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马逊
    亚马逊发布全新工具,Hub,使企业更加方便的把服务器迁移至云端 目前,亚马逊开发出了一款全新的工具,Hub,帮助用户更加方便的把本地应用程序迁移至云端。用户甚至能在 Hub 界面直观地看到各部分的迁移情况。 Hub 是一个网页端的门户网站,用户可以在 Hub 上设置迁移任务。由于迁移过程不可能在一瞬间完成,用户能在随后实时查看迁移情况。主要的迁移部分有3种:AWS 应用程序发现服务自动化了发现和收集系统信息的过程,AWS 服务器迁移服务负责将工作负载转移到云上,AWS 数据库迁移服务以最小停机时间移动关系数据库、NoSQL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 随着多个并行迁移的发生,用户能以应用程序为中心对迁移过程进行跟踪、检查。 微软、谷歌、IBM 等重量级公司都在不遗余力的向企业售卖自己的云服务。除了将服务器布置的离用户更近,使企业获得更加快捷的响应速度外。使企业更方便、快捷地把服务器、应用程序迁移至云端也是吸引用户的重要一点。我们都知道,当增加一个新客户时,提供云服务的企业,把其获得的受益远远大于所需付出的边际成本。 所以,怎样获得更多客源就是重中之重。使企业更方便、快捷的把服务器、应用程序迁移至云端,给云服务厂商获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获客思路。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将34000个数据库迁移至云端。 来源:36氪 ,作者:徐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88233.html
    亚马逊
    2017年08月16日
  • 亚马逊
    亚马逊要办美国最大招聘会 一下招5万名新员工 据外媒报道,想要成为亚马逊员工吗?你有机会了。零售巨头8月2日将举办“美国史上最大招聘会”,为旗下大型交付中心寻找5万名员工。 不过,这5万个工作机会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如果你应聘上了,就得在交付中心往箱子里塞缓冲气袋或负责给箱子缠胶带了。 亚马逊周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亚马逊将为美国各地的交付中心招聘数万名全职员工,这些员工将负责分拣、打包和发送用户在网上购买的产品。” 虽然给纸板箱缠胶带的工作看起来相当无聊,但亚马逊全球人力资源运营副主席约翰-奥尔森还是鼓励称:“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却有晋升机会。事实上,亚马逊美国交付中心的初级经理中有15%都来自基层。” 此前,亚马逊曾承诺要雇佣13万名全职和兼职员工,2018年年中兑现该承诺后,亚马逊就会成为一家拥有30万名员工(美国区)的超级巨头,而2011年时,亚马逊员工数仅有3万。 此外,亚马逊8月就开始招聘也是为了积极备战年底的假日购物季,如果不尽快下手,劳动力紧缺的情况很快就会出现。(编译/锐志)
    亚马逊
    2017年07月27日
  • 亚马逊
    收购Whole Foods 后,亚马逊是否还会90亿美元收购企业聊天室初创公司Slack 前几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称,企业聊天工具Slack最近收到了包括亚马逊在内的几家科技巨头的收购要约,熟悉交易的内部人士称,此次交易如果达成,将是亚马逊规模第二大的并购案例。因为刚刚137亿美金收购了Whole Foods 了。。。 该内部人士称,此次收购,Slack的估值将至少为90亿美元,不过双方还在进一步谈判中。 收购Slack将有助于亚马逊和微软、Google展开竞争,亚马逊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云计算平台AWS,收购Slack可以让使用AWS的企业客户更好地展开协作。Slack支持企业员工发送消息,协同、组织和共享文件,它还能与许多商业软件相整合,如Salesforce.com和微软Skype。 另据Re/code报道,Slack正在进行一轮总额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将达到50亿美元。当前,Slack拥有500万日活跃用户和150万付费用户,营收规模为10亿美元。 其实,围绕Slack的收购意愿一直未断,2016年3月,在路奇的主导下,微软曾打算以 8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lack,但收购最终被比尔·盖茨和微软CEO纳德拉否决,此次事件也被认为是陆奇离开微软的原因之一。 另外,微软、Salesforce、甲骨文、Facebook等,都被认为是Slack的潜在买家。
    亚马逊
    2017年06月18日
  • 亚马逊
    亚马逊推出视频会议新服务Chime ,挑战微软与思科,刚推出就涉嫌侵权 Amazon Web Services再次向软件行业巨头发起挑战。 最近,该云行业巨头宣布了基于云的软件Chime,支持企业客户通过手机或桌面设备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在聊天室中进行交流以及举行网络会议等。 Amazon Chime就是基于亚马逊AWS的Skype。聊天,音频,视频会议,文件分享,样样都行。而且是跨设备(PC,手机,笔记本都可以),跨平台(ios,安卓,windows都没问题),实时同步,so easy!亚马逊内部本来是用Lync(现已整合入Skype)的,但微软的Lync很不争气,越来越难用,亚麻实在受不了猪队友了,分分钟搞了个Chime打算干掉Skype。 亚麻一次单挑两家巨头,正当我们准备看这两家巨头如何狙击Amazon的时候。Amazon Chime却被推上了被告席,指控Amazon Chime侵犯了商标权。谁这么大胆子竟敢状告亚马逊?难不成是微软的神秘华人组织MS Chime在帮微软打助攻? 起诉书中提到,亚马逊AWS的PM(产品经理)在2016年企业链接大会上(the Enterprise Connect conference)参观了CafeX Chime的展台。除了同样的名字和类似的功能外,Amazon Chime和CafeX Chime的宣传语都惊人的相似。 CafeX声称Amazon这次是赤裸裸的抄袭复制抢我们的客户更有趣的是,Amazon和CafeX都报名了今年的2017企业链接大会,而且两家的展台中间只隔着两个展台,到时候两家公司的展台能否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大家拭目以待。   在所谓“统一通信”领域,亚马逊(Amazon)面临许多成熟公司的竞争,例如微软(Microsoft)和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这两家公司分别推出了Skype企业版和思科Spark。另外两家竞争对手则是谷歌(Google)的Hangouts和目前拥有GoToMeeting的LogMeIn。 AWS企业应用副总裁吉尼•法雷尔告诉《财富》杂志:“我们听到客户最大的抱怨是,他们的语音和会议软件很难使用,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而且没有一款工具能够满足所有任务需求。” 他声称Chime让通话设置变得更容易,可以查看在线参与者,以及哪些与会者的连接受到了背景噪声的干扰。如果有人的背景声中有广播的声音,会议管理员可以一键将其话筒静音。 Brooks Brothers一直在使用该款产品的早期版本,互联网电话提供商Vonage和Level 3 Communications均将向其企业客户销售Chime。 轶事证据确实证明,另外一款网络会议产品思科Webex和GoToMeeting均需要多个设置步骤和/或下载才能使用。此外,Skype企业版用户连接到Skype用户的体验,让人不敢恭维。 所以,如果Chime确实非常易于使用,并且使用户可以以最少的麻烦进行通话、聊天、举行小组会议和分享屏幕,它将在市场中占据优势。法雷尔并未说明这款产品来自收购,还是内部开发的结果,但有报道称,AWS在去年收购了专营协作软件的旧金山初创公司Biba。 Chime只是AWS推出更高水平服务的最新示例。AWS在2006年成立,主要销售基本存储、计算和网络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马逊开始与更传统的软件公司展开竞争,其中有些公司使用了亚马逊的基本基础设施。 这些更高水平产品的其他例子包括亚马逊WorkDocs文件存储与共享软件、 WorkSpaces虚拟桌面,以及WorkMail电子邮件与日历。这些产品的目标客户是企业最终用户,而不是科技行业从业人员。 目前尚不清楚WorkDocs或其他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但亚马逊表示,它们的市场反馈良好。 亚马逊Chime现已上市,可提供高分辨率视频和优质语音通话。企业客户有多个版本可供选择,包括免费入门级产品,提供基本通话和通信功能。更高级(价格也更高)的版本增加了屏幕共享、可集成客户的内部通讯录,能够支持高达200人的会议。(财富中文网) 译者:刘进龙/汪皓
    亚马逊
    2017年03月02日
  • 亚马逊
    正面怼Skype,亚马逊推出视频会议工具Chime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  编译:peko 最近,视频电话会议系统市场迎来了一个新面孔——Amazon Web Services。 这家公共云提供商在本周一宣布启动Amazon Chime项目。这项新服务是为了和WebEx、Skype for Business以及GoToMeeting竞争而设计的。 AWS发布的这项服务可搭载Windows、MacOS、iOS和Android这些应用程序使用。虽然Chime的基础设施在美国,但AWS企业应用程序的副总裁Gene Farrell表示全世界都可以使用该服务。 Chime具有一个有趣的特点:任何参加会议的人员都会陈列在一个可见的名单上,并且显示出是否有人处在可能干扰会议的嘈杂背景音中。如此一来,就算会议没有主持人,任何与会者都能够选择静音他们和其他人继续开会,不用忍受狗吠或者打字的噪音了。被静音的人将会被告知自己的麦克风已被封锁。当然,他们可以自行选择取消静音。 此外,如果用户因为某些原因无法使用该服务程序,也可以通过常用的电话号码发起一个Chime电话会议。Farrell表示,未来AWS还计划增加通过传统的电话网络来定人呼叫的功能。 Chime是AWS应用程序投资组合的一部分,目的是帮助企业员工完成工作。这组服务原先是公司的WorkSpaces云虚拟桌面的一个产品,现在涵盖了AWS的WorkDocs办公套件、WorkMail电子邮件服务以及QuickSight商业智能服务。 这项服务将设定3种价格。基本用户可以享受一对一的语音和视频通话以及群聊功能。在此基础上每月多支付2.5美元的用户,可以享受SAML和Active Directory为身份管理系统额外提供的屏幕共享和集成功能。 Pro的价格是每人15美元/月。除了上述的一切功能外,还可将参与会议的人数上限扩充到100。其他两种价格的用户也能加入Pro用户设立的会议,因此公司可以混合搭配套餐以将Chime的成本降到最低。 Amazon对Pro功能提供了30天的免费试用。到期后,用户可以选择继续使用基础功能或增加付费来享受更高级的功能。Farrell表示,Chime可以减少公司高达70%的统一通信费用。目前市面上许多公司的室内会议系统都是Polycom和Crestron等公司旗下的,这些设备也可与Chime进行集成。 为了扩大市场,AWS正在与Level 3 Communications和Vonage合作。Level 3将把Chime推销给自己的客户,而Vonage将会与其小型业务合作,这两项计划都会在今年的第二季度里出现。 Amazon已经在少量客户间内测过Chime了,其中包括时装零售商Brooks Brothers,这家成立于1818年的公司已经把Chime普及给90%的员工使用。
    亚马逊
    2017年02月17日
  • 亚马逊
    亚马逊保持一流人才竞争力的秘诀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杉汇”(ID:Sequoiacap),编辑洪杉。 如何在每一次招聘中选取比现有员工更优秀的人才,以及如何科学地节省招聘环节的时间?亚马逊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机制化。 为此,他们可以从公司各个角落挖掘并任命“招聘门槛提升者”,这些人的使命就是要确保公司可以招聘到“业绩表现足以超过一半以上的公司既有的同职位员工”,并可以与HR“讨价还价”;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消耗,他们建立了“漏斗式招聘体系”,每一次电话面试必须拒绝三分之一的求职者...... 这些都是曾任亚马逊首席架构师的阿努拉格·古普塔学到的宝贵经验,他认为,就是这些看起来几近死板的条条框框,保证着这家伟大的公司十几年如一日地保有着最初的强大生命力。 传统观点认为,员工巨大的热情与精力让企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事实或许并非如此。这正是阿努拉格·古普塔(Anurag Gupta)从亚马逊的工作经历中学到的——机制往往比热情重要。 因为几乎没有员工不希望去做“正确的事”,大部分人对工作都抱着良好的意愿与态度,但“员工想要达到的成就”与“无法避免的错误”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怎么解决这一矛盾? 在亚马逊,古普塔领悟到的答案是机制,即可重复的、可度量的、可审计和可提高的过程,是这些保障了企业一步步走向伟大。 在首轮资本公司的上一次CTO论坛上,古普塔展示了一些可用于招聘环节中的机制。这些机制可有效减少招聘过程中的失误,并节省大量的时间。 授权“门槛提升者” “很多公司都说‘我们只雇佣比我们自己更好的人’,”古普塔对此表示疑惑,“如果你试着让招聘机制化,就能解决一大堆问题:究竟比谁好?哪一个最好?‘更好’的标准要如何制定?” 古普塔建议公司内部的人来负责提高招聘门槛,让他们参与所有的招聘会议和面试环节,授予他们做判断的权力,让他们来确定某个求职者相比于现有人才品质是否有所提高。 “寻找高水平,而且有良好的判断力的人作为‘门槛提升者’,”古普塔说,“告诉他们,他们的工作是确保有新员工的业绩表现足以超过一半以上的公司既有的同职位员工。” 很重要的一点是“门槛提升者”不能像HR那样迫切地需要填补某个职位。他们应该来自HR团队之外,但充分掌握评判人才所需的职位相关信息,他们只专注于求职者的表现。 而且,正如每一个良好机制一样,这一招聘机制也应该有内置的Plan B方案。“如果HR与‘门槛提升者’的意见不一致,在初创企业,你可能会把决定权交给创始人之一。 ”古普塔给出以上建议。 建立漏斗式招聘体系 “对每一个走完整个面试环节的人,你需要投入大概20个工时,”普塔说,“你还必须考虑求职者的感受——他们投入的时间和你对他们投入的一样多。”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建立一套机制,从而节省招聘者与求职者双方的时间? “这个流程或许是这样的,第一次电话筛选后,你排除掉三分之一的通话对象;第二次电话筛选后再排除掉剩下的三分之一,”古普塔说。严格执行这一流程会防止参加面试的人数过多,还大大地节省了时间精力。 “我们做了测试。有些电话筛选结果模棱两可,所以就让求职者来现场面试了。结果他们都没有得到职位。”因此,在招聘过程中学会早早地拒绝,可以节省包括求职者在内的每个人的时间。 为了公平地筛选求职者,节省员工的时间,古普塔还建议在两次电话筛选之间加上一道限时测试题。 这个任务或许是一道简单的编程问题,这个任务并不难,对于一个水平中等的程序员来说,或许10分钟就能解决。“不可思议的是,即使你布置的是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会有约30%的人出现大大小小的错误——一开始我都不敢相信。但现在,我们有上百个数据证明这个数字是站得住脚的。” 同样的,PR团队可以要求求职者限时编辑一份新闻稿,使其语法正确,条理清晰。基本上,你要看一个人能否在面试人压力之下满足一些核心的工作要求。 不要敷衍对待公司文化 在招聘过程的各个方面中,确定文化适配这一项似乎是最难以标准化的。而且,如果你正严格提高招聘门槛,进行求职者的面试,那么缺乏文化适配可能意味着一年后有一半的人会流失。 “有一半的现场面试时间应集中在考察文化的契合程度,”古普塔说。这意味着你需要清楚地了解求职者身上哪些内容属于你公司的文化,而哪些不属于。 亚马逊经过漫长的时间确定了其核心领导原则,并把它们展示在网站上,他们必须思考这些原则对每一个层次的每个岗位分别意味着什么。文化是由文化所处环境中的人创造的,你有机会为每个新员工强化你所设想的环境——这也许是从一开始就列举并机制化文化价值观的最佳理由。 按照这个思路,亚马逊就良好的领导力构建出了13条核心原则,并公之于众: 客户至上: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入手进行逆向思考。他们努力工作来获取并留住客户的信任。虽然领导也关注竞争对手,但他们更沉迷于客户。 领导者即所有者:领导者的行动代表了整个公司,而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团队。他们从不说:“那不是我的工作。” 创新和简化:领导者期望并要求他们的团队进行创新和发明,而且总是在寻找简化的方法。他们了解外部情况,从各个方面寻求新的想法,不会受到“非我所创”的局限。创造新事物时,我们要承认自己可能不被人理解。 招聘和发展最佳人选:领导者认可杰出人才,愿意把他们带到组织中各个位置。领导者发展新的领导者,并发挥自己的作用,认真指导他人。 坚持最高标准:领导者对高标准毫不动摇,尽管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些标准过高。领导者不断提高标准,从而推动他们的团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和流程。领导者要确保瑕疵不会一路遗留下来,还要确保问题得到纠正,因此他们必须严守高标准。 从大处着眼:领导者创造和传达一个大胆的方向,由这个方向前进可以激励出成果。他们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且环顾四周来寻找服务客户的方法。 行动的偏见:在商业中速度起到关键作用。我们重视有计划的冒险。 节俭:我们尽量不把钱花在对客户不重要的事情上。节俭能培养出智慧、独立性、发明创造。职工总人数、预算规模或固定费用大并不能产生额外加分。 直言不讳地自我批评:领导者不会把自己或团队的缺点当成长处。领导者会提出问题或进行解释,即使这样做会引起尴尬和为难。领导者会按照最高的标准对自己和团队进行评价。 赢得他人的信任: 领导者怀抱真正豁达的心态,真诚倾听,乐意以谦卑的态度审视自己最坚定的信念。 刨根问底:领导者参与各个层次的运营,持续关注细节,进行经常性的审计。他们事必躬亲。 有骨气,敢于提出异议:领导者有异议时,必须以恭敬的态度质疑决策,即使这样做会令人感觉不舒服或筋疲力尽。领导者有信念和毅力。 交付成果:领导人专注于关键业务的输入并及时交付品质优良的成果。尽管遇到挫折,他们还是能做到随机应变,坚持到底。 制定这些领导力核心原则是亚马逊在全企业范围内列举和机制化文化价值观的另一种方式。凭借这种方式,他们所描绘并灌输给新员工的文化现在仍然像亚马逊初创之时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亚马逊
    2017年02月14日
  • 亚马逊
    硅谷巨头财报比拼,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你看好谁? 本周,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公布了他们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这些业绩成果有助于为硅谷其他公司以及整个科技行业本季度表现定下基调。 巨头的财报并不是为了回答诸如“去老牌公司还是去创业公司?”这类肤浅的问题,而是可以通过这些来科技行业巨头的“体检报告”来判断出企业级客户上升的消费水平以及日趋强烈的消费意图,这两项指标都是初创公司非常需要的。 所以让我们来仔细了解一下这些财报,也许下周你的朋友在你面前装逼的时候你可以好好的给他们上一课。 废话不多说,开始吧! 逐一来看巨头企业 我们来逐一看一下Alphabet、亚马逊、苹果以及微软的结果。Facebook的分析这里暂不列举,因为Facebook尚未公布其财报。 同样地,我们也没有因为们洛帕克市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不够买HTC而将这个城市排除在外。 根据字母表的顺序,我们先分析一下Alphabet。 Alphabet 继Alphabet陆续公布Fiber CEO离职、经历裁员、削减核心项目之后,谷歌的控股母公司终于汇报了他们在第三季度营收上不俗的表现。 正如外媒昨日的报道,这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Alphabet财报显示每股收益为9.06美元,季度营收224亿美元,相对于去年同比增长20%。高于华尔街分析师预计的8.64美元每股收益和220.5亿美元营收。 然而,这一结果背后更加复杂。Alphabet的Other Bets项目(指一些造福人类的项目)报告了一些很有趣的结果,营收增长与亏损齐飞。尽管营收和亏损结合之后数字还是比较好看的,但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事情正在发生。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它: 是的,Other Bets的股权激励花费类目相比于其各团队的总收入增长更快。这意味着总的来说Alphabet在诸多开销类目中员工薪酬所占花费远比其所带来的收入要多。 对于Alphabet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Other Bets的营收增长能维持在近40%,虽然这里的基数比较小,也受到了大数法则的影响,但这完全没有妨碍其5600万美元的盈利。由于Alphabet有计划在非谷歌产品上重新制定SBC策略,这里的盈利表现尤为重要。此外由于Alphabet的持续投资可能会在十年内维持现金损失的持续减少,但是如果想扭转乾坤还是很困难的。 总结:Alphabet一边依靠谷歌维持季度营收,一边继续开拓“登月”计划。 亚马逊 这家受人欢迎的电商公司本周公布了季度财报,投资者对其财报的失望立刻体现在了公司市值上。 外媒对此评价道: 继本周四公布第三季度财报之后亚马逊让投资者们大失所望。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52美元,远低于预期的0.78美元,盘后股价大跌至少6%,327亿美元营收勉强符合华尔街的预期。 有一些变化正在发生。正如Katie Roof在其报告中指出,亚马逊曾经被大众视为是一个“典型的无利可图却能够使投资者保持热情的例子”。然而现在亚马逊因为没有足够的盈利而受到惩罚,这就是变化。 你所关心的,即所谓的AWS结果。正如CNBC指出,AWS报告的收入是高于预期的32.3亿美元,分析师预期营收额为31.7亿美元。AWS的毛利率从29.9%上升至31.6%,图表如下所示: 这一上升结果令人吃惊,同时这也意味着在云服务类别上逐渐上升的消费额会对其他诸如Alphabet或微软等公司造成影响。 苹果 苹果,围绕着其年度iPhone发布会,正处于“蓄势待发”之中。以下摘录自苹果公司季度财报中的营收额以及设备销售量: 苹果公司本季度营收为469亿美元,每股收益1.67美元。这季度苹果卖出了4550万部iPhone,930万部iPad 以及490万Mac。华尔街预期收益是每股盈利1.65美元营收为469亿美元,iPhone销售量4500万部,iPad销售量910万部。 苹果公司还在本周推出了大量的新产品,虽然关于端口可移植性和价格的问题仍在在各大苹果粉丝论坛被热烈地讨论着。 苹果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的表现较去年同期表现略输一筹,这意味着它将在假期期间逐年缩水。然而苹果公司期冀着更高的每股收益,同时iPhone本季度销售额的确比华尔街的预期要好一点点,还算不错。 正如你所知,苹果可能需要一个新的产品类别来帮助它东山再起。苹果公司目前着重强调它的服务收入,将服务收入放在报告的最显要处: 服务收入增长24%,创历史季度财报新高,收益额达63亿美元 Microsoft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微软。 微软本季度表现的比较刚,财报公布之后当天盘后股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以下详细标注: 数据: 该公司非公认会计准则营收为223亿美元(公认会计准则营收为205亿美元),每股非公认会计准则收益为0.76美元(公认会计准则收益为0.60美元),低于预期。 华尔街分析师预计该公司每股收益0.68美元,总收益217.1亿美元。 此外正如Mattermark在这些结果之后所报道的一样,该公司的云业务正在面临缩减: 微软似乎正在向着自己200亿美元的商业云业务运行率目标努力着,首次报告了组合毛利率的一系列业务。具体数字应该超过我预测的49%,值得一提的是“季度增长7个点。” 这意味着微软过去的毛利率表现更差,但是它也在做出一定的补救工作,通过出售云服务希望获得最终的收益增长。 而且你不能回购那些你用作员工补偿的股票,用来避免以一致激励而没有收益的名义来支付更多的短期现金!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32329
    亚马逊
    2016年10月31日
  • 亚马逊
    亚马逊AWS的真正对手不是谷歌和微软,而是阿里云,那他们会如何开战? 国外投资者终于意识到阿里云对亚马逊云的威胁了。   今日,Business Insider 援引高盛周二发布的研报指出,AWS真正的竞争对手并不在美国,而是来自中国的阿里巴巴。   高盛指出,阿里巴巴的云计算服务,即阿里云,到2019年营收将达到50亿美元,届时的企业价值将达到420亿美元,而AWS届时的企业价值将为1780亿美元。相比之下,阿里云的规模依然很小。不过,这已经足以让阿里云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IaaS市场)成为排名第二的公司。研报表示:   以这样的价值来看,AWS和阿里云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两家基础设施技术公司。   阿里云季度营收的同比增长率达到140%,过去12个月的总营收约为6亿美元,与谷歌云计算业务同期的业绩估计相仿。不过阿里云仍没有盈利,上季度的运营利润率为-35%,而AWS的运营利润率达到30%。 阿里巴巴CFO武卫在今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阿里云业已经非常接近盈亏平衡。目前阿里云有57.7万用户,等到用户量达到100万的时候,将是阿里云开始盈利的时间点。   阿里云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两家短兵相接 在国际云服务市场上,不少分析认为亚马逊云的两大主要对手是微软和谷歌。但即便如此,在IaaS市场上,它们和亚马逊的差距也依然颇大,正如Business Insider此前指出,亚马逊在云服务方面在碾压微软和谷歌。   因此,似乎没有什么华尔街的分析师会拿阿里云跟亚马逊这个王者对比。只有在中国国内,更熟悉阿里云一些投资机构看好它,广发证券早在2015年10月就指出: 在国内诸多公司中,阿里巴巴之前的主营业务与亚马逊类似,为电子商务,因此在技术和软硬件积累上与亚马逊最为相似。目前的阿里云服务也被国内诸多用户认为与AWS最为相近。我们认为阿里云今后在特定细分市场,如政府云等市场,能凭借其技术实力得到一席之地。   然而,阿里云的持续增速,让华尔街的分析师再也不能忽略这个后起之秀。在今年7月,Gartner发布全球云服务市场魔力象限时,阿里云就首次进入了榜单。 高盛不是唯一一家注意到阿里云巨大潜力的华尔街投行。Baird Equity Research在近期的研报中指出,阿里云仍然被许多投资者“低估”。然而,华尔街投行们看好的,似乎是阿里云在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并非它在国际市场的表现。   由于优惠的政府政策、对地区市场的专注、运营阿里巴巴核心市场平台的经验,以及淘宝和天猫带来的在中小企业市场的优势,阿里巴巴有着良好的地位,将成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领先者。   市场研究公司SunTrust也是由于中国云服务市场的增长潜力,而看好阿里云的业务未来的继续壮大。   至于在国际市场的表现, Gartner分析师认为,作为一家云服务提供商,阿里巴巴在中国以外的企业客户中知名度和心灵占有率偏低;其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和渠道合作伙伴多是在中国以外没有影响力的中国本地企业。   但实际上,随着亚马逊云正式落地中国,阿里云国际扩张步伐的加快,这两家国际和中国云服务市场的霸者已开始短兵相接,同时云计算领域的对手也日益增多,未来云计算市场将如何开战?   IaaS市场依靠价格战扩大市场份额 正如高盛所言,这两家云服务供应商目前最大的优势在IaaS市场,作为最烧钱的细分市场,这确实是要像阿里和亚马逊这样的大公司才能承担得起。   然而,云服务市场的玩家已经越来越多,除了初创公司之外,不乏资本力量丰厚的大企业,在前期投入较高、回收周期较长的IaaS市场,这些公司拥有追赶领先者的资本。因此IDC在最新报告中指出,IaaS提供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服务等服务高度同质化,导致主要的服务商以激烈的价格战来扩大市场份额,而不是在目前阶段尝试盈利。   根据界面新闻整理,过去两年,阿里云至少6次宣布下调云服务器(ECS)和云数据库(RDS)产品的价格,其中ECS最高降幅分别达25%和20%。阿里云的ECS产品仅一年累计降幅61%。同时,不止阿里云,整个市场都一直在降价。2015年下半年,阿里云和腾讯云甚至拿出免费试用半年的优惠策略。   广发证券团队也指出,AWS销售增长可能过度依赖降价,从2006年发布至2014年4月,亚马逊共宣布了42次降价,平均每年5次以上。微软Azure 和谷歌 Google Cloud Platform在不同时间也随着采取了降价的举措。不过,亚马逊的云服务,依然是出了名的贵。   下一阶段将是垂直之争和生态建设 如果说在如今的IaaS市场,通用的基础设施服务市场竞争空间不大,垂直市场则在发展之中。大厂商会更多地提供基础模块化服务,一些创业公司则选择在细分的垂直领域切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云的需求也更加的垂直化和场景化,IDC发现,Ucloud、青云等初创企业在各自的优势领域有着一席之地,增长也很快。   从IDC最新发布的报告可以看出,中国云服务的垂直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云服务目前的战场之一:竞争越激烈的垂直领域,前三巨头占领的市场份额越少,而金融、教育、内容和医疗等细分领域还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前三巨头占领大多数市场份额的情况在将来可能会扭转。 金山云的业务去年的增速是中国市场的首位,金山软件CEO张宏江也在接受彭博采访时展现出在垂直领域的自信:“在游戏、影像云计算及医疗保健领域,我们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因此我非常有信心能取得自己在云领域的一席之地。”   IDC也在报告中总结,市场还在初始阶段,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这个市场竞争中来。IaaS提供商(青牛、青云)和垂直平台提供商,比如视频(乐视)、广告分析和即时通讯(融云)会争相吸引中国开发商。   另一方面,随着云服务市场中的越来越多有资金和技术的巨头加入,亚马逊和阿里云在技术上与其他厂商的差距会逐渐缩小,提供的产品随着市场的成熟也会趋同,因此,要留着客户,也许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更好的生态和打造自身品牌。   IDC在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系统有助业务发展,除了在中小企业市场上竞争之外,服务商也开始通过平台输出和合作伙伴推广渗透到企业市场。它认为,市场竞争的下一个阶段将是生态系统的竞争。   国际上,亚马逊AWS生态扩张和数据忠诚度的问题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不少开发者认可亚马逊的用户友好度;在国内,阿里拥有最全面的生态系统,但有用户认为体验一般。由于政策原因,即便AWS落地中国,也难以提供跟其在国际上一样的生态系统,这对AWS中国来说可能是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同时,亚马逊在中国,还可能跟微软面临类似的挑战,从基础技术来讲,微软可能比阿里略胜一筹,但阿里在营销推广方面舍得下血本,而且在价钱方面相当有优势。   虎嗅作者风小侠指出,硅谷大部分的云服务公司的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的比例是1:3,在大家的产品都十分类似的情况下,云服务公司已在发力做品牌。   他总结,由于B端市场的特性,云端市场应该也会经历技术驱动、产品驱动到销售驱动的过程。   看来,还是一场烧钱大战。   来源:36氪 ,作者:卢晓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1698.html
    亚马逊
    2016年08月25日
  • 亚马逊
    硅谷女王炼成记:带领Google追赶亚马逊最赚钱的业务(下) 一个企业市场的新趋势:客户亦伙伴 Google 已经将自己安放在了企业服务市场的暴风中心,这里除了有最新的发展趋势外,也正在酝酿一场重大的数字变革。当然,这比 “手动变自动” 或者是 “将纸质形式转化为 iPad 应用程序” 还要复杂一些。 Greene 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公司的 IT 部门开始与技术供应商进行合作以帮助他们共创所需要的技术。 “这个概念对我来说还很新。我之前从没供职过一家 ‘客户即合作伙伴’ 的企业。以前我总是认为 ‘你的客户’ 与 ‘你的合作伙伴’ 应该是分离的。但现在几乎所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客户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这是一种趋势。” Greene 认为。 她拿自己的客户 Land O’ Lakes(美国最大的农业与食品公司)举了个例子。 Land O’ Lakes 最出名的可能是它的黄油与乳制品。这家公司从 Google 那里获取农作物及天气数据,并与 Google 合作开发了一款由 Google 云服务托管的应用程序。这款 app 可以帮助公司旗下的农田及乳制品合作社成员提高自己的作物产量。 “我们从帮他们做这些事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 她表示。与过去不同,那时一家 IT 企业只会扮演开发 app 的角色,然后将产品卖给农业公司。而现在,IT 公司门已不必再亲身上阵了。 集成式技术服务: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可以肯定的是,与客户建立伙伴关系是 Greene 云服务战略的关键一环。 “对于我来说,这就像是一场革命。” 她谈到,“你必须承认身边每一件事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如今可以在云端分享数据,通过新技术手段(如机器学习技术)来识别数据等等。” 而她坚信,Google 的云服务竞争力在于它可以为一家企业提供更广泛的技术支持。 企业 app 的开发人员可以利用 Google 的现有资源,如地图、Google 计算机视觉引擎、天气数据以及语言 / 翻译 / 语音识别。他们也可以在 Google日历、文档、电子表格及演示软件的基础上创建 app。 此外,在 Greene 新整合组织的运作下,他们甚至可以利用操控 Google 广告及其他服务的相关技术。 “我们将会集成越来越多的东西”。 她认为,当一家企业能够把自己的数据与 Google 的所有技术与数据结合在一起时,这毫无疑问将产生巨大的应用潜力。Greene 一直在强调,Google 是唯一拥有这一切技术的公共云企业。 当谈到微软也提供计算机视觉 API、翻译服务、Office 365 的 API,并且 IBM 也能提供天气数据及语言服务时,Greene 显然已经准备好了如何回复: “我们有 Chromebooks。” 好吧,微软也有自己的 Surface。 “但 Chromebooks 可以运行所有 Android apps,并确保十分安全。当然,它还有一个漂亮的键盘。” 她笑道。 微软?不,我们在盯着亚马逊 实际上,她并没有过多关注 “怎样赶超微软” 这个问题。作为云服务市场的老二,微软一直被紧随其后的 Google 咬住不放。 与所有云供应商一样,Greene 将目光放在了市场霸主——亚马逊的 Amazon Web Services(AWS)身上。这个云服务可谓是帮亚马逊赚足了企业用户的钱。 让我们来聊聊 AWS。对 Google 来说较为可怕的是,AWS 说服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关掉自己的数据中心,转而租用 AWS 提供的一切。这里面甚至包括 Greene 担任董事的财务管理软件公司 Intuit。 迄今为止,AWS 已取得了巨大成功,其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意味着亚马逊这一财年的收入将达到 100 亿美元。当然,AWS 也是亚马逊最赚钱的业务单元。 此外,如果从云端的功能及特性来看,AWS 也毫无争议地完败其他对手,更不用说其建立起来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 所以,她将怎样去打败亚马逊?她回答:凭我们能提供更好的技术。 “我或许有点偏见,但我真的认为,在配套硬件方面,我们才是世界上最好的云服务企业。” 她坚信,“我同意我们还有很多功能需要去完善,即使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企业需要的基础性服务;我们也仍然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但这一过程的推进将非常迅速。” 在接受采访时,Greene 并没有透露云业务的具体增长数字,她只表示:“目前 Google 云业务的增长状况很好,我们也正在与部分大客户开发一些很棒的产品。” 她还补充道:“我们已经将亚马逊及 on-prem(意思是让公司将自己运行的 app 转移到 Google 的云端)的部分客户迁移到了 Google 自己的云平台上。” 根据 Greene 的说法,Google 已加入到与亚马逊的企业服务价格大战中,“他们总是随着我们的价格一降再降,这说明我们已经触动了他们的神经” 她表示。 她最后还开了个玩笑:“我们应该制作一款 T 恤,上面写着:‘质量最高,价格最低,要选就选 Google 云服务!’”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businessinsider.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8893.html
    亚马逊
    2016年07月01日
  • 亚马逊
    BigCommerce融资3000万美元,旨在帮助中小企业进军亚马逊 电商巨头BigCommerce在新一轮的融资中募集资金3000万美元。在网络购物如火如荼的今天,BigCommerce打算以投资人的身份继续扶持软件公司,以帮助中小企业在网络时代谋得一席之位。   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BigCommerce在过去的七年间总共募集了1.55亿美元的资金,其中最大的一笔投资由纪源资本(GGV Capital)领投。   与自己的竞争对手Shopify相似,BigCommerce也是从向中小型在线零售商提供运营管理工具起家。首席执行官Brent Bellm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公司不断努力,试图通过增加更多功能吸引更多的客户。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家的入驻商户每年的线上交易额维持在100万到2000万美元不等。   公司计划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技术开发上,无论是线上销售还是实体店面,帮助商家更好的销售。BigCommerce也想帮助零售商和零售品牌入驻一些主流的购物网站,像亚马逊和eBay。如果不依靠这些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巨擘,小型电商的生存境况堪忧。   Bellm拒绝透露BigCommerce目前的市场估值,但他承认2014年末那种资金运转良好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Bellm说,上一轮融资后,SaaS公司都获得了十倍多的收入,现在他们的市场估值是他们连续收益的5倍。鉴于此,你可以想象到,动态数据是如何反应在每一轮的市场估值上的。   Bellm预计,到明年BigCommerce每个月的销量将等同于按1亿美元年收入计算的数字。和很多初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一样,他希望公司到2017也可以实现以Ebitda为基础的盈利。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编译:小马
    亚马逊
    2016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