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
    微信忽然公开阅读数的利与弊   文/信海光   自少数公众账号被内部测试后,微信忽然放开大批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数显示,我周围的很多账号其阅读数都遭曝光,但目前还不清楚微信是按照什么规则选择曝光阅读数的账号,有可能是按照粉丝数量或者活跃度先选择了一批,也有可能是按照账号申请时间,或者其他别的什么规则吧。   阅读数统计规则是这样的,从放开显示阅读那一刻开始统计,之前则为零,根据UV统计阅读数。   因为放开阅读数显示是在大概23点钟,因此晚上发布微信的账号其数据获得较完整的呈现,而在之前更早发布者公众号文章者则惨不忍睹,因为它们的阅读高潮是在统计之前发生,惨被归零。   举例,微信阅读数据是从昨天23点开始上线统计功能,那么23点之前的阅读量就并未被统计在其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也算比较大的号才几百甚至几十阅读数的原因。这不是人家裸泳了,而是数据没统计进去。   不过这没有什么,毕竟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新一轮统计照常开始。   微信官方忽然公开阅读数统计,显然也是为完善微信生态计,从主观上看是好的。   但是在局部范围内,它实际上打破了现有的微信自媒体生态,使微信从一个不那么讲究访问量、粉丝数的生态,转变成一个拼访问量、拼粉丝数的生态。从长远看,其利弊还真不好说。   放开阅读数显示,最大的受益者将是一批草根大号,比如段子、冷笑话这样的账号,他们因为内容喜闻乐见而积累大量粉丝,动辄几万的阅读数等于为其商业价值做了证言。   而利空的则是原创类、细分垂直行业类自媒体,原创则产量低,细分、垂直则受众窄,与草根号相比,它们的成绩一定不好看。对于很多精彩的原创行业性自媒体文章来说,它的价值肯定不应只是拿绝对阅读数来衡量,但官方现在既然放出阅读数,必然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使所有人都加入对阅读数的追求,昨夜已经看到有一些被自己的低阅读数吓到的自媒体玩命刷流量,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多。   放开阅读数还会产生如下影响:   1、PC端恶习蔓延至移动端,标题党大量产生。   2、因为要拉流量,大量公众号文章会在朋友圈或者好友群里刷屏。   3、多图文会逐渐变成单图文,因为一次送达的图文越多,越必然会分散读者注意力,影响阅读数据。   4、刷流量的行为增多,大家都爱个面子有虚荣心不是?想想人活着也够累的,辛苦写文章不说,还得关注阅读数。   毫无疑问,展示公众号文章阅读数其弊端是使微信自媒体的运营氛围变得更浮躁,弊端主要体现在作者这一方面。   那么其利在何处呢?我目前还未想太明白,有的人说公开阅读数是为了赋予草根大号商业价值,但现在广点通的机制下,广告主是按实际点击次数付费,又根本不必看阅读数。有人说是为了打击软文生态,但打击后官方又能从中获得什么好处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微博为什么会由盛转衰,跟粉丝数、阅读数、转发数这些数据的攀比和造假成风大有关系。僵尸粉横行,假转发横行,使微博魅力大减,而为了获得漂亮数据,也使得三俗内容大量滋生,导致内容的竞争不是比高雅,而是比LOW,劣币驱逐良币,拉低了内容的整体下限。   比如,我的一位多年老友,在新机制出台后就发了这么一期微信:   话说何止是他,我都想弄个软件去刷个很漂亮的流量。而且未来说不定真会这么做,因为自己老老实实写原创文章,数据却不如那些刷流量的人来得漂亮,怎能不心有不甘?   这也算另一种逼良为娼吧。   从一开始就去中心化的微信本来开了个好头,在微信自媒体中营造了一个竞争不是那么激烈的生态,大家各凭爱好,各自写作,但现在阅读数据的公开,又将作者们拉入到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去,使他们成为数据和虚荣心的奴隶。   作为一个折中的办法,微信不妨把阅读数的显示设置为作者可选项,这样,那些对自己数据自信的,特别渴望被商业价值看中的微信号就可以选择呈现自己的阅读数,而另外那些不那么想参与到竞争中去的作者,则可以继续躲进小楼成一统。
    腾讯
    2014年07月27日
  • 腾讯
    每日经济新闻:传企业微信号将面世 腾讯表示不予置评 近日,有消息称微信欲打造企业应用生态圈,将面向企业和软件开发商推出企业微信号。与订阅号和服务号的性质不同,企业微信号会开放更多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审核认证体系更严格,使用者所享受的功能会更多,或主打内部员工的使用。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腾讯方面求证,但相关负责人仅表示“不予置评”。   IT独立评论员孙永杰认为,基于微信平台的海量用户,配合腾讯现有的云服务,涉足企业级市场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其面向企业级用户的软件水平和解决方案供应能力不足,短期内无法冲击办公自动化(OA)、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厂商和相关市场。   今年5月,腾讯成立了微信事业群,负责包括微信基础平台、微信开放平台以及支付拓展和O2O等微信延伸业务的发展,同时还囊括了邮箱、通讯录等产品的开发和运营。   在打造微信大平台的背景下,网友“人称T客”近日爆料称,腾讯将面向企业和软件开发商推出企业微信号。与订阅号和服务号的性质不同,企业微信号会开放更多的API,审核认证体系更严格。   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称,QQ针对企业用户推出了企业版RTX,主要用于满足企业对内交流和对外沟通两种需求。若把平台换成微信,目前公众号的相关功能已经可以解决企业的部分营销和客户服务需求。对于企业内部而言,面对面的沟通仍然不可或缺,因此,微信企业号作为针对企业内部办公工具的可行性不大。   孙永杰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腾讯涉足企业级市场,基于微信的海量用户平台,配合现有的云服务,有一定的可行性。从技术层面看,腾讯提供云服务已“没有任何问题”,但其面向企业级用户的软件水平和解决方案供应能力不足,短期内对OA、ERP、CRM等厂商和相关市场冲击性不大。对腾讯来说,如想占有一定的市场率,寻求与传统的软件企业和办公解决方案供应商合作更为有效。   对于安全问题,孙永杰直言,该问题对于云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来说无法避免。在承认“没有绝对的安全”的前提下,除了要丰富移动办公软件的功能,腾讯也应考虑如何尽可能地降低安全隐患。
    腾讯
    2014年06月19日
  • 腾讯
    腾迅或将在七月发布微信移动办公协同 据内部消息微信将在七月份发布移动协同办公平台产品,做为管理软件厂商和企业CIO的你又作何感想? 去年有很多人问我,腾迅会不会做企业级市场,其实腾迅一直都在做企业级市场,从BQQ到企业邮箱,腾迅从来没有放弃过企业级市场,他有企业客户80多万,就像很多人不知道360拥有企业客户近百万一样,所以大家不用却怀疑BAT公司会不会进入这个市场,他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只不过进入的程度不足以震动这个市场而已。 而随着360曲线进入BYOD安全市场后,让企业移动安全厂商大喊狼来了,百度CEO李彦宏也表示企业级软件将是一个大市场,也表示出他们对于企业级市场并非完全不放在眼里。阿里对于企业级市场从末死心,从阿里软件到现在的O2O,阿里一直在试图打通企业级通道,但是他们不会进入用友、金蝶等高端传统管理软件领域,新兴的企业移动互联网软件将会是BAT公司的最爱。 而微信则是最有可能也是真接进入企业级市场的杀手,其实在微信没有明确企业定位以前,就有很多厂商和企业CIO就开始基于微信进行移动协同办公开发,O2O也是最为经典的微信应用案例,而当企业级市场需求旺盛,微信在C端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也为微信走进企业级市场提供了各种可能。 微信用户增长停滞 根据 2013 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是 3.55 亿,2013 年第三季度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是 3.36 亿;而根据 2013 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也就是按照此前腾讯对微信月活跃用户数的定义,当季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为 2.72 亿。也就是说,2013 年第三季度,只在微信游戏中心和朋友圈这两个功能上贡献月活跃度的用户数为 6400 万(算法:3.36 - 2.72 = 0.64 亿)。 按照 2013 年第四季度之前的月活跃用户标准,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在 2013 年第四季度已增长停滞,甚至还有出现可能环比下滑。微信用户的增长更多是是靠游戏刺激实现的,但微信也清楚靠游戏粘住C端客户只是短暂的,需要微信不断推阵出新,而要凝聚更加高质量的死党活跃用户,企业级市场是一条然选择。   第二、国外扩张国内激活 微信要想继续保持用户的高质量和高增长。扩展海外市场已成为一条必经之路,所以未来微信在C端用户将主要海外拓展为主。在国内基于饱合的情况下,粘合策略是一条上上之策,激活原有存量客户的粘性,同时激发潜在的用户市场。所以,企业级市场微信必进。只有进军企业级才能拥有更高质量的活跃客户。正所谓去菜市场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绝对不是腾迅的客户,而真正有潜力的客户一定在企业级。但仅靠微信即时通讯和游戏显然无法直达企业通路,所以基于微信的协同应用是最好的途径。   对手O2O策略给了微信启发 近日,微信的对手Line就发布了企业移动商务平台,旨在打通电商后端服务,从金流、后勤物流仓储,甚至是负责网络购物车嵌入的服务,可以帮且零售行业让商品销售到全球,而此次LINE的布局也恰恰掀起了移动商务大潮。   此前微信对于O2O这块支持力度一直不够,但是老对手Line的做法,可能会改变微信对于企业级市场的支持力度和服务,也会效仿Line的做法,开放更多微信接口,强化对于O2O的支持和企业服务力度,与商家和软件供应商的共同合作,以横跨移动支付及电子商务网购平台为目标,打造移动商务从前端到后端管理完整的企业商务平台。   而近日,微信发布企业移动协同平台的传言越来越真,据内部消息,微信将于七月份发布基于微信的协同办公平台产品。而微信在企业级的定位功能将会重新细化。   第一、微信在企业级的定位在腾迅将微信成立BG事业群后,就传递出来一些信息,微信事业群负责微信基础平台、微信开放平台,以及微信支付拓展、O2O等微信延伸业务的发展,并包括邮箱、通讯录等产品开发和运营,致力于打造微信大平台,这也意味着微信不再是简单的只是个人服务工具,而是拉开迈向企业级服务的门槛。打通从企业内外部业务,到O2O,支付一体化等企业移动业务产业链的结点。   第二、腾迅此前就发布过企业社交协同公测版,可是这个版本时至今日也没有对外开放,这款企业社交协同产品很可能会与微信协同办公平台进行融合。   第三、去年腾迅就开始频繁的约见纷享销售、Xtools、八百客、今目标、明道、金蝶云之家等专注企业级小微用户市场的厂商进行合作摸底,经过一年多的考查,腾迅没有跟一家有合作,而是为了自已发布新品做准备。   第四、微信不会做大而全的协同办公产品,将会采取应用+平台的策略,标配的移动办公应用,将邮箱、在线会议、电话、移动支付、通讯录、微云空间等能力开放给企业,让企业可以与微信的这些特有能力进行集成绑定,这样即可以保证用户的数据流程运作,又可以平衡用户对于微信办公的需求。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内部私有云应用和公有云应用的有机结合,即摆脱了以前微信不能私有化部署的安全性,又能享受到微信便利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第五、有业内人士表示以沟通为目的协同都干不过互联网企业,无论云平台,移动办公,但以管理为目标的协同互联网企业搞不定,管理太多样了。其实腾迅没有必要跟众管理软件厂商竞争,微信只是想保留在企业级市场的存在感。前端用微信,后端你用什么微信不会管,走什么的流程微信也管不着,但是你所有的办公操作都要在微信端完成。微信只提供标配能力和接口。微信正在打造前端为王,操作为王的用户界面。 【文章来源:人称T客】  
    腾讯
    2014年06月10日
  • 腾讯
    一张图看懂腾讯在线教育都做了啥 【文章来源:芥末堆】 注:2013年11月,新版QQ正式推出了基于群的教育模式,近期又低调上线腾讯课堂(www.ke.qq.com),此次上线的腾讯课堂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交易平台,与之前上线的QQ群视频直播工具、支付工具相结合,腾讯在线教育闭环初步形成。   有别于BAT其他两家的产品思路,腾讯的在线教育产品有两个团队在做,其中一个以QQ群为网络课堂做直播教育,而另一个团队以精品课为资源平台做录播教育。下面,小编带你一图看懂腾讯在线教育全脉络。     后记: 腾讯自2011年起开始涉足在线教育,以QQ群为核心的玩法,使得腾讯在线教育拥有其他平台无法匹敌的流量,并且流量精准,用户粘性高,这无疑会对淘宝同学、YY教育等其他在线教育平台产生冲击。 腾讯的业务体系共分七大类,而其中OMG(网络媒体事业群)里的三大品牌有两个(腾讯网、腾讯视频)均为在线教育分出一块不小的地盘。如今,当“腾讯课堂”这个整合直播和录播两个团队的枢纽平台产品上线之后,其“在线教育”产品的初模已完整建立。 BAT作为在线教育领域的大玩家,都在卯足了劲儿往闭环授课平台方向发展,且看谁是最后赢家。
    腾讯
    2014年04月25日
  • 腾讯
    大数据如何玩儿?这是BAT的不同思路 去年5月笔者曾撰文阐述百度、阿里和腾讯这三个互联网巨无霸开始挖掘大数据。一年过去,拥有海量数据的公司已在多个领域尝试对掌握的数据进行利用,大数据意识和能力进步飞快,体系和工具日趋成熟。   大数据应用实践,硕果累累   百度在大数据方面让人印象深刻的有百度迁徙这样的公益项目,应用在民生和新闻等领域。最新动态是,百度网盟利用基于大数据的CTR(广告内容匹配)数据,站长的平均收入提升70%。   阿里则对外宣称已经拥有100PB数据并以令人欣喜的速度增长,马云最新的内部邮件将阿里战略阐述为云端+大数据,阿里要进入数据时代。   腾讯广点通平台不乏亮点应用,例如美丽说借助广点通在移动端取得丰收,小米手机与QQ空间合作更是基于社交数据营销的经典。   百度、阿里均已将大数据升级为公司战略,李彦宏、雷军等互联网代表人物在两会时都曾有建言,推动政府的大数据意识和开放,大数据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专业领域走向全民应用的阶段。   互联网牵头大数据的必然性   为什么国内的大数据应用,只有几个互联网巨头取得成就呢?是因为它们拥有最多的用户、流量和数据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所有关于大数据的论断都认为,大数据并不在于大。质量、性质以及谁拥有它,将决定大数据能被挖掘出来的价值和难度。   物联网传感器、视频监控设备时时刻刻都在收集海量数据,但价值没有微博大,因为数据难以变现。运营商拥有用户通信相关数据,从语音到短信再到位置,量大过任何一个互联网巨头。只能白白浪费,因为运营商不被允许也无能力去利用这些数据。与之类似,政府部门、软件企业均拥有大数据,却只能任其沉睡。   之所以BAT走在国内大数据应用的前列,即与其拥有的数据性质有管,与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基因、开放创新和积极进取有关。   大数据利用难点在于技术。从数据的收集到存储到清洗,再到脱敏,归类,标签化、结构化,以及最后的建模分析、挖掘利用,均是技术活儿。需要服务器集群、数据利用模型和数据处理算法来保障,然后才是挖掘出来的结果的包装、变现。   相对其他拥有大数据的金主来说,互联网企业的技术甩开它们几条街。运营商技术是外包;银行的技术外包居多;其他公共部门例如政府、交通、教育、能源等行业,技术对他们是遥远的名词。   还有动机。互联网企业的服务产品几乎是免费,必须通过其他模式赚钱。过去是广告、游戏和增值这三种模式,到了移动端广告模式遇到瓶颈,需要新模式,抑或加强原有模式。这两点上,大数据都会起到大的作用。   BAT大数据思路迥异   BAT三家的数据各有特色。   百度是基于用户搜索行为的需求数据,阿里掌握着交易以及信用数据,腾讯则掌握着社交关系数据。各有千秋。它们对大数据的应用方向并不相同。百度和阿里更为激进。腾讯观望多过行动,也可能是说得少做得多。   首先是动机。   百度收入95%以上来自广告,淘宝的主要收入模式也是广告。百度、淘宝和CCTV是中国前三大广告投放阵地。腾讯主要收入来自游戏和社交增值业务,广告收入占比仅为三成左右。   本阶段大数据变现的主要途径是精准广告,这契合百度和阿里的诉求,两家将大数据升级为公司战略。   其次是技术。   搜索引擎是技术驱动,百度和其创始人李彦宏最具技术基因。马云对外宣称因为其不懂技术所以阿里技术最强。只有腾讯不怎么强调技术,一直强调产品能力。   大数据是技术活儿,百度和阿里这两位自认为技术很强的玩家探索在先符合常理。百度和阿里在大数据技术已经进行较多布局,从人才到架构到基础设施再到技术理论。   百度有深度学习研究院、高价聘请大数据领域人才以及与高校合作,正在建设亚洲最大云计算机房;阿里有飞天计划,有先进的跨机房5k集群、Apsara分布式计算系统,还有数据委员会这样的架构。   几家在云计算平台上的不同态度可以佐证我的观点。云平台和大数据是连体婴。“移动端”、合作伙伴和用户个人的数据,均需要“云”来收集、存储和处理。要掌握大数据,一定要具备承载数据的开放的云。   阿里云09年成立,百度云12年推出,分别对应到IaaS模式和PaaS(Amazon VS Google)。它们的云服务在向开发者和用户提供基础设施、云端服务的同时,收集第三方网站、应用、硬件和用户的数据。百度迁徙能够生效便是得益于第三方App为百度贡献位置数据。   腾讯云去年9月才推出,起步晚了点。虽然腾讯开放平台成熟,但开放平台更多是分享腾讯的用户和资源出来,目的不是收集数据。而且开放平台是运营、合作、生态层面的事,云平台才是技术问题。   最后是位置。   典型的互联网交易场景大概是这样的,用户在聊天、社交、娱乐的过程中,会被吸引注意力,关注“兴趣”,抑或因为兴趣而发现新的信息。然后用户去了解、去寻找想要的东西(需求、欲望、找到所求),最后在网上完成交易(电商和O2O)。   这里引用一下漏斗模型——一个悠久经典的营销概念。在这个模型里,用户消费时的大致决策路径是从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最后到行动(action)。   上图是被倒过来的漏洞。漏斗越到底部转化率越高。阿里在欲望和行动之间,百度在兴趣和欲望之间,腾讯则在漏洞顶部。   广告收费模式可以看出三家的位置差异。百度是CPC,按照点击次数付费(不管点击后的行为),阿里淘宝客等广告则直接可以对应到购买行为,CPA(按实际效果)和CPS(按效果佣金)居多。腾讯门户、QQ聊天Banner广告更亲睐于CPM或者CPT(按照展示次数或者时长),广点通是CPA,但亮点案例集中在应用下载领域,而不是交易领域。   三家都不希望只处于某一个环节,而是期望上中下通吃。百度有贴吧这样的兴趣社交产品,有视频这种注意力型业务,还推出了直接在结果页下单的“微购”,上下延展;腾讯重组了搜索业务(与搜狗合并)和电商业务(与京东合并),向下的机会还有;阿里投资微博、布局智能电视以及做导购网站做微淘,努力在向上走。   几个互联网巨头的动机、技术和位置的不同,在大数据应用上的思路也不同:腾讯蜻蜓点水,阿里布局为先,百度技术至上。相同的是,几家都在想方设法笼络更多的数据,收集数据是第一阶段,形成收集数据的能力和机制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才是数据挖掘,目前BAT三家均处于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之间,一旦大数据应用全面进入第三阶段,积累更深、投入更多的百度或将有望显出优势。   AppStore和iPhone的诞生,将人们带入了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颠覆了传统的软件业和手机业。未来,对大数据商业价值的发掘将给互联网公司拓展出更大的增长空间,甚至有可能催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硬件产品,就像AppStore和iPhone那样,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作者微博@互联网阿超,微信SuperSofter
    腾讯
    2014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