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曝光
【众合云科】警惕隐私被“扒”,离职前一定要删除的文件曝光,太真实了
最近,关于“离职前一定要删除的文件”的话题引发热议。
评论区有位网友留言:“本人是做IT工作的,公司曾经fire某位高管,让我接手清理电脑,第一件事就是复制所有的文件到移动硬盘,完成后直接锁进保险柜。那些可都是私人文件,心里五味杂陈,同为打工人,何必为难别人?”一语道破打工人的无奈和心酸。职场本就没有不散的宴席,离职也是人之常态,但有的离开难免会出现磕绊,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已成为打工的最后体面。那么,在离职前,我们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呢?我们使用的电脑隐私真的清理干净了吗?
离职前电脑隐私清理
打工人的最后体面朋友小曾在某上市公司工作了近八年,是证券事务部的管理骨干。他工作责任心极高,且专业知识扎实,领导安排的任务都能不打折扣地完成,为此深得领导喜欢。许是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出了问题,员工工资已经拖了三个月没发。小曾的父亲得了重病,一直在住院治疗,每月光医疗费都需要不少钱,他只能跟周边的朋友借钱维持,最后无奈提出离职。没想到,在他提出离职后,领导多次挽留无果,就翻了脸。专门找到IT部门的同事,趁小曾不在位置上,拷贝出他的微信聊天记录,并以此威胁小曾延后离职日期。身在职场,微信已经成为我们必备的沟通工具。除了平时工作交流外,偶尔也会聊聊八卦,甚至成为我们吐槽领导和同事的树洞,存放了太多的负面情绪。信息一旦外泄,后果难以想象。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职场环境本就鱼龙混杂,有的人敦厚善良,有的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失去底线,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在我们提出离职时,职场关系就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已是刻不容缓。离职前,及时对电脑隐私清理,不落把柄在他人手里,俨然已经成为打工人的最后体面。
电脑清理有技巧
清理尺度要把牢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离职本应该好聚好散,但世上总有些事会留有遗憾,若你带着几分怨怼和憎恨去处理离职事宜,在电脑清理时很容易越过界,一不小心掉进“坑”里。在上海某贸易公司工作的冯女士,担任营业部助理工作。工作兢兢业业,各方面表现优秀,公司选择跟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来,公司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制定了人员优化策略,而冯女士不幸成为被裁的对象。在协议离职环节,双方谈判得并不顺利。冯女士心里觉得很是憋屈,在离职前对工作电脑进行清理,不但对个人隐私资料做了删除,还对存储在电脑里的工作文件也做了清理,如公司证照、对账单、客户联系方式等。这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弄到双方对簿公堂,两败俱伤,最后冯女士还得承担公司恢复电脑硬盘的费用。结束,是新的开始。当我们决定离开的那一刻,尽可能所做的事情,都要与美好的未来有关。在清理电脑时,要把握好尺度,不去清理与公司和工作相关的资料,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务必连心一起清空,对曾经的过往,既不怨恨,也不留恋。
关于电脑隐私清理
职场“老司机”这样做1、微信聊天记录清理前不久,我离开了工作近十年的公司,基于HR职业的敏感度,还专门上网找了一份“离职电脑清理攻略”,认真地研究了一番。不得不说,电脑隐私清理,真的很有技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微信聊天记录的清理。毕竟我们平时工作都是用电脑登录微信,手机的消息也会一并同步保存在电脑上,如果不仔细清理,隐私就等于直接暴露给他人。微信聊天记录都保存在WeChat Files文件夹里,可以从电脑文档进入这个文件夹,直接删除就可以。操作方法:首先打开电脑版微信,点击左下角设置;然后点开文件管理,打开文件夹,找到聊天存储文件FileStorage,将里面的所有文件删除;最后建议删除接收的视频、图片、文件,相对应的名称分别为video、Image、File。2、电脑使用记录清理对于喜欢工作中浑水摸鱼的人,电脑使用记录清理就很有必要,否则在电脑归还时,很容易就给相关监管部门留下摸鱼的证据。清理方法比较简单,打开Win10自带的搜索面板,下方的“最近活动”会显示我们最近打开的文件、视频、图片等文件。操作方法:先打开“系统设置”,找到隐私,点击“活动历史记录”;取消勾选“在此设备上存储我的活动历史记录”;点击页面底部“清除”按钮,就能完全清除之前存储的历史记录。3、软件缓存清理有人会说,清理电脑这么麻烦,那我直接把相关软件卸载就可以了!这不过是“一叶障目”的做法。因为就算你卸载了软件,记录也会留存在电脑上。如果想要彻底地清除缓存,不如试试这个办法。操作方法:先用鼠标右键点击需要清理的软件,点击“打开文件所在位置”;只需要把整个文件夹拉进回收站删除,最后清空回收站就可以了。还有人说:“搞这么麻烦,直接将电脑硬盘格式化就可以了。”这确实是最简单的办法,但也是风险最大的办法。毕竟硬盘格式化会将公司和工作的文件同时清理,这种操作很容易惹上麻烦,实属没有必要。离职一旦浮出水面,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我们都希望可以全身而退。花点时间清理工作电脑,则是跟过去告别的最后体面。最后对于HR,51酱想说的是,HR作为员工与企业间的纽带,维系着双边的关系、同步着两边的需求与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角色,HR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情商,多站在公司的角度、合规合法处理问题。离职也是每个员工和每个企业都会遇到的,不管过程怎么样,愿我们在离职时,都能够优雅地跟过去说再见。*本文授权转载自智联招聘,有部分删改
关于51社保众合云科旗下51社保是技术驱动的专业雇主服务商,以101HR科技平台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国 130+ 城市的全直营客户支持网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互联网人力资源共享服务。101HR是新一代企业薪酬福利SaaS平台,包含五险一金标准化、薪酬标准化、外包与派遣、商保与福利等管理模块,为企业带来高效、便捷、稳定的人力资源服务。
-
曝光
微信忽然公开阅读数的利与弊
文/信海光
自少数公众账号被内部测试后,微信忽然放开大批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数显示,我周围的很多账号其阅读数都遭曝光,但目前还不清楚微信是按照什么规则选择曝光阅读数的账号,有可能是按照粉丝数量或者活跃度先选择了一批,也有可能是按照账号申请时间,或者其他别的什么规则吧。
阅读数统计规则是这样的,从放开显示阅读那一刻开始统计,之前则为零,根据UV统计阅读数。
因为放开阅读数显示是在大概23点钟,因此晚上发布微信的账号其数据获得较完整的呈现,而在之前更早发布者公众号文章者则惨不忍睹,因为它们的阅读高潮是在统计之前发生,惨被归零。
举例,微信阅读数据是从昨天23点开始上线统计功能,那么23点之前的阅读量就并未被统计在其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也算比较大的号才几百甚至几十阅读数的原因。这不是人家裸泳了,而是数据没统计进去。
不过这没有什么,毕竟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新一轮统计照常开始。
微信官方忽然公开阅读数统计,显然也是为完善微信生态计,从主观上看是好的。
但是在局部范围内,它实际上打破了现有的微信自媒体生态,使微信从一个不那么讲究访问量、粉丝数的生态,转变成一个拼访问量、拼粉丝数的生态。从长远看,其利弊还真不好说。
放开阅读数显示,最大的受益者将是一批草根大号,比如段子、冷笑话这样的账号,他们因为内容喜闻乐见而积累大量粉丝,动辄几万的阅读数等于为其商业价值做了证言。
而利空的则是原创类、细分垂直行业类自媒体,原创则产量低,细分、垂直则受众窄,与草根号相比,它们的成绩一定不好看。对于很多精彩的原创行业性自媒体文章来说,它的价值肯定不应只是拿绝对阅读数来衡量,但官方现在既然放出阅读数,必然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使所有人都加入对阅读数的追求,昨夜已经看到有一些被自己的低阅读数吓到的自媒体玩命刷流量,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多。
放开阅读数还会产生如下影响:
1、PC端恶习蔓延至移动端,标题党大量产生。
2、因为要拉流量,大量公众号文章会在朋友圈或者好友群里刷屏。
3、多图文会逐渐变成单图文,因为一次送达的图文越多,越必然会分散读者注意力,影响阅读数据。
4、刷流量的行为增多,大家都爱个面子有虚荣心不是?想想人活着也够累的,辛苦写文章不说,还得关注阅读数。
毫无疑问,展示公众号文章阅读数其弊端是使微信自媒体的运营氛围变得更浮躁,弊端主要体现在作者这一方面。
那么其利在何处呢?我目前还未想太明白,有的人说公开阅读数是为了赋予草根大号商业价值,但现在广点通的机制下,广告主是按实际点击次数付费,又根本不必看阅读数。有人说是为了打击软文生态,但打击后官方又能从中获得什么好处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微博为什么会由盛转衰,跟粉丝数、阅读数、转发数这些数据的攀比和造假成风大有关系。僵尸粉横行,假转发横行,使微博魅力大减,而为了获得漂亮数据,也使得三俗内容大量滋生,导致内容的竞争不是比高雅,而是比LOW,劣币驱逐良币,拉低了内容的整体下限。
比如,我的一位多年老友,在新机制出台后就发了这么一期微信:
话说何止是他,我都想弄个软件去刷个很漂亮的流量。而且未来说不定真会这么做,因为自己老老实实写原创文章,数据却不如那些刷流量的人来得漂亮,怎能不心有不甘?
这也算另一种逼良为娼吧。
从一开始就去中心化的微信本来开了个好头,在微信自媒体中营造了一个竞争不是那么激烈的生态,大家各凭爱好,各自写作,但现在阅读数据的公开,又将作者们拉入到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去,使他们成为数据和虚荣心的奴隶。
作为一个折中的办法,微信不妨把阅读数的显示设置为作者可选项,这样,那些对自己数据自信的,特别渴望被商业价值看中的微信号就可以选择呈现自己的阅读数,而另外那些不那么想参与到竞争中去的作者,则可以继续躲进小楼成一统。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