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kedin
    LinkedIn发布2014年Q4财报,收入仍依靠招聘,数据是下一座金矿 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周四发布了该公司201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LinkedIn的财报显示,该公司第四季度营收为6.43亿美元,同比增长44%;净利润为3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80万美元下滑21%。   在截至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LinkedIn营收为6.4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47亿美元增长44%。LinkedIn第四季度净利润为300万美元,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80万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LinkedIn净利润为7700万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4800万美元。LinkedIn第四季度调整后未计入利息、税费、折旧和摊销之前的净利润(EBITDA)为1.79亿美元,占据了公司营收的28%,高于上年的1.11亿美元。   LinkedIn第四季度每股摊薄收益为0.02美元,低于上年同期的0.03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LinkedIn第四季度每股摊薄收益为0.61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0.39美元。LinkedIn第四季度业绩超过了市场预期。汤森路透的调查显示,市场分析师此前平均预计,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LinkedIn第四季度每股摊薄收益为0.53美元,营收为6.1683亿美元。   按照业务划分,LinkedIn第四季度来自人才解决方案产品营收为3.6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第四季度来自人才解决方案产品营收占该公司总营收比例为57%,低于上年同期的58%。来自营销解决方案产品营收为1.5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第四季度来自营销解决方案产品营收占该公司总营收比例为24%,高于上年同期的22%;来自收费订阅产品营收为1.2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第四季度来自收费订阅产品营收占该公司总营收比例为19%,低于上年同期的20%。   LinkedIn第四季度来自美国的营收为3.88亿美元,占据了公司总营收的60%;来自国际市场的营收为2.55亿美元,占据了公司总营收的40%。LinkedIn第四季度来自于现场销售渠道的营收为4.14亿美元,占据了公司总营收的64%;来自于网络、直接销售渠道的营收为2.30亿元,占据了公司总营收的36%。   整个2014年,LinkedIn营收为22.19亿美元,较2013年的15.29亿美元增长45%;净亏损为1600万美元,不及上年的净利润2700万美元;每股摊薄亏损为0.13美元,不及上年的每股摊薄收益0.23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LinkedIn 2014年净利润为2.54亿美元,高于上年的1.92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为2.02美元,高于上年的1.61亿美元。LinkedIn 2014年调整后未计入利息、税费、折旧和摊销之前的净利润为5.92亿美元,占据了公司营收的27%,高于上年的3.76亿美元。   LinkedIn预计,公司2015年第一季度营收将在6.18亿美元至6.22亿美元;第一季度调整后未计入利息、税费、折旧和摊销之前的净利润为1.52亿美元至1.54亿美元;折旧和摊销支出约为7300万美元;股权奖励支出约为1.03亿美元。整个2015年,公司营收将在29.3亿美元至29.5亿美元;调整后未计入利息、税费、折旧和摊销之前的净利润(EBITDA)约为7.85亿美元;折旧和摊销支出约为3.2亿美元;股权奖励支出约为4.60亿美元。   汤森路透的调查显示,市场分析师当前平均预计,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LinkedIn 2015年第一季度每股摊薄收益为0.55美元,营收为6.4572亿美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LinkedIn 2015年每股摊薄收益为1.94美元,营收为21.9亿美元。   LinkedIn股价周四在纽交所常规交易中上涨5.94美元,涨幅为2.56%,报收于237.97美元。至发稿时,在随后的盘后交易中,LinkedIn股价上涨15.27美元,涨幅为6.42%,报收于253.24美元。过去52周,LinkedIn最低股价为136.02美元,最高股价为243.25美元。(明轩)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LinkedIn 继续增加在数据挖掘上的投入力度,投资专注于分布式消息系统 Apache Kafka 开源项目的 Confluent;上线LinkedIn Economic Graph Challenge计划,允许研究人员申请利用 LinkedIn 中就职公司、教育背景、地理位置等用户生成的职业生涯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同时也上线了新版主页,增加了用户 Linkedin 简历分析功能,兼有新闻、工作机会等信息流和维持、拓展人脉关系的提醒;涉猎企业协同领域;向英语国家的所有用户开放博客功能,这一过去只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人才能使用。   未来一年,Linkedin将着力: 推进“预测计算”(anticipatory computing)技术,试图在用户提出要求之前就满足用户的需求。 做好博客功能,鼓励用户进行内容发布,通过其中产生的UGC内容为Linkedin带来收入。 持续加强销售,目前销售订阅服务Sales Navigator已经与招聘、广告等已有的收入渠道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盘点回顾一下LinkedIn正式入华这一年 从2014年2月正式入华到现在,除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微信公众号外,过去13个月的时间里,领英的用户数据、企业客户数、产品更新、高管团队都有哪些变化?接下来就用数据带你来快速了解领英这一年的发展轨迹。 800万用户数 从2003年到2013年,LinkedIn在中国的注册用户数是400万,但2014年的新增用户同样是400万,这也就意味着目前领英中国的注册用户数是800万。2014年之前,LinkedIn的注册用户中60%都来自北上广深四大城市,而2014年的新增用户中60%都来自成都、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等地。     300多家企业客户 一直以来,招聘解决方案都是LinkedIn的主要收入来源,LinkedIn有超过一半收入都来自于这一块业务。根据领英官方提供的数据,2014年领英中国的企业客户已经由不到200家增加到了300多家,比较著名的像华为、阿里巴巴、联想、海尔、京东等都属于企业级客户。     2项主要的产品更新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领英主要的产品更新有两部分:和微信合作推出的领英名片、二维码绑定等服务以及和Tesla合作推出的雇主品牌专区。除此之外,领英在产品上并没有比较大的更新,不过据PingWest品玩了解,领英中国团队正在开发一款针对中国用户的移动端产品,它将于2015年上线。     2次高管团队人事任命 在沈博阳于2014年2月3日出任LinkedIn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后,领英在接下来一年里做了两项重要的人事任命。2014年11月前惠普中国区副总裁于志伟加入领英任领英中国营销副总裁,2015年2月王迪也加入领英任技术副总裁。 文章参考来源:36氪、pingwest品玩、腾讯科技
    linkedin
    2015年02月06日
  • linkedin
    职场社交兴起,Weave想到了把 Tinder 和 LinkedIn 结合在一起 社交产品一直是互联网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类别,虽然已经有了腾讯、Facebook 等巨头,但是社交领域的创新仍然层出不穷。基于 Facebook 的约会应用 Tinder,让“约会”变得特别简单。而当 Brian Ma 看到 Tinder 的时候,他知道自己下一个项目有着落了。 Brian 是比价搜索工具 Decide.com 的创始人,2013年他将公司卖给了 eBay。卖完公司,Brian 成了“有钱人”,所以他就想做一些天使投资。 很快,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作为天使投资人,需要参加各种活动,认识各种人,但是他比较内向,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如何跟陌生人聊天。“而且这种随机找人聊天,很多时候碰不到自己想要找的人。”Brian 告诉记者。 其实互联网上帮助职场人士社交的应用也不少,最大的是 LinkedIn。但 Brian 表示,在 LinkedIn 上找人的体验并不好,比如先要加好友,然后才能发站内信什么的,过于正式和复杂。“我认为 LinkedIn 做的最好的是在职场人士认识之后保持联系这方面。”他说。 但是,LinkedIn 上有用户的职业资料,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在看到 Tinder 之后,Brian 想到了把 Tinder 和 LinkedIn 结合在一起。这就诞生了 Weave,一款职场人士的“约会”应用。 从应用的功能来说,Weave 和 Tinder 很像,用户登录后可以看到一叠由其他用户资料组成的卡片,可以左右滑动来决定是“稍后再约”还是“立即约见”。如果两名用户都希望约见对方,那么这两位用户就可以私信交流。如果只有一方“倾心”,对方并不会收到任何信息。 不过 Weave 里的“约”并不是约会,而是“约咖啡”。因为 Weave 需要用户以 LinkedIn 帐号登录,所以约的人也都和自己的职业相关(包括但不限于自己 LinkedIn 上的好友),比如找工作的人可以约 HR,投资人可以约创业者,创业者可以约程序员等等。 Brian 表示,Weave 有两大特点,一是移动应用的位置优势:Weave 在做用户匹配的时候会根据距离来做判断,距离越近,就越有可能见面;第二是双向匹配:只有两个人都希望约见对方才会促发连接,这也让约见面更加自然,因为双方必然会有共同的话题或者需求匹配。 但随着 Weave 积累到越来越多的用户数据,在匹配用户的时候又多了一层相关性要素。通过用户的滑动操作以及个人资料,Weave 能够判断这位用户想要见什么人,并像他展示更多这样的人。 比如一位程序员在看到投资人的时候都表示“稍后再约”,而在看到HR的时候则表示“立即约见”,这很有可能表明他没有创业的打算,但想换工作。于是 Weave 就会像他推荐更多的HR。而当一位 HR 频繁想要约见营销人士而不是程序员的时候,Weave 也会像他推荐更多他想要见的人。 “我们的目的就是让职场人士见面、讨论职业机会变得更加简单。”Brian 说。目前 Weave 在用户完成连接之后,只支持私信交流,但未来 Weave 还会在应用中加入日程管理、推荐见面地点等功能,让两个都想见面的人更轻松的安排一次见面的时间地点。 不过他并不认为 Weave 会和 LinkedIn 发生直接竞争,相反,Weave 在促进职场人士见面交流的同时,也为 LinkedIn 带去了用户。“很多人在 Weave 上约了咖啡,见面之后又在 LinkedIn 上加了好友。” 现在每天能促成100次职业人生的见面,而在过去一年里,用户已经在 Weave 上划动了400万次。和大多数移动互联网产品一样,Weave 的初期用户集中在旧金山湾区一带,但 Brian 表示,世界上大多数职业人士都有交流职业机会的需求。而走出科技圈,也是接下来 Weave 会努力的方向。 来源:pingwest
    linkedin
    2015年01月29日
  • linkedin
    村长:LinkedIn inMail在2015的新变化 来源:微信公众号“村长” // // // LinkedIn在2015年公布的信息中,对招聘者最大影响莫过于inMail使用政策的修正。   在2015年1月之前,inMail的游戏规则是:如果发出了inMail,但没有收到回复,LinkedIn将把扣掉的inMail点数返还给你。   在2015年1月之后,inMail的新游戏规则:如果发出了inMail,只有收到回复,LinkedIn才会把扣掉的inMail点数返回(奖励)给你。   两者的区别从文字上看正好相反,前者看似保证了企业招聘者(其它使用者)的权力,但副作用是无效(无反馈)的inMail会得到鼓励。后者鼓励招聘者(使用者)更有效的发送inMail,提高inMail的回复率。 这里简单列2个公式,大家更容易看出差别:   假设你账户中有50个inMail,而且inMail反馈率(response rate)大约在20%左右,那么旧的政策下你可以获得inMail的使用机会大概是244次。 总数 反馈率 50 20% 40 20% 32 20% 26 20% 20 20% …. 20% 244 Total 但在2015年新的政策后,你实际获得的inMail使用次数就只有62次了。 总数 反馈率 50 20% 10 20% 2 20% 62 Total inMail回复率是可以通过使用者努力不断改进的。如果你能达到100%的回复率,理论上你的inMail在新政下面是用不完的。 :) 一个inMail的价格是10美元,你可以想象提升有效回复率对于企业和个人是多么重要。   我是支持LinkedIn政策的改变的。这样减少了滥用inMail的可能,保护了LinkedIn会员不被垃圾信息打扰的权利。但对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目前许多LinkedIn使用者和企业不重视的细节。    
    linkedin
    2015年01月28日
  • linkedin
    带你领略LINKEDIN上的6大最佳公司页面,这回有启发了哇? 你的公司在领英(LinkedIn)的页面是否展现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它对优秀人才有吸引力吗?它能吸引和鼓励消费者吗?你们在领英上有这样的公司页面吗?(HRTechChina注:当然咱们可以扩展思维,除了可以在linkedin上花心思放上能体现公司魅力的公司页面,在社交媒体上,比如,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公司网站上都需要花点心思去体现呢。这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公司,对于HR来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自己的招聘工作,让更多应聘人了解公司价值及文化。)   不管你的公司页面需要微调还是彻底改变,“2014领英10佳公司页面”将为你带来非凡的灵感。   为了选出最佳页面,领英请用户推荐在他们心目中最具创新性和启发性的公司页面。下面是其中6个优胜作品,你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让你的页面变得更闪亮。   1. 戴尔(Dell ):利用赞助帖的更新 赞助的帖子已经成了大多数社交网站的主流,领英也不例外。戴尔公司利用这一特征使自己的页面送达领英的主要目标群体,而不仅仅是自己的粉丝,你也可以这样做。   2. 印象笔记(EverNote):锁定更新,突显最有价值的内容 当印象笔记发布新功能时,它会在公司页面上发布更新帖并锁位置,使该贴始终处在“最新更新”的第一位,确保大多数粉丝能看到这条新闻。   3.Luxottica 集团:用求职页面来吸引顶尖人才 眼镜品牌Luxottica 集团不仅在求职页面发布职位列表,同时还展现企业文化的内容。这有助于求职者更好地了解公司,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为其工作。   4. 宝洁公 司(Procter & GAmble):用展示页面强调公司的特殊方面 展示页面是公司页面的延伸,你可以用它展现品牌特征,介绍公司的业务部门,或者其他方面的情况。宝洁为秘密除臭剂(Secret deodorant)这款产品设计了展示页面,直接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   5.特斯拉汽车(Tesla Motors):分享重大性新闻和企业公告 特斯拉汽车在公司页面发布了公告和新车型的资料,让关注的用户先睹为快。你也应该提供独家的内容,以回馈粉丝。   6. 富国银行(Wells Fargo):依据地理位置有针对性地更新内容 如果你的公司的粉丝类型各异,有针对性的内容更新可能会更好一些。领英使你可以根据公司的规模、行业、资历、地理位置、语言等等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送。富国银行经常以这种方式更新内容,发布某个具体地点的事件信息,或分享分支机构的成功事迹。   (via entrepreneur,快鲤鱼编译)
    linkedin
    2015年01月27日
  • linkedin
    为什么日本人不用 LinkedIn 来 link? LinkedIn 2009 年在印度孟买设立办公室,正式进军亚洲市场。得益于印度对职场社交网络接纳程度比较高和英语教育传统,LinkedIn 在印度发展比较迅速。而 LinkedIn 2011 年上线日文版页面并在东京设立办公室后,其在日本发展却颇为不顺。 上图是 2014 年 7 月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日本用户数最多的社交网络是 Line,Twitter 和 Facebook 紧随其后,而 LinkedIn 的用户数居然还不足以独立开来统计,被列进了“其他”一项中。 上图显示日本内 Facebook、Twitter 和 LinkedIn 在 Google 上的搜索热度趋势,LinkedIn 是黄色那条线,低得几乎看不到。虽然 Google 在日本搜索引擎市场的份额只有 40% 左右,但从三个社交网络的对比中还是可以一窥 LinkedIn 在日本的不振。   一位在日本互联网巨头 DeNA 工作的风险投资人 James Riney 在日常工作中也同样发现,日本职场人士普遍不使用 LinkedIn 进行工作上的交流,反而使用 Facebook 来增进对商业伙伴的了解。他非常好奇:难道日本人喜欢把工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   Riney 总结了和日本职场人士打交道的经验,认为他们不使用 LinkedIn 而喜欢 Facebook 主要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日本的文化中,职场人士倾向于在一家公司工作很长时间,甚至很多人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同一家公司度过。而 LinkedIn 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寻找其他工作的网站,要是自己在上面完善了各种信息并且不幸被老板看到,那无异于自毁前程。   日本人崇尚谦逊,“我第一年就帮助公司利润从 500 万提升至 2000 万”这种描述在他们看来是在过分自夸,他们更加喜欢“谦逊地自夸”。LinkedIn 要求用户准确描述自己在一个项目中贡献了多少力量,而在 Facebook 上,日本职场人士可以“谦逊地自夸”认识某个人或者参与到哪些项目中。   日本职场人士倾向于和私交更加亲密的朋友进行商业合作,而 Facebook 让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相熟的商业伙伴。   最后,Riney 给了那些想要打造“日本的 LinkedIn”的创业者一个建议:你们都很好奇日本职场人士为什么不需要职场社交网络,但却没有意识到,Facebook 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日本的 LinkedIn”了。   职场社交网络领域发展不顺的 LinkedIn 在日本也上线了更多的项目,譬如LinkedIn Influencers,在这上面用户可以学习到像 Hiroshi Mikitani 和 Shinzo Abe 这样日本国内一些领袖级人物的专有的见解。   2014 年 LinkedIn 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和日本同属高语境文化,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的价值判断。LinkedIn 在中国的发展是会重蹈覆辙,还是吸取经验打开一片天地?   来源:爱范儿     题图来自 Medium、插图来自 intead.com, Google Trends  
    linkedin
    2015年01月20日
  • linkedin
    LinkedIn将推出新应用 让你和同事分享信息 [摘要]LinkedIn正在测试私信服务和开发文件共享应用。   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计划推出同事交流服务。   LinkedIn发言人透露,LinkedIn正在面向雇主和员工开发数款工具(包括一款应用),以便他们共同使用LinkedIn,包括员工联系方式分享工具和员工群组内容分享工具。   LinkedIn将在未来数周测试第一款产品。该产品可以让用户向同事发送 InMail信息(LinkedIn私信服务),即使双方从未联系过。该产品还鼓励用户向所在公司资料库上传自己的联系方式,使用LinkedIn的同事便可以查看这些信息。   LinkedIn希望同在一家公司的用户可以更好地交流。但是,此次更新并没有增加类似Yammer和Jive内置的聊天服务。   LinkedIn发言人表示,LinkedIn计划推出更多的内部办公服务,这只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如今,如果你要找工作,或者与其他公司的员工交流,你不得不使用LinkedIn。对于现有工作,LinkedIn的新服务无疑更具实用价值。LinkedIn一直希望增加用户内容分享量,新服务也将起到推动作用。为了增加内容,去年12月LinkedIn重新设计了主页。   此外,LinkedIn计划于本季度末测试另一款产品。该产品可以让公司直接向特定员工群组分享内容。LinkedIn希望,这种直接、定向分享方式可以增加再分享量。例如,如果一家公司计划招募新的移动工程师,它可以直接向现有员工分享招聘信息,然后让员工传播信息。   LinkedIn正在开发一款独立应用,该应用可以让员工加入公司内部群组。公司管理者可以向这些群组发布定制内容。LinkedIn已经拥有群组功能,但这些群组更加开放。新的群组服务专门用于公司内部信息分享。   为了让新功能服务于现有平台,LinkedIn还在探索其他方式。作为服务的一部分,雇主还可以跟踪员工的内容分享频率和分享量。(熠辉)   Re/code中文站 1月14日报道
    linkedin
    2015年01月15日
  • linkedin
    沈博阳:LinkedIn如何走出跨国公司失败阴影? [摘要]沈博阳认为,互联网跨国公司要把中国业务做成其实并没有这么复杂,无外乎做好三件事:人、架构和产品。   沈博阳和LinkedIn背后的美国创始人团队对中国市场野心十足,但他们首先要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欧美的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鲜有成功。   本土化是所有跨国互联网公司需要探讨的永恒话题,众所周知的那些诟病,包括总部习惯直接干预管理中国区业务的战略和管理,产品开发、适应环境的速度和执行力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LinkedIn中国(领英)又如何能避免陷入跨国公司走过的老路?在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LinkedIn中国CEO沈博阳表示,要把中国业务做成其实并没有这么复杂,无外乎做好三件事:人、架构和产品。   “美国互联网公司纷纷折戟中国市场,往往归咎于中国的特殊环境,其实根本原因是在于这些美国互联网公司是不是找对了合适的团队,是不是真正地把产品本土化,是不是像中国创业公司一样勤奋地去工作。” 沈博阳说。   跨国公司的“错误路径” 在人人公司工作期间,沈博阳内部创办了糯米网,市场份额一度做到团购行业第三名,但最终因为人人难以承担亏损成本在2014年被百度全资收购。   进入百度后,沈博阳对糯米网的发展预期和百度很快出现了分歧。“百度本身有一些现实面临的问题,人事变动非常多,而且百度自己要做团购平台,和我要独立把糯米做成上市公司的方向不一致。” 沈博阳告诉记者。   2013年10月份,沈博阳收到LinkedIn CEO 杰夫·韦勒的邀请函,参加LinkedIn组织的关于创业的内部沟通会,过去两三年,沈博阳和杰夫已相识并有过数次交流。而就在这次见面前一天,沈博阳跟百度沟通再次产生不愉快的结果,萌生去意,于是跟杰夫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入沟通。   紧接着,LinkedIn董事长里德·霍夫曼也来到中国,沈博阳跟与其进一步商议后初步确定加盟意向,并飞到美国跟LinkedIn十几个副总裁也进行了两天的沟通,到了11月底,沈博阳最终做出离开百度加盟LinkedIn负责中国区业务的决定。   其实,里德早在2004年第一次来中国深圳时,便萌生了把创办不久的LinkedIn带到中国发展的想法,不过当时并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在LinkedIn 2013年正式决定进入中国之前,里德和他的团队已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四年研究。   “未来几年中国会变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有1亿多职场人士,如果不进中国,那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决心有了,我们再看为什么原来的跨国公司会失败。”   谈到国外互联网公司折戟中国市场的原因,沈博阳首先引用了马云的观点,他表示,跨国公司在中国负责中国业务的人往往是职业经理人而不是创业者,工作动力是让总部高兴而不是考虑如何满足本地用户需求,而红杉资本正是在国内基于沈南鹏打造了一个纯本地化的投资团队,成为少数能在中国落地的美国投资公司。   其次,从架构上看也体现不出跨国公司的重视程度,中国区负责人做不到直接向公司CEO汇报,职能偏向销售或者产品技术,对中国市场的耐心和决心不足。   第三,跨国公司包括LinkedIn最早在中国都犯了同样一个错误:“路径依赖”,即迷信于复制这些公司原来在美国的成功模式。   “任何一个成功的跨国互联网公司都有这样的心态,自己的全球化平台和产品经验既然在韩国、印度、澳大利亚、英国都可以成功,在中国也必须能成功。” 沈博阳说,但是,无数的例子已经证明中国互联网独特的环境,导致其他地方可以成功的模式在中国真的难以成功。   2014年1月1号加入LinkedIn后,沈博阳成为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正式员工,虽然用户和收入规模小,沈博阳却获得直接向CEO汇报的权利,中国区也成为独立于亚太区在全球独立的一个市场区域。   “我不是传统意义上跨国互联网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而是注重产品、技术和中国互联网游戏规则的创业者,并围绕我搭建了有创业基因的团队。这有助于我们能在中国做出更快、更大胆的决定。”   沈博阳说,从产品层面来看,简单的汉化、深度的本地化都不行,必须要单独给中国开发自己的本土化产品,而且通过中国团队完整运用创业思路去运作,这才是有可能成功的唯一方向。   慢模式寻找爆发点 据沈博阳透露,去年年初 LinkedIn正式进入中国的时候用户不到400万,目前已将近800万规模,用户主要是北、上、广、深等十几个大城市有海外背景的中高端人群,下一步则计划渗透更多的本土化用户。企业用户也有两百多家。   “当用户达到一定临界点会增长更快,但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前,职业社交将是一个突破非常慢的模式,缺乏杀手级功能和爆发力。至少在美国,LinkedIn更像建立维护网上人脉的工具,并要靠线下的联系去维系。” 沈博阳表示。   从LinkedIn的成长轨迹来看,从2003年到2011年上市才积累了一个多亿用户,但上市之后开始了更快的增长速度,市值也从30亿美金迅速上涨了十倍到300亿美金。   当然,中国市场还有自身的独特性,比如用户对无线的依赖更高,对隐私更敏感顾忌,无处不在的微信等工具则代替了部分职场场景。   “大而全的平台不一定能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我们平时能维系的人脉关系是非常有限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比较松散的人脉关系,在大而全的平台难以建立。随着时间推移,用户出于对个人隐私的维护,也需要建立纯工作上的线上关系网,并以此彰显自己的职业身份。”   沈博阳认为,职业社交和微信等社交工具不一样,资讯,新鲜事都是跟职场相关的。不强调DAU、在线时长和登录次数,而是看重个人职业资料的完整度,在换工作时保持更新,这跟招聘网站正好相反。   “LinkedIn在中国的发展依然在探索中,需要很长时间积累,但好在盈利模式足够清晰,去年的公司收入已达到非常可观的数量级,如果控制投入能支撑公司盈利。” 沈博阳坦言。   LinkedIn 给用户提供免费的社交服务,依靠给企业提供服务来获取收入,包括招聘解决方案、营销解决方案和销售解决方案。   其中,招聘解决方案是帮助企业寻找那些被动求职的人才,占到总收入55%到60%比例;营销解决方案是根据用户数据进行的精准广告投放,占到总收入的25%;销售解决方案则是帮助有B2B业务的企业销售人员去寻找相关销售线索。沈博阳说,未来不排除在中国建立更大的直销团队。   腾讯科技 范晓东 1月14日报道
    linkedin
    2015年01月14日
  • linkedin
    Hootsuite CEO:2015年五大社交媒体趋势 作者:瑞恩·霍尔姆斯(Ryan Holmes),社交媒体管理工具Hootsuite的首席执行官。(本文最初发表在LinkedIn) 2014年伊始,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就诸事不顺。1月份有研究显示,Facebook的美国青少年用户比前一年锐减了三分之一。许多媒体以醒目标题“宣判”Facebook将被埋葬。可是到2014年10月份,Facebook重又获得了新生。这家公司于2014年第三季度仅广告营收就达29.6亿美元,比1年前暴涨了64%。更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的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人。   所有这一切都显示,预测未来是多么困难!特别是对社交媒体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时。怀中揣着这种警惕,我对2015年的社交媒体趋势做出了五个大胆预测:   1、主要社交媒体为争夺用户钱包爆发更惨烈大战 黑客10月份曝光文件显示,Facebook的热门消息应用Messenger内藏隐秘支付功能。如果Facebook激活这种功能,它将允许Messenger应用的2亿用户只需要信用卡信息即可相互转账,无需支付其他费用。与此同时,Facebook也准备推出新的Autofill功能,允许那些在Facebook上存储了信用卡信息的用户在全网45万家电商中购物付账。   那么为何Facebook想在2015年操控你的钱?现在,许多科技巨头正在移动支付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包括推出了Apple Pay的苹果公司、初创企业Square与Stripe,甚至网络支付的老牌巨头PayPal等。在当前局势中,这种竞争似乎还远未结束。Facebook最终可能对其汇钱服务收费,并利用用户的采购数据吸引更多广告商,甚至与传统信用卡巨头Visa和Mastercard展开直接竞争。有一点已经可以确定:在2015年,你可以看到主要社交网络更积极地处理你的交易。   2、社交网络会继续发展……它们能笑到最后吗? 2014年,大量社交网站乘机崛起,许多专门针对缺乏敏感意识的“大男孩”,他们缺少隐私保护意识等。新近崛起的社交网站包括Ello(成立于2014年3月份,承诺永远不会出售用户数据)、Yik Yak(允许用户与附近用户完全匿名交流)、tsu(承诺根据广告受欢迎程度,与用户共享广告收入)等。   这些社交网络会继续增长,并坚持到底吗?新的社交平台试图复制Facebook的成功经验,同时承诺更少广告或赋予用户更多隐私权,但他们同时面临严峻考验,其中包括Google+在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难以吸引到足够的用户群体。为此这些网络让人感觉犹如“鬼镇”,根本无法与拥有13亿用户的Facebook的繁荣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新的社交网络以更好的方式映射出现有社区或利益群体。事实上,数以千计的社交网络已经在未受关注的情况下发展起来,从专门的厨师网站Foodie到健身网站Fitocracy等。   3、社交网站上实现购物 2014年年初,Twitter与Facebook开始测试“购买”按钮。这个按钮位于特定的推文和帖子旁边,用户只需要点击一两下就可以实现购买,无需离开网络。在2015年,电商与社交媒体有望更深入融合。实际上,两者花费如此长的时间融合已经令人感到有点儿惊讶。   首先,这种方式消除了所有商家面临的关键挑战,即如何吸引客户上门或浏览其网站。在Twitter与Facebook上,你已经有了知音,可以高兴地与朋友进行聊天,浏览最新趋势,共享照片与视频等。一旦他们的支付信息归档,购买自然而然即成形。   此外,由于Facebook与Twitter都是实时媒体,对于那些短暂流行趋势的短暂交易来说,它们都很完美。一旦遇到时间敏感的邀约,消费者可能倾向于立即行动起来,并完成交易,最终放弃网络交易中常见的强迫性比较购物。最终,广告商将从中获取巨大好处。将个人推文和Facebook帖子与实际购买行为联系起来,从目前来看存在着巨大的分析挑战。但是随着“购买”按钮的出现,具体收入数据可与具体社交媒体信息联合起来,这不该到现在还无法实现。   4、智能设备更智能化 廉价传感器已经促使智能设备大爆发,从恒温器、浴室秤、冰箱等家居应用到健身手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它们现在都在收集数据,并迅速实现联网。许多类似设备还向Facebook、Twitter以及其他社交网站推送通知,这种趋势在2015年还将继续持续。问题是:这是好事吗?日益增加的洗衣机、烟雾报警器以及耐克Fuelband腕带等发出的Facebook帖子,似乎并非都是令人感到兴奋的事情。   2015年的挑战将变成如何将快速增长的物联网与社交媒体进行智能化融合。总的来说,智能设备需要改善它们的社交智慧。这可能需要从挖掘用户的社交关系图开始,包括用户的朋友与追随者。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智能冰箱可以追踪你的Facebook活动,看到你正策划一场派对和响应参加的人数,提醒你去采购啤酒。通过以更复杂的方式倾听社交媒体,追踪用户活动,与用户的朋友和追随者互动,并做出相应回应,智能设备将在未来一年内变得更加智能化。   5、私人社交媒体需求越来越多 2014年出现许多匿名和新的社交网络,包括Snapchat、Secret、Whispe、Yik Yak以及Telegram等,它们都变得十分热门,毕竟并非每个人都希望其在社交媒体上的对话向全世界广播。与此同时,敏感的用户越来越意识到,个人数据正被收集,并在随后被出售给广告商、进行操纵性测试或被政府机构使用。   问题是,隐私网络很少能兑现承诺。Snapchat已经被黑,成千上万敏感用户照片被曝光在网上。2014年10月份,匿名社交网站Whisper被曝储存用户帖子、位置,并将这些信息汇编到可搜索到的数据库中。正如科技博客网站VentureBeat报道的那样,在网络上实现真正的匿名和隐私非常困难。对于那些轻易许下承诺的网站,它们几乎不可能兑现承诺。   但是在2015年,人们对匿名社交网站的需求将更多。实际上,已经有迹象显示,即使社交网络巨头都开始承认这个问题。10月份,Facebook推出新的聊天应用Rooms,允许用户围绕共同的兴趣创建聊天室,无需透露姓名或位置。与此同时,Facebook于11月份成为硅谷首家对Tor提供官方支持的科技公司,Tor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开源匿名服务,在记者、政治反对派以及执法机构中非常受欢迎,它允许用户隐藏身份、位置以及浏览历史。   via:腾讯科技
    linkedin
    2015年01月14日
  • linkedin
    化繁为简,Linkedin如何用大数据来变现 对Linkedin商业数据分析部门而言,大数据分析不是什么高高在上、复杂枯燥的工作,而是一门化繁为简、高效实用的艺术。        在大数据时代,商业数据分析部门对一个公司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目前,很多公司的数据分析部门采用的都是“分析放在报表之上”的分析方法,即每天产出非常繁琐、复杂、海量、事无巨细的分析报告,但这些分析报告的可理解性和可执行性并不强。而Linkedin作为一个典型的数据驱动的公司,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却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报表放在分析之上”的方法,化繁为简,以最快的速度在大数据金矿中发掘出最多的商业价值。   据悉,自2011年商业数据分析部成立以来,Linkedin的销售收入已经增长了20倍,不仅如此,整个公司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数据驱动的自动快速的商业决策。近日,钛媒体驻美记者也独家专访了Linkedin商业数据分析部门第一位员工及部门总监Simon Zhang,对Simon而言,商业数据分析不是什么高高在上、复杂枯燥的工作,而是一门化繁为简、高效实用的艺术。     数据分析结构:从金字塔到菱形到球形 Linkedin无疑是一个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的公司,截至记者发稿时,其用户即将超过3.4亿人,庞大的用户规模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这其中包括行为数据、身份数据、社交数据以及内容数据等,如何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用户痛点从而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是Linkedin商业模式的关键。   成立于2011年3月21日的Linkedin商业数据分析部门的主要功能正是通过数据分析支撑公司其他关键部门进行各种决策。目前,商业数据分析部门的70名员工可以支撑服务于全公司4500名以上的员工。   “自成立以来,每天,销售、运营、客户服务、工程、市场、产品等各个部门的员工都会向我们部门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用户对我们的主页面是否满意?我想推销某款人力资源产品,我该推销给哪个公司?等等。最初我们都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数据分析,但这样效率实在是太慢了,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改革以往的数据分析的方法。”Simon表示。   和大部分公司一样,Linkedin最初采用的是金字塔形的数据分析架构,从下到上依次是:了解相关业务与产品;有目的地采集有用的数据;深度了解数据分析工具原理以及如何使用;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作出决策。   而这几个步骤中,区分出不同水准的数据分析的关键点在于中间两个步骤。“了解你所使用的数据分析工具方面,目前很多分析人员不是太重视,因为他们认为编写数据分析工具是传统IT部门的事情,但实际上,能否深度地了解分析工具的运作原理对于你能不能充分正确地使用这个工具很关键,也是区别好坏分析人员的关键。   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数据分析这一过程本身,在我多年的工作经验中,业界一致认为,好的数据分析都是善于化繁为简的,好的数据分析人员善于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最核心的价值。”Simon告诉钛媒体。   正因如此,在人人都在讨论大数据的时代,Linkedin对数据分析的最重要的两个要求就是“速度要快并且产生价值”。   只有速度够快才能形成规模化,才能产生规模的价值,而传统的金字塔型的数据分析架构使得分析人员在金字塔的中下段部分花费了过长的时间(85%-95%的时间),因此,2010年底至2011年初,Linkedin开始考虑将金字塔结构变为菱形结构。 “变成菱形结构的主要方法就是,不断创造自动化的工具代替传统金字塔底层的工作,将金字塔所有可能的环节尤其是中下部分的工作让机器自动完成,” Simon表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金字塔变成菱形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每一个变成菱形的数据分析结构,我们会将其再次变成金字塔形,然后再次优化变为菱形,如果说每一个菱形面积仅有原来的金字塔面积的一半的话,经过多次转化和迭代之后,整个数据分析的效率将被大大提升。”   据悉,在将金字塔形的数据分析结构变为菱形后,Linkedin商业数据分析部门再次对其进行了优化,将菱形结构变成球形结构,形成闭环,“目前我们商业分析部门已经开发出了几百个面向内部员工的闭环的球形产品,每一个产品都可以实现从产品到数据收集到分析到决策的一个闭环流程,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球形产品不仅可以实现高效的分析和决策,还能形成闭环、自动升级和迭代”。   (分析决策:从三个月到一分钟) 对于大数据分析,Linkedin认为效率是第一准则,用最短的时间产生真正的价值比面面俱到的分析更加重要。而通过商业数据部门近几年开发出的几百个面向内部使用的产品,Linkedin所有部门的员工都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工作效率的飞速提升。   案例一:市场和销售团队支撑产品——Merlin 对于Linkedin的每一个产品销售人员,当他接到销售某一款产品的任务时,他至少会产生以下几个主要疑问: 1.我该把这款产品卖给哪家公司? 2.我应该联系谁?谁有采购的决定权? 3.我应该怎样去联系这个人? 4.我该派谁去联系这个人?是我自己去合适还是我的某位同事去更适合? 5.到这家公司后我该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打动客户?   在传统的人工手动的数据分析模式下,对于某一款特定的产品,其销售人员想搞清楚以上几个问题并作出一个见客户时使用的销售PPT至少需要2周到2个月的时间,而今天,通过Linkedin市场和销售团队支撑产品Merlin,销售人员仅需要登陆系统,输入自己的名字以及需要销售的产品名称等基本信息,Merlin可以自动收集销售人员的背景数据和人脉网络数据,从而快速生成较为精准的销售方案,从输入基本信息到销售方案的生成仅需要一分钟的时间,销售人员甚至可以得到系统为他量身定制的销售PPT。   “传统进行2个月的调研也未必可以得到精准的方案,而目前仅需要一分钟的时间,我们最近还把Merlin安装到了销售人员的手机上,实时对销售人员进行支撑,目前Linkedin一共有3000多人在使用Merlin系统,”Simon表示,“销售方案的自动化生成也使得我们在招聘销售人员时变得简单,不需要过多的培训便可迅速上岗。”   案例二:产品测试团队支撑产品——A/B Testing System 对于Linkedin测试部门而言,在传统环境下,其想要完成一项测试工作起码需要3个月时间,而目前,通过A/B Testing System,仅需要一分钟的时间便可以从每一项测试的650个指针中抓取出几个关键指标,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以最高的效率对测试产品进行改进。   “传统环境下,十几个人3个月才能完成的测试工作,目前仅需要一分钟,目前A/B Testing System每天可以支撑2000个内部测试,每一个测试追踪650个以上的指针,通过抽取最关键指标的方式对产品提出改进意见,”Simon表示,“我们不追求尽善尽美,我们只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事实上,只要每天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步1%,一年之后的进步成果将是惊人的。”   案例三:客户服务团队支撑产品——Voices 对Linkedin客服部门而言,如何衡量用户满意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因为通常客服人员们只能从用户留言等非结构化的数据中收集到一些信息,但如何将松散凌乱的非结构化数据变为可衡量改进的结构化数据一直没有得以解决。   直到Linkedin商业数据分析部门推出客户服务团队支撑产品——Voices,传统无法结构化的数据仅需要一分钟便可生成分析报告,比如,如果客服团队想知道目前Linkedin的客户对于主页是否满意,其仅需要在Voices中输入“Homepage”,便可以瞬间得到结构化的可视的用户满意度数据。当然,瞬间获得结果的背后一定是严谨而先进的算法。 (从写模型到写机器人) 事实上,如上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Linkedin商业数据分析部门自成立以来一共推出了几百款这样的产品,每天都在为每一个Linkedin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而努力。不仅如此,每款上述产品还可以自动地学习员工的使用习惯,以保证员工在下次再次使用相同的软件时响应速度会更快。“对Linkedin员工而言,我们的每一款产品都是为他们个性化打造的。”   规模自动化的结果当然是效率和效果的大幅提升,据悉,自2011年商业数据分析部成立以来,Linkedin的销售收入已经增长了20倍;其他所有环节的工作效率也大幅得以提升。   “我们不会满足于此,以前我们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写模型,从2013年,我们部门开始设计写模型的机器人,这又进一步加快了公司在数据分析时的自动化和高效率。”Simon表示。 (作者为钛媒体驻硅谷记者陈琛,本文首发钛媒体)
    linkedin
    2014年12月22日
  • linkedin
    Jeff Weiner领导下的LinkedIn将走向何方? 提到 LinkedIn,你肯定会想到这是一个找工作的平台。但 LinkedIn 的 CEO Jeff Weiner 可不这么认为,他想让你知道,LinkedIn 还有更多的用途。在过去几年中,LinkedIn 已经从一个上传简历的地方转变成一家职场社交网站。Weiner 不想让你上 LinkedIn 只为了找工作,而是希望你通过 LinkedIn 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     上个月,Weiner 在接受 Re/code 的采访时曾表示:   我们的使命是连接全世界的职场人士,让他们的工作更加高效、更加成功。     现在在 LinkedIn 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在积极找工作的。     LinkedIn 前产品负责人 Deep Nishar 今年八月离职,Weiner 毫不含糊地接管了产品团队。现在看来,Weiner 将长期执掌这个部门,因为并没有迹象表明 LinkedIn 在寻找别人接替。而且,Weiner 说他希望当一个注重产品的 CEO。他对于公司发展有长远的打算,还常常挂在嘴边,那就是把全世界所有工作的人聚拢到 LinkedIn 上。这可有足足有 30 亿人呢。     这个愿景的意图十分明显,LinkedIn 想要尽可能多的用户,但 Weiner 没有这么表述,因为可能会招致负面的评论。他的措辞都像是简历上写的一样考究,比如他最喜欢说的“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s)。     招聘现在仍是 LinkedIn 的一大业务,到今年年底,网站上的招聘信息达到 200 万条,招聘产品所带来的收入占到公司总收入的60%。但是,招聘绝不会是 LinkedIn 明年唯一关注的事情。     明年,Weiner 将着力发展以下三个方面:   为你量身定制的LinkedIn   LinkedIn 正在推进一项名为“预测计算”(anticipatory computing)的技术。顾名思义,这项技术试图在你提出要求之前满足你的需求。     LinkedIn 负责工程方面的高级副总裁 Kevin Scott 在接受 Re/code 采访时表示,预测计算在产品中将越来越重要,因为帮助人们快速到达想看的页面或找到需要的信息是极其重要的。     LinkedIn 现在已经推出了类似的功能,包括职位或群组的推荐,预测你可能感兴趣的职位。但是 LinkedIn 在预测计算领域第一次真正的尝试还是在于LinkedIn Connected这款应用,它从你的日历中获取数据,让你在与其他人会面之前查看他的资料,并在会面后继续跟进相关动态。这项功能看起来非常基础,获取预约安排就能给你提醒,在这方面,LinkedIn 还有更多计划。     Kevin Scott 表示,LinkedIn 将在接下来 6 到 12 个月推出一款非常棒的新产品。他没有透露到底要出什么样的产品。不过,将来某一天,LinkedIn 也许可以预测你什么时候想换工作,甚至能预测你未来几年的职业生涯。这可不是痴人说梦,LinkedIn 已经开始预测未来5年我的职业生涯了,只不过这项功能还没有面向所有用户开放。     听着很渗人?确实有点,Scott 说,LinkedIn 正在预测计算产品方面稳步推进,但是,进度不能太慢了,因为 Facebook 和 Google 也在做同类的产品。     LinkedIn想要成为你的新博客   今年 2 月,LinkedIn 向 3.3 亿注册用户开放了博客功能。内容发布将会是 LinkedIn 一项重要业务,此前,博客功能只开放给少部分“有影响力的人”。全面开放后,每个人都可以发布内容。 根据 LinkedIn 内容方面负责人 Ryan Roslansky 介绍,现在 LinkedIn 上每周有超过 4 万篇不同的文章被分享。     公司 CEO Weiner 认为,内容发布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树立个人品牌,并及时获取新消息。LinkedIn 的内容团队现在有 100 名员工,用户产生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为公司带来了收入。你在看别人的博客时,很可能就看到招聘广告了 (LinkedIn 能收取广告费);有了博客后,你可能也会提高资料更新的频率,增加注册用户对于招聘者的价值(这方面也可以收费);而企业付费优先展示博文已经成为 LinkedIn 增长最快的业务。     LinkedIn 还将改进算法,让呈现的文章与更符合你的口味;他们重新设计了主页,鼓励用户更多分享;此外,LinkedIn 中的视频内容也将有所增加,这一点在 LinkedIn 旗下幻灯片分享服务 Slideshare 中已经体现出来了。     销售,销售,销售!   LinkedIn 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针对销售人员的订阅服务Sales Navigator,帮助用户找到新的销售方向,并管理现有销售。Weiner 认为,这个产品将是 LinkedIn 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说:“招聘、市场、销售三个方面是顾客价值主张的三个核心。” Sales Navigator 与招聘、广告等已有的收入渠道形成了良好的互补,进一步提升了 LinkedIn 对用户的价值。     目前,Sales Navigator 上线才几个月,很难说它表现得怎么样。在 LinkedIn 的季度收入报告中,这个产品的收入归入“高级订阅”的部分,但是它与别的用户订阅产品并不一样,而应该和带来大量收入的招聘服务放在一起。因为这款销售产品,将来有潜力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入。     [本文编译自:recode.net]
    linkedin
    2014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