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ric
供应链管理到底有多重要?FusionOps获1200万美元B轮融资
据WSJ的消息,供应链管理平台FusionOps完成了由NEA领投的1200万美元B轮融资,其他参投机构包括Sierra Ventures等。这家成立超过10年的软件公司现在专注于把供应链管理服务带向云端。
FusionOps成立于2005年,致力于开发基于云端的供应链分析软件。这套软件从企业客户的SAP和Oracle系统里获取数据,做供应链方面的分析,以帮助客户了解他们供应链的情况,比如是否可以按时完成全额的发货量指标、库存趋势,或者供应商方面的情况等。这套分析软件的另一个优点是,企业客户不需要弃用自己原本的IT系统。FusionOps是在企业客户原有基础上更好的利用数据来补齐供应链管理功能,让整个企业更快的运转起来。
FusionOps目前的客户包括Merck、Columbia Sportswear等。这笔新融资将被用于为更专业的供应链市场提供支持。FusionOps也将扩张自己的管理团队,把自己的客户从目前200个左右增涨到上千个,进一步完成全球扩张。FusionOps目前的主要对手是供应链管理移动平台Elementum。
NEA此前投资过Salesforce.com 和 Workday,后来这两家公司都成功上市了。Salesforce.com 和 Workday都致力于把不同类型的传统商业软件做成在线的服务,让这些软件使用起来更方便、更便宜。NEA相信,此次投资的FusionOps也会朝着这两家公司的脚步走下去。
这家公司大致情况介绍完了,接下来说说我的想法。我认为目前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像FusionOps这样的公司,原因是这样:
德国那边,之前一直在提工业4.0的战略计划。所谓的工业4.0,就是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也就是IOT)改善传统工业、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整合客户和商业伙伴,让制造业变得“智能化”、“数字化”。
IOT到目前为止其实并没有太明显的发展,工业4.0的时代可能距离现在也还有挺长一段路要走。但我相信这个阶段在未来肯定会出现,出现之后的影响也一定非常大。因为工业方面的每一次革新,都会诞生几家庞大的平台型大公司。技术进步卷起的新浪潮会给新一批的人持续不断的创造新的机会。我们目前可能站在相对早期的阶段,脚底下一片风平浪静,但新力量总是在最初的几股暗涌里慢慢凝聚起来的。类似FusionOps这样的公司,或许就代表着这样一支暗流。
拿供应链管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对新硬件创业来说。同时,这一点不借助新的技术力量又很难进行优化和提升。从原材料到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的产品,供应链牵扯到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方面的管理,以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的一整套资源调度。这些东西需要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起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在目前这个阶段——也是IOT爆发之前的过渡阶段,就是最好的优化工具。
来源:36氪 作者:Retric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
Retric
基于邮箱数据的人脉扩展和社交,Conspire有机会走出不同于Linkedin的一条路么?
你可能不知道Conspire,但你应该用过或听说过 LinkedIn,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拥有超过 3 亿用户。LinkedIn 现在已经成为精英人士扩展人脉、寻求职业必去的一个网站了,而一家初创公司 Conspire 正跃跃欲试从这位业内巨头手上分一杯羹。
不同于 LinkedIn,Conspire 通过用户的谷歌邮箱,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挖掘出用户想要认识和建立关系的对象。这种新型的社交关系建立方式不仅仅关注用户在互联网上谁可能认识谁,更关注用户与用户间相互认识的熟悉程度,以达到更好的为用户提供社交对象的推荐、建立人脉联系等业务。而这一切的实现,都将依靠分析用户的邮箱数据,甚至是分析用户在短信、FaceBook、推特等平台上的社交数据来完成。
Conspire 认为 LinkedIn 在用户扩展人脉上是存在弊端的。在 LinkedIn 上,用户可以查看朋友的档案(一度联系),还可以通过朋友的朋友查看目标用户的档案(二度联系)。在没有二度联系的情况下,还可以向无法查看档案的用户自主发送建立联系的邀请。
用户通过一个一个的间接对象,可以达到接近最终目标用户、建立强大的人脉网络等目的。
但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是,许多用户在一段时间后很有可能拥有了一大堆他们其实并不认识的朋友,甚至是从来没讲过话的朋友。随着这种 silence friend 的增多,用户的活跃度必然会受到影响。这就像人们进入某一个兴趣群,一开始积极的参与讨论,快速拉入了许多朋友,尔后越来越多不熟的人出现在群里,部分用户开始兴趣索然,一个活跃的大群慢慢分裂成一个个的小团体,最终这个群也逐渐消亡。
不同于这种模式,Conspire 感兴趣的是,用户与用户之间关系的强弱程度。在 Conspire 里,只有二者关系达到 Strong 的标准,才会为用户推荐、建立联系。并且用户无需,也无法自己发送建立联系的请求,这一切都将通过后台的大数据分析邮箱联系的频率、最近的互动、互动响应的时间以挖掘关系的长度和深度来完成。
Conspire 同样提供通过间接用户来建立新联系的渠道,用户最多可跳跃建立联系的最大步长是 3 步,即在用户和目标用户之间还可以有两个间接用户,也就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这比 LinkedIn 上的二度联系来的广,但加上只有关系强度足够强才能建立联系这一条件,Conspire 又比 LinkedIn 来的安全可信任。
现今社交工具的缺陷在于,面对一个在 party 上认识五分钟的朋友和一个在深交了 4 年的大学同学,他们往往无法区分这二者的区别。而大数据分析使 Conspire 能够做到这一点。
Conspire 的设想其实很棒。社交工具在互联网上的地位一直很高,也因此人们对社交工具的要求更加挑剔。社交工具在为用户提供一扇社交大门的同时,又要站在门边严格把关,不能让用户接触到太多不感兴趣的人,同时又不能把门完全关死让用户无法接触到想找的人。
其中进行权衡的选择不仅要依靠更准确、更高效的算法,同时还需要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
而后者对 Conspire 其实是不利的。
尽管 Conspire 声称不会拿用户的邮箱数据做其他事情,分析数据时也只会对消息的标题进行分析等等,许多的用户还是无法轻易的交出自己的邮箱权限。毕竟,在这个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社交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的年代,个人隐私从来都是用户考虑问题的首选。在 Conspire 上,邮箱权限很有可能成为 deal breaker。
Conspire 据说在其分析网站有 1300 万人的数据资料,而用户群远小于这个数量级,只有 10,000 人左右。我认为邮箱权限就是其中的症结所在。Conspire 想要跨过 LinkedIn 这座大山,并不是没有机会,最大的问题或许在于,面前还横着另一座叫用户隐私的大山。
Conspire 同时也获得了来自 Techstars 孵化器的 250 万美元的种子期融资。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Retric]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