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PayPal CTO是如何招到最顶尖工程师的 (PayPal早期团队,最后排左一是Levchin)   Max Levchin(PayPay黑帮中的军师)在硅谷创立和投资过多家技术型的公司,包括PayPal、Slide、Affirm等。在招人方面有他独特的一套,结果是有目共睹的。在这次First Round CEO Summit采访中,Levchin分享了他的招人理念。   如果犹豫,就不要犹豫 早期员工的招聘可以说是创始人最重要的事了,这些人形成了公司的文化和远景,并且很难改变。在PayPal时,Levchin在招人方面极其严格,尽量避免犯错。在招聘流程上,如果团队里有一个人对候选人不满意,他们就不发offer。   Levchin分享到:“有些传闻是说我拒掉某些候选人仅仅是因为他们在面试中用词不当。。。,我承认我们这么做可能会漏掉一些好苗子,但我们从不把差的招进来。”宁肯漏掉一个超级明星,也好过招进来一个毁掉公司的人。正如电影《浪人》中的台词,“如果犹豫,就不要犹豫”。   招聘伟大员工的技巧 Levchin和他的早期团队只招聘认识的人,这样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痛苦的抉择了。前10个工程师来自于Levchin所在的伊利诺伊大学,前5个商务员工来自于Peter Thiel(PayPal黑帮教父)所在的斯坦福大学。严格的面试和LinkedIn(PayPal比LinkedIn成立的早)上的介绍是一种好的人才筛选方式,但万无一失的方式还是招聘那些共事多年,确认很牛逼的人。   直觉来说,你可能觉得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组建一个完整的团队。有时确实是这样,但Levchin的经验是,几乎每个人都有比他们自己所能想象的更多的优秀人选。真正的挑战在于,大多数的创始人不认为自己能够把那些天才员工吸引到团队中来。   Levchin老早就认识到不要犯这一错误。PayPal刚成立时,他坐下来并创建了一个想要招聘的潜在工程师清单。如果搞定一个,就把他的名字写下来。Levchin重复着这一过程。“Peter Thiel让我坐下来并写下我认识的每个聪明人,这个清单大概有30个人名,结果我们招来了其中的24个。”   不要因为你觉得吸引不过来,就不把这人放在候选列表。“我们强迫团队里的每个人写下他们所认识的聪明的人,他们确信这些人不会来。我们像女鬼一样站在候选人身后,最终逼他们就范(加入PayPal)。”   思路不一致会拖慢进度 对于初创公司,速度是最有力的武器。总是有大公司拥有更多的工程师、设计师、分发渠道和其它资源。但只要你速度够快,你可以更早胜出,这是你的竞争优势。问题就是:创业公司如何跑的更快?   我们都知道单打独斗是最有效的方式了,这样可以减少沟通的代价,不用花时间让大家思路一致,不用为公司的愿景而争论不休。毕竟,你只要说服你自己。然而,绝大多数的产品都复杂到除非建个团队才能搞定,保持速度的关键就是团队小而精。   一般情况,思路不一致会大大拖慢团队的速度。“如果你的团队来自5个不同的计算机院校,其中一组喜欢Java,另一组喜欢PHP,还有一组觉得PHP很垃圾,Python才是最优雅的,这时你就只用争论不用干活了。”   如果一个团队需要浪费一天时间来讨论到底选用哪个Python版本,那就不可能快得了。不是说Python的版本不重要,而是在创业早期最正确的工具显然没有最适合团队的工具来的必要,用的熟是第一位的。   当然,思路不一致在公司大了之后是很有用的。“当你切入一个未知的新领域,你又没有相关的背景,这个时候就需要不同视角的人一起和你讨论。这时,多种思路就非常有必要了。”听起来很简单,但把握这个平衡点很难。   让公司与众不同 Levchin发现那些最顶尖的工程师总是希望在工作和面试过程中被挑战。“我们塑造一种很难进入的形象。这样甚至导致很难找到能够面试的人,我们宣称PayPal的门都很难进入。我们要求候选人有190的智商,加上顶级的编码能力,外加其它五项要求。那些最聪明的人看到之后会说,‘挺有挑战,我想去面试一下,向那些平庸之辈证明我更牛逼一点。’当然,面试结束时,我会说‘也许你想要一个offer,你太优秀了。’”   作者:董飞 链接:http://zhuanlan.zhihu.com/p/20667060 原文发布FirstRound,译文:神策数据创始人&CEO 桑文锋
    硅谷
    2016年04月05日
  • 硅谷
    工作也能用Tinder配对?一家叫Palaround的公司就在做这门生意 Palaround 以开发 Tinder 式的约会 APP 起家,这家公司研发的 Bumble 被认为是 Tinder 的竞争对手之一。不过,Palaround 最近推出了新产品,主要为私人组织提供 Tinder 式的滑动模型,让他根据自己的需要 “定制” 一款 Tinder 式的 APP ,主要为校友会、会议、私人俱乐部、庆典活动、大学或者商业项目等闭环网络场景提供服务。   通过为这些组织提供 Tinder 式的简单滑动模板,组织中的联系人可以找到彼此并建立联系。Palaround 的新平台为使用者提供一系列的标准化功能,包括通过 Facebook 一键注册、一对一聊天和一些算法服务,通过这些算法,使用者在组织内更容易找到有相同兴趣特征、共同工作领域或有共友的联系人。 除了 Tinder 式的功能之外,Palaround 也特别研发了一些利于组织内沟通的功能,比如说群组聊天、“破冰” 功能和性格测试等。在群组聊天方面,用户可以把他们的全部联系人添加到一个叫 “社会” 的单个聊天室里。如果这些联系人超过 20 个,Palaround 就可以根据他们的特征分析为用户找到更好的配对方式,同时省去对用户的调查性询问,比如说它会问你是喜欢独立工作、两个人一起工作还是喜欢小群组式的工作模式。   Palaround 的创始人 Joel Kliksberg 认为,组织启用这个 APP 非常便捷简单,全程只需要 3 分钟:从 APP Store 下载 Palaround ,申请一个账号,导入邮箱联系人,导入后邮箱联系人收到邀请链接,大功告成。 Joel Kliksberg 认为 Palaround 不仅被设计得简单易操作,价格还可以被广泛接受。他说:“我们跟一些活动和会议组织者聊过,出于某些原因,人们在某些组织内并不互相联系,或者说是联系方式和过程低效,所以为他们创建一个社区一样的产品绝对是当务之急。”   但是,要企业自建像 Palaround 这样的 APP 并不现实,预算可能要 25 万~ 50 万美金,并且,一个 APP 需要持续的运营成本,Palaround 的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 “APP 即服务”(类似于耳熟能详的 SaaS ,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Palaround 的价格还在浮动,但总体价格还算是可接受的。最近,Palaround 的新用户只需要付 29 美金 /月,商业用户则需要付 99 美金 /月。定价的浮动基于很多因素,比如说用户数量、传输和储存空间的大小等。Palaround 后续会退出一些需要付费的功能选项,比如说发布通知、发布问题等,用户未来还可以通过付费使用像 MailChimp, Eventbrite 或 Campaign Monitor 这样的第三方合作系统。   测试版只上线了几周,已经有超过 50 家公司注册 Palaround ,这 50 家公司包括 University of Miami, Toyota, Lexus, Cordel Wine Institute, SMU Mustangs, Y Combinator, Bizhaus 等等,有大学也有大型企业,一些健身馆和两个婚礼也注册了 Palaround 。通常,公司用户会先从小群组开始试用服务,YC 的群组里就只有一些公司内部人员。   与 Palaround 些显不同,报道过的钉钉更针对企业、团队工作,强调一种新的工作方式;Facebook Messenger 也针对企业沟通,不过目标更远大了一点,它想要让全世界有联系的人在上面进行沟通;Slack 针对协作沟通领域,是时尚增长最快的 SaaS  应用,目前日活用户已高达 230 万,估值已超 28 亿美元。强敌在前, Palaround 相对来说模式较轻,没那么强调工作协作等功能,社交性更重,不知道能不能杀出一条血路来。   本文编译自:techcrunch.com
    硅谷
    2016年04月05日
  • 硅谷
    主营高校二手书租赁,澳大利亚在线教育公司Zookal获64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据国外创投媒体 startupdailly 消息,日前位于澳大利亚的在线教育公司 Zookal 宣布获得 64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在股权众筹平台 VentureCrowd 上完成。Zookal 众筹完成后,VentureCrowd 同时宣布另一个在线体育类众筹项目 GAMURS 上线。   据悉,这轮融资的参与人数和融资金额都超标完成,拿到融资后 Zookal 将进一步拓展亚太地区业务,将在线教育服务推广到世界其它地区。Zookal 的联合创始人Ahmed Haider 表示,这个项目主要是想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补充,帮助他们减少不必要的课本和课程费用。   2011 年,Zookal 由一群澳大利亚学生创办,他们发现部分教材价格极高,和学生的心理预期不符, Zookal 采用教材租赁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扩大学习资源种类,将课本和笔记变成线上资源。 Haider 表示:“课本是我学生生涯中的最大痛点,一学期中的大部分花销都在课本上,所以我希望找到更好的方式帮助自己、帮助学生。”2015 年,Zookal 的业务量上涨了 370%,有超过 4 万用户在平台上交易,交易单量达到 8.8 万,于是 Zookal 考虑将业务扩展到其它国家,并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放在线视频课程。   据悉,Zookal 在全球范围内的竞品还有美国的 chegg 和同样位于澳洲的 tbmango,以及国内团队ibuke。   值得一提的还有股权众筹平台 VentureCrowd。VentureCrowd 2014 年在澳大利亚创立,创立之初曾受到澳洲政府的法规限制而发展不顺,但因市场需求在逐步好转,目前平台最高的融资记录为澳洲本土打车软件 ingogo 的 420 万美元。   来源:36氪,作者:郭雨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36kr.com/p/5045313.html
    硅谷
    2016年03月31日
  • 硅谷
    团队任务管理工具 Asana 融资 5000 万美元,YC 掌门人领投 Asana 是一款团队任务管理软件,方便人们去制定和跟踪团队的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Asana 今天宣布,公司刚获得一轮 5000 万美元的融资,估值高达 6 亿美元。2012年,Asana 曾获得一轮 2800 万美元的 B 轮融资,公司当时的估值为 2.8 亿美元。至此,Asana 的融资总额已达 8800 万美元。   此轮融资由 Y Combinator 的掌门人 Sam Altman 领投,跟投者包括 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 及其妻子 Priscilla Chan、团购网站 Groupon 创始人 Andrew Mason、Peter Thiel 掌管的风投公司 Founder's Fund、Zappos 的 CEOTony Hsieh 等等。   Asana 表示,公司将利用这轮融资继续完善 Asana 的功能,同时进一步在国际市场上拓展客户。Asana 目前的客户主要还是在美国。   Asana 创办于 2009年,公司的创始团队非常豪华。Asana 的联合创始人分别是 Facebook 联合创始人 Dustin Moskovitz 和 Facebook 早期员工 Justin Rosenstein,他们俩都是硅谷科技圈里的明星人物。 目前,Asana 共有 13000 个付费企业用户,在去年9月 份,这个数字还仅为 10000。此外,使用 Asana 产品的企业用户总数已达 14 万家,平均每个月都会新增 10000 家。Moskovitz 和 Rosenstein 表示,在过去 4年 里,Asana 的每年的经常性收入增长一直是翻番的,公司有望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容实现盈利。   Asana 采用的是免费增值业务模式,基本功能免费。若想使用更多高级功能,可以选择 8.33 美元 /月/ 人的付费服务。目前 Asana 的客户包括 BuzzFeed、Cisco、Harvard University、NASA、the New York Mets、Snapchat 及 Tesla 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自己的各种工作都放在线上完成,例如在 Quip 或 Google Docs 上创建文档和表格,利用 Slack 或 Yammer 进行团队的沟通等等,在这个大趋势下,很多生产力工具应用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和投资者的青睐。就在上周,帮助员工设定和管理任务目标的平台 BetterWorks 刚获得一轮 2000 万美元的 B 轮融资。   做团队任务管理方面的工具,除了 Asana 和 BetterWorks 外,目前还有 Basecamp、Wrike、Trello、Teambition、Worktile、Tower 等一些国内外的工具在做类似的事,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本文参考了信息来源:venturebeat.com
    硅谷
    2016年03月31日
  • 硅谷
    Lesson.ly获500万美元A轮融资,帮你在线培训员工 员工在线培训软件Lesson.ly今天宣布完成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OpenViewVenture Partners领投,High Alpha Capital 和 Allos Ventures 跟投。Allos Ventures 此前在种子轮投资 110 万美元。 OpenView Venture Partners 成立时间不长,仅有 10年,其网站上清晰介绍了投资战略:向年营收 100-1500 万美元的 B2B 软件公司投资 500-2000 万美元。该公司管理的资产近 7 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但是被投资的公司需要主要面向北美市场。 OpenView Venture Partners 最新投资的公司是 Lesson.ly。Lesson.ly 是一家 to B 的在线培训软件,帮助企业开设课程、进行培训和追踪培训效果,Lesson.ly 可以用来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比如新员工入职培训、客户服务培训和销售培训等。该平台的特点是整合了丰富的内容,并且适用于移动端使用。 开设课程时,企业利用文本、图片、文件和音视频内容快速开设课程,Lesson.ly 不限制开设课程的数量,完成一次的课程开发和开设后,用户可以任意在移动设备上观看。之后将几门课程按照顺序排序,帮助员工一步步完成培训。在 Lesson.ly 上还可以邀请他人帮助完善课程,任何人都可以在 Lesson.ly 上开设课程,但是软件会限制他们修改课程数据信息。另外,Lesson.ly 还能通过添加 URL、颜色和 logo 让课程更个性化。 进行培训时,用户在 Lesson.ly 选择个人或小组参加特定课程,设定到期日,Lesson.ly 会给员工发送提醒。 软件可以记录谁何时学了哪些内容,学得怎么样,辅之以分数册、报告卡片、表格和分析。 “基础版” 的 Lesson.ly (每年2,400 美元) 允许 25 个人无限次建立和跟踪记录课程。“增强版”(每年6,000 美元) 允许 100 个人使用,并增加了用户角色、客户品牌和导出 PDF 功能。“成长版”(每年12,000 美元) 允许 300 人使用,可以自动提供课程、单独登录和整合 API。 Lesson.ly 还为员工人数更多的公司开发了 “企业版”,并整合了更多功能。 Lesson.ly 称目前的客户数量超过 250,包括 Angie'sList、Lyft、Microsoft 和 MSNBC。 Trunk Club 是 Lesson.ly 的客户,其培训总监 Teresa Ferguson 谈及使用体验时说,“我们考虑过传统的学习软件,但是 Lesson.ly 更加灵活,并且有自动化 API,是唯一能满足我们销售团队学习需求的产品。Lesson.ly 结合我们的 CRM 和产品目录,我们能利用业务数据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恰当的培训,这样员工参与度更高,对销售业绩的帮助更大。另外,Lesson.ly 的客户体验非常棒。” 公司的客户中不乏知名品牌,但是关于盈利方式,Lesson.ly 的发言人没有透露很多信息 “我们无法告诉你财务状况,但是我们目前进展良好,未来会保持增长。” 严格来讲,Lesson.ly 相对便宜,Grovo 的中级产品收费在每人每年109 美元,那么 100 人的公司每年要花 10,900 美元,而 Lesson.ly 是每年6,000 美元。 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 LMS)市场目前有很多公司,它们各不相同,有的面向企业,有的面向校园。目前比较大的玩家有 SkillSoft、Cornerstone 和 Topyx。1月,Grovo 完成 4000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之前的投资方 Accel 领投。在国内也有很多公司使用 LMS 系统,如腾讯去年 10月 份推出的智慧校园项目、学科网和一起作业网。 本文编译自:http://vator.tv/news/2016-03-29-lessonly-raises-5m-series-a-to-train-your-employees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36kr.com/p/5045290.html
    硅谷
    2016年03月30日
  • 硅谷
    企业SaaS平台AppDirect收购云搜索Xendo,将支持同时检索多个应用 我们打开手机搜索框查找信息时会发现检索范围只有短信、通讯录、邮件和少量应用。但是如果我们希望一键搜索散落在各个应用中的内容,比如微信、钉钉和 QQ 邮箱等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逐个打开才能找到目标内容呢?   云搜索Xendo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在上周宣布被企业 SaaS 平台AppDirect收购,但是未透露收购金额。   Xendo 支持跨应用全文本搜索,可以搜索的应用包括印象笔记、Box、Dropbox、Twitter、 Gmail、 Github、 Salesforce、 Slack、 Hipchat 和 Office 365.   使用前进行简单设置,即可一键搜索。设置时用户需要选择希望搜索的应用服务,可以选择一个服务的多账号,比如同时选择邮箱的个人和公司账号。然后 Xendo 扫描获得许可的应用,安全处理用户的个人文件,再将内容归入加密的 Xendo 索引。之后 Xendo 为用户列出搜索结果, 完成一键搜索数个应用。   Xendo 的客户包括 Netflix、Looker 和 Alphabet 旗下的 Intersection,当然,之前还有 AppDirect。   我们之前介绍过总部位于旧金山的 AppDirect。应用商店帮助个人用户的智能手机安装应用,AppDirect 的作用类似应用商店,是一个为企业提供 SaaS 应用的平台,企业能更容易地在上面购买和管理云服务。   这家公司与渠道伙伴合作,比如大型电信公司和主机服务商以及零售商,包括 Comcast、 Deutsche Telecom、 Rackspace 和 Staples,他们将软件放到 AppDirect 上,卖给客户。   通过与渠道伙伴的合作,AppDirect 将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小公司转变成其客户。此外,其付费企业客户超过 100 万家。   收购之后 Xendo 将独立存在于 AppDirect。AppDirect 将使用 Xendo 的技术增强其平台的智能搜索能力,计划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新功能。   AppDirect 总裁兼联席 CEO DanielSaks 在博客中写道,现在有很多云应用,但是跨应用寻找信息非常困难,这正是我们收购 Xendo 及其技术的原因。   "无法同时搜索的原因在于片段化,信息被分隔成不同的片段,散落于各个应用之间。Xendo 的技术可以帮助摆脱低效,消除客户沮丧感。   "Xendo 的技术让企业能同时搜索各个应用中的内容,提高效率。这一技术是云管理的未来,这也是 AppDirect 的重要战略。”   另一方面,Xendo 仍将是独立的公司,并依靠 AppDirect 的平台获得发展。   Xendo 联合创始人兼 CEO JulianGay 表示 “作为 AppDirect 的一员,我们将利用众多的云应用,让我们的搜索服务更具深度和广度”。   本文编译自:vator.tv
    硅谷
    2016年03月30日
  • 硅谷
    以企业管控切入 SaaS 服务,FixNix 获 50 万美元 Pre-A 融资 于 SaaS 的企业管控 (GRC) 平台FixNix Inc. 近日获得 50 万美元融资,由 Tesla CIO Jay Vijayan 和其他四位来自新加坡和旧金山的投资人领投,估值达到 1350 万美元,同时 Jay 以顾问身份加入 FixNix 董事会。 总部位于美国的 FixNix 有着印度基因。其企业管控产品由印度专家为全球的中小企业市场量身打造,功能强大,价格是大公司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企业管控 (Governance, Risk and Compliance) 软件是指梳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而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业务合规和业务审计等工作进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固化和落地,实现电子化和效率化的管控系统。 FixNix 目前有五类产品: 审计管理软件,可以简化内外部审计流程,减少准备和进行审计时花费的时间与人力,自动化审计工作流。 风险管理软件,统一管理所有风险,帮助公司提出风险消减计划与管理评价,自动化风险工作流。 安全事故管理软件,在单一系统内追踪所有事故,帮助企业处理问题、投诉与故障,不需要使用邮件、表格或文件, 可以自动追踪安全事故。 规定管理软件,简化制定与发布规定的流程,基于规则的工作流和提醒会帮助规定实施,提醒管理者有未读规定,还能提醒文件所有者更新或废除规定。 资产管理软件,管理和控制公司的所有资产,将资产集中在一处。 本次融资是这家公司成立三年以来首次发布金额较大的融资状况。去年八月,硅谷的一家安全公司曾投资 10 万美元,但是并未披露具体公司。FixNix 表示其三年间的收益达到 50 万美元,目前有 1500 个公司客户。 FixNix 曾获微软新创企业扶植计划印度 2013 挑战大赛区冠军 (4000 个公司参赛,最终产生 10 个区冠军)。 FixNix 表示本次融资将用于发展和完善 GRC 分析,以及建立 GRC 团队,在现有 15 名工程师基础上再新增 36 名工程师。 同时,FixNix 计划将其核心业务搬到钦奈,钦奈是印度的 SaaS 中心,有 ZOHO、Freshdesk、Unmetric 和 InterviewStreet 这样的 B2B SaaS 公司。 等到在几个市场站稳脚跟后,这家公司将开始 A 轮融资,表示 “淡马锡对此有兴趣,因为我们的客户新加坡政府部门推荐了我们”。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pressreader.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5147.html
    硅谷
    2016年03月28日
  • 硅谷
    背景调查技术公司 Checkr宣布获得4000万美金B轮融资 由Y Combinator领投 去年十月HRTech报道过《Checkr B轮融资3000万美元,由Y Combinator领投》,今天Checkr 宣布完成4000万美金B轮融资!(Today, Checkr is formally announcing that round: it has raised a Series B of $40 million) Check 我们曾经多次报道过,这是一家使用技术驱动的背景调查公司,通过给客户提供API的方式让客户轻松的使用Checkr来完成员工的基本背景信息核实,如犯罪记录,家庭住址,SSN,信用记录等信息,可以通过Checkr简化入职流程中的审查环节,而像 Workable 和 Zenefits 等 HR 管理工具也能通过 API 接入 Checkr。 融了这笔钱,其法国籍的CEO Daniel Yanisse 表示将用于继续投入产品开发,扩展新的销售团队以及扩展到更大的市场。目前他们的业务仅限于美国和加拿大,更多的对手像传统的强大的调查公司 SterlingBackCheck, HireRight, and First Advantage,当然也有新的竞争者Goodhire 等。 Checkr 这家公司发展非常迅速,HRTech曾经到过这家刚开始只有5个人在阳谷县的办公室,2014年下旬当时刚刚获得10万美金的天使资金。一路发展过来,速度很快,也非常看好这家公司的发展! 在中国背景调查希望做到这样的便捷基本不容易,基于各种信息的不完整性和不公开;随着个人征信的牌照越来越多或许是有更多的机会。国内有一些公司基于社交网络信息抓取候选人的情况作出判断,这个方面Checkr 表示会考虑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基于道德的因素暂未开展(听起来很汗颜。。。哈)。 Checkr 发展很快还有两个核心的原因,第一个就是其技术,第二个就是一开始就收费 25美金/人,类似美国的二手车Carfax收费。同时美国的自由职业者非常多,很多公司对这样轻量级的背景调查需求很旺盛! 总之我们很看好! 中国哪家会跟上?
    硅谷
    2016年03月25日
  • 硅谷
    云端文件多乱杂?Mohiomap出手帮你打理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 编译:蔡怡然   虽然大多数的创企都认为他们所做出的创新能够完全取代以往的方式,但事实上在通常情况下,用户们只不过是把他们当作一个又一个出现的新兴企业中的其中之一罢了。社交媒体平台也会产生同样的情况。   还有一个更为形象的例子能够说明用户的喜新厌旧:云储存服务。不过,在云储存服务方面,有一个帮手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Mohiomap。   请用一分钟好好回想一下你到底使用了多少个云平台来存储你的文件。除非你有特别优秀的归类整理的能力,不然你的各类文件肯定是分散在邮箱云端、Google Drive、Evernote和百度云等各大云平台中。你大概自己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使用这个平台提供的云服务而不是用另一家平台的,但事实上你只是没有把所有平台的存储信息进行规整而已。   而你不去进行这项工程浩大的归类整理活动可能正是因为其巨大的工作量。去浏览并整理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存起来的文件就好比要收拾卧室那个可以随手放置各类物品的床头柜一样。不能否定的是,这些文件中肯定有一部分时至今日依然能具有一定的用武之地,但剩下的那部分可能早都过时了。坦白来讲,又有多少人能够有那份闲功夫去对收藏的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呢?   所以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忽略掉这一项工作。注册一个新的云账户看似会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有效率,但事实上只不过是又给我们的床头柜加了一层抽屉而已。谢天谢地,在我们对云空间的管理正焦头烂额之时,Mohiomap横空出世了。它并不是通过为你提供更多的云储存空间来解决你的问题,而是帮助管理你的云空间——甚至更有趣的是——让你分散在各个账户中的文件都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 为了更清晰的为大家说明Mohiomap的工作原理,我们就举一种生活中一定会经历的情况来加以说明——那就是在自己庞大的储存空间中翻箱倒柜地找寻某一个文件。它在Slack里面吗?我难道把它存在DropBox里了?还是分享到Google Drive?不不不,这些里面都没有!这种状态足以让那些以高效率和高生产率著称的数字专家分分钟抓狂到把自己的MacBook从窗户里扔出去。   但有了Mohiomap后,所有的文件夹和文档都能通过一种思维导图的模式被展现出来,不仅能让你看到文档之间的关联、文档所在的位置,还能显示出文档的访问权限——甚至对文档访问频率最高的用户也能被显示出来。这简直是那些在密密麻麻的列表中找寻自己所需资料的困难户的福音。   Mohiomap所提供的导图不仅能够显示出文件的确切位置,而且能够告你该如果运用并处理这些信息。比如说,有一些文件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那么你大可不必花钱把它们储存在Dropbox里,而可以把它们储存在免费并且期限长的Google Drive里。不仅如此,你还可以使用“筛选”和“搜索”功能快速地查找你所需要的文件,不用再在浏览器和应用程序之间来回切换了。   所以为什么你还要在那么多的储存系统中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查找呢? Mohiomap打造的云储存导图,不仅能为你节省时间,还能为你打造一个归类分明、位置清晰的云空间。一起来使用吧!
    硅谷
    2016年03月24日
  • 硅谷
    云适配发布办公浏览器 Enterplorer,帮大企业做移动办公或是一门好生意 今日,云适配正式对外发布办公浏览器 Enterplorer。   云适配总体定位就是帮助企业做移动化。企业移动化的需求在两方面,一个是对外的网站,另一个是对内的职能平台(像 OA 等)。至于前者,云适配此前一直发力在做,可以用一行 JS 代码将 PC 网站实现移动化,不过这里的移动化指的是 HTML5,而不是 APP。关于对内职能的移动化,就是办公浏览器 Enterplorer 要做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要做 Enterplorer,云适配创始人兼 CEO 陈本峰强调了几点逻辑: 首先是市场。企业对外的 PC 网站往往只有一个介绍页面,不会承载过多内容,所以做移动化的市场空间也相对有限。并且,去年开始市场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聚焦移动办公。   其次是定位。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在 2.5年,而美国在 13年,这 2.5年 是否能支撑得起一个商业模式还是问题。而大企业内部一定具有一套成熟的定制系统,不是任何通用的企业服务提供商可以满足,企业更有付费意愿去将自己已有系统移动化。   最后是基础设施。企业内部应用多有弹窗、表单等交互设计,相较于静态的图片文字型网站,移动化技术复杂很多,云适配已有 3年 的技术积累,有能力去做移动化。加之,网络的带宽、手机硬件的速度等基础设施都已经成熟。   说到移动化,传统思路就是自己开发 APP,但这样需要改造整套系统的后台,才能开发出能够调用的数据接口,导致失败率很高,交付时间也过长。而像是百度转码等,原理是在服务器端改写,改完之后很多交互设计就不能使用,只适用于静态页面。   所以,云适配的思路是改造了浏览器的内核。Enterplorer 通过全球独创的 “双渲染引擎” 技术,能够快速实现应用系统的移动化,让企业摆脱开发过程中对原有系统 API 的依赖。陈本峰告知,平均移动化交付可以压缩在 1 周左右。 Enterplorer 可以融合所有的企业级移动应用形态,包括 CRM、OA、IM 等,一次登录访问所有系统。另外,Enterplorer 内置安全沙箱、缓存加密、Cookie 加密、VPN 安全通道等,保证企业数据安全。     至于收费,云适配则是采用 SaaS 模式,按照使用人数收费。据悉,目前已有 10 多家付费企业,包括中国普天、中国化工、金龙集团、金山软件、科大讯飞、光明网等。   来源:36氪 ,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4827.html
    硅谷
    2016年03月22日