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服务
    企业服务市场机会与挑战并存,如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在信息化的推动下,企业服务市场迎来了空前发展。据统计,2017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预计增长18%,达到2468亿美。但是,未来的挑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绝大多数SaaS公司想增长到年收入千万的级别还有很大难度。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全面铺开,企业服务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根据美国咨询机构Gartner的数据,2017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预计增长18%达到2468亿美元,高于2016年的2092亿美元。其中,云应用服务(SaaS)预计增长20.1%达到463亿美元,属于全球云服务市场中的第二大细分市场。 企业服务正以一种燎原之势快速在全球发展,在国内这种趋势也有鲜明的体现,根据《2017企业服务白皮书》,从2014年到2016年,国内企业移动服务市场规模增长强势,同时白皮书也预计,这种强势的增长势头将继续保持至少未来三年。 在企业服务迅猛发展的背后,不少行业、企业也受益匪浅,以房地产为例,最早的模式是通过纸和笔等工具来完成信息记录,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造成信息丢失。后来有了PC之后,Excel表格被大量运用到房地产信息管理中,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但Excel这类工具只能满足简单的需求,应对大幅膨胀的信息显得捉襟见肘。现如今,有了强大的管理软件,房地产信息可以被更科学、更有序的进行管理,即便是海量信息也不在话下,这就是企业服务带来的价值。当然,企业服务所带来的价值还有很多,不仅是让中小企业和传统行业从中受益,而且它也会催生一大批优质的创业型企业。 国内企业服务市场增长迅猛,但玩家众多 报告援引IDC的预测,未来5年国内企业移动服务市场将保持26.2%的符合增长率,201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1.9亿美元。通过下面这组数据和图表,我们不难看出企业服务市场强大的发展潜力。 在这种背景下,从事企业服务的创业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白皮书显示,从2007年至今,每年出现的新企业服务公司就从最初的几十家增长到几百上千家,其中2014和2015年新增企业最多。虽然2016年受资本寒冬侵袭,新公司成立速度显著放缓,但整个市场的玩家数量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整个行业的玩家并不只是这类创业型的中小企业,互联网三巨头BAT也没袖手旁观。从模式上看,BAT均采用了自建服务平台与对外投资两种策略,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最大的好处是,既可以发挥自身在企业服务领域的优势,又能通过投资俘获优质而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对于提升综合竞争力非常关键。 以百度为例,百度的策略是聚焦于核心业务并推动AI在业务中的应用,其中最主要的工具是百度云。百度云以云计算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中枢,以大数据为依托,并通过天算、天工、天像、天智四大平台实现在智能大数据、智能多媒体、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全方位智能服务布局。腾讯的策略是携手合作伙伴推动“互联网+”重磅落地,早在2016年腾讯就将云服务上升为战略中心,并通过开放自身云平台、生态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具生态属性的云服务,同时腾讯还与一系列企业合作,推进智慧能源和智慧物流的全面落地。阿里方面,其策略围绕ToB、数据智能、全面生态、国际化2.0等关键词展开。如今阿里云全球共设有14个地域节点数十个飞天数据中心,覆盖主要互联网市场,提供三种语言服务。近期阿里云发布了“ET医疗大脑”、“ET工业大脑”以及“机器学习平台PAI2.0”三款产品。可以说三家巨头的策略各有侧重、各有所长。 在投资方面,BAT均投资了数家专业的SaaS服务企业,这些企业分属不同的领域,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延伸BAT的战略触角。更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业还存在被多家互联网巨头共同投资的情况,比如大家熟悉的乌云漏洞报告平台和知道创宇就被百度和腾讯共同投资。预计在未来,BAT在SaaS领域的跑马圈地还将加快。 SaaS缘何火爆------供给侧改革下创业比拼的是速度 无论是大量创业型企业的诞生,还是BAT的快速布局,我们都不难看出,SaaS在增长迅猛的同时,已经积累了众多的玩家。那么SaaS市场缘何如此火爆?这背后又存在哪些鲜为人知的玄机呢? 众所周知,近年来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主要由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组成。那么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讲,只有全面提升办公效率,优化办公场景,才能充分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大潮流。简单来说,在供给侧改革的环境下,创业比拼的是速度,而要提升速度,就必须依靠SaaS工具来进行自我武装。那么目前SaaS能否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呢?整个SaaS行业的格局又是如何呈现的呢? 凭借多年的迅猛发展,SaaS已经形成一套完善、全面的服务体系,如果根据产品服务特性来分,SaaS可分为通用型和垂直型两类。其中垂直型SaaS向个别行业提供针对性服务,而通用型SaaS作为主要产品类型可分为工具型、协同型、管理型和经营型等四类。根据易观智库数据统计,当前工具型SaaS产品在我国通用型SaaS中占据主位,市场份额约为55%,其次则为经营型SaaS,占比约为23%,协同型和管理型SaaS各占8%和14%。 除上面这种划分方式之外,这次的白皮书还根据创投数据分析得出,SaaS领域目前关注度排在前三的领域分别是人力资源SaaS、行业信息化及解决方案SaaS、数据服务SaaS。 而再进行细分,每个分支的行业版图又包含不同的类别。比如人力资源SaaS主要由招聘、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和其他细分方向构成,而行业信息化及解决方案SaaS由垂直运营服务和企业运营服务两个部分构成,数据服务SaaS则由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商业智能分析、数据服务平台构成。如下图所示,这是人力资源行业版图的结构及相关企业图表,看上去一目了然。 汇总这些信息,我们不难发现两点,第一,企业对SaaS的需求不仅呈现了井喷之势,而且非常细化,这为SaaS提供了不同的细分方向,并推动了SaaS的快速成熟。第二,作为企业而言,要真正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就必须选择模式创新、服务强大的SaaS工具,这为SaaS行业的“优胜劣汰”提供了良好的运作机制。 透过HR SaaS看SaaS行业的“优胜劣汰”机制 业界人士指出,SaaS在经过前几年的迅猛发展后,已经步入下半场,和其他IT产业一样,SaaS也将呈现越来越强的竞争效应,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行业必然会以“优胜劣汰”作为机制进行深化。那么SaaS的“优胜劣汰”机制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这里我们不妨以HR SaaS为例来做详细分析。 从现如今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对HRM系统的核心需求要么是一站式服务,要么是招聘、薪酬、绩效三点其中之一。同时,中小企业也迫切需要在解决刚性需求之后能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提升。为了应对中小企业的这两大核心需求,目前不同的平台也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拉勾云人事主要就是为企业一站式提供招聘+人事管理的闭环体验,包括招聘管理、人事管理、员工自助等功能模块,解决企业不同层面的问题,帮助企业降低招聘成本、提升入职率、降低用人风险、提升员工满意度,让企业的人才管理真正高效无忧。而像51社保选择社保切入、薪人薪事选择薪资切入、团建宝选择团建切入,这一类就是选择单点服务,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部某一块需求。 那么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他们应当如何选择呢?在笔者看来,有前途的中小企业必然会成长为大企业,在HR SaaS这块的需求必然会更复杂化、多元化,如果仅仅是选择单点切入的平台,不仅会拉高投入成本,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相反,如果选择一站式服务平台,那么所有的问题在一个框架下就能得到解决,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效率也将实现最大化。这一点其实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案例支撑,如上面提到的拉勾云人事通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聘、人事管理、员工自助等服务,不仅在网页端提供服务,在微信端也提供服务,这可以让企业自动化处理公司内部70%的管理工作,且管理数据能可视化呈现,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除解决方案之外,中小企业对HR SaaS的功能和体验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简单来说,功能是否强大、是否好用也是中小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这方面一些平台已经做得相当不错,比如拉勾云人事的录用功能通过为候选人一键发offer,并反映确认offer时间和浏览次数,加上在线填写入职登记表的功能设置,从侧面判断该应聘者对工作是否感兴趣,这种创新模式显然可以大大加快企业招聘的进程。 总的来说,SaaS未来的竞争必然会日趋激烈,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机制将围绕企业需求、解决方案、产品体验等层面展开,谁能在这些层面做的更好,谁就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SaaS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创新和颠覆成必然趋势 回到SaaS行业大背景的层面来看,虽然SaaS发展前景良好,面临很多机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要解决这些挑战和问题,只有通过企业不断的进行创新和颠覆,这样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具体来说,这些创新和颠覆应当围绕哪些层面展开呢? 首先,现在很多SaaS企业仅凭自己的理解去做产品和服务,对中小企业的需求并不能全面的掌握。以HR这块为例,绝大多数企业都存在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的需求,但很多HR SaaS仅仅围绕显性需求展开,那么这样的话,企业隐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HR SaaS的服务效果,这一点是SaaS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笔者建议中小企业可以和SaaS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加入到SaaS产品构建和运作中来,加快SaaS的迭代和完善。 其次,上面提到了三种类别的SaaS服务,目前来看,不同的服务模式彼此之间仍相对割裂。由于企业对SaaS服务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所以,建议不同类别的SaaS服务商展开“跨界”合作,为企业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人力资源也好,还是行业信息化和数据服务也罢,都能在一个系统中完成。当然,不同企业产品不同,接口可能也不同,要真正实现无缝整合,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 第三,从技术角度看,随着API调用越来越多,跨层应用越来越多,例如统计类工具,SDK部分是在PaaS层完成,但后期所有的报表查看和分析都是在SaaS层完成。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未来PaaS、SaaS甚至IaaS的融合将加快,创业者进入SaaS领域的门槛和试错成本将会越来越低,开发出功能更强大,体验更好的SaaS产品将不再困难。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PaaS、SaaS、IaaS的融合也并非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大量企业共同的努力,才能快速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SaaS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最近,由HR SaaS领导品牌拉勾云人事主办的“2017企业服务创新大会”就是拉勾云人事携手各个品类的企业服务商如微软、滴滴企业版、网易云等共同面向市场的活动。通过这次大会,各方对SaaS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相信这次大会对SaaS行业而言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推动。 总而言之,虽然SaaS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未来的挑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同时,伴随着行业发展的是惨烈的洗礼与淘汰,业界普遍认为,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中国市场,绝大多数SaaS公司将不会增长到千万级别的年收入水平。对于SaaS公司而言,只有不断的寻求创新和突破,才能适应行业的这种趋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来源:亿欧网  作者:响铃
    企业服务
    2017年05月27日
  • 企业服务
    21家最新美国企业级独角兽公司,其中人力资源占比高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星河融快(rongkuai888) 作者: 星河研究院李瑶 如果问国内风险投资机构未来五年的创投市场最有机会的是哪个领域,估计大半会选择企业服务,企业服务已经成为国内VC投资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那么美国的企业服务市场情况又是怎样呢? 美国的企业级服务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以Oracle、SAP和微软等企业软件公司为代表。进入千禧年,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一批以云服务为主要形态的企业级服务开始出现,以Salesforce、Workday、NetSuite等垂直领域SaaS服务商为代表,这些企业或是上市或是被收购,也已都是百亿美元以上市值的公司。经过近30年的发展,美国的企业服务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对企业服务都不陌生,付费习惯也已养成,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和良性发展的生态。近两年人工智能这波浪潮起来之后,相信还会有一批AI-driven的新企业服务公司涌现出来。 在我们上一篇《揭秘美国独角兽俱乐部(第一集)【星河研究院】》关于美国103家独角兽的总体分析中,企业服务是美国独角兽数量最多的领域。2016年IPO的独角兽大半也都是企业服务的公司,包括Twillio、Nutanix等。 我们今天将会对美国21家企业服务领域的独角兽进行盘点和分析,希望可以给国内的企业服务公司一些启示。 以下,供你参考。 21家企业服务领域的独角兽详细盘点   1)Anaplan:服务于企业的智能规划与绩效管理平台 Anaplan的产品是一款财务规划云计算应用,可以很方便的当作电子表格来用,但功能比excel要强大的多,它不仅支持团队协作,还提供了一些列模块式的预设工具,帮助企业追踪销售、资本支出和利润规模等,成为很多企业查询和预测销售、MRR等指标的强大工具。主要服务的领域包括金融、销售、供应链、营销和IT行业。 Anaplan目前在16个国家设有办公室,拥有600多个企业客户,服务超过10万用户。客户包括UnitedAirlines、Kimberly-Clark、HP等。收费模式主要靠订阅服务。 2)AppDirect:企业版的App Store AppDirect是一家提供云服务应用商店平台的公司,其平台上整合了上千种SaaS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在一个集中的地方寻找、购买和使用软件。它的商业模式有以下三种: AppDirect有自己的应用商店AppDistribution,SaaS/App提供商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售卖产品,由AppDirect负责计费,按照一定比例收取佣金 客户企业贴牌AppDirect应用商店(产品是AppMarket),使用自己的品牌,AppDirect提供包括计费、管理等技术服务,企业售卖自己的SaaS/App产品,通常客户是诸如三星、微软等这样的大企业,AppDirect收取一次性定制开发费用和后续售卖产品的佣金 客户企业贴牌AppDirect应用商店,使用自己的品牌,但售卖的是第三方SaaS/App产品,包括直接转售和二次开发后售卖(产品是AppReseller),通常的客户是系统集成商和第三方服务商。AppDirect收取一次性定制开发费用和后续售卖产品的佣金 AppDirect目前可以提供约1700种云服务产品,超过100万用户通过其商店购买订阅。 3)AppNexus:连接广告买家和卖家的即时竞价平台 AppNexus是一个直接连接广告买家与卖家的即时竞价平台,平台使用电脑程序代替人工完成媒体购买、广告采购等流程,通过技术和数据实现广告投放。它通过一系列算法帮助广告主根据实时的用户行为管理广告的竞标计划。除了帮助广告主投放广告,它也能帮助网站或 App 经营者管理自己出售的广告栏位。AppNexus抽取每笔广告费支出的10%作为佣金。 目前平台每天平均处理超过120亿次的广告竞价请求。全球拥有23个办事处,约1100名员工。 4)Apttus:提供从报价到收银的B2B贸易管理解决方案 Apttus是基于Salesforce平台的销售服务SaaS系统,为客户提供从报价到收款(Quote-to-Cash, QTC)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自动化报价、定价、管理合同和订货流程。由于是基于Salesforce平台,因此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价格、产品、报价和销售合同都可以实现同步。同时,Apttus的服务也可以在Microsoft Azure上运行。 Apttus在全球拥有600多个企业客户,包括100多家财富500强企业,覆盖电子、科技、健康、通讯、快消、金融等领域。目前员工人数约1200名。 5)Datto:企业数据备份服务 Datto为企业提供数据恢复服务,自主开发设计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能够以最高每5分钟一次的频率,对一家公司的全部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快速备份。这套系统安置于客户的经营场所和Datto的云端,在企业遭受黑客攻击后,客户可以十分方便的获取备份,并且可以从任何地点进行数据恢复。Datto目前每TB的数据备份服务月费大约是350美元,另外新用户还需要付2800美元的初装费。 Datto管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和英国等企业客户超过200PB的数据,全球有700多名员工。截至2016年初,Datto有近5万名用户,其中85%的用户来自美国。 6)Deem:企业旅行管理服务的B2B平台 Deem 1999年成立时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2013年正式更名为Deem,并在2014年进行了资本重组,业务也开始向云服务转型。目前公司的服务主要是三个方向,分别为商旅出行、旅费保单管理和汽车服务。 商旅出行DeemTravel是一个简单方便的差旅管理公司,能够让员工在预定一个满意的酒店和出行方式的同时确保这些预定符合公司的差旅规定 DeemExpense提供旅费报销单管理功能,可以轻松实现创建、编辑、提交以及审批的功能 Deem Car Service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了一个技术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运输公司将充分竞争,从而提供给客户满意的服务 目前Deem拥有1900家企业用户、365家旅行管理公司、5家线上预订平台,和众多的后台服务提供商和遍布全球85个国家的全球分销系统。 7)DocuSign:电子签名服务 DocuSign提供电子签名认证服务,用户只需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即可完成手写签名,免除了用户要通过传真或邮件签名的麻烦,同时DocuSign还通过数字签名等方式验证用户的真伪,从而帮助企业用户安全的在网上获取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签名。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DocuSign的价格也不同,个人用户免费,但每月只能签名5次,企业团体及其他专业用户,价格从每人每月15美元到20美元不等。 2016年DocuSign在全球有10个分支机构,共有1300名员工。目前全球用户超过4800万,其中13万付费用户。 8)Eventbrite:小型线下活动票务管理服务商 Eventbrite是一家为举办中小型线下活动的组织者或个人提供线上展示、门票出售功能的平台。活动的组织者或个人能够使用Eventbrite发起活动,并在平台上出售或赠送门票,同时Eventbrite在其平台中也提供门票促销和管理、渠道销售数据分析等功能。Eventbrite的用户可通过公司的开放API平台Eventbrite Spectrum无缝对接超过170种企业服务软件。依靠收费门票的票务分成获得收入。 2016年Eventbrite已经处理了180个国家的60多万个活动组织者发出的1.5亿张门票。进入2017年来,Eventbrite已经进行两笔收购,意图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平台规模。 9)Github:代码在线托管平台+开发者社区 Github是一个面向开源及私有软件项目的代码托管平台和开发者社区。除了Git代码仓库托管及基本的Web管理界面以外,Github还提供了订阅、讨论组、文本渲染、在线文件编辑器、协作图谱(报表)、代码片段分享(Gist)等功能。Github的盈利模式为免费增值,免费提供无限制的公共库供大家使用,对私有库收取个人7美元/月的费用,公司及商业组织则是25美元/月。此外面向大型企业的服务则收取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年费。 Github在全球拥有超过900万开发者用户。基于GitHub良好的协作模式,目前有些记者、学者甚至连白宫都开始尝试在GitHub上进行写文章、做研究以及制定政策文档方面的协作试验,而GitHub也愿意顺应这一需求,从而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0)Glassdoor:工作点评网站 Glassdoor是一个匿名的工作点评和职场信息分享平台,企业员工可以在上面曝光自己的工资、公司的情况、点评雇主、发布办公环境实景照片等信息,还可以发布各种薪酬分析。为鼓励UGC内容的生成,用户贡献的内容越多则能看到的评价也越多,形成社区氛围。为了保证信息真实有效,Glassdoor上注册邮箱尾缀必须与公司相符。目前Glassdoor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替雇主与合作伙伴提供品牌和职位分析的定制服务,以及追踪用户及潜在求职者,通过招聘业务获得收入。 拥有190个国家数十万家公司的情况。签约的企业级付费用户达到800余家。 11)Gusto:中小企业薪资管理服务商 Gusto原名为ZenPayroll,是一家为中小企业提供薪资软件和健康福利管理等人力资源软件和服务的公司,是人力资源行业仅次于Zenefits的独角兽。通过自动化完成复杂繁琐的薪资业务,使员工能够简单和愉快的完成包含工资设定、福利、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其云端薪资管理系统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每家企业每月只需支付 39 美元并为每位员工每月支付6美元的费用即可使用 Gusto的服务,包括为员工办理税务申报、保险缴费等。除了以上业务外,Gusto第二个收入来源是从帮助缴纳健康保险、工人保险、生活保险和伤残保险时获得合法的佣金。 截至2017年初,共有4万家公司在使用Gusto的薪资管理服务,行业包括科技、媒体、咨询、健康和法律。目前Gusto员工仅有300多人,是Zenefits员工总数的1/3。 12)Infor:全球第三大管理软件公司 Infor是全球第三大商用管理软件公司,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业务软件,包括CRM、企业资源规划、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业务专用库存管理、运输物流和仓库管理等。Infor的竞争力在于专注通过AWS和各种开源软件平台部署并交付业务应用,将过去极重的维护费用降低到了SaaS软件的水平。目前用户可以选择云端、本地和两者混合的部署模式。 截至2016年7月,Infor拥有大约5800万云用户以及约9万家企业客户。Infor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布局,拥有大约15000名员工。 13)Medallia:客户体验管理(CEM)平台 Medallia为企业提供消费者体验管理服务,基于SaaS客户体验管理软件帮助企业跟踪消费者体验反馈情况。它可以对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挖掘,然后分析数据,并通过数据可视化等技术,让企业可以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移动端等实时并快速收集消费者的反馈,并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做出相应的体验调整。Medallia也会通过网络问卷收集消费者反馈,问卷回收率很高。Medallia的服务主要为以下6个垂直行业提供:零售、金融服务、酒店、电信、汽车以及B2B提供商。 14)Procore Technologies:基于云的建筑项目管理软件 Procore Technologies是一家基于云的建筑项目管理软件供应商,可以使承包商、设计师、工程师以及开发人员在项目全程保持实时联系,建筑企业可以利用其软件创建报价、处理预算、修改蓝图以及监督项目实施。移动端和PC端都可以下载。Procore的开源API能让使用者和其他的系统进行集成,包括会计软件、调度软件、仓储软件和报告软件等。 Procore在全球有2500多个企业客户。 15)Slack:企业聊天工具 Slack是一个面向企业的内部协同办公平台,功能涵盖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为企业员工提供即时通讯、文件共享、工作分工等服务。Slack前身是一家游戏公司Tiny Speak,失败后转型推出了Slack,产品2014年2月正式对外发布,同年10月估值就达到11.2亿美元,跻身独角兽俱乐部。Slack免费版本可存储的历史消息为1万条,团队存储空间为5GB,只可接入10个APP。付费版本有三档,标准版6.67美元/月,plus版本12.5美元/月,企业版本需要根据需求定价。 Slack用户每月发送的信息数多达3亿条,每天花在Slack上的时间超过2小时。Slack 2016年3月的数据是用户数270万人,付费用户数80万人。 16)Sprinklr:社会化营销管理平台 Sprinklr是一家为企业用户提供社交媒体跨平台整合管理工具和服务的公司,用户无需登录到不同的帐户就可以在平台上同时管理多个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广告及回复,以及各平台中社群的参与和管理,并获取可视化数据报告开展营销活动,从而持续创建、管理和优化有价值的用户体验。Sprinklr支持的社交网站渠道包括 Facebook、Twitter、LinkedIn、YouTube,甚至是国内的人人网和微博等。Sprinklr此前专注于社交媒体,但如今正向客户体验管理方向转型。Experience Cloud服务便是基于这一背景,它提供了19个社交媒体管理模块,可以让品牌商在23个社交渠道和品牌网站上持续地创建、管理和优化有价值的用户体验。2017年3月9号, Sprinklr发布了Sprinklr Display,这一产品能够管理无限量的实时社交媒体数据、竞争情报、并进行社区管理、危机沟通、广告活动管理、消费者情绪管理等。Sprinklr依据企业规模的大小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收取软件授权使用费。 Sprinklr在全球共有1300多名员工,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企业客户超过1200家。 17)SurveyMonkey:在线调查问卷平台 SurveyMonkey是一个网上调查平台,可以帮助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市场调研、活动安排、教育类问卷、以及员工考核等人力资源类调查工作。目前的调查服务可分为SurveyMonkey Audience和SurveyMonkey Enterprise,前者为基本型服务,可针对特定受众展开调查;后者为企业级服务,可在前者基础上提供多账号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这也是SurveyMonkey实现增值服务的功能之一。目前SurveyMonkey的免费版本提供每份最多10题的调研问卷,并且其受访者人数则最多为100个。付费版则无以上限制,并可享受受访人数不限、客户支持及品牌定制等高级服务。目前付费版有不同的定价,最高达780美元。 目前SurveyMonkey已有超过2000万的客户,其中包括几乎全部的财富500强公司,每日返回的调查问卷超过300万份。 18)Tanium:端点安全和企业网络系统管理 Tanium是一家提供端点安全与企业网络系统管理的公司,其解决方案可以一下子扫描和控制数千台设备的安全性,为企业找出潜在的恶意软件,并提供近似实时快照的安全监控,技术人员能远程清理维护软件漏洞。通过Tanium,系统管理员可以在数秒时间内访问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收银机、乃至心率监视器。Tanium每隔15秒会对公司所有的PC数据进行检查。 美国规模最大的前100家公司(按营收计算)中有一半是Tanium的客户,其中包括十大银行中的物价以及十大零售商当中的四家。 19)Zenefits:人力资源自动化管理软件 Zenefits是一家面向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一站式云HR管理工具。其功能范围包括员工的入职和离职手续办理、工资和福利发放、保险和退休基金办理、缴税缴费、专利追踪等等,全部功能都运行在云端。Zenefits的盈利模式为向中小企业提供完全免费的软件及服务,从而快速拓展其用户规模,然后通过向企业选择缴费的保险公司收取佣金的方式获得盈利。 在上述模式下,快速扩张的Zenefits销售团队中大部分人却并未取得保险销售资质,2016年2月其平台上近83%的保险都是由无执照业务员卖出一事被曝光,随后Zenefits联合创始人兼CEO Parker Conrad宣布辞职。2017年2月公司裁员430人,占员工总数的40%。估值也由之前的45亿美元下调至20亿美元。 20)Zeta Interactive:帮助企业获客及维护客户的营销大数据公司 Zeta Interactive是一家营销技术型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给企业的营销部门提供CRM系统和广告数据的挖掘服务,帮助营销团队获客并维持客户。 Zeta的客户是各类需要市场营销的企业,服务过多家美国财富100强的企业。公司在全球拥有1300多名员工。 21)Zoom:在线视频会议平台 Zoom是在线视频会议与协作服务的提供商,主要提供桌面端及移动端的视频会议服务,无需额外硬件,支持高清视频会议及录制、屏幕共享、协同沟通等功能。区别于Cisco等公司高成本的解决方案,Zoom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易部署且实用性强的在线会议系统,大幅度的降低了企业成本,主打中小企业和教育市场。其服务包含了云视频会议、在线会议、群组消息及会议室预订功能。用户可以在Windows,Mac,Linux,iOS,Android,Blackberry,Zoom Rooms和H.323 / SIP系统上使用。Zoom的盈利模式为按需收费,对于有需要的企业收取一定的基础服务费,并在这基础之上依据使用人数收取订阅费,教学机构则可以享受每个会议主叫账号 0.99 美元/月的优惠。 2017年初,Zoom已有45万个客户,包括Uber和SolarCity。 数据来源:CB Insights、Wall Street Journal、Crunchbase、Owler,以及网上公开资料,星河研究院整理
    企业服务
    2017年04月22日
  • 企业服务
    揭秘美国独角兽俱乐部——企业服务篇 企业服务是美国独角兽数量最多的领域。2016年IPO的独角兽大半也都是企业服务的公司,包括Twillio、Nutanix等。 编者按:本文来自星河融快,作者李瑶,星河研究院经理,哥伦比亚大学工学博士。 如果问国内风险投资机构未来五年的创投市场最有机会的是哪个领域,估计大半会选择企业服务,企业服务已经成为国内VC投资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那么美国的企业服务市场情况又是怎样呢? 美国的企业级服务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以Oracle、SAP和微软等企业软件公司为代表。进入千禧年,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一批以云服务为主要形态的企业级服务开始出现,以Salesforce、Workday、NetSuite等垂直领域SaaS服务商为代表,这些企业或是上市或是被收购,也已都是百亿美元以上市值的公司。经过近30年的发展,美国的企业服务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对企业服务都不陌生,付费习惯也已养成,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和良性发展的生态。近两年人工智能这波浪潮起来之后,相信还会有一批AI-driven的新企业服务公司涌现出来。 在我们上一篇《揭秘美国独角兽俱乐部(第一集)|【星河研究院】》关于美国103家独角兽的总体分析中,企业服务是美国独角兽数量最多的领域。2016年IPO的独角兽大半也都是企业服务的公司,包括Twillio、Nutanix等。 我们今天将会对美国21家企业服务领域的独角兽进行盘点和分析,希望可以给国内的企业服务公司一些启示。 以下,供你参考。 21家企业服务领域的独角兽详细盘点 1)Anaplan:服务于企业的智能规划与绩效管理平台 Anaplan的产品是一款财务规划云计算应用,可以很方便的当作电子表格来用,但功能比excel要强大的多,它不仅支持团队协作,还提供了一些列模块式的预设工具,帮助企业追踪销售、资本支出和利润规模等,成为很多企业查询和预测销售、MRR等指标的强大工具。主要服务的领域包括金融、销售、供应链、营销和IT行业。 Anaplan目前在16个国家设有办公室,拥有600多个企业客户,服务超过10万用户。客户包括UnitedAirlines、Kimberly-Clark、HP等。收费模式主要靠订阅服务。 2)AppDirect:企业版的App Store AppDirect是一家提供云服务应用商店平台的公司,其平台上整合了上千种SaaS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在一个集中的地方寻找、购买和使用软件。它的商业模式有以下三种: AppDirect有自己的应用商店AppDistribution,SaaS/App提供商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售卖产品,由AppDirect负责计费,按照一定比例收取佣金 客户企业贴牌AppDirect应用商店(产品是AppMarket),使用自己的品牌,AppDirect提供包括计费、管理等技术服务,企业售卖自己的SaaS/App产品,通常客户是诸如三星、微软等这样的大企业,AppDirect收取一次性定制开发费用和后续售卖产品的佣金 客户企业贴牌AppDirect应用商店,使用自己的品牌,但售卖的是第三方SaaS/App产品,包括直接转售和二次开发后售卖(产品是AppReseller),通常的客户是系统集成商和第三方服务商。AppDirect收取一次性定制开发费用和后续售卖产品的佣金 AppDirect目前可以提供约1700种云服务产品,超过100万用户通过其商店购买订阅。 3)AppNexus:连接广告买家和卖家的即时竞价平台 AppNexus是一个直接连接广告买家与卖家的即时竞价平台,平台使用电脑程序代替人工完成媒体购买、广告采购等流程,通过技术和数据实现广告投放。它通过一系列算法帮助广告主根据实时的用户行为管理广告的竞标计划。除了帮助广告主投放广告,它也能帮助网站或 App 经营者管理自己出售的广告栏位。AppNexus抽取每笔广告费支出的10%作为佣金。 目前平台每天平均处理超过120亿次的广告竞价请求。全球拥有23个办事处,约1100名员工。 4)Apttus:提供从报价到收银的B2B贸易管理解决方案 Apttus是基于Salesforce平台的销售服务SaaS系统,为客户提供从报价到收款(Quote-to-Cash, QTC)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自动化报价、定价、管理合同和订货流程。由于是基于Salesforce平台,因此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价格、产品、报价和销售合同都可以实现同步。同时,Apttus的服务也可以在Microsoft Azure上运行。 Apttus在全球拥有600多个企业客户,包括100多家财富500强企业,覆盖电子、科技、健康、通讯、快消、金融等领域。目前员工人数约1200名。 5)Datto:企业数据备份服务 Datto为企业提供数据恢复服务,自主开发设计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能够以最高每5分钟一次的频率,对一家公司的全部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快速备份。这套系统安置于客户的经营场所和Datto的云端,在企业遭受黑客攻击后,客户可以十分方便的获取备份,并且可以从任何地点进行数据恢复。Datto目前每TB的数据备份服务月费大约是350美元,另外新用户还需要付2800美元的初装费。 Datto管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和英国等企业客户超过200PB的数据,全球有700多名员工。截至2016年初,Datto有近5万名用户,其中85%的用户来自美国。 6)Deem:企业旅行管理服务的B2B平台 Deem 1999年成立时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2013年正式更名为Deem,并在2014年进行了资本重组,业务也开始向云服务转型。目前公司的服务主要是三个方向,分别为商旅出行、旅费保单管理和汽车服务。 商旅出行DeemTravel是一个简单方便的差旅管理公司,能够让员工在预定一个满意的酒店和出行方式的同时确保这些预定符合公司的差旅规定 DeemExpense提供旅费报销单管理功能,可以轻松实现创建、编辑、提交以及审批的功能 Deem Car Service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了一个技术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运输公司将充分竞争,从而提供给客户满意的服务 目前Deem拥有1900家企业用户、365家旅行管理公司、5家线上预订平台,和众多的后台服务提供商和遍布全球85个国家的全球分销系统。 7)DocuSign:电子签名服务 DocuSign提供电子签名认证服务,用户只需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即可完成手写签名,免除了用户要通过传真或邮件签名的麻烦,同时DocuSign还通过数字签名等方式验证用户的真伪,从而帮助企业用户安全的在网上获取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签名。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DocuSign的价格也不同,个人用户免费,但每月只能签名5次,企业团体及其他专业用户,价格从每人每月15美元到20美元不等。 2016年DocuSign在全球有10个分支机构,共有1300名员工。目前全球用户超过4800万,其中13万付费用户。 8)Eventbrite:小型线下活动票务管理服务商 Eventbrite是一家为举办中小型线下活动的组织者或个人提供线上展示、门票出售功能的平台。活动的组织者或个人能够使用Eventbrite发起活动,并在平台上出售或赠送门票,同时Eventbrite在其平台中也提供门票促销和管理、渠道销售数据分析等功能。Eventbrite的用户可通过公司的开放API平台Eventbrite Spectrum无缝对接超过170种企业服务软件。依靠收费门票的票务分成获得收入。 2016年Eventbrite已经处理了180个国家的60多万个活动组织者发出的1.5亿张门票。进入2017年来,Eventbrite已经进行两笔收购,意图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平台规模。 9)Github:代码在线托管平台+开发者社区 Github是一个面向开源及私有软件项目的代码托管平台和开发者社区。除了Git代码仓库托管及基本的Web管理界面以外,Github还提供了订阅、讨论组、文本渲染、在线文件编辑器、协作图谱(报表)、代码片段分享(Gist)等功能。Github的盈利模式为免费增值,免费提供无限制的公共库供大家使用,对私有库收取个人7美元/月的费用,公司及商业组织则是25美元/月。此外面向大型企业的服务则收取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年费。 Github在全球拥有超过900万开发者用户。基于GitHub良好的协作模式,目前有些记者、学者甚至连白宫都开始尝试在GitHub上进行写文章、做研究以及制定政策文档方面的协作试验,而GitHub也愿意顺应这一需求,从而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0)Glassdoor:工作点评网站 Glassdoor是一个匿名的工作点评和职场信息分享平台,企业员工可以在上面曝光自己的工资、公司的情况、点评雇主、发布办公环境实景照片等信息,还可以发布各种薪酬分析。为鼓励UGC内容的生成,用户贡献的内容越多则能看到的评价也越多,形成社区氛围。为了保证信息真实有效,Glassdoor上注册邮箱尾缀必须与公司相符。目前Glassdoor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替雇主与合作伙伴提供品牌和职位分析的定制服务,以及追踪用户及潜在求职者,通过招聘业务获得收入。 拥有190个国家数十万家公司的情况。签约的企业级付费用户达到800余家。 11)Gusto:中小企业薪资管理服务商 Gusto原名为ZenPayroll,是一家为中小企业提供薪资软件和健康福利管理等人力资源软件和服务的公司,是人力资源行业仅次于Zenefits的独角兽。通过自动化完成复杂繁琐的薪资业务,使员工能够简单和愉快的完成包含工资设定、福利、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其云端薪资管理系统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每家企业每月只需支付 39 美元并为每位员工每月支付6美元的费用即可使用 Gusto的服务,包括为员工办理税务申报、保险缴费等。除了以上业务外,Gusto第二个收入来源是从帮助缴纳健康保险、工人保险、生活保险和伤残保险时获得合法的佣金。 截至2017年初,共有4万家公司在使用Gusto的薪资管理服务,行业包括科技、媒体、咨询、健康和法律。目前Gusto员工仅有300多人,是Zenefits员工总数的1/3。 12)Infor:全球第三大管理软件公司 Infor是全球第三大商用管理软件公司,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业务软件,包括CRM、企业资源规划、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业务专用库存管理、运输物流和仓库管理等。Infor的竞争力在于专注通过AWS和各种开源软件平台部署并交付业务应用,将过去极重的维护费用降低到了SaaS软件的水平。目前用户可以选择云端、本地和两者混合的部署模式。 截至2016年7月,Infor拥有大约5800万云用户以及约9万家企业客户。Infor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布局,拥有大约15000名员工。 13)Medallia:客户体验管理(CEM)平台 Medallia为企业提供消费者体验管理服务,基于SaaS客户体验管理软件帮助企业跟踪消费者体验反馈情况。它可以对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挖掘,然后分析数据,并通过数据可视化等技术,让企业可以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移动端等实时并快速收集消费者的反馈,并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做出相应的体验调整。Medallia也会通过网络问卷收集消费者反馈,问卷回收率很高。Medallia的服务主要为以下6个垂直行业提供:零售、金融服务、酒店、电信、汽车以及B2B提供商。 14)Procore Technologies:基于云的建筑项目管理软件 Procore Technologies是一家基于云的建筑项目管理软件供应商,可以使承包商、设计师、工程师以及开发人员在项目全程保持实时联系,建筑企业可以利用其软件创建报价、处理预算、修改蓝图以及监督项目实施。移动端和PC端都可以下载。Procore的开源API能让使用者和其他的系统进行集成,包括会计软件、调度软件、仓储软件和报告软件等。 Procore在全球有2500多个企业客户。 15)Slack:企业聊天工具 Slack是一个面向企业的内部协同办公平台,功能涵盖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为企业员工提供即时通讯、文件共享、工作分工等服务。Slack前身是一家游戏公司Tiny Speak,失败后转型推出了Slack,产品2014年2月正式对外发布,同年10月估值就达到11.2亿美元,跻身独角兽俱乐部。Slack免费版本可存储的历史消息为1万条,团队存储空间为5GB,只可接入10个APP。付费版本有三档,标准版6.67美元/月,plus版本12.5美元/月,企业版本需要根据需求定价。 Slack用户每月发送的信息数多达3亿条,每天花在Slack上的时间超过2小时。Slack 2016年3月的数据是用户数270万人,付费用户数80万人。 16)Sprinklr:社会化营销管理平台 Sprinklr是一家为企业用户提供社交媒体跨平台整合管理工具和服务的公司,用户无需登录到不同的帐户就可以在平台上同时管理多个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广告及回复,以及各平台中社群的参与和管理,并获取可视化数据报告开展营销活动,从而持续创建、管理和优化有价值的用户体验。Sprinklr支持的社交网站渠道包括 Facebook、Twitter、LinkedIn、YouTube,甚至是国内的人人网和微博等。Sprinklr此前专注于社交媒体,但如今正向客户体验管理方向转型。Experience Cloud服务便是基于这一背景,它提供了19个社交媒体管理模块,可以让品牌商在23个社交渠道和品牌网站上持续地创建、管理和优化有价值的用户体验。2017年3月9号, Sprinklr发布了Sprinklr Display,这一产品能够管理无限量的实时社交媒体数据、竞争情报、并进行社区管理、危机沟通、广告活动管理、消费者情绪管理等。Sprinklr依据企业规模的大小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收取软件授权使用费。 Sprinklr在全球共有1300多名员工,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企业客户超过1200家。 17)SurveyMonkey:在线调查问卷平台 SurveyMonkey是一个网上调查平台,可以帮助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市场调研、活动安排、教育类问卷、以及员工考核等人力资源类调查工作。目前的调查服务可分为SurveyMonkey Audience和SurveyMonkey Enterprise,前者为基本型服务,可针对特定受众展开调查;后者为企业级服务,可在前者基础上提供多账号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这也是SurveyMonkey实现增值服务的功能之一。目前SurveyMonkey的免费版本提供每份最多10题的调研问卷,并且其受访者人数则最多为100个。付费版则无以上限制,并可享受受访人数不限、客户支持及品牌定制等高级服务。目前付费版有不同的定价,最高达780美元。 目前SurveyMonkey已有超过2000万的客户,其中包括几乎全部的财富500强公司,每日返回的调查问卷超过300万份。 18)Tanium:端点安全和企业网络系统管理 Tanium是一家提供端点安全与企业网络系统管理的公司,其解决方案可以一下子扫描和控制数千台设备的安全性,为企业找出潜在的恶意软件,并提供近似实时快照的安全监控,技术人员能远程清理维护软件漏洞。通过Tanium,系统管理员可以在数秒时间内访问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收银机、乃至心率监视器。Tanium每隔15秒会对公司所有的PC数据进行检查。 美国规模最大的前100家公司(按营收计算)中有一半是Tanium的客户,其中包括十大银行中的物价以及十大零售商当中的四家。 19)Zenefits:人力资源自动化管理软件 Zenefits是一家面向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一站式云HR管理工具。其功能范围包括员工的入职和离职手续办理、工资和福利发放、保险和退休基金办理、缴税缴费、专利追踪等等,全部功能都运行在云端。Zenefits的盈利模式为向中小企业提供完全免费的软件及服务,从而快速拓展其用户规模,然后通过向企业选择缴费的保险公司收取佣金的方式获得盈利。 在上述模式下,快速扩张的Zenefits销售团队中大部分人却并未取得保险销售资质,2016年2月其平台上近83%的保险都是由无执照业务员卖出一事被曝光,随后Zenefits联合创始人兼CEO Parker Conrad宣布辞职。2017年2月公司裁员430人,占员工总数的40%。估值也由之前的45亿美元下调至20亿美元。 20)Zeta Interactive:帮助企业获客及维护客户的营销大数据公司 Zeta Interactive是一家营销技术型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给企业的营销部门提供CRM系统和广告数据的挖掘服务,帮助营销团队获客并维持客户。 Zeta的客户是各类需要市场营销的企业,服务过多家美国财富100强的企业。公司在全球拥有1300多名员工。 21)Zoom:在线视频会议平台 Zoom是在线视频会议与协作服务的提供商,主要提供桌面端及移动端的视频会议服务,无需额外硬件,支持高清视频会议及录制、屏幕共享、协同沟通等功能。区别于Cisco等公司高成本的解决方案,Zoom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易部署且实用性强的在线会议系统,大幅度的降低了企业成本,主打中小企业和教育市场。其服务包含了云视频会议、在线会议、群组消息及会议室预订功能。用户可以在Windows,Mac,Linux,iOS,Android,Blackberry,Zoom Rooms和H.323 / SIP系统上使用。Zoom的盈利模式为按需收费,对于有需要的企业收取一定的基础服务费,并在这基础之上依据使用人数收取订阅费,教学机构则可以享受每个会议主叫账号 0.99 美元/月的优惠。 2017年初,Zoom已有45万个客户,包括Uber和SolarCity。 数据来源:CB Insights、Wall Street Journal、Crunchbase、Owler,以及网上公开资料,星河研究院整理
    企业服务
    2017年04月14日
  • 企业服务
    完成 1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Crunchbase 推出智能企业服务 近日,Crunchbase 在其官网上宣布,公司已经完成了 1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本轮投资方是Mayfield Fund 及其合伙人 Rajeev Batra 。Felicis Ventures、Cowboy Ventures、Emergence Capital Partners 及 AOL 四家机构跟投。 Crunchbase更新自己的融资信息 Crunchbase,2007年在美国旧金山创立,是覆盖初创公司及投资机构生态的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最初由TechCrunch持有,后被美国在线(AOL)收购。2015年由于Verizon收购美国在线,并在同年Crunchbase获得Emergence Capital投资650万美元的投资,于是Crunchbase又从美国在线分离。于2015年11月再次获得2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未公布,并于去年推出Crunchbase Pro企业服务付费产品。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Crunchbase Enterprise及Marketplace。 前者Crunchbase Enterprise更像是去年推出Pro产品的升级版本,此前Pro提供三档不同的服务,免费版可以查询公司基本资料、投资机构信息,进行简单搜索;29美元/月专业版可免除广告,有提醒和分析等功能;99美元/月企业版针对5人以上团队,与Salesforce进行了整合。Crunchbase Enterprise将更类似AI商业顾问,让企业能够进行分类化的查询、搜索和分析,例如跟踪相关投资趋势,追踪识别行业动态,以及关注合作伙伴或竞品公司的最新动向。目前有超过5000家公司使用该项服务,包括微软、三星等。 而Marketplace,将Crunchbase更多转变为一个数据平台,访问者可以搜索和分析其中的数据,并开放API接口并通过爬虫技术或其他信息数据收集方式,从第三方获取信息对Crunchbase数据库进行补充和增强。目前已经签约了10家公司,目标是4月底前完成15家,但并不会对外公布这些公司。 Enterprise及Marketplace更像是相辅相成的两条业务线,一方面,Marketplace通过第三方更快的抓取更多的数据,对Crunchbase进行补充和完整,为Enterprise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准确性和时效性;另外一方面,根据企业对Enterprise的使用情况,能够得出哪些数据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行业动态或是热点资讯,对Marketplace的后续数据抓取方向或是算法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大量吸收数据,同时提出更精准的分析和判断,这对未来Crunchbase的算法模型和AI学习能力将是一个很重大的考验。目前需要40个人来进行数据搜集和整理。 事实上,类似 Crunchbase 这种以数据库切一级市场服务的国内公司也有不少,如创投助手、企名片、it桔子等。 以创投助手为例,目前其功能涵盖to C和to  B这两端的。C端主要针对投资人和创业者,现有的三个功能为:Deal Sourcing(项目资源)、follow up(跟踪)、Research(研究)。创业者在该平台填写公司完整信息,投资人就能在该平台搜索公司信息,并借助该平台找到联系人。 而B端的“Deeper募投管退系统”则针对投资机构,目前主要解决“募投管退”四个业务环节中的“投”(标的的筛选和投资)、“管”(投后管理)。 当然,目前国内使用信息化软件的一级市场投资公司数量较少,随着中国私募股权类投资基金的暴增,这个市场也会随之增长。同时对于平台整理的信息是否全面、客观以及其上核心数据的能否做到安全无泄漏,都将影响着该赛道玩家的未来发展。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techcrunch.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69748.html
    企业服务
    2017年04月10日
  • 企业服务
    易后台财税获神州易桥战略投资,双方将联合推进企业服务 神州易桥在北京举办上市周年庆活动,现场神州易桥与易后台财税宣布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同时宣布双方将基于共同的发展战略展开合作,发挥双方各自优势,逐步在业务、品牌、渠道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入合作,具体金额未透露。 在此之前易后台财税于2015年3月获得险峰长青领投的天使轮投资,2016年5月获得沃富资本和创新工场联合领投,唯嘉资本跟投的千万级Pre-A轮融资。 易后台财税是一家服务企业的第三方会计师服务提供商,为企业提供记帐到新三板挂牌辅导全系列的会计师服务,创始人姚宁在会计行业有过十年以上从业经验,2014年10月姚宁在南开大学允能创业商学院讲课时获得宏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鼓励,随后创办了易后台财税。 姚宁在此前采访中表示,平台化会计师服务机会在于传统会计事务所已开始关注中小企业市场,而市面上还没有高效解决模式,通过帮助中小企业寻找合规会计,提供生命周期财税服务仍存在创业机会。 此次战略投资方神州易桥在2016年完成借壳上市,2017年3月公司完成“神州易桥”名称更改,旗下主要业务“神州顺利办”面向中小微企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此次合作双方将基于神州顺利办服务体系,易后台财税会将财税服务进行嵌入结合,打造与顺利办用户群体贴近的会计师服务产品,后续在企业财税服务领域达成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 品牌层面,神州易桥旗下服务品牌“神州顾问团”将与易后台财税的“财税大师”、“财税加速器”等子品牌协同推广,同时双方将在全国线下布局中相互合作与互补,实现渠道支持与服务完善。 来源:亿欧网   本文作者三石
    企业服务
    2017年03月27日
  • 企业服务
    2017企业服务三大投资风口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峰瑞资本”(ID:freesvc),作者田里,侧重于底层技术、交易平台、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 曾在 IDG 资本投资团队担任早期项目负责人。主导和参与投资了美图、快牙、伏牛堂、iDareX 敢玩、Hover Camera、吆喝科技、Moka、费马科技等项目。 曾于腾讯担任搜索自然语言高级工程师。 感谢峰瑞和华兴 alpha 合办的这次活动,让峰瑞的部分企业服务项目能有机会和大家交流。我试图从近几年宏观经济的变化所导致的组织结构和形态的变化、以及数据服务和流通业态的变化,来梳理峰瑞在这几个方向上的投资逻辑,也汇报一下我们在这个逻辑下的投资实践。 组织变革和就业场景重构 第一个投资主题是组织变革和就业场景重构。我试图分析它发生的原因、现状,变化和随之而来的需求,并谈谈基于这些需求可以如何投资。 首先是经济上的原因。我们从 GDP、组织和就业三个角度来观察。GDP 方面,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期大家热议经济新常态和 “L 型走势” 的同一时间,悄然发生了一个长远意义重大的变化,2015 年中国第三产业对 GDP 总量和增速的贡献都超过 50%,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标志,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 GDP 的贡献都比较高。 这意味着,从 2015 年开始服务业真正成为中国经济最主要的支柱。要知道美国第三产业的 GDP 占整个 GDP 的比值是 75% 以上,中国刚刚过 50%,从这个角度来看,好日子还在后面。 组织方面,我们可以看企业规模的变化。虽然没有被专门统计,通过用覆盖就业最广的民营企业法人数量除以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可以得出最近五六年,企业的平均规模从 2010 年的 110 多人降到了 2015 年的 60 多人,减少了 47% 。 就业方面,可以看自由职业者的数量。我没有找到特别权威的统计,不过个体户的数量在六年内翻了一倍多,从 5400 多万增加到 1.17 亿。在中国就业人口接近 8 亿的情况下,自由职业者大概占了八分之一,量还是非常大的。 个体就业和自由职业是政府非常好的失业率管控手段。虽然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所带来的税收可能会少一些,但是对政府而言,保障就业比维护税收收入更重要,个体就业和自由职业是失业率非常好的缓冲剂。 其次从企业需求角度看,李克强总理提出 “双创” 后,创业潮兴起,这也导致了企业规模变小。另外,企业本身面临非常大的成本压力,数据显示,最近 20 年,中国就业人口的平均工资每年涨幅大约为 13% 到 14% ,从成本角度看,控制企业规模也是一个刚需。 第三是劳动力供给的变化,领英做过一个统计,目前 70% 的自由职业者都是 85 后,他们是数字人口的第一代,性格特质年轻,追求个性,讨厌办公室政治和朝九晚五,同时从经济角度来说自由职业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更优的收入分配模式。 第四是技术上的原因。从基础工具、沟通工具、支付工具到交易平台,再加上移动化的大趋势,每一层的技术都变成熟了。 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产品。第一个是 Github,代表基本工具;第二组是 Slack 和 Skype,代表沟通工具;第三个是 Paypal,代表支付工具;第四组是 Uber 和 Upwork,代表交易平台。这些工具在国内都可以找到对标的公司。 简单小结一下,经济状况、企业需求、劳动力供给和技术演进带来了两个结果:组织越变越小;自由职业和共享经济的兴起。 组织变小变扁平导致共性需求更多,因此做标准化的服务和产品更有可能。自由职业和共享经济的兴起,从供给侧来讲,当自由职业的供给多起来,会出现对应的工具和交易平台;从需求侧来讲,组织变小,人变年轻,就要求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或产品,也更加看重分享、协作和 Social 功能。 这些变化也带来新机会。组织变小后,个人在组织里的身份和地位和他作为个体的身份和地位共性更多,B 和 C 的界限开始模糊,很多业务可以比较自然地从 B 做到 C,或者从 C 做到 B。 从供给侧来看,我们投资了 vphotos 和墨刀,它们分别是针对摄影师人群的交易平台和针对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的开发协作工具。两者针对的人群恰好是自由职业者里占比最高最活跃的影像和设计师工程师人群,同时也都服务 B和 C 两种场景下客户。 从需求侧来看,百场汇、捷税宝和酷办则分别满足了组织变小变扁平、自由职业和共享经济兴起这两个趋势下的需求。 百场汇要做活动场地领域的 Airbnb,满足了年轻人追求个性的需求,帮他们找到优质有特色的活动场地;捷税宝直接成为自由职业者背后的税务顾问,它为美甲师、主播、一对一老师等新兴职业提供节税和税务咨询服务;酷办做联合办公空间的 ERP,而自由职业者和小组织恰好是联合办公空间中占比最高也最忠诚的客户。 数据服务 第二个投资主题是数据服务。关于大数据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说它 teenager sex,所有人都在谈论它,但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怎么做;大家都以为别人在做,都对外号称自己在做。1000 个人对大数据可能有 1000 种理解,我试图讲讲我们的理解,数据服务从哪里来,走向哪里。也不一定完全对,欢迎各种讨论。 从历史角度看企业信息化,可以了解我们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图中有一条时间轴,轴的右边是企业信息化,轴的左边是基础 IT 技术迭代,我们把它放在同一个时间轴上,试图找到规律。这期间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方法和理论,第二个阶段是信息化,第三个阶段是数据。 1915 年批量经济概念的提出和 1934 年确定订货点的统计方法,是工业生产中出现 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理论的理论准备。MRP 理论即物料需求规划理论,就是工厂生产中,先有一个主生产计划,然后根据主生产计划去协调采购、库存。 直到 20 世纪 40 年代中叶,第一台大型计算机才出现(它不是民用或工业用的,是军方用来做弹道计算的)。此时计算机行业没有给企业界带来巨大的变化。之后的 1950 年代末,美国制造行业的一些专家经理人成立了一个叫 APICS 的组织,这个组织成立几年后,制造行业内部运行的流程理论 MRP 才开始形成。至此理论应该相对完善了。 但在这段时间里,计算机还没有被普遍使用,理论到系统的发展比较慢,像 1970 年代成立的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做 ERP 的公司 SAP,他们最早的版本都是运行在大型机上,基础技术没有跟上迭代,影响了产品对用户需求的满足。 另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点是 1970 年代,PC 的出现促使 MRP 理论开始走向 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系统。MRP II 系统可以简单被认为是MRP理论的实践。1970 年代 PC 出现之后,MRPⅡ 开始大规模应用。 1980 年代之后,产品端的 MRPⅡ 系统出现,基础技术又一次迭代,这一次迭代是 PC 进一步发展,微软和 Intel 联盟兴起。 企业服务方向另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关系型数据库的迅速发展,ERP 领域另一家巨头 Oracle 基本靠此起家。关系型数据库的发展在企业服务中非常重要,因为信息化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把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下来,建立数据库。这个阶段 SAP 已经上市了。 1990 年代,基于 PC 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发展,ERP 系统开始出现,这时可以说企业服务信息化领域的产品已经非常完善,同时技术又开始新一轮迭代。1990 年代初互联网的雏形出现,10 年之后 SaaS(软件服务)兴起。 在数据时代之前,我们能看到一个规律,即企业的需求一直都在而且比较超前,而只有基础技术出现较大提升,才能出现满足当时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需求、产品和技术处于螺旋上升迭代的状态。 以上回答了数据从哪里来的问题。迭代到最后一个时间点 2008 年,Gartner 提出 “大数据” 概念。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样的产品?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我们走到这儿了,接下来我们会走向哪里? 我从三个维度分析数据。第一个维度是数据的整个流通、生产和分析的过程,可简单分为采集数据、管理和分析、智能决策三个步骤。大部分的数据产品都可以归类到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步骤。 第二个维度是行业,鉴于数据在不同行业里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所以不同行业里的数据切入点应该是不一样的。那用什么标准去判断这个行业从哪个点去切最好?我认为可能有几个判断标准,前三个标准是与数据相关的,后两个标准是与业务相关的。 首先是可数据化程度和速度。整个行业是否可以被完全数字化?有多少可以被数字化?现在有多少已经被数字化了?其次是这个行业里面存量和增量数据的大小;第三是数据业务的变现能力。第四,在关于数据的工作上,过去是 IT 人员参与更多,现在业务人员参与更多。对数据服务提供商来说,IT 很强可能还不够,还要有比较多的行业 know-how,甚至有行业专家。第五,行业本身的变化要求数据的切入点不同。 按照五个维度,我把不同行业做了简单 mapping :农林牧渔、运输和批发零售处于采集阶段;医疗、安防、公共事业和制造业处于第二个阶段到第三个阶段的过程;最下面是金融、电信、广告、狭义的 TMT,狭义的 TMT 是指业务基本在线上,线下部分比较轻的服务。O2O 和电商就不算狭义的 TMT。 第三个维度是技术维度。它是变量,因为比较大的技术突破,有可能把某一个行业从一个阶段推到另一个阶段。 第一层的变量上,移动和 IoT 的发展能在数据采集上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在移动和 IoT 发展之前,收集数据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尤其是移动属性非常强的行业,比如运输行业,批发零售业等,工作环境不适合收集数据。举个例子,司机天天在外面跑,让他们守在桌子前输数据不显示。移动和 IoT 的出现,加速了数据采集的过程,使之从第一个阶段走到第二个阶段。 第二层的变量包括互联网技术、分布式技术、NoSQL 等等。还有一个非技术原因是国产化,去 IOE,这一点表现比较明显的是互联网。 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金融和电信,这两个行业本来就是IT技术非常成熟的行业,也是数据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狭义 TMT 和广告两个行业基本上就是被互联网技术从第二个阶段推到了第三个阶段。 第三层的一个重要变量是 AI,如果 AI 做得好就能完成我上一张图讲的数据闭环,使得决策后的数据进行一次新的数据循环,从而让 AI 更加智能。 一个开放的问题是,做 AI的时候,究竟应该做泛 AI,还是垂直 AI,这个问题没有定论,但是我们倾向于垂直 AI 。有三个挑选标准,第一是有明确的场景,第二是问题解决有明确的结果,第三是最好有一个数据循环。 所以,我们在看行业和数据的时候,大概会做一个 mapping,即行业会停留在数据处理的哪个阶段,技术变量在哪儿,能把它推到什么地方,新的技术变量是不是能从根本上提升行业的效率。 我们投资的云狸科技、吆喝科技和费马科技基本上都在第二层往第三层走的路上,它们在不同行业尝试数据服务,其中费马科技走得快一些,接近第三层。 流通行业的升级 第三部分讲流通行业的升级。首先看流通行业的地位。从 GDP 贡献率看,2013 年起,批发零售业成为对 GDP 总量贡献率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单一产业。最近 10 年批发零售业的年度增幅都超过了 13%, 而 GDP 的增幅过去是8% 到 10%,现在新常态变成了 6% 到 7%,可见零售业的平均增幅很快。但从2013 年开始批发零售业的增幅开始变缓,这是它遇到的一个问题。 从流通行业对就业的贡献来看,私营企业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最重要的力量,而在私营和个人就业者中,从事流通行业的人数占 40%。2015 年的最新数据显示有 1.13 亿人从事流通行业的相关职业。 由此可见,大流通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但是这个行业如果没有技术的迭代,真得不容易做。前面我也提到了,在移动和 IoT 出现之前,物流业和零售批发业相对原始,现在移动和 IoT 正在把流通行业从第一个阶段推动到第二个阶段甚至第三个阶段。 其次流通行业本身正在发生变化。我们投资的两家公司恰好代表了流通环节变化的两个方向。诺信创联做的是医药行业的流通和相关营销,它代表监管流通这个方向;舟谱数据做的是快消行业,是极度市场化流通的方向,属于两个极端。 诺信创联所在的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很大,除两票制和药品托管之外,对它影响比较大的有两件事。 第一,今年过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批文,要求医药代表必须注册、登记,并且只能从事医学相关的学术和推广活动,不能直接卖药。 第二是政府希望把医疗资源平摊到三线、四线甚至更偏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医疗服务,这样一来基层医院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过去许多药厂就盯着三甲医院,基层医院的覆盖度不够,同时医药代表的手被捆住,市场活动应该如何开展,是比较大的问题。 舟谱所在的快消行业也碰到了问题。第一是用户消费升级太快,传统经销和供应链的体系跟不上,所以厂商和经销商很迷茫,不知道什么卖得好,也不知道自己卖得怎么样,对手卖得怎么样,应该怎么去改;第二是终端渠道的变化,基层变多意味着终端下沉,同时新的终端渠道出现,电商、O2O 等渠道开始下沉,原有的几层分销渠道的效率受到很大挑战。 应对这样的变化,我认为新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行业的合理规律。偏垂直行业的公司在跟传统行业结合的时候,常常想颠覆传统行业,打破传统行业的格局。有时候我会对这种做法打一个问号。 流通行业的分销体系在中国存在了二三十年,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偏上游的分销商垫资的作用大,偏下游的分销商则更多地承担物流、仓储、配送等功能。 这么多年来,他们承担了各自的任务,现在有人要改造这个行业,甚至要把体系干掉重来。干掉不是不可以,但由于需求没变,干掉体系的同时,必须要承担被干掉的那部分责任和义务。以及,新公司是不是能比原有体系做得更好、更高效、成本更低?我觉得不一定。所以,我们更愿意投资尊重行业合理规律的公司。 舟谱数据和诺信创联做的快消和医药流通都属于大流通业,相对原始的行业,移动属性较强。对医药代表、销售员还有司机而言,手机是他们最重要的通讯工具。移动化能把流通行业从第一个阶段推到第二个阶段。 这两家公司在移动化过程中做了非常多的数据准备和运营,它们从工具切入,但是奔着数据去。不管是更合理精准地完成处方药的市场投放,还是从仓储、物流、库存上不断优化效率,其本质都是基于数据的效率提升,采取的方法和第二部分谈到的数据服务的逻辑异曲同工,也欢迎大家和他们多交流。
    企业服务
    2017年03月16日
  • 企业服务
    三大VC谈企业服务,2017年投资风潮将指向何处? 相比前段时间共享单车的火热,2B行业确实略显低调,没有4个月融资3轮的奇迹,但是“企业级服务”却成为VC和众多企业不得不提的一个领域。国内外VC也在瞄准机会和项目“争夺”这万亿市场。据网上公开数据查询,2016一整年企业级服务共融资839笔,金额环比增长为26.68%。资本市场的相对火热促进企业级服务商业模式更加完善,业务运营更加成熟。 虽然烧钱行为在企业级服务里行不通,但是不可否认资金充足确实可以为行业带来更多尝试。此前总结了10家国内VC布局企业级服务市场情况,资本随时在变,行业也万象纵横,那么现在各大VC如何看待企业级服务呢?本文将进行具体介绍。 一、华映资本丨投资合伙人章高男:“入口属性最重要” 华映资本专注投资文化传媒、影视、音乐、教育、互联网、新媒体等文化领域,投资阶段以A轮为主,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发行5期人民币基金、2期新加坡币基金,总管理规模超过50亿元人民币。 从过往数据来看,华映投资文化传媒项目比较多,2008年到2010年专注移动互联网,共投资100多个相关项目,包括文字、音乐、影视到后来的直播、互联网的广告、营销等等。2011年后关注消费升级以及互联网金融项目,2016年开始关注企业级服务。 投资合伙人章高男认为企业级服务行业的竞争力在于企业做业务服务的本质能力。华映资本投资重点关注能够成为流量入口属性的项目,例如社保交付,会产生很大现金流。“整个投资的思路核心还是流量入口,平台型流量入口,如果具备入口属性,华映愿意投资。” 企业服务和文娱、消费升级不一样。文娱做一个产业分类很容易,可以分为文字、音乐、影视或者漫画、游戏,投资思路也相对清晰,企业服务较为抽象,目前看来华映资本投资思路分为: 1)项目需要体现企业服务本质。其分为三点:帮助企业提高效率/省钱/拓展业务。这过程中需要思考哪些是企业最普遍的刚需,企业一定是和人有直接联系,这其中就包括人力资源,企业用人、培养、团队建设、辅导员工心理都是企业发展需要配备的服务。所以你抓住企业的人,就会跟你投其它的项目有很多的互动和化学反应。 2)关注效率以及工具服务。这个跟每家投资机构的基金有关系,任何项目分类,利用互联网的概念都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服务。华映的角度是只看线上服务或者只考虑如何通过线上数据服务解决问题。 3)关注数据。企业的本质是数据,数据和业务相结合。数据未必指大数据,企业服务最本质的就是数据,你对业务的理解,还原到本质就是数据。企业级服务领域中,数据服务不是数据产生业务,而是客户信任服务商,把数据交给服务商协助管理。同时,如果数据服务有新的延展性变现渠道,也属于投资范围。例如华映投资的Boss直聘,与很多招聘企业(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不同,作为招聘服务商不再是卖简历,而是提供工具,直接和候选人互动,这其中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职业背景都是产生的新数据,有利于再进行精准营销。 此外,数据在企业运用中无处不在,凡是企业都需要存数据和分析数据,所以华映会持续关注云计算(公有云和私有云)。章高男认为现在投资云市场不算晚,阿里云和腾讯云也不可能一家独大。整个云还是处于腾飞的初期,未来每年保持10%到20%的增长,投资云计算有益于生态布局的建设,产生巨大的整合效应。 二、戈壁创投丨投资经理李哲:企业需构造自己的壁垒 戈壁创投成立于2012年,主要专注于数字媒体、IT、TMT等领域的早期投资,现有8支基金,包括3支人民币基金、2支美元基金、以及2支东南亚基金。此外,还管理着1支香港地区的基金。戈壁从2012年开始重点关注企业服务领域。 企业服务在中国市场很大,中国大概有13亿人,美国加欧洲大概有12亿人,中国的企业数量2000万,美国加欧洲2500万,但是美国从事企业服务领域的公司有甲骨文等等,中国还未出现独角兽,但是企业级服务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具体因为: 1)国内的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完善。 2)现在的企业越来越节约成本,把控采购的资金预算,慢慢转向了按需采购,市场的发展符合企业的商业化利益。 3)国内的经济快速发展,所以人力成本上涨非常快,所以大家对于企业的协同和效率追求越来越高。 从投资角度来讲,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比较引起资本的关注,跟2C相比,企业服务有这样几个特点: ①是收费。2C的公司越不收费,用户量越大越值钱,但是2B的公司不一样,企业是理性的,收费代表认可度。②是切换壁垒高。2C的一些企业比如点外卖,哪家便宜点哪家,服务的差别性和切换壁垒都不是特别高,但是企业服务不一样,在这个领域所有的员工都在用这套系统,要转换很困难。所以企业的切换壁垒非常高,企业的拓展能力很关键。 企业服务存在很强的技术壁垒,导致我们看企业的时候,会看重团队能力。企业服务的爆发性没有2C那么高,一步一步走,不能太追逐短期的利益,如果太追逐短期的利益,对他们形成营销的压力,或者现金流的压力,会导致企业畸形的发展。 三、六禾创投丨总裁兼合伙人王烨:企业需提升“造数据”的能力 六禾创投VC基金主要聚焦于在数字内容、在线教育和数据服务,主要投资天使和A轮阶段。 过去几年六禾有投资一些数据服务项目,包含车联网、信用金融、行业应用等,其中也有发展较为快速的领域,例如信用、量化、还有保险。王烨认为市场对于企业服务接受度还是较为快速的。 之所以关注数据计算,是因为国际计算水平已经在不断提高,而且产生实效。例如,计算机的能力让基因测序成本非常低,现在1000美金所有就可以基因测序。西方科学家预测2040是一个槛,2040年1000美金的一台计算机的能力就可以达到大脑的水平。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发现计算能力变得非常高,成本非常低,现在云存储能力非常便捷,云服务逐渐完善,让这方面的基础设施普及和发展变得较为容易,而数据的作用让企业明晰客户画像,知道每月客户留存率、消费额,这些日常分析都将嵌入企业每一个决策之中。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从六禾角度来讲投资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点是市场需求的确存在;第二点是希望服务自带数据。因为服务过程中能产生很多数据,或者服务的流程有数据,项目需要有采集数据的能力。海量数据有利于可视化和分析预测;第三点是与AI技术相结合。 无论投资什么领域,最终还需回到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既能够看得比较远,又能保持有梦想有热情的心态。行业里面有一句话:方向比努力重要,第一创始人往往需要对行业有比较深的了解,还要有比较深的综合能力。 本篇文章整理自“成在沙湖”企业服务产业交流沙龙,该沙龙由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与戈壁创投、华映资本、六禾创投等机构共同合作举办。
    企业服务
    2017年03月14日
  • 企业服务
    垂直行业企业服务热潮开始了,这是2017年第一波投资热点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朱说”(ID:erpweixin)。 作者阿朱,中国企业信息化新锐专家、大型企业IT战略规划顾问,20年工作历经零售、医疗、汽车、地产、电子商务ERP研发,历任首席架构师、技术总监、CTO。 注:以下文字都是和一个VC朋友谈话记录中摘取 一、对做流量导流、电商分销、金融信贷保险的同志们说句话 现在搞中小客户的企业软件商们,基本都是在探索羊毛出在狗身上的路径,纷纷以广告推广、流量导流、效果监控、电商分销、集约采购、金融信贷、保险为主要业务以及盈利模式。 但是啊,现在大家都知道:流量、电商、互联网金融其实都遇到了发展增长瓶颈,大家都盼着越多的分销渠道越好,巴不得你给他分流量、分销、推信贷保险业务。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你都属于二批环节了你能获多少利,你做一个企业软件你能拉入多少企业用户能形成多粗多快的二批管道啊。所以啊,这条路还能走多久,你们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 二、对做软件卖软件的同志们说句话 现在搞中大客户的企业软件商们,都逐渐走入了过去ERP的玩法套路:中大客户、大金额合同、直销、长期跟单、咨询式解决方案、团队式销售、深度服务。 这套玩法我们在过去的十多年来一直是这么做的,而且我们不仅除了实施蓝图规划、安装部署、老系统升级、老数据导入、初始化配置、基础数据规范制定、操作培训、模拟练习认证上岗、切换上线、离场验收、定制开发、集成开发、报表开发、性能优化服务、异常数据修复或清洗、操作困惑客服支持外,我们更做到了业务流程梳理、业务周会制定、业务报告模板制定、业务KPI制定,直接以咨询手段切入业务。我们甚至还做到了行业洞察、行业数据报告、产业政策解读、产业研究期刊这一研究层面,更完全抛开软件只谈产业和行业发展趋势和挑战对应,开起了CEO论坛。 问问你们谁做到了这样?所以啊,大家路漫漫啊,我们过去这些做垂直行业领头羊的软件商走过的路,你们还得重走一遍啊。 三、对拿科技做资本进行合资的同志们说句话 现在搞大型客户的企业软件商们,基本都和标杆大客户成立了合资公司,直接参与经营,大客户一方出产品能力,企业软件商这方出IT能力、业务咨询能力、运营能力。在产供销关键价值链的营销推广、销售管理、仓储物流、资金周转与金融信贷环节,用高科技(如自动识别、自动计量、自动化处理等等)手段,用组织优化、流程优化、绩效优化、人才吸引、人才培训、人才激励等业务咨询手段,用目标管理、计划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督导检查、报告管理等管理手段,用营销活动、BD合作、跨界连接等商务手段,达成业绩提升的效果。 这个模式我也经历过,这种模式的本质就是:你其实是从实业企业进货(当然在进货价格、结算周期、压款回款方面估计有些特殊政策),你其实成了这家实业企业的一个分销商。你用自己的营销能力、咨询能力、人力资源能力、运营能力、管理能力、IT能力,直接做业务。当然,干软件和直接干业务、干咨询干管理和直接干业务,那是天壤之别,知道做不到比比皆是。 四、对技术总监说句话 很多搞企业SaaS软件的技术总监就想搞公有云SaaS,不想搞私有部署。我想说,这个观念差矣。 现在的私有部署和过去的私有部署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过去是企业买服务器、买路由器、买存储、买操作系统、买安全软件、买数据库、买中间件,你去了安装配置你的应用软件,你除了应用软件,其他都不是你的,所以出了问题反正反应到表象上就是企业应用软件不好用了,到底本质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个查找和修复的时间效率、成本、质量、满意度都是问题。 但是现在的私有部署,都是基于虚拟机和云集群的。客户可以买物理服务器,也可以部署私有云。不管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都是个虚拟的裸环境。在这个裸环境之上,那就都是你企业应用SaaS商的事了。所以现在不管是搞公有云部署还是私有云部署,反正一个虚拟机大文件,里面包含了所有运行需要的技术组件,里面也含运维监控系统、更新系统、数据检查系统、调试跟踪系统,这都是你自己出厂搞虚拟机安装盘的时候就内置进去的,它是可以和你的后台统一运维平台是连接在一起的,不是完全切断的。所以,All In One的虚拟机环境,就一个虚拟机文件全都包含,在做公有云私有云之间迁移、复制、远程备份、快照、恢复,都方便的很。你再也不需要像过去一层层的备份(数据库备份、应用软件备份、文件备份、中间件配置环境备份、操作系统环境备份)。 五、对产品总监说句话 过去的3年,是企业通用软件风投和创业热的3年,大家在HR&社保福利、财务&报销、OA&协同、CRM&客服方面涌现了不少应用。3年了,风投该投的也都布局完成。从2017年,未来的3年(2017、2018、2019)是做大营收做好利润的3年,因为只有3年的盈利,才能跨入创业板进行公开股票交易,才算真正财务自由(三板挂牌有个卵用)。所以啊,你现在再想冲进去做通用SaaS,那可得想到一条很巧妙的路径,想找到蓝海基本没门了,就剩下几条缝了。你能做的就是拼缝。但别看不起拼缝,拼缝其实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 但千万不要以为会有Open API Store、集成平台的市场。在中国根本没有这两个东西的市场。有这个需求,你可以做,但不可能单独去售卖和购买者两个东西。客户要的是集成这个需求,你怎么完成是你的事,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方儿。 通用软件SaaS布局基本结束,那只是上半场结束了。下半场,是垂直行业升级革新SaaS的时代了。但是这个下半场有个特点,就是不是以企业软件技术架构升级为主导的,而是以企业创新变革为主导的。所以一开始,就是以互联网营销开展、消费者运营开展、电商开展、采购开展、金融信贷与保险开展为主导的,在这些业务抓手主导下,才发生了IT的升级。这和过去技术升级、业务流程E化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垂直行业这次SaaS升级,不是简单的业务流程现状E化,也不是业务流程优化后E化,而是为了开展某项业务而做数据支撑和业务处理支撑而用的。过去我们更关注企业内部的信息化,而这次垂直行业IT建设,更关注产业链之间的衔接。 而且这次的技术也更多样化。就是因为这次是业务变革主导的,什么手段的变化都是为了支撑业务变革需要的。所以过去死求一计的系统录入,现在由多种技术实现手段组成,如有移动手机输入输出、用户画像、推荐引擎、语音识别文字识别人脸识别图片识别、AR虚实结合、二维码扫码应用、位置定位服务/地图最佳路径服务、无人智能设备、智能物联传感器,这些技术都综合应用,让信息收集无处不在。产品经理得关注到这些各种新涌现出来的新技术,以新技术的特色来重新设计满足需求。不要再在App UI用户体验设计、功能排列这一单一点上做功了。 你看看现在不管是零售便利店(便宜蜂/Amazon Go),还是装备制造工厂(三一重工树根互联),还是农业生产(大北农信),现在全都在用黑科技在改造升级,各种技术齐上场。
    企业服务
    2017年03月01日
  • 企业服务
    “奇鱼微办公”从办公一体化切入企业服务,相当于OA+CRM 目前很多企业办公应用采用单点切入的方法,垂直在CRM、HRM等一个细分。但实际上模块之间是分不开的,比如HRM,要计算薪资,一定和考勤打卡相关联。所以目前行业的趋势是将CRM、HRM等协作模块延伸到OA,实现模块串联,奇鱼微办公就是一款将OA+CRM串联的企业协作产品。 奇鱼将企业基础需求串联在一起。在奇鱼的界面,可以看到外勤、审批、日程、公告、项目、人事管理、客户管理等模块,考勤数据可以关联至HRM,外勤可以关联客户,日程可以关联会议助手预约会议室,与企业相关的流程可以在一个页面完成。 奇鱼界面 奇鱼PC界面 奇鱼CEO史有才是百度的创始团队成员,加入百度一直负责百度的渠道建设,历任销售总监、副总裁等职务,拥有15年的销售经验。他认为移动办公应该从大企业入手,大企业服务好了,小企业的要求也就能够满足。蒙牛集团目前就使用奇鱼,每年节约纸质成本三千万。其它客户还包括广之旅、上品折扣、零点咨询、贵州百灵、中海地产等。付费用户有3000多家。 企业服务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产品适配不同行业。在这一方面,奇鱼针对不同行业总结出了一套模板,通过对这些模板的复制,从而实现定制化。但对于大企业而言,这种定制化并不能满足其需求。为了给打企业做定制化,同时降低成本,奇鱼微办公采取插件平台的方式,针对大企业打造内部平台。 此外,CTO吴凯表示,奇鱼以直销为主,目前主要做金融、教育、销售等传统领域。传统行业流程标准化更强,更能够实现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盈利模式上,奇鱼与常见的SaaS产品一致,即与企业保持长期合作,每年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奇鱼微办公年初获5000万A轮融资,接下来的发展计划主要是在产品的深化打磨,以及寻求潜在的市场合作对象上。 来源:36氪,作者:韩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64704.html
    企业服务
    2017年02月28日
  • 企业服务
    2017年企业服务领域九大预测 【本文来源:牛透社(ID:Neuters),作者崔强。】   在连接频发的当下,TOB市场正发生着快速的变化。 每年到这个时间,牛透社的同学们都来催我:“崔大,你赶紧写个大稿吧,预测预测明年行业都有些啥趋势?” 推辞吧,看着他们殷(xing)切(zai)期(le)望(huo)眼神,有些不忍。索性只好年年装逼,每年就着这一的的观察扯扯。你觉得能看得过去就细细看看,如果您觉得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随意扔砖,随意挑战。 大崔在这里先打个招呼,别往死里拍就好! 在连接频发的当下,TOB市场正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微信的小程序刚刚发布,从去年的应用号到现在发布的小程序,技术迭代之快让我们咋舌。而当我们试图站在行业的角度来预测市场将要发生什么的时候也变的极其困难。而这一年来企业级市场也发生了足够多的改变,有一些公司倒下,也有一些新贵的崛起。 言归正传,那我们看看2017年整个SaaS领域都会有哪些趋势: 一、 BAT的进场导致协同市场泾渭分明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AT真正地进入了市场,B一直想进来,但是一直未入其门。微信企业号和钉钉强势进入市场之后,对市场带来了很多变数,正如我们之前的分析,几家欢乐几家愁。企业号是开放的生态,来者不拒,只要能接上发挥你自己的优势往前冲;钉钉则是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站队了的暂时安全,未站队的且应用又没有深度的,生存堪忧。 而现在看来,企业号和合作伙伴抢得了很多大型的企业用户;而钉钉则猛切中小企业。两个巨头一大一小,给原本定位在工作平台的一些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甚至已经有企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不出意外,2017年协同市场的格局将会十分明显。传统几大OA厂商依然会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暂时安全。虽然几家OA厂商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型和布局,但是比较难看到爆发力。 二、 靠项目活下来,靠SaaS赌未来 这两年,我们看到N多的项目。很多新的项目都是出自传统软件厂商内部,他们一手做着传统业务,一手做着SaaS业务。SaaS是未来,他们准备用SaaS续命。在没有拿到足够的资本的情况下,他们会采用上述相对保守的发展策略。但如果有大量资本进入,他们也会放手一博。 当然,行业内一直有争论,到底SaaS是不是互联网生意,如果是互联网生意就应该遵循互联网的玩法和交付方式,而不应该再延续传统软件的交付方式。 但无论哪种声音,但可以确定的是2017年,定制+SaaS的交付模式依然会是主流。 三、 软件走向服务对大多创业者将是春梦一场 不但是春梦一场,且春梦了无痕。醒来后,啥啥都没捞着! 如果对目前的企业服务市场做横向的切分,可以切分成三大领域,软件/工具类、企业服务类、交易类。软件类的创业者大多都有原来传统软件的从业经验,但是思维难以短时间内转变过来。 通过大家想的是通过在线服务可以与用户产生连接,随着用户体量到一定量,数据将产生巨大价值,可以向前延伸做服务,向后延伸做金融业务。但是谈何容易,企业服务却是工具在线化,尽量标准化,以社保服务为例,在线的标准化只是承载了部分数据和能力,而更重要的能力是线下的服务能力,再说的直白点,要社保的服务机构不是交的能力,更考验他们的是一旦出现问题处理事情的能力。 从软件走向服务,并不是产品调整到位的问题。而是心态、服务能力以及行业整合力的综合实力的体现。就像前几年O2O一样,互联网人的闯入传统行业,最终都铩羽而归,原因就在行业的整合力上。而SaaS软件和企业服务就像两个域一样,需要对创业所在方向有足够多的理解,否则难免春梦一场。 四、 水分挤出,2017年资本市场逐渐回暖 经历了2015年SaaS市场资本狂欢之后,2016年资本市场明显放慢了投资节奏。行业里有这样一句话:“2015年是可投可不投的项目都抢,2016年是可投可不投的项目都等。” 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不冷静导致了新创业者的不冷静,他们认为只要写个toB方向的PPT,只要概念好就可以从资本市场拿来钱。但是随着2016年资本市场的走弱,导致有投机心理的项目和创业者慢慢被挤出市场。 2016年爆出的融资消息,大家都是相对大额的投资,轮次也相对较后。也就是好的项目并不缺钱。在与多家企业服务领域主流的基金合伙人聊,他们明年所投的项目并没有减少的迹象,甚至还会加大投资的力度,随着水分的挤出,相信2017年资本市场会逐渐回暖。 五、 连接进一步加剧 2016年崔牛会年会上我们曾经探讨了一个话题“互联之变”,相信在2017年连接将变得无处不在,企业服务领域也会出现各种连接能力和连接服务。他们会开放自己的核心能力与外界相连,让其可以获得相应的能力。 比如,支付的连接、电子签名的连接、消息的连接、安全的连接、音视频的连接等等,而连接的本体则是基于数据,通过数据延展自己的想象空间,这一类的厂商也会获得爆发性的增长。 六、市场越来越成就 用户看好SaaS 如果十年前给用户谈SaaS,基本都会得到“不可能把系统放到你的服务上”、“怎么保证数据的安全”。每到此时,SaaS厂商都苦口婆心地给用户解释解释再解释。通常是用钱放在自己家安全还是放在银行安全诸如此类的话…… 但是十年之后的今天,云计算经历了多年的培育,IaaS层逐渐成熟,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云势不可挡。很多企业老板感知到了移动和云的力量,反推着CIO向云端转型。还有一种情况是“富二代”逐渐接管企业,这些互联网原住民的崛起也改变了企业动作模式。 在前段时间崔牛会的一个调研中,大部分企业CIO愿意在2017年选择SaaS产品。当然,SaaS走向企业的核心系统还需时日,但这并不能阻挡他们在新一年采购SaaS应用。 七、 并购将频繁出现 随着一级市场在2015年的狂热,2016年的理性,企业服务领域2017年将会出现多起并购。很多上市公司也在持币待购,目前并购也呈现几种趋势,一类是通过并购完善自己的方案完整性;一类是通过收购增加自己的用户量;一类是通过并购来向新方向转型。 但是无论是哪一类,对企业服务领域的创业公司也是一种退出的通路。收购的标地也相对明确,一类是利润好的,可以通过收购来产生放大效应,让企业实现快速拉长;一类是产品和团队优秀的,通过收购来快速补充短版。 2017年,如果你收到并购邀约,不要惊奇! 八、 国内产品出海 国外产品落地中国 可以看到,在新的一年里国内众多优秀的产品会纷纷走向国际市场,在崔牛会里已经有不少厂商在2016年已经开始在海外布局,在海外建立销售团队,把他们的产品推向海外市场,相信在新的一年会有更多的厂商加入出海的行列。 而国外厂商也会随着自己的用户走进国内,就如当年SAP、微软走进中国一样,他们会考虑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不同于当年的传统软件进入中国的是云形态的产品会因为运营资质的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同AWS、微软云以及Oracle一样,他们会寻找国内的企业,借壳进入中国,来发展中国市场。 九、 小程序是否会改变TOB的应用格局? 当张小龙宣布1月9日小程序与大众见面的时候,行业也开始了激烈的探讨,他会对企业级市场带来怎样的改变。 张小龙用16个字诠释小程序:无需安装、触手可即、用完即走、无需卸载。对于小程序的定位,张小龙将其比作互联网时代的网站,但也表示:”本质上来说,我们更希望在智能手机里,用户能更快速地获取服务,体验要比网站好,麻烦程度又低于下载 App,这是小程序的定位所在。” 我们依然记得几年前关于原生开发和H5谁是未来的大讨论,现在看来H5无疑占据了优势,但是原生依然坚挺着,因为使用体验。从原生开发到H5,再到小程序,技术的快速迭代让开发者应接不暇。先抛开微信的小程序不说,我们可以看看苹果基于imessage也有类似的东西,阿里也有类似东东。 虽然小龙极力地在否认微信非平台而是工具,但是承载8.5亿用户的工具说不是平台都难。小程序也将再一次激发开发者,其数量不出意外的话会快速超越安卓生态和苹果生态。通过更“轻”的连接再一次震撼用户。 纵观苹果、安卓以及微信,市场上没有完全开放的生态,适者生存吧! 洋洋洒洒写了九个预测,但是企业服务市场在2017年也会出现很多大企业,或许在现在你还未感知到他们,但是他们的发展却值得行业关注。2017年互联网巨头、传统软件厂商大佬以及创业新贵也将不断开始角力,原先相安无事的状态也将被打破,虽然称不上腥风血雨,但明年注定是企业服务竞争极其激烈和残酷的一年。也祝贺市场的每一家企业都闯出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天空足够宽阔……
    企业服务
    2017年0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