我打赌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团队的大小和规模。我们很快就会看到。顺便说一句,我仍然推荐大家读一读《The Mythical Man-Month》,在我看来,这本书堪称小型团队组织的圣经。
如果你是一家医疗保健提供商、零售商、制造商或酒店管理公司呢?人才密度适用于你吗?当然适用!去好市多(Costco)看看那里的员工有多开心,有多投入。然后再去一家经营不善的零售商,你就会感受到其中的差别。
我在《无法抗拒》一书中举例说明了一些公司,它们都接受了我所说的 "人类精神永不熄灭的力量"。没有人愿意感觉自己表现不佳。只要正确地关注责任和成长,我们就能帮助每个人超越他们的期望。
现在是重新思考我们的组织如何工作的时候了。我们不仅要提拔和奖励表现优异的员工,帕累托法则和人才密度思维也鼓励我们帮助中层员工学习、成长,并将他们改造成超级明星。
让我们抛弃钟形曲线、强制分布和简单化绩效管理的旧观念。追求永恒高绩效的公司是充满活力的工作场所,它们能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对利益相关者来说也是巨大的投资。
苹果
因苹果保密文化 员工远程办公工作难以正常进行
3月15日消息 据外媒报道,疫情当前,许多科技公司选择让员工在家远程办公,但这对苹果的员工来说,却造成了一些困扰。外媒表态由于保密性、对Keynote的重视以及其他因素等,苹果公司的文化根本不是为员工在家工作而设计的。
由于苹果公司内部严格的安全策略,导致部分苹果员工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异地办公的软件开发人员抱怨下载速度慢,无法在家中访问关键系统,并且对于远程办公应该完成哪些工作,苹果公司内部并无明确的规定。
而出于产品保密性,未发布的产品禁止被带出园区,所以部分工程师仍然在总部上班,据报道为了保护这些员工,苹果已经开始在安全部门执行“每日健康检查”。有员工表示,苹果已经“放松了部分安全限制”,以简化远程工作流程。
苹果已经针对此次疫情采取了多种措施,苹果关闭大中华地区以外的所有Apple Store门店、迄今已捐款1500万美元、鼓励员工远程办公,以及允许Apple Card客户延期支付3月份信用卡账单等。
本文来源:IT之家
苹果
苹果牵手非营利机构“梦想行动” 帮10万人找工作
来源: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8日晚间消息,苹果今日宣布,将与非营利机构“梦想行动”(Dream Corps)合作,共同推进其“#YesWeCode”项目。
苹果在一份声明中称:“作为其社区教育计划(CEI)的一部分,苹果将与总部位于奥克兰(Oakland)的非营利机构‘梦想行动’合作,为希望从事科技相关工作的年轻人创造教育和劳动发展机会。”
“这一伙伴关系将建立在‘梦想行动’的‘#YesWeCode’项目成功的基础之上,该项目的目标是“帮助10万名青年男女在技术领域取得成功。”
苹果负责环境、政策和社会倡议的副总裁丽萨·杰克逊(Lisa Jackson)称:“我们对在奥克兰推出这项新举措感到兴奋。我们希望通过汇集专业知识、相关方和资源,进一步扩大‘梦想行动’在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并帮助新一代的年轻人实现他们的潜力。”
在此次合作中,苹果将提供技术、支持、课程指导和宣传等。其中,课程指导部分包括SWIFT编码。
“#YesWeCode”的目标是帮助10万人在技术领域取得成功,但到目前为止,只有100人从该项目毕业,其中60人被安排在新的科技工作岗位上。因此,该项目任重而道远,希望苹果能过能助其一臂之力。(李明)
原文:苹果牵手非营利机构“梦想行动” 帮10万人找工作
苹果
美国科技界最佳雇主排名:Facebook登榜首,苹果险些跌出榜单
近日,主打美国职场社区的求职网站Glassdoor发布了2018年全美100佳雇主排行榜。我们从中提炼出了科技界十佳雇主名单。
此排名是根据各家公司的员工反馈得出的,此次调查共收到1000多名员工的反馈。通过Glassdoor,员工可以根据公司CEO、职业发展机会、薪酬福利、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公司进行评价。要想能够被列入名单,每个雇主至少需要获得75个评分。
话不多说,下面就来看看全美科技界十佳雇主是哪些公司吧。
10. 英伟达(总排名24,评分4.4)
员工说:“在英伟达工作很有趣!工作环境很好,同事们非常乐于助人,也非常聪明。这里的一切都在以光速发生变化。”——英伟达高级网络工程师(加州,圣克拉拉)
9. DocuSign(总排名22,评分4.4)
CEO:Dan Springer
员工说:“虽然说起来很老套,但是员工们把DocuSign变成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工作场所。我在DocuSign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很善良、体贴和快乐,这也让每天的工作变得很有趣。”——DocuSign软件工程师(加州,旧金山)
8. LinkedIn(总排名21,评分4.5)
CEO: Jeff Weiner
“非常棒的福利(免费食物,可以媲美星巴克的免费咖啡,免费果汁,免费冰淇淋),公司拥有非常棒的能量,让你能够搞定一切。对在这里工作感到自豪。”——LinkedIn高级技术项目总监(加州,森尼维尔)
7. Salesforce(总排名15,评分4.5)
CEO: Marc Benioff
“这里是非常适合工作的地方。高管、董事会对你的想法保持开放态度,充满兴趣。这种透明度是令人惊艳的:从Marc在公司内部广播中分享年度目标,到每一个员工的年度目标都可以发布出来。”——Salesforce高级主管(加州,旧金山)
6.SAP(总排名11,评分4.5)
CEO: Bill McDermott
员工说:“SAP的文化是团队合作和共情。我一直觉得我的同事和导师会帮助我,回答所有的问题,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支持我。另外,我们的高级领导层也会边散步边进行讨论,因此你可以看到SAP的核心价值观时时刻刻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中。”——SAP解决方案工程师(华盛顿特区)
5. Ultimate Software(总排名10,评分4.5)
CEO:Scott Scherr
“文化和价值观是公司的基础。以人为本的文化来自于我们的CEO,并被所有人所接受。每个人都是受欢迎的,女性和少数群体也拥有权力。努力工作能够得到认可和回报。”——Ultimate Software专业支持专家(佛罗里达州,韦斯顿)
4. Worldwide Technologies(总排名8,评分4.5)
CEO: James P. Kavanaugh
“我无法想象其他公司会像WWT一样,鼓励自己的员工跨部门协作,主持未来领导者培训班,或者投资自己的员工。管理团队随时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他们是非常有头脑和脚踏实地的人,总是把公司利益放在自己前面。”——Worldwide Technology业务发展分析师(密苏里州,马里兰高地)
3.HubSpot(总排名7,评分4.6)
CEO:Brian Halligan
“这里的文化是,无论你的角色是什么,无论你想说什么,你的声音都会被倾听。在这里工作的人总是非常聪明,工作非常努力,也很有趣。最初为了免费糖果墙而来,却为了更好的职业生涯而留下来。”——HubSpot客户成功经理(马萨诸塞州,剑桥)
2.谷歌(总排名5,评分4.6)
CEO: Sundar Pichai
“非常聪明和非常有能力的同事,令人激动的产品,很棒的管理,惊艳的福利(保险选项,食物,折扣),旅行机会。”谷歌软件工程师(加州,山景城)
1.Facebook(总排名1,评分4.6)
CEO:Mark Zuckerberg
“拥有打造覆盖数十亿全球用户的产品的机会。非常棒的福利(健康保险,食物,环境,透明度,奖金)。致力于连接世界的伟大文化。”——Facebook软件工程师(加州,门罗帕克)
读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苹果在排行榜的什么位置。它在科技榜排名26,总排名84,比去年下滑了48个名次。
苹果的员工评价是:“亟待解决的世界难题,聪明和专业的同行,最好的技术资源。每个人都愿意倾听和学习,甚至是新手也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苹果软件工程师(加州,森尼维尔)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12月8日报道(编译:福尔摩望)
苹果
硅谷巨头财报比拼,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你看好谁?
本周,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公布了他们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这些业绩成果有助于为硅谷其他公司以及整个科技行业本季度表现定下基调。
巨头的财报并不是为了回答诸如“去老牌公司还是去创业公司?”这类肤浅的问题,而是可以通过这些来科技行业巨头的“体检报告”来判断出企业级客户上升的消费水平以及日趋强烈的消费意图,这两项指标都是初创公司非常需要的。
所以让我们来仔细了解一下这些财报,也许下周你的朋友在你面前装逼的时候你可以好好的给他们上一课。
废话不多说,开始吧!
逐一来看巨头企业
我们来逐一看一下Alphabet、亚马逊、苹果以及微软的结果。Facebook的分析这里暂不列举,因为Facebook尚未公布其财报。
同样地,我们也没有因为们洛帕克市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不够买HTC而将这个城市排除在外。
根据字母表的顺序,我们先分析一下Alphabet。
Alphabet
继Alphabet陆续公布Fiber CEO离职、经历裁员、削减核心项目之后,谷歌的控股母公司终于汇报了他们在第三季度营收上不俗的表现。
正如外媒昨日的报道,这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Alphabet财报显示每股收益为9.06美元,季度营收224亿美元,相对于去年同比增长20%。高于华尔街分析师预计的8.64美元每股收益和220.5亿美元营收。
然而,这一结果背后更加复杂。Alphabet的Other Bets项目(指一些造福人类的项目)报告了一些很有趣的结果,营收增长与亏损齐飞。尽管营收和亏损结合之后数字还是比较好看的,但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事情正在发生。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它:
是的,Other Bets的股权激励花费类目相比于其各团队的总收入增长更快。这意味着总的来说Alphabet在诸多开销类目中员工薪酬所占花费远比其所带来的收入要多。
对于Alphabet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Other Bets的营收增长能维持在近40%,虽然这里的基数比较小,也受到了大数法则的影响,但这完全没有妨碍其5600万美元的盈利。由于Alphabet有计划在非谷歌产品上重新制定SBC策略,这里的盈利表现尤为重要。此外由于Alphabet的持续投资可能会在十年内维持现金损失的持续减少,但是如果想扭转乾坤还是很困难的。
总结:Alphabet一边依靠谷歌维持季度营收,一边继续开拓“登月”计划。
亚马逊
这家受人欢迎的电商公司本周公布了季度财报,投资者对其财报的失望立刻体现在了公司市值上。
外媒对此评价道:
继本周四公布第三季度财报之后亚马逊让投资者们大失所望。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52美元,远低于预期的0.78美元,盘后股价大跌至少6%,327亿美元营收勉强符合华尔街的预期。
有一些变化正在发生。正如Katie Roof在其报告中指出,亚马逊曾经被大众视为是一个“典型的无利可图却能够使投资者保持热情的例子”。然而现在亚马逊因为没有足够的盈利而受到惩罚,这就是变化。
你所关心的,即所谓的AWS结果。正如CNBC指出,AWS报告的收入是高于预期的32.3亿美元,分析师预期营收额为31.7亿美元。AWS的毛利率从29.9%上升至31.6%,图表如下所示:
这一上升结果令人吃惊,同时这也意味着在云服务类别上逐渐上升的消费额会对其他诸如Alphabet或微软等公司造成影响。
苹果
苹果,围绕着其年度iPhone发布会,正处于“蓄势待发”之中。以下摘录自苹果公司季度财报中的营收额以及设备销售量:
苹果公司本季度营收为469亿美元,每股收益1.67美元。这季度苹果卖出了4550万部iPhone,930万部iPad 以及490万Mac。华尔街预期收益是每股盈利1.65美元营收为469亿美元,iPhone销售量4500万部,iPad销售量910万部。
苹果公司还在本周推出了大量的新产品,虽然关于端口可移植性和价格的问题仍在在各大苹果粉丝论坛被热烈地讨论着。
苹果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的表现较去年同期表现略输一筹,这意味着它将在假期期间逐年缩水。然而苹果公司期冀着更高的每股收益,同时iPhone本季度销售额的确比华尔街的预期要好一点点,还算不错。
正如你所知,苹果可能需要一个新的产品类别来帮助它东山再起。苹果公司目前着重强调它的服务收入,将服务收入放在报告的最显要处:
服务收入增长24%,创历史季度财报新高,收益额达63亿美元
Microsoft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微软。
微软本季度表现的比较刚,财报公布之后当天盘后股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以下详细标注:
数据:
该公司非公认会计准则营收为223亿美元(公认会计准则营收为205亿美元),每股非公认会计准则收益为0.76美元(公认会计准则收益为0.60美元),低于预期。
华尔街分析师预计该公司每股收益0.68美元,总收益217.1亿美元。
此外正如Mattermark在这些结果之后所报道的一样,该公司的云业务正在面临缩减:
微软似乎正在向着自己200亿美元的商业云业务运行率目标努力着,首次报告了组合毛利率的一系列业务。具体数字应该超过我预测的49%,值得一提的是“季度增长7个点。”
这意味着微软过去的毛利率表现更差,但是它也在做出一定的补救工作,通过出售云服务希望获得最终的收益增长。
而且你不能回购那些你用作员工补偿的股票,用来避免以一致激励而没有收益的名义来支付更多的短期现金!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32329
苹果
拿到世界上最好工作的库克船长,给你7条一流CEO的秘籍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ID:ChinaGrowthCapital)
由于乔布斯的光芒太过耀眼,5年来世人紧盯着库克的一举一动,他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2011年8月24日,库克被任命为苹果公司新任CEO,转眼已经过了整整五年。
想当年iPhone 4s还没有发布,转眼就到iPhone 7了,时间真是一把无情的杀猪刀啊……
那么,5年时间库克船长到底干的好不好呢?
正面的数据包括:
库克是在苹果2011财年正式接任CEO。那一财年,苹果的总营收额是1086.8亿美元,而2015财年苹果营收额已经达到了2312.8亿美元。
2011年9月,苹果大约有6.4万名全职员工。到2015年9月26日,苹果全职员工数量已经11万。
在库克上任后的第一个季度,苹果大中华区营收是44.9亿美元。在2015年的假日购物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达到了183.7亿美元。
在库克CEO任内,苹果股价成功翻番,而且涨幅还没有把股息派发和股票回购等因素考虑在内。自从库克在2012年重启股东回报项目后,苹果向股东派发了448亿美元股息,回购了1270亿美元股票。
到2016财年第三财季末,苹果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达到2315亿美元,5年前只有759亿美元。
而反面的数据表明:
根据上月底苹果发布的新一期财报,营收的业绩难言好看,423.58亿美元的数字比去年同期的496.05亿美元显著降低。
苹果在中国市场更是受到了国产手机厂商的强劲挑战,大中华区88.48亿美元的营收比去年下滑33%。曾经9次访华的库克似乎也无法挽回这种颓势,苹果销量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引发了外界的担忧。
那么,拿到世界上最好工作的蒂姆·库克,究竟是不是一位一流的CEO?看看他最显著的7个管理风格:
一、严苛的纪律
库克召开业务会议是按部就班,纪律严明的。他会仔细检查每一事项,找出任何可能的失误。有时候业务会议能长达6小时之久。因此一些苹果员工一听到要开业务会议就吓到腿软。
“和库克开会让人有点胆战心惊。他是如此平静,散发着禅一样的气场。他从来不说废话。他会一边说:‘谈谈你的业绩数据。拿出你的报表。’一边慢慢喝着碳酸汽水。”一位苹果员工表示。
如果库克目光聚焦到某位员工身上,那就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为什么会那样?你到底在说什么?我不懂你的意思。你为什么不讲清楚……人人都知道,有时候库克会重复一句问题多达10次,直到他满意为止。”
和乔布斯不同的是,如果库克不高兴、或者不满意,他就只是沉默。振聋发聩似的沉默。有一次,一名员工答不上库克的一连串问题,库克就一言不发。结果就是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盯着桌子看。库克也继续瞪着那名答不上话的员工,最后库克掏出了……口袋里的一块士力架,一边吃一边继续等着员工回答。
在公众场合,库克经常是微笑
二、完全专注于产品
曾参与移动版Safari开发的前苹果工程师弗朗西斯科·托马斯基曾表示,乔布斯是设计的灵魂,是苹果的首席创新者。在开发初代iPhone时,乔布斯每周都会检查工程师们的开发进程。
“史蒂夫真的很固执,”托马斯基回忆道。他表示,乔布斯会说,“这要像是一个魔法,现在魔力还不够。”苹果的员工们几乎每天都会看到乔布斯在公司与苹果首席设计师艾维一起吃午饭。艾维表示,现在他每周有三天都和库克在一起工作,地点通常在他们的办公室里。不过,艾维称,设计流程基本没有变化。
在库克的领导下,曾经的材料和产品交织哲学也依旧延续。艾维表示,如果乔布斯为设计发狂,那么库克就属于“安静思考”型。库克会随着时间非常仔细的消化内容,对此,艾维表示,“证明他知道的事实,这点很重要。”
苹果公司的底层员工称赞库克平易近人且才华出众。不过,有人认为,相较于乔布斯,库克很少亲身参与到产品开发中。
三、最重要的永远是人
库克坚信公司所有事物都围绕人、战略和执行三个焦点:和聪明绝顶的人合作,围绕产品制定正确的战略,战略得到疯狂的执行,事情就会变得很顺利。
三个焦点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人,连接着正确的战略和有力的执行。库克是不知疲倦的工作狂,永远渴求精益求精,同时也要求员工有疯狂的执行力。
在得知苹果在亚洲的分公司运作遇到问题后,库克向一名公司高层官员表示,应该立刻派人到中国。30分钟后,库克又看到那名高层官员,他说:“你为什么还在这里?”
结果是,这名高层立刻驱车前往旧金山国际机场,登上最早直飞中国的航班。
四、直面错误,正视问题
库克坦诚担任苹果CEO以来做了两件错事:
第一,苹果地图。当年 iOS 6 启用了苹果自家的地图应用,但糟糕的地图数据却引发了媒体及用户的大量吐槽,随后库克发布公开信道歉。经过5年的改善,库克承认苹果地图应用仍然不是最好的产品,但会选择其它办法进行改善,自己也不会因为所谓的自尊而否认问题所在,否则就会失去员工以及消费者的双重信任。
另一个错误是在2012年聘请了前迪克森集团公司 CEO John Browett 做苹果销售副总裁,他没有办法融入苹果的文化,库克曾经尝试和他进行沟通,但并未起到任何效果,最终只能让他离开。
承认错误很重要,这是公司吸取经验教训的方式之一。典型的大公司病之一就是不承认犯过的错误。他们自视甚高,不会说自己有什么地方做错了。但事实是你越快承认错误,改正的也就更好;足够虚心坦诚,就能从人们的怀疑中受益。如果学鸵鸟把头埋到沙子里,你就会犯同一个错误,失去员工和用户。
五、倾听用户的声音
库克认为传统的CEO是与客户脱离的,没有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他上任以来每周都会抽出晚上的时间看10000条评价,愿意倾听大众的声音,以更开放的姿态做一系列决策。
传统的CEO更关心盈利和亏损数据,包括营收报表、收入和费用、资产负债表等等。而对于库克来说,除了这些,还有公司的员工、社区和经营所在国、组装产品的工人、开发商,乃至对整个公司的生态系统,也在他重点关注的范畴之内。
他允许别人拍到自己在制造商工厂里巡视的照片,他会突然出现在中国的制造工厂,会和工人在一起突然现身北京西单大悦城的苹果专卖店,与店员合影的照片在微博上大量转发。
5年9访中国,库克似乎对中国情有独钟
六、道德指引领导力
库克有很强的“道德罗盘”(moral compass),他认为与他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群有很大关系。他努力将发现的事物留下,并让他们比发现时更美好。
因此库克的经营围绕着“责任”二字,无论是大面积采用绿色能源,还是在隐私问题上和 FBI 死磕,抑或是旧金山联合广场新零售店中那种独特的社区感,都能够展现出苹果对环境,对用户,对城市等所抱有的责任感。
七、书写自己的规则
对于库克来说,乔布斯是一个很难绕过去的话题。世人无时无刻不紧盯着苹果的进展,然后将这两位苹果的掌舵者进行一番比较。观察者们总是会期待一个天才般的、跨时代的产品出现,而库克总是以商人的姿态迎合市场。库克一旦在风格上和前者截然不同,就免不了一些抨击。库克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些的呢?
“对我来说,史蒂夫是无可替代的。”库克说。但是在要不要追随乔布斯的固有路线上,他的态度非常坚定:“我从不觉得那是我的任务。我认为要是我试图去这么做了,那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库克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而且愿意放手让别人把工作做好。有别于乔布斯的激情洋溢,库克以冷静和谋略著称,其谈判技巧久负盛名,在压缩生产成本、提升利润空间方面成绩卓越。
在他的领导下,苹果的成功不再是横空出世的杰作,不再是铁腕的偏执和执着,而是开放和倾听,更系统化、更透明、更多团队倾向、更谦卑。
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菲费教授所评价的:“库克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他不需要成为乔布斯,他只需成为最好的库克。”
部分资料来源:
杜克大学公开课:苹果CEO蒂姆·库克访谈;网易公开课
库克时期的苹果和乔布斯时期的苹果是否有差距?差距有多大?知乎:网事不决问鹅叔
苹果现在是库克风格;《纽约时报》
Haunted Empire, Apple After Steve Jobs ; Yukari Iwatani Kane
库克的苹果时代怎么了?-《商学院》
原创文章,作者:华创资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1787.html
苹果
苹果拉上SAP,开始布局企业应用
苹果公司周四宣布与德国 SAP 公司展开合作,布局企业市场。
双方的合作主要在 SDK(提供新的 SDK,用以开发性能强大、且能与 SAP 系统轻松整合的原生 iOS app)、学院(通过专门以 iOS app 开发为重点的工具和课程,培训超过 250 万名 SAP 开发者)和 App(打造一整套专为 iOS 设计的 app,加速各大行业的业务流程)三个方面。
目前全球 2000 家规模最大的公司中,有 87%使用 SAP 的商业软件。HANA 是 SAP 公司主要用于会计项目的关联数据库系统,也称之为 “企业资源管理”。SAP 公司表示,他们将与苹果合作为 iPhone 和 iPad 开发运行在 HANA 数据库软件上的企业移动应用。
作为合作关系的一部分,SAP 将打造本地化 iPhone 和 iPad 应用,这些应用将可以让开发者任意使用这些数据。那些本地化 iPhone 和 iPad 应用将依据苹果公司自主研发的程序语言 Swift 而打造。
苹果这一举动最根本是想,将公司的 iPhone 和 iPad 等设备销售给全球各地的更多企业用户。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 (Tim Cook) 称,与 SAP 合作只是开发办公程序的 “第一枪”。
随着苹果公司硬件销量下滑,它正在把渠道向企业用户转移。跟 SAP 合作之前,苹果已经与 IBM 和思科达成过合作。例如,苹果和 IBM 在 2014年 中合作推动商业用户使用苹果产品,也优化了 IBM 的云计算服务,像是对于苹果 iOS 移动软件的设备管理、数据安全分析等。苹果与思科的合作则是开设一条对于运行苹果 iOS 应用的设备快速通道。
原标题《苹果拉上SAP做企业应用,为了把iPhone和iPad卖给更多企业用户》原创文章,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6720.html
苹果
苹果公司的整个小麻烦牵动了整个硅谷,于是大家都来声援了
这两天苹果的 一场官司,牵动了整个硅谷,因为一场恐怖枪击案,美国FBI向法院申请让苹果公司帮助解锁死者的iPhone5c手机,对于这种“不合理的负担”CEO蒂 姆·库克(Tim Cook)日前透过官网发表长文以表达强烈抗议,表示不能开这种“令人不安的先例”。详见百略网此前文章《为什么法院的一纸判决触怒了 整个硅谷》
而现在苹果不再孤军奋战,因为除了硅谷的科技企业,一些组织和民众也加入到声援苹果的行列。
一、科技公司
1.事件发生后WhatsApp创始人兼CEO简·库姆(Jan Koum)也加入到战局,通过Facebook官博转发库克的长文,并表示将对此予以全面的支持。并表示:“我们不应该开出这个危险的先例,今天我们的自由已经陷入危险境地。”
事实上,WhatsApp在过去已经有过类似经历。去年12月,该应用在巴西被全面屏蔽,时间长达一整日,事发原因原因是其不愿意配合巴西法庭提供必要的聊天信息(巴西犯罪集团利用其工具通信)。
2.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得知消息后(Sundar Pichai)在Twitter上发帖称,强迫科技公司“黑”用户的设备可能会成为一个令人不安的先例。
“强迫企业支持黑客行为可能会伤害用户的隐私。我们知道执法者和情报机构在保护公众免受犯罪和恐怖主义侵害时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制造了安全的产品,以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我们会基于有效的法令向执法部门提供数据”皮查伊说“但是要求企业为入侵客户设备和数据的行为放行是完全不同的,它可能会成为令人不安的先例。 这个问题很重要,期待各方能就此进行深刻而开放的讨论。”
考虑到 Android系统也可能被要求监控,皮查伊这次声援库克的目的显而易见。作为最早一批推行https加密的行业巨头,继旗下goole搜索和 youtube等各大主要站点实施全站https加密之后(gamil邮箱早在2010年便实施了全站https加密),Android系统也开始向用户 提供数据加密功能。
3.微软首席法务官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今日在Twitter上发表声明称:
“改革政府监督”(Reform Government Surveillance,以下简称“RGS”) 成员企业认为,打击恐怖和犯罪分子,帮助执法 部门获取必要的信息来确保社会安全,其意义非凡。但政府机构不应该要求科技公司对其安全技术预留后门,因 此,RGS成员企业会在确保用户人身和信息安全 的前提下,帮助执法部门提供所需信息。”
除了微软,RGS成员企业还包括AOL、Dropbox、Evernote、Facebook、谷歌、LinkedIn、Twitter和雅虎等。微软的这项声明是以RGS成员企业的身份发布的,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支持苹果的决定,但态度不言自明。
二、美国组织
美国民权同盟(ACLU)、电子前线基金会(EFF)以及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在事件发生后也都表示支持苹果。
ACLU演说、隐私与技术项目专职律师Alex Abdo在声明中说:“政府的行为是空前的、不明智的、非法的。宪法没有允许政府强迫企业侵入用户的设备。苹果提供能够安全存储信息的手机,如果用户要保留对隐私数据的控制,苹果也应该维持这种做法。
“政府的这种行为会开启危险的先例。如果FBI能够迫使苹果侵入其用户的设备,那么世界任意专制证券也都会这么去做。苹果维护其权利,为所有用户提供安全设备,这值得赞扬。”
EFF与国际特赦组织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当然这些组织担心的可能是国家以臭名昭著的恐怖主义案件为由进行的“权利滥用”。
三、美国民众
1.知名商业投资人马克·库班(Mark Cuban)向来直言不讳,在周四的博客文章中,他也公开向苹果表达了支持。
他写到:“苹果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就是一条不归路。联邦调查局深知这是一次毫无机会的请求,但这不会是针对智能手机的最后一个可怕的事件。只要苹果开了先例,未来就会有很多政府机构多次重复这一请求,然后我们就都被滚下隐私的山坡了”。
2.作为揭露美国监控丑闻“棱镜计划”的美国国防部前雇员斯诺登以及大批的Twitter用户也陆续赶到,坚定的站在苹果阵营。
“FBI正在创造一个公民需要依赖苹果才能伸张正义的世界,而不是反过来。”
一些Twitter和Facebook用户用“与苹果站在一起”标签表达对苹果的支持。用户Peter M 说:“谢谢你蒂姆·库克,因为你把苹果用户的隐私放在了第一位。‘与苹果站在一起’”。
另外在《纽约时报》这样以精英读者为主的网站上,大部分留言对苹果的做法表示了支持。按照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政府机构和公权力都是不值得信任的,都是需要严加警惕的。
四、零星的反对之声
其中最主要的反对者还是美国政府,包括美国总统候选人川普(Donald Trump)他在接受电视访问时坚决主张苹果公司应该遵守法官判决。要求苹果解锁涉案手机。“苹果不让我们破解枪手的手机,”特朗普在采访时说道。“他们以为自己是谁?我们非得破解这部手机不可。”
白宫新闻秘书Josh Earnest强调,FBI并没有要求苹果重新设计产品或者是给它们留后门,仅仅是敦促苹果在凶手这台iPhone 5C上提供必要的解锁帮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查明这桩震惊全美的凶案真相。
另外一些淳朴的美国民众也表达了反对意见“苹果你为什么要保护恐怖分子啊”,“恐怖分子都是人渣,他们杀了我们美国人呀”,“苹果怎么可以这么不爱美利坚,这么不关心国家安全,你应该执行法院命令,你再这样我要一辈子抵制苹果产品”
此外,据科技网站AppleInsider报道,约翰·麦克菲(John McAfee)是世界知名杀毒软件McAfee的创始人,眼下,他正在代表美国自由党参与总统竞选。FBI要求苹果解锁iPhone事件持续发酵后,麦克菲看不下去了,他认为自己的团队只需利用最新的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技术,就可以无需运行新版iOS直接黑进iPhone并获取FBI想要的的信息。他信心满满的表示这一工作三周之内就可完成。
本文系作者 百略网 来源:钛媒体
苹果
企业市场收入已超苹果总收入10%:这里是它的路线图
苹果CEO蒂姆·库克周二接受采访时表示,截至今年6月,苹果在过去一年里产生自企业市场的营收达到了约250亿美元,同期总营收为2243亿美元,这意味着来自企业市场的营收已占到苹果收入大盘的10%。对苹果来说,它显然希望在未来几年,该份额能够进一步提高。
这其实是库克时代的苹果的一大变化。
我们来看下苹果对企业市场进军的路线与脉络是什么。
首先是来自消费者的认同
2013年下半年,根据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的数据,北美地区有18%的雇员称,他们使用苹果设备办公。Forrester分析师泰德•舒德尔表示,就在几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有3%多一点。
也就是说,苹果切入企业市场的利器与依据很简单,就是员工作为消费者,喜欢苹果的产品。市场研究机构Global Equities Research分析师垂普•乔德利表示,苹果的产品简单好用,界面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微软的就不是这样。雇员感觉使用苹果产品效率更高,这就迫使IT经理采购苹果产品。
除了消费者自发的喜欢是有利因素,iPad在平板电脑竞争中本来具有的优势以及iPad在消费市场中的销量下滑(至2015年6月27日的9个月内,iPad营收同比下滑24%),也在刺激苹果尽快要将iPad发展为企业级市场主力产品。根据Forrester的数据,到2017年,商业用户将占到所有平板电脑销售的18%——从逻辑上,苹果在这个市场里是完全有机会的。
事实上,苹果近年来一直在通过免费分发软件和增强安全功能等一切手段来刷自己在企业市场的存在感。而且,从2013年开始,苹果就在大力招聘企业市场技术支持与销售人员。
当然,这还不够。
抛下傲娇高冷范儿,苹果进军企业市场绑紧同盟军
与乔布斯不同,库克治下的苹果为了商业目的,显示出更加灵活与变通的特性。比如知道中国市场是重要增长点,库克一年可以来几次中国,面晤上至政府高层、运营商伙伴,下至富士康工厂女工、零售店消费者。比如知道自己做企业市场没经验,就殷勤拉上IBM、思科甚至微软一块求共赢。
2014年7月,苹果与IBM达成排他性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新品类的商业应用,推出IBM MobileFirst for iOS 方案。这个方案包括:
1、新解决方案:100余种针对零售、医疗保健、银行、旅游和交通运输、电信和保险以及其他行业的新型企业解决方案,内容涵盖原生应用等,专为iPhone和iPad而从头开始独家开发的;从今年秋天开始提供,并在2015年中得到扩展;
2、新平台:“IBM MobileFirst for iOS”平台,针对iOS操作系统进行优化的IBM云服务,提供端对端企业级服务,覆盖从分析、工作流程、云存储到大规模设备管理、安全等各个领域;
3、新支持:新的AppleCare服务和支持产品,为企业IT部门和终端用户提供24小时X365天的帮助支持,IBM会提供现场服务;
4、新服务:由IBM打包提供名为“IBM MobileFirst Supply and Management”服务,为iPhone和iPad提供设备激活、供应和管理等领域,并提供租用选择。
简而言之,IBM把它的大数据及分析能力输出到苹果的 iPhone 与 iPad上,共同改善企业及员工使用 iOS 设备工作的流程,从而一块来争夺正在兴起的移动企业市场。
一年下来,看上去苹果与IBM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今年夏天,IBM公司首席信息官杰夫·史密斯已经宣称,该公司将从苹果手中购买上限达20万台的MacBook设备,这将使IBM成为MacBook设备的最大企业客户。除此之外,史密斯还表示,在所有的IBM员工中,将有50%到70%的员工可能会转而使用MacBook,不过他没有指定具体的时间表。
据《华尔街日报》的消息,IBM目前已经安排了100多名员工在苹果公司的总部工作,主要从事针对企业客户的iPhone和iPad应用相关的工作,这些企业客户包括花旗集团、Sprint、日本邮政株式会社等。
除了跟IBM密切合作,今年9月初,苹果、思科又对外正式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计划联合开发技术,以帮助使用iPhone和iPad的企业员工更好利用思科的视频、网络会议等协作通信产品。
并且,专为企业市场推出硬件
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在9月初苹果的新品发布会上,苹果推出了12.9英寸的iPad Pro。显然,这是一款意在企业级市场的产品。而且,苹果居然请到微软的人来演示如何在新iPad上使用Office软件,苹果希望借助此举让企业客户相信,自己的设备是适合他们使用的。
不过,在路透社的分析看来,iPad Pro的价格较高会是它拿下企业市场的一个障碍。iPad Pro起售价为799美元,但是如果用户还想要键盘和触控笔,那么价格将超出1000美元。
另外,尽管IBM、思科等公司已在为iOS设备开发技术与应用,但企业应用的迁移并不会很快发生。很多企业里需要的关键应用,并不能在苹果设备上运行。
最关键的是,之前各家企业已经在行业应用与硬件上投入了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不可能因为苹果今天的新举措,企业就纷纷转到iOS设备阵营。
所以,苹果要想突破企业收入占比10%的水平,冲过徘徊线,还需要时间。
来源:虎嗅网
作者:如果到现在
苹果
苹果开放云端办公套件iWork for iCloud beta,无需苹果设备也能用
办公云应用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新的竞争热点,继 Google 宣称要抢走霸主微软Office 80%的大客户之后,苹果也开始吸引新用户的动作—对任何人免费开放其 beta 版的办公云服务 iWork for iCloud。
iWork for iCloud 是苹果的办公套件 iWork 的云端版,由文字处理和排版软件 Pages、电子表格软件 Numbers 和幻灯片制作演示软件 Keynote 三项云服务组成。以往 iWork 只能在苹果的 Mac OS 和 iOS 设备上使用,而云端版由于支持以 web 的方式访问,所以 Windows、Android、Chromebook 及 Linux 用户通过浏览器也能使用 iWork for iCloud。
但是顾名思义,iWork for iCloud 需要 iCloud 账号才能访问。而以往用户必须有苹果设备才能注册 iCloud。不过现在苹果在 beta iCloud 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上登出了下面这条消息:
现在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适用于 iCloud 的 Pages、Numbers 和Keynote。立即创建您的免费 Apple ID 并开始使用。
从注册过程可以看出,苹果不再要求用户拥有苹果设备方能注册。而用户注册 Apple ID 即可获得 1GB 的免费存储空间。
对于一贯都维持软硬兼施的封闭生态体系的苹果来说,此次开放的意义非同寻常,这使得它可以挖微软和 Google 的墙角,争取到更大的潜在客户群。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苹果是否打算推广到 iCloud 主站,也许测试版中用户的反响将最终影响苹果是否推广。
[36氪,作者: boxi]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