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投教父
    彼得·蒂尔(Peter Thiel)聊投资理念、失败案例 [caption id="attachment_7414" align="alignnone" width="720"] 彼得·蒂尔(Peter Thiel)[/caption] 来自pingwest 蒋鸿昌 在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硅谷·中国众创巡讲活动上,Peter Thiel又一次来到了中国。迎接他的依然是掌声和尖叫,他的拥趸依然狂热,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主啊,你给我测个八字儿”式的提问。有一个观众问到:“我准备投资1000亿建设南中国某海岛旅游,你对我们这样的项目是否看好?愿不愿意给我们投资?” Peter Thiel依然坚持只投资自己书名那样的公司:“从0到1”,具备垄断潜力的技术型企业。他坦诚自己有许多失败案例,甚至认为投资Facebook的经历是失败案例之一。他还谈到了中国,他建议中国应该认真考虑什么时候把自己当成发达国家。 投资理念 如在《从0到1》书中所说,Perter Thiel极端推崇企业的独创性和垄断的潜力。比如,他认为Google成功的关键就是因为它与众不同且垄断。为了规避调查,Google从来不说自己是垄断企业,但事实上它就是。“Google高层的十几个人真正了解它是个垄断企业,普通员工是不了解的,这个概念很多人都不了解。” 对美国2005-2008年的清洁技术泡沫,Peter Thiel认为就是因为有太多人鼓吹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每个人都说自己只要占据1%的市场份额就能获得很大的成功。但实际上,这个领域有太多的竞争对手,“如果你是一个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厂家,你的竞争对手是很多的,像风能、石油勘探等能源去竞争的话,实际上你是一条小鱼而已。” 不可知论 对未来持“不可知论”的他,依然被很多人提问和邀请给自己的公司或项目把脉。 “人们经常会提到一个问题,比如未来技术的趋势是什么?我回答这个问题总觉得很难回答,技术的未来,因为我很难去预测未来这个行业是怎么发展,或者利润率是怎么发展。我可以跟你说,五年之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用手机,但实际上这样的答案并没有很大的意义,就跟怎么样去创造一个新的企业关系不是很大一样,就是很难去预测未来的趋势,因为你老是说未来趋势,是把重要性给高估了。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口号,你会紧张。实际上在一些IT软件行业已经是非常拥挤了,已经有很多公司在做,有很多竞争对手了,所以你要意识到这一点。” 这使得他对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时髦的泡沫词汇(buzzword)嗤之以鼻。叫嚣着这些词汇的公司其实没有差异性,已经泛滥了。 不知道那些相比“从0到1”,更熟悉“从1到N”,热衷于扑捉风口顺势起飞的中国创业者怎么看。 对投资,Peter Thiel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充分了解一家公司的业务,能看到别的投资者看不到的东西。如果一家公司被很多投资人看出了具备垄断潜力,投资就变成了拍卖会。“这个时候投资的成本就很大了。” Facebook的投资经历算是失败案例之一 Facebook天使投资人,是Peter Thiel作为投资人最耀眼的履历,当初50万美元的投资给他带来了数千倍的回报。他看重的就是Facebook的独创性以及高速增长,占领市场份额的能力——尽管在他入股时,Facebook的用户仅有1.2万哈佛大学师生。 然而,当有人询问Peter Thiel是否有失败的投资经历时,他把Facebook列为了自己的失败案例。具体原因,在于没能正确判断Facebook的估值,从而在合适的机会追加投资: 2005年,《华尔街日报》给了发展期的Facebook很高的ping评价,而CEO 马克·扎克伯格也定下了很高的估值。虽然当时Facebook找到Peter Thiel,表示愿意给他一个优惠的价格,但Peter Thiel和其他一些投资人当时认为估值过高,最终没有跟投。 “有的人认为这家公司已经做的比较好了,但未来不可能做的更好。这就是我的一个失败的案例。” 一年以后,Peter Thiel做的分析显示,Facebook的发展呈指数级增长,“所有的指标都显示它最高的估值和预算是正确的。” 中国要考虑何时把自己当成发达国家 Peter Thiel其实一直对中国的科技产业不看好。在多次演讲中他一再重申,中国在全球化方面做得非常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拥抱全球化的程度都要高。但另一方面,全球化也意味着技术、语言乃至全方位的复制。“如果只是复制的话,很容易在到达一个节点后就停滞不前。” 日本是他经常援引的例子。1950年-1990年期间,日本通过复制获得了飞跃,但在9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就出现了停滞。“从人均GDP来看中国还处于日本1950年的水平。现在中国人应该真正考虑的是,如何在接下来25年里继续保持高经济增长率。” Peter Thiel承认,用标准的衡量方式来看,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且发展模式非常的成功。但是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中国还处于一个全球化的复制性过程当中。而且,中国始终把自己当成发展中国家,这会阻碍中国的创新和进步。 “如果你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话你可以通过复制来取得成功,但如果你是一个发达国家的话,你国家的进步必须要通过创新来获得支持。”   今日上海,Peter Thiel 将继续分享以上内容。HRTechChina从论坛现场为你发来报道!
    创投教父
    201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